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九卷 金甌已缺總須補 第一章 治河修路

作者 ︰ 康保裔

全文字無廣告第一章治河修路

大周永樂三年春正月,東京西北一百多里以外的衛州汲縣,到處都是忙碌的民夫,渾不似新年歇冬的景象。

汲縣是衛州的治所,黃河自其境東南流過,而城北的衛河則是永濟渠的主要源頭,永濟渠在衛州北到滑州北一段幾乎是貼著黃河向西北流淌,衛州也就成為和滑州差不多重要的轉運重鎮。

河北等地的軍食除了部分自給之外,多要依賴永濟渠的接濟,在幽薊光復之後,永濟渠還得承擔起範陽軍、盧龍軍兩個軍鎮的補給,在運河中往來的船只就越發地繁忙起來,衛州、滑州等地過河北運永濟渠的陸路運輸同樣繁忙——這還是在軍糧城的海運已經承擔起幽薊地區相當部分補給的情況下。

水陸轉運的重擔和黃河堤防的繁重維護任務,讓衛州的知州李鉉忙得不可開交,幾年時間下來,正當中年的李鉉已經是頭發花白形容憔悴,好在這人的精神卻仍然非常健旺,倒是沒人擔心他會被累得一病不起。

永樂二年的冬天到永樂三年的初春,皇帝終于決定要好好地治理一下河道與堤防,順便改建從黃河到永濟渠的陸路交通。

所謂的太平治河,所謂的河清海晏,在郭煒漸次削平各個割據勢力,並且迫使遼國求和之後,整個東亞地區總算是進入了一段較為和平的時期,此時提出來治河,那簡直就是眾望所歸。

無論遼國的請和是否有更長期的其他打算,起碼在眼下周、遼雙方的確是保持了真正的和平,周軍的邊境軍隊固然不再越境防秋,契丹軍也老實得很,以前都已經形成了常規的秋季打草谷總算是忍住了沒有再去做。這樣一來,往年對民力牽扯最多的支持征戰的民夫再也不用去征了,民間的徭役登時就省下來一大塊,其他州縣各有各的用法,而像衛州這樣的沿河州縣自然是準備把徭役都用到治河方面去了。

不過好像皇帝不願意李鉉那麼輕閑似的,衛州在這一年接到的冬季農閑工程任務卻不僅僅是疏浚河道、整固堤防,還有修繕從黃河到衛河之間的道路的重任。根據工部、將作監等京師來人提供的方案,這條陸路將是漕運專用線,而且並不是什麼夯土直道或者碎石路,而是一種奇怪的軌道。

在李鉉而言,工部和將作監準備在這里建造的聯結黃河與衛河的道路相當奇怪,其路基采用碎石墊高倒還算正常,雖然成本比夯土路高得多,但是不會積水,因而可以做到風雨無阻,李鉉倒是認可的,畢竟這條路非常重要,能夠不受氣候影響地保持常年暢通,對北方邊軍的補給至為關鍵。

不過根據工部來人所言,平整的碎石路上面還要鋪上一排排的厚重木條,然後在木條上釘造數條硬木軌道,這樣的豪闊用料就不得不讓李鉉咋舌了。

在李鉉看來,修上一條專用的道路,上面可以並行馳騁馬車,而且還不會受到洪澇影響而中斷交通,這就已經相當好了,之所以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還多虧了衛河與大河之間的陸運距離不過幾十里,人力物力都投得起。

然而沿著幾十里的碎石路平鋪上那麼多的厚重木條,還有特制的硬木軌道,這份投入就高得嚇人了。須知京畿附近可沒有什麼山林了,不管是墊底的那些厚重木條還是上面的硬木軌道,都必須遠至太行山甚至秦嶺去取材,這價錢可不是一般的高。

再說還有日常的維護問題呢。這種漕運專用道路有州郡兵看守和巡查,倒是不太怕缺乏木材的鄉民盜取,不過一定的日常損耗量仍然是必須考慮的;而且據工部、將作監從鐵礦、石炭礦的礦山那邊獲得的使用經驗,即便沒有任何人偷取,硬木軌道的磨損也是相當大的,需要經常巡查發現缺損,然後及時更換維護,才能保證軌道專用車輛的暢通無阻。

而且那種據說比一般的大車拉得多跑得快的軌道專用車輛,它們也需要特制的車軸和車輪,算起來比一般的大車貴得多了。

如此苛刻的道路運行條件和高昂的成本湊到一起,總是讓李鉉覺得非常的怪異——這樣差勁的一條路,陛下確定要去修?

當然,工部來人的口徑卻是不同,他們面對李鉉若有似無的疑問,紛紛很有信心地表示,這樣的軌道和軌道專用車輛已經在歸屬朝廷所有的一些大型鐵礦、石炭礦的礦山中試運行了好幾年,效果相當不錯,不管是從深入山體的坑道里往外拉礦石,或者礦山內部的搬運,還是從礦山中往官道或者碼頭運送礦石,這一套系統都相當勝任——從坑道里面往外拉礦石固然遠遠強過了手抬肩扛,平地運輸也勝過了以往的大車土路。

總之,按照工部來人的話說,因為那種軌道專用車輛的運量和速度比一般大車要強很多,所以雖然車輛和軌道的制造與維護成本都相當高,但是平攤到每百斤礦石運輸一里的成本卻不見得比一般的大車和土路高多少,甚至有可能還會低一些。

現在主要是不清楚,把這種軌道運輸方式從比較封閉的礦山擴展到難以限制閑雜人等的黃河邊上,而且運輸距離也從幾里地提高到了幾十里地,這中間會不會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巨變。

好在這條預計中的專線是特別為漕運服務的,而且基本上是軍事目的,這種任務對運量與時間的敏感程度遠高于對成本的敏感度,所以即便是這樣的擴展有可能讓成本劇增,只要它還能夠保持運量和速度方面的巨大優勢,那麼就還可以承受。

陛下的意思正是想要通過這一次的軌道試建和試運行來測試一下,在礦山中行之有效的軌道運輸方式到底能不能擴展到鄉野中去,擴展之後的建造和維護成本若何。

工部來人在向李鉉講解的時候,最後如此總結道。

對方既然都已經說到了這個程度,李鉉自然是欣然領命,反正一切材料都是朝廷撥付,衛州只需要配合著征發民夫參與夯路、打石子而已,最多再鋪一鋪木條,到了最後釘造軌道的時候,自有工部人員帶著禁軍來干。

當然,軌道建成之後的巡查是需要衛州負責的,不過衛州本來就已經在負責著從黃河到永濟渠的一部分陸路轉運,而且還要看守兩邊的臨時官倉,李鉉倒是沒有覺得自己的事情多了多少。

只是今年衛州還要疏浚河道、整固堤防,而且今年要做的事情還頗不同于往年,沿河的堤防會得到特別的加固,而堤外則會搬遷一部分民戶,放棄一部分耕地,在現有河堤的兩側數里之外再修築兩道大堤。這樣宏大的土方工程可不是一兩年就做得完的,今後幾年內衛州民夫的冬天差不多都得撲到河堤上面去,這樣一來李鉉就感到自己手下的人力有些捉襟見肘了。

難怪陛下會同意遼國的請和了……李鉉站在黃河的北堤上,看著忙于加固河堤的侍衛親軍,對于百戰百勝的皇帝在一年多以前竟然會同意遼主的請求,從此罷兵休戰,這一刻有了自己的理解。

誠然,如果周、遼兩國征戰不息,且不說這些侍衛親軍有沒有閑暇來衛州修河堤了,恐怕衛州還得向北面派出民夫支持禁軍作戰吧?那時候也就只有簡單地整固一下河堤的人力了,別說想搞眼下這些大規模的工程,就是想要保證每年的汛期河堤不決口,那都是相當之難的。

現在南北通好,再不用大規模打仗,北疆的幾個軍鎮只需要自己的州郡兵加上一些輪戍的禁軍就可以保證邊境安全了,駐扎東京的禁軍也得以騰出手來,除了堅持操練之外,還可以四處支持一下大工程,至少可以支持京畿幾個州的河防建設。

所以現在最危險最勞累的里層河堤整固,就被交給了前來支援衛州的侍衛親軍,更何況在一些需要特別嚴防決口的堤段,侍衛親軍還會用上一種叫作「水泥」的東西,和著細沙與水做成砂漿灌入土壩,據說比一般的夯土堤壩結實許多,而這種做法尋常的民夫顯然是不會的。

衛州本地征發的民夫,這時候卻是撲到了內堤北面五六里的外堤工地上,在沒有河水干擾的平地上夯築堤壩,這種活計只要有稱職的官吏指揮,那就純粹是一個賣體力活,農夫們就沒有不會的。

當然,還有西邊不遠連通黃河與衛河的那條軌道,現在正在鋪石子路呢,從山里采石砸碎成石子運出來,夯好路基鋪上碎石,然後再砸結實了,這些活計也是衛州本地征發的民夫在干。

不再打仗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各州不需要供應額外的軍糧了,像衛州這種地方,即便是遭受些水災,朝廷減免些稅賦,那官倉幾年時間也能充實,踫到像眼下這樣的大規模工程,保證民夫們干活吃飽肚子完全不成問題。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