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五章 進退失據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五章進退失據

「當真是這樣的?周主果真是要滅我大漢劉氏?周軍要收回楚國故地尚可理解,要奪我祖宗基業又是什麼道理?賀江口已經守不住了麼?」

慕容英武的話完全打破了劉鋹的任何幻想,以前明明周軍的東路軍都已經攻破了韶州了,他卻還在寄希望于那只是聲東擊西,周軍最終的目的應當就是收回楚國故地,但是慕容英武和周主之間的仇恨以及打交道的時間顯然決定了他對周主的了解是十分深刻的,所以他的話多半不會是夸大其詞。(!贏話費)

而且慕容英武前面的一些主張,雖然劉鋹未予采納,但是事態的發展卻完全證實了慕容英武的先見,這就讓劉鋹對慕容英武的話又多信了幾分。

然而這種信任帶給劉鋹的並不是喜得忠良的欣慰,而是對家國前途的深深絕望。如果確認周主這次興兵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全取嶺南,劉鋹真心不認為自己抵擋得住——之前他或許還對雙方的力量對比缺乏概念,但是西北與北路的這一連串慘敗都生動地告訴了他,周軍的戰斗力是多麼的強大。

不過這種事情難道是抵擋不住就能夠放棄的麼?

劉鋹也是君臨一方長達十年的人了,在這一方土地上為所欲為享盡富貴權勢的感覺,他是一點都舍不得放棄的。宮中的這些嬪妃女樂,還有堆滿了幾處宮殿的珠玉珍玩,他都還沒有享受夠呢,而不管是主動投降或者是戰敗被俘,這些東西還能歸屬自己所有麼?當然,更不必去想象自己以身殉國的前景,他可是根本就沒有活夠呢!

因此劉鋹覺得這事無論如何都得試著掙扎一下。

要掙扎,那當然是將敵軍擋得越遠越好,如果能夠將周軍擋在賀江口以西以北、清遠以北,那自然是要比放周軍兵臨興王府城下強得多了。劉鋹已經習慣了帝王的尊貴與享受,可沒有習慣帝王親總兵戎,戰爭肯定是離得自己越遠越好,他對自己的統兵作戰能力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若是讓周軍圍住了興王府,最後要靠他自己領兵守城,那多半就是垂死掙扎了。(!贏話費)

劉鋹這話是在問慕容英武,也是在問其他兩個人,只不過方才說話的是慕容英武,而且在之前的計議當中慕容英武已經顯示了他的見地,因此劉鋹在問話的時候卻是兩眼巴巴地望著這個投奔自己才不過兩年的新貴。

「那個郭家小兒的狼子野心,看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就已經是很清楚的了,他乘喪出兵兼並荊南和武平軍,無故興師伐蜀滅唐,又何曾講過什麼道理了?」

劉鋹眼巴巴地看著他,對慕容英武倒是沒有什麼感染力,他投奔南漢本來就是一種無奈之舉,劉鋹這樣的君主是不可能激起他的忠誠心的,其實不要說劉鋹了,即使是對李弘冀那樣的英主,慕容英武都沒有付出真正的忠誠,他連著投奔這兩位,目的都有只有一個——為了仇恨。

所以劉鋹在問話當中體現出來的那種天真就只能讓慕容英武心中發噱了,不過眼下自己總是在劉鋹的殿前為臣,而且為了取得他的信任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個時候正是兩個人互相都用得上的時候,慕容英武也不至于做不來表面功夫。

只是簡單地又貶斥了一番周主,同時繼續破除了劉鋹的幻想,慕容英武就接著說道︰「賀江口倒是未必就守不住,洸口失守並不等于賀江口就會失守。只不過守賀江口與守洸口都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為的是御敵于國門之外,讓興王府不受兵燹。如今洸口已經失守,清遠以下都缺乏險阻,興王府北路已經洞開,因此守賀江口完全沒有意義了,還不如將那里的駐軍收回興王府,以免被北軍各個擊破。」

「把賀江口那里的守軍撤回來,就能守得住興王府了麼?」

劉鋹卻是眼楮一亮,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不敢說一定就守得住,不過總比兵力分散時候的形勢會更好一些。其實陛下最好把現在清遠的盧收部也召回來,清遠沒有什麼險阻,盧收部萬余人馬放在那里只能算虛耗兵力。若是眾軍齊集興王府,加上這些日子里收攏的潰卒,興王府的守備兵力還能有十萬的樣子,興王府的軍資糧草足可供城中軍民數年之用,只要妥善安排,配合新制的守城兵器,就是守上一兩年都應該不成問題。」

慕容英武算的這個十萬兵力當然是虛數,不過為了鼓起劉鋹堅守的信心,這個時候也就只能說虛數了。不過他這也不是全然的虛張聲勢,從已經獲得的軍情來看,越過五嶺的兩路周軍總計才五六萬人的樣子,而賀江口的守軍加上興王府留守的部隊就已經有六萬之眾了,以比攻城部隊更多的兵力守城,即使周軍的戰斗力強悍得多,也沒有道理守不住幾個月的。

至于在興王府堅守幾個月甚至上年會有什麼作用,那就是慕容英武要對劉鋹繼續分析的了︰「我軍被迫退守興王府,而不是堅守洸口、賀江口,這也是因為前期戰事連續失利損兵折將而不得已為之,不過除了防線被迫後撤之外,敵我態勢總的來說變化並不大。北軍越嶺而來,又一路攻城拔寨,軍力自然會日益疲弊,加之其軍資轉運需要翻越五嶺,定然難以持久,只要我軍在興王府堅守數月,北軍定成疲兵之勢,一旦嶺南的雨季到來,五嶺轉運將會非常困難,那時候北軍就不得不退兵了。」

周軍剛剛興兵越過五嶺的時候,慕容英武為劉鋹謀劃的是堅守洸口、賀江口,而且還相信在堅守數月之後就可以發起反攻並且獲勝,可是到了現在,不光是必須全線退守到興王府了,而且最後也沒敢奢望守上幾個月之後就能夠出城反擊,只能是寄希望于周軍的糧饋不濟被迫撤軍。

這種基本態勢的巨大變化,除了周軍的戰斗力之強出乎慕容英武的預料之外,南漢君臣的瞎折騰也是居功至偉。慕容英武有些感嘆,如果劉鋹早听了他的勸告,先不去妄想野戰獲勝救援賀州、韶州,卻哪里會平白地損失掉那麼多軍隊,把那些軍隊都放到洸口、賀江口去,周軍哪里會那麼容易打下洸口來?

只是南漢君臣暗弱,他又是新投奔的人,即使付出了足夠的代價和誠意,短時間內也很難獲得劉鋹的完全信任,所以這個結局也真的是難以避免。

現在就指望著劉鋹能夠听得進自己的話,把能夠調動的兵力全部集中到興王府來,然後縮起頭安心地守城,等待著周軍頓兵堅城之下的無奈撤軍了。

雖然不能借助南漢的力量讓周軍大敗虧輸一陣,好好地惡心一下那個郭家小兒,但是只要最終挫敗了他吞並嶺南的圖謀,那也同樣是惡心到了他,多少也算是略抒心頭之恨。

「只要守住興王府數月時間,北軍就不得不退兵了麼?這樣說來確實有救!朕這就召回賀江口與清遠等地的守軍,共同守御興王府,兩位太師以為如何?」

慕容英武的話讓劉鋹又恢復了生機,掙扎一下就能夠繼續維持君臨一方的生活,那無論如何都要掙扎的。

李托囁嚅了一下︰「這個……那些地方確實沒有再守的必要了,不如召回來集中兵力守御京師,不過……不過北朝也未必就是想要滅我大漢了吧?也許是那周主听聞陛下富有南海,因此貪圖財貨才興師來犯?不如做兩手準備,一邊收攏兵力準備守城,一邊派遣使者請求北軍緩師,最多就是稱臣納貢了。」

連續的失利早就讓李托對南漢軍的戰斗力失去了信心,雖然慕容英武以前的判斷都很不錯,現在又堅稱興王府守得住,李托卻不敢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這上面。

記得南唐在淮南之戰以後向大周稱臣納貢,多少也苟延殘喘了七八年的,而且要不是李弘冀貿然攻打吳越,說不定南唐還可以繼續苟延下去。李托自感年紀大了,也沒有幾年好活的,如果割地稱臣納貢能夠讓周主滿意的話,說不定可以保住自己榮華富貴到死?如果真的可行,割地稱臣納貢又算得了什麼!

當然,稱臣納貢的條件必須說出來,割地這事就不必特別強調了,反正李托相信劉鋹也沒有奢望自己有能力收回失地,那就是實質性割地了。

「兩手準備恐怕還是不夠周全……」等李托說完了,龔澄樞趕緊接上,「北軍強勁,如果以稱臣納貢就可以讓北軍班師,那當然是最好的;實在不行,若是北軍執意要全取嶺南,說不得我們也只有在興王府誓死一搏了;只是北軍實在太強勁了,雖然慕容內中尉謀劃得當,卻也難保此戰有望,所以陛下最好準備一條真正的退路,樂範曾經提到過的出海暫避之策,陛下不妨好生布置一番。」

「稱臣納貢?出海暫避?」

李托和龔澄樞的兩個新主張沒有讓劉鋹感到豁然開朗,反而是讓他更加的彷徨了。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