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議取河東(三)
然而王贊的話並沒有說完,郭煒在那里警醒沉思,王贊卻在繼續說道︰「……再說河東嗣偽主之位者劉繼恩並非劉承鈞親子,更非劉崇嫡孫,其人今年已經三十四歲了,比劉承鈞只小九歲,乃是劉崇婿薛釗之子,只因幼時失怙,劉崇令劉承鈞養為子,遂冒姓劉。(.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劉承鈞以此人嗣位,而不傳與諸弟諸佷,雖然有郭無為秉政,嗣主之位卻是未見得數月時間就穩得住的。」
這話在郭煒听來不禁是心中大喜,原來還有這麼一回事啊……王贊這些話的資料來源,肯定是偵諜司,而且應該沒有被列作重要情報,所以郭煒沒有看到,幾個宰相估計也沒有看到,這時候正在因為王贊的話而驚異著呢。王贊能夠在眼下適時地說出這麼一個情報,他這個樞密副使還真是夠兢兢業業的,偵諜司的卷宗指不定翻閱了多少呢。
隨著王贊的話,郭煒的記憶漸漸地又蘇醒了一部分,在他被塵封了二十多年的有關史書的記憶當中,好像是有這麼一回事。劉崇的這個女兒似乎是連著嫁了兩個人,分別生了一個兒子,第一個丈夫是因為雙方地位懸殊自殺死的,第二個丈夫怎麼死的不清楚,反正都是早死,然後兩個兒子都被劉崇命令劉承鈞收養了,結果劉承鈞自己沒有生出兒子來,繼位的就是這個外甥變兒子的養子。
從宗法上來說,這劉繼恩的確算得上劉承鈞的嗣子,由他來繼位是順理成章的,就像郭榮接替郭威一樣,但是從人情方面來講,劉承鈞的那些個弟弟佷子都還在的情況下這麼傳位,多半會生出些亂子來。
看來就連擔心劉繼恩坐穩北漢主位置都有些多余了……這麼說就算是晚那麼幾個月攻打北漢也不是多大的事。
對了……郭煒順著王贊的話繼續一想,忽然感覺「劉繼恩」這個名字怎麼有點陌生?好像後來向趙二投降的北漢主不叫劉繼恩啊是叫啥來著?劉繼業?不對不對,那是之前的楊崇貴、後來的楊業的曾用名,應該是另外一個名字……到底是叫啥來著呢?一時之間還真是想不起來了……
算了,想不起來就不費這個腦筋了,總之王贊的推測差不離說對了就是,北漢的這個繼位問題在後面肯定會出現什麼反復,那麼打北漢還真有的是可乘之機。(天才只需3秒就能記住)至于具體的名字麼……既然是有繼承權的人,相信在偵諜司那里應該會有記載,說不定就是劉承鈞的另一個外甥。
說起來劉承鈞還真是喜歡收養子啊,除了這兩個外甥,還有劉繼業,倒真是唐末以來的軍閥風範。
「嗯,王卿說的甚是攻伐河東終歸是以我為主,且不提河東可能會發生爭位風波,即便是那劉繼恩嗣位非常順利,我軍出兵的時機還是應該以自身為考慮重點。雖然說‘勝可知而不可為’、‘可勝在敵’,不過只要我朝政令清明體恤百姓,我軍軍紀嚴明訓練有素,臨戰準備充分,軍資轉運無匱乏之虞,河東孤壘不足為懼,就是錯過了其偽主新喪之機也並不可惜。」
念頭通達了的郭煒少了方才的患得患失,胸中的那股自信又是油然而發,太原堅城又怎麼了?自己辛辛苦苦弄火器練禁軍,可不光是為了對抗契丹騎兵的,火器在攻堅方面同樣出色,趙二用不超出時代的最強軍可以打下太原來,沒理由自己這些使用火器的更強禁軍反而做不到了。
就算劉承鈞的繼承人坐穩了位置又如何?他總不至于會比劉承鈞的能力更強、位置更穩。自己打仗本來就一直是以我為主,靠著強大的國力軍力和超前的兵器碾壓對手,並不依賴使用什麼奇謀妙計的,只要自身準備好了,就是劉承鈞不死也一樣要打北漢的,現在有機會抓住劉承鈞剛死北漢君臣上下六神無主的時候突擊當然最好,抓不住這個機會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其實滅北漢的核心問題從來都是怎麼攻破太原城,北漢的政治軍事力量基本上全都在太原城呢,只要太原城一破,其他地方真的是傳檄而定。而要想攻破堅城。除了爆破城牆之後以巷戰殲敵這種硬來的方式之外,徹底根絕對方對外援的期盼更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正如王贊說的那樣,北漢是契丹的兒子國,北漢每年給契丹的錢帛貢奉是契丹貴人們奢侈享受的重要來源,河東這塊地方深深地楔入大周北疆,則是契丹用來牽制大周的重要力量,所以無論是從地緣政治、利益集團還是國家信義方面來說,只要大周攻打北漢,契丹都是會大力援助北漢的。
相比于劉承鈞的繼承人坐穩位置構成的威脅,其實還是契丹可能的援軍對大周軍隊威脅更大一些,所以出兵的時機確實應該以本方戰力恢復的程度和契丹出兵的難易作為考量的重點,劉承鈞死不死的無傷大雅,確實不應該在這個問題上患得患失了。
「至于契丹出兵救援河東,此事無恃其不來,而恃吾有以待也,確如呂卿和王卿所言,契丹是必來的,不過我軍自然可以精心選擇出兵時機,使其難以出動傾國之兵。不過這等作戰計劃運籌司應該已經做出來多份,以一支偏師阻擊契丹援軍,以禁軍及河朔諸鎮之力足以應對,軍資轉運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運籌司有沒有相關的計劃,相關的計劃有多少份,郭煒現在其實還不是很清楚的,如果兩府的擴大會議不作出攻伐北漢的戰略決策來,後續的一切其實都沒有多少意義。不過郭煒交代運籌司的任務就是對所有可能的軍事行動多做預案,不管是大周主動興兵還是敵對勢力主動侵擾,又或者國內哪個藩鎮出現突發事變,在運籌司養著的那幾十個軍咨虞候可不是吃閑飯的,他們需要發揮想象力窮極一切可能性,準備好足夠全面的作戰預案,所以郭煒不用事先調閱就確信運籌司一定有許多關于征伐河東的軍事計劃。
事實上在可能的河東之戰當中,以偏師阻擊契丹援軍,禁軍主力圍攻太原城,周邊州郡保證前線的軍資糧草,這都是正戰的基本要求,郭煒對運籌司也是提點過很多次的,他不相信那些軍咨虞候們連相關計劃都做不出來。
果然,運籌司郎中曹翰馬上表示了他們確實不負郭煒的信任︰「陛下英明河東是我國西北邊境之大敵,運籌司幾年來確實做過許多針對河東的作戰計劃,諸路大軍會攻太原、抽調有力之偏師阻擊契丹援軍、河朔與京西諸州協力保障前線的軍資糧草,這都是所有計劃的基本要求。若是兩府決策對河東用兵,臣確保運籌司將在十日之內根據兩府的要求和最新的敵我情勢刪改細節,擬定出最好的作戰方案來。」
真不錯啊……運籌司和偵諜司這兩個自己設立的機構還真是不負期待,做的事情雖然有些不聲不響,但是其重要性則毋庸置疑。另外,這次會議是怎麼的?趙玭、劉光義、呂胤和王贊與自己交替發言之後,議題就很自然地從「要不要打北漢」變成了「打北漢的具體時間和計劃應該是怎麼的」?前面的反對聲浪就這樣被消解于無形了?
不過這樣也好,文武都有主戰的,真正主管財政的人也不來拖後腿,還對出兵大力支持,會議是主題轉變甚至都不需要郭煒來精心引導,倒是很符合郭煒的願望——真正做到在大臣當中集思廣益,而不是由他一個人獨斷專行,那麼他就不必背上一個剛愎自用的名聲,還能站在仲裁者的位置上審視群臣。
「嗯……運籌司做得很好,朕相信今後還能做得更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朕或許沒有一個張子房,卻有一個不輸于張子房的運籌司。運籌司這就和偵諜司、兵部職方司與度支部合議攻取河東之策,也不必趕在十天之內完成,朕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到八月底九月初拿出詳盡的計劃來,環河東各鎮的調兵遣將、需要出動的禁軍人數及番號、針對契丹的阻擊方案、河朔與京西諸州的民夫征發與轉運安排……這些一個都不能少,哪個都不能疏忽了」
既然會議的主題這麼順利地就轉過來了,郭煒可沒有理由不好好抓住,趁著王溥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或者是沒有想到更好的反對理由,郭煒順勢就定下了調子,開始向各個部門下達任務。
趙玭已經說了,出兵河東的軍資糧草肯定是不缺的,河朔與京西諸州積儲了十多年呢;運籌司的計劃也有相當好的基礎,曹翰都做了十天拿出最新最好方案來的保證,以他的歷史名聲和郭煒對他的認識,這不應該是夸海口,更何況郭煒現在給他的是一個月的時間;而從劉光義的發言和其他禁軍將領的神情來看,禁軍對這一戰也是信心十足,新任軍官和士兵的磨合理應不影響大局。
那就干吧。打完了這一仗,國家的初步統一也就差不多完成了,下面吳越和清源軍應該只需要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後就是積蓄國力慢慢折騰契丹和黨項了,至于經營西域,不打垮契丹和黨項,一則騰不出手來,二則後勤肯定跟不上。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