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二章 觀音東渡Ⅱ

作者 ︰ 孰不依

莊王妃和麻姑在這座封閉的荒破院落中相依為命,已記不住有多少次殷紅的日出和蒼白的月升。一晃一年過去了,莊王妃月復中沒有任何反應,兩人當初那種熱切的盼望冷卻了許多,一度以為佛蚌顯靈和鳳凰入懷只是偶然,不覺十分沮喪。

在這荒院之中,眼看秋色漸濃,一年將盡。入夜,莊王妃靠著冰涼的草席,微微撐起身子,攏了攏頭發,透過窗戶凝望。

窗外夜色黯然,微風吹動,枯枝敗葉瑟瑟作響。幾縷月光透過窗戶斜投在草席上,冰涼如水。莊王妃翻來覆去不能入睡,坐起身來,模出那支碧玉簫,一邊流淚一邊吹簫。其聲哀怨淒愴,似一陣陣清冷之水漫過殘垣斷牆。

麻姑倚立一旁,陪著王妃渡過漫漫長夜。

到了冬至時節,荊楚之地只會偶爾下一層薄薄的雪,積雪能夠覆蓋地面一兩天就很難見到了。這年湊巧,居然飄了三天雪花。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在空中到處亂飛。

麻姑听到饑鳥喳喳鳴叫,突然來了主意。麻姑模仿農家模樣,在這人跡罕至的荒園之中,掃開一塊積雪,露出枯黃地面,然後用一根樹枝支起一面大竹筐,下面撒了些剩菜剩飯,樹枝上系一條長繩,想捕幾只鳥雀,給王妃加點油葷。

麻姑遠遠地牽著繩躲在暗處,看到鳥雀下來啄食,緊張起來,等到鳥雀走到竹筐底下,便使勁將繩子一拉。半天下來居然真的罩住了幾只鳥雀。麻姑把鳥雀抓進籠中,興高采烈。王妃則在一旁暗自神傷,仿佛自己就是籠中的鳥雀,少不得流下幾行眼淚。

又過了一年,莊王妃開始有了嗜酸欲吐的反應。麻姑這才想起老道長的話,忙對王妃講來。王妃听了,又驚又懼,輕輕地撫著月復部,對麻姑道︰「莫不是真的懷孕了?這鳳凰入懷竟然一孕三年,這到底懷的是什麼寶貝?」

莊王妃思之再三,將麻姑召到床前,設了座,道︰「麻姑,你坐下吧!」麻姑在王妃面前,向來只敢恭敬側立,哪曾想過要促膝而坐?听了莊王妃言語,竟忙跪下道︰「奴婢不敢!」莊王妃苦笑一下︰「這些年,你還認我這個王妃,很是難得。不過你還是坐下吧,今天我有些話想跟你說!」

麻姑見王妃執意要讓自己坐下,遵言坐了下來,還是那麼局促不安。王妃盯著麻姑看了半天,開口道︰「這些年你一直伴著我,算是苦瓜藤纏上黃連樹,苦命相連。連累你跟著受苦,我心里確實過意不去。」

王妃似乎頗感內疚,潤濕了眼眶,微微嘆了口氣。然後道︰「以前我貴為王妃,沒有多少可以值得回憶的東西,倒是這些年來與你一起生活的患難情誼,讓我時時感懷。我這個王妃當年也不過是一名賣藝的風塵女子,偶然遇到先王,才被納入王宮為妃。本以為月兌離苦海,未想命運坎坷,反不如流落民間。往事如煙,不恥與他人言。想來我也比你虛大幾歲,今天我想認你做個妹妹,不知意下如何?」

麻姑哪敢應允,慌張道︰「王妃,奴婢出身貧賤,被賣為奴,如何能夠承受王妃美意?」王妃玉手搖搖,杏目含淚,「你我這些年雖名為主僕,然而穿則同衣、寢則同室,情同姐妹。你聰明靈慧,福緣深厚,今後我還得煩你操心勞苦,你就認了我這個姐吧!」

「這,這……」麻姑心中還是惶然。「你我結成姐妹,為姐他日還有要事托付,難道你忍心我孤苦無助嗎?」王妃說著說著也有些急了。

麻姑見王妃眼角都紅了,心下不忍︰「這……好吧,姐姐!」王妃見麻姑應承下來,展顏一笑︰「這就好,這就好!」這麼多年,難得笑容如此燦爛!

當下,莊王妃把月復中有孕的奇妙感覺悄悄告訴麻姑,又再三叮囑,說些貼心的知心話。兩人相對又哭又笑,仿佛已經忘記了身邊的煩惱和悲傷。

莊王妃發現自己有孕,明白禍福難料,日子慢慢過去,心頭的陰影越來越重。王妃明白此事非同小可,絕不敢讓守衛知曉。自己不便出門,又要常常避開守衛的監視,凡事只得麻姑操勞。

秋後一天下午,王妃感到小孩就要出世,忙把麻姑叫來,愁道︰「月復中的孩子只怕今日就要出生,妹子你趕緊想法把兩個守衛引開,一定不能讓他們察覺!」

麻姑見王妃要自己支開守衛,擔心王妃臨盆獨自一人應付不了,急切之下,忍不住掉下淚來,「那姐姐你……」

莊王妃忍住疼痛,道︰「今日之事只能如此了,你去吧,引開守衛,不要掛念我,晚上再回來!」

麻姑見事態緊急,只得收拾收拾行李,裝著要私自逃跑,偷偷模模地溜出來,故意不小心在守衛面前露出行跡,以便引起守衛的懷疑。

兩名守衛本應一個前門一個後門分別把守,只因難耐寂寞,後來干脆鎖了後門,兩人一並呆在前門。他們以前也常見麻姑出門,每次都不給麻姑好臉色。這次也並未在意,不曾正面看一眼。過了一會,想起麻姑行色匆忙,在門前掉下的包袱散開後都是一些衣物,感到有點異常,果然疑竇叢生。兩人一琢磨︰「這奴婢是不是不願吃苦,要跑?那怎麼行,得追回來!」

兩個守衛醒過勁來,擔心一個人堵不住這個刁鑽的丫頭,便將門鎖了,一起出門來追麻姑。麻姑十分聰明伶俐,對這一帶地形又十分熟悉,兩個守衛哪里能夠輕易追上,繞來繞去繞得遠了。

莊王妃在這荒破院落之中,經過千難萬痛終于臨盆。好在莊王妃曾經流落民間,對生兒育女亦有見聞,此時也顧不得那許久,依照當年民間的見聞獨自應對,倒也順利地產下了月復中嬰兒!

嬰兒呱呱墜地後,莊王妃吃了一驚,這女嬰雙手竟抱著一只玉淨瓶!

莊王妃既驚又喜,想要取走嬰兒手中的玉淨瓶,沒想到嬰兒竟然緊緊抱著不肯松動!莊王妃心里一樂,又好氣又好笑。過了一會,眉頭又皺了起來,心想,「這孩子乃莊王三女,前倆叫妙顏、妙音,這孩子叫什麼好呢?」

莊王妃朝屋里打量一番,見到那顆佛珠正熠熠生輝,又想起女兒手中的玉淨瓶,靈機一動,自語道︰「對了,這孩子生下來手中就握著一只玉淨瓶,不如就叫淨瓶吧!」

話說兩名守衛去追麻姑,折騰一下午竟被跑失了蹤影,垂頭喪氣地回到荒院。那知剛拐進里弄,卻看見麻姑坐在荒院大門外的青石上,手中搖著一根樹枝,若無其事地等著他們。原來麻姑早已回到了荒院,只是無法進門,等著兩個守衛回來。兩個守衛一臉尷尬,面面相覷,上前大聲斥罵道︰「喂,鬼丫頭,跑那里去了,叫我們好找,你倒又竄回來了?」

麻姑扔了樹枝,起身拍了拍灰,略帶戲謔地辯解道,「兩位爺,本姑娘按王妃吩咐,出去當了幾件衣服,換點果月復之物,何勞如此掛心?」

兩名守衛啞了口,也不好再說什麼,狠狠地瞪了麻姑一眼,徑自打開里門呆著去了。麻姑進了里弄,朝兩個守衛笑了笑,這個略帶挑釁的動作,惹得兩個守衛直翻怪眼。

當夜,麻姑按王妃吩咐整理屋子,一刻不停地忙碌。抱著孩子洗過身子,系好襁褓,將市面上換來的一些嬰兒用的小玩意掏出來,讓孩子餃在口中,以免啼哭。兩人雖然時刻提防著小孩哭鬧,也不免百密一疏,一不小心還是讓女嬰哭出了聲。王妃一驚,忙捂住女嬰的嘴,拉了床榻上的簾布,抱著孩子藏在暗處。

兩名守衛閑極無聊,胡扯海吹,卻突然听見嬰兒啼哭,十分奇怪,過來敲門要進屋探看。王妃不允,怒道︰「兩位說什麼話,這里哪有什麼小孩啼哭,莫是兩位听差了?」兩個守衛不敢大意,掂起腳尖從窗外瞟了幾眼,沒有看到什麼異常,滿懷狐疑回到門房。想起今日之事實在蹊蹺,兩人交頭接耳商議了一番,一人趕緊去王室報告,一人繼續在此守候。

麻姑在門邊側耳靜听,知道守衛走遠去了門房,才扶著莊王妃出來坐好。莊王妃抱著孩子暗自思量︰「先王駕崩已十數年頭,今日我竟然生下一個女孩,傳聞出去如何得了!王室害怕流言蜚語滿天飛,一定不會給我和淨瓶生路。」思量至此,臉色慘然一變。

莊王妃臉色怪異,麻姑自然也看了出來,忙問道︰「姐姐,您哪里不舒服?」莊王妃久久盯著麻姑,面色悲戚,一會搖頭一會苦笑。過了好久,莊王妃才讓麻姑附耳細語,道︰「妹子,你趕緊抱孩子逃走吧,這里再也容不下我們了!」

麻姑聞言大驚,心中不忍︰「姐姐,我們一起走吧!」莊王妃黯然道︰「姐姐一生悲苦,視生死如鴻毛,唯先王骨血不忍舍棄。我如果逃走,王室必定追殺,那時母子俱死,先王骨血也保不住!再說,我現在這個樣子,如何能夠逃得出去!」

麻姑淚濕衣襟,「姐姐,我這一去,淨瓶什麼時候能見到親娘?」王妃親了親懷中女嬰,模了模嬰兒手中的玉淨瓶,戚然道︰「這個孩子有些異樣,將來或許可以為娘親洗雪沉冤!今後,這個孩子就托付妹妹了!」言畢,兩行清淚流下臉頰。

莊王妃與麻姑相對哭泣,忽然見到窗邊人影一閃。一道微風吹來,屋中那盞油燈不住搖曳,飄起愴人煙味。王妃自然明白是守衛在旁邊偷听,立即轉身背對窗外。

王妃靈機一動,下意識地厲聲道︰「你既然下午就想離開這里,我也不便多留你,現在回來是不是沒有帶夠盤纏?我也沒有什麼東西送你,只有先王恩賜的幾件首飾舍不得當掉,你就拿去吧,也不枉咱倆相識一場。」

王妃向麻姑使了一個眼色,接著道︰「今天前門盯得緊,後門好象沒有人,天黑自己想法從後門逃走吧!我們主僕從此恩斷義絕。」

麻姑何等聰明,馬上明白了王妃的意圖,裝模作樣哭泣道︰「王妃,您就可憐可憐奴婢吧,奴婢實在是受不了這般淒苦!」那窗下的守衛听說今夜麻姑要從後門逃走,也未多加考慮,悄悄繞到後門門房去了。

守衛走後,莊王妃忙督促麻姑快走。麻姑盡管千不忍萬不舍,還是拗不過王妃的執著,只好抱著孩子從前門匆忙逃走。到了里弄門口,突然想起什麼,又回到里門門房之中,順手翻翻,取了幾樣符傳、文牒之類的東西。

到王室報信的守衛,到達王宮時已是一二更天,與門衛好說歹說才傳進信去。楚共王從夢中驚醒,對侍從攪擾自己美夢十分惱怒。但听說王妃似乎生了一個孩子,吃驚不下,臉色大變。

喚醒楚共王的貼身侍衛名喚項雄,聰明機智,見楚共王倉促之間拿不定主意,便附耳道︰「大王,王妃生子如果傳揚出去,必定對王室不利。不如把罪名加到奴婢身上,說是奴婢私生孽子,好叫天下人怪罪奴婢,不至非議王室!」

楚共王一听,立即明白了項雄的意思,心思一動,大聲訓斥道︰「這一定是王妃管教不嚴,縱容奴婢與人私通生下孽子。你等速去王妃住處,找到那個奴婢和小孩,格殺勿論!」貼身侍衛項雄沉吟了一下,心想對王妃如何處置最好讓楚王明示,請示道︰「那王妃……」

楚共王瞪了項雄一眼,壓下聲音,冷冷道︰「王妃縱容奴婢犯此重罪,豈能饒恕!」狠狠做了一個斬首的手勢。然後一揮手︰「你去安排人手,速往王妃處拿人!」

項雄急步出門,安排停當,正要率隊出發,又想起點什麼,望著一隊衛士眼色詭異。猶豫再三,吩咐衛士們持著火把列于王宮階下等候,獨自一人返回王宮,找楚共王請旨。

楚共王手中捏著一顆明珠,還在房中心神不寧地來回踱步,皺著眉頭暗忖,「這些人去捉拿那個奴婢和小孩就行了。毒殺王妃還得另行安排,切不可走漏風聲,讓朝臣和百姓知道是王宮的意思!」

听到項雄的腳步聲,楚共王回頭瞧了瞧這名推門進來的貼身侍衛項雄,招招手,密語道︰「你帶一個親信到王妃房中,送王妃歸天,剛才那些衛士不得進入內院。只待他們擒住逃跑的那個奴婢,你親自帶人結果了這些衛士,不準留一個活口。你手下幾個人不準跟他們說一句話,要叫這件事人不知鬼不覺,利利索索。記住了嗎?」

項雄就想詢問此事,正不知如何張口,沒想到楚共王先講了出來,大喜,諾諾連聲,告退而去。

且說麻姑走後不久,王室就派侍從項雄趕到幽閉王妃的那座荒院。衛士們封住門口,數十盞火把圍著里弄,把荒院照得通明。項雄率幾個人踢開院門,疾步而入。

莊王妃房門虛掩著,屋著亮著一盞油燈,被眾人走動卷起的風吹得搖擺不定。莊王妃靜靜坐著,神色黯然,輕輕撫模手中那一支碧玉長簫,回想著當初與莊王相識相依相伴的情形,珠淚不住滴落。

項雄敲門進了王妃房間,摒退眾人,假惺惺地打了個拱,訕訕道︰「楚王听說王妃得續先王血脈,差下官前來看望,希望王妃將孩子交由本官帶回宮中撫養。如果王妃思念,本官當定抱孩子至此,讓你們常相團聚。王妃,孩子在哪?下官這就帶孩子回宮中去!」

莊王妃默默抬起頭,面無表情地看著項雄,許久才道︰「大人今天來,一定不是要抱回公主,而是要我的性命。先王對我恩寵有加,我才跟隨先王。如今先王已逝,我也

不願苟生,所以死不足懼。雖然我一生命苦,不能生養公主,但也不想讓你們害她性命,為了保全先王骨血,我所以已讓麻姑將公主送往白雀寺出家了!」

「送到白雀寺出家了?」項雄沒料到莊王妃謀劃在先,棋高一著,讓自己撲了個空,心中暗自惱怒。面色變得陰沉,一臉冷漠地道︰「王妃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來人,將大王所賜美酒端上來!」

一名宦者推門進來,手上托了一道木盤,趨步上前,木盤上是一尊腥紅色的毒酒。宦者心中緊張,木盤微微顫動,那一尊腥紅色毒酒竟然還蕩著一圈美麗的漣漪。

莊王妃死死盯著那名宦者,默默坐了半天。那名宦者偷偷抬頭,觸到王妃的眼光,身子一顫,又趕緊低頭,酒尊的毒酒濺了出來,灑在木盤上。

見宦者比自己還緊張,莊王妃慘然一笑,輕輕放好碧玉簫,緩緩站起身來,伸出縴縴玉手,端起酒尊,冷冷道︰「不要跪在這里了,你出去吧!」宦者看了看項雄,項雄點了點頭,宦者才諾諾退出。

莊王妃端著毒酒,想起當初與楚莊王一起的日子,何曾念及今日結局?臉色又變得蒼白慘然。

莊王妃知道今日將劃下人生的休止符,來生未卜此生休,一時萬般感慨涌上心頭。莊王妃突然憶起一首詩,不由得低聲反復吟哦,「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廳逐夜涼。自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這是當年與楚莊王一起夜讀經書的西窗詩作,王妃回想起來,感覺這首詩或許早就暗示了自己十數年的軟禁生活,可惜自己懵懂不知,事到如今方才醒悟。

一曲念罷,滿臉淚跡。

莊王妃又將眼光投向門外,掃視了一圈這個荒敗的院落,曾經苦居十余年的地方。

「生如微塵,死如秋雨,傷如之何?」莊王妃眼噙苦淚,喃喃自語,最後長嘆數聲,昂首將腥紅色的毒酒一飲而盡,酒尊「 」地一聲掉在地下,滾至牆角……

莊王妃踉蹌幾步,掙扎著倚榻而坐,模索著將碧玉簫握在手中。即便命絕之時,王妃亦不願別人看到自己的悲慘模樣。

毒酒的藥力慢慢發作,莊王妃痛苦神色漸深,一縷鮮血從嘴角滲出,不多時,終于僕倒地上,一縷幽魂去了離恨天。

可憐一代才華絕世的王妃,就此香消玉殞!

項雄皺皺眉,覺得這個王妃輕死生如鴻毛,算得貞烈女子,不由暗自敬重。項雄不敢讓王妃命絕之後遭人凌辱,退出房門,拉上鎖,然後一揮手,讓兵士放了一把火。荒院頓時烈焰沖天,塵土飛揚,不一會數間房舍頓成灰燼!

項雄率領一眾兵士向白雀寺方向猛追,月色中火如游龍逶迤北去。項雄以為麻姑夜暗獨行,再有能耐也不會跑得太遠。沒想到一隊騎兵手持火把追趕了一夜,居然沒有見到麻姑半點影子。到了白雀寺,連夜搜查,一無所獲。

到了這時,項雄才明白上了王妃的當,麻姑一定是南下而不是北上。項雄心中氣惱,只得揮手讓兵士返回,又朝南面狂追而去。

沒過數日,一個消息在郢都百姓中到處流傳︰禁閉王妃的荒院失火,王妃不幸罹難。王室轟轟烈烈搞了一場葬禮,百姓熱議數日,一切風平浪靜。

多年之後民間有好事之徒,心想楚莊王前兩個女兒,名叫妙顏、妙音,想當然地以為第三個女兒也應該有一個類似的名字,所以後來取了個名叫妙善。莊王妃喪命荒院之中,四方百姓心中不忍,添鹽加醋一番發揮,說妙善公主逃了出來,衍生了許多傳說。然而後來的事實遠非如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