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十五章 名滿天下Ⅳ

作者 ︰ 孰不依

原來,王莽與夫人在房間爭吵的時候,王獲也在窗外聆听。親眼看見王莽拒絕冰冰伺候,明日就要遣返回家,還送了一大把銀子的全部過程。王獲平素好騎射打獵,少不了花費銀子,偏偏王莽摳得緊不給,王獲常為銀子發愁。見了白花花的銀子,王獲突然覺得不能就這樣賞了奴婢,起心要拿回來。這才偷偷模模溜到下人房間,企圖來個偷梁換柱,取回銀子留著自己花。

昏暗中,冰冰終于醒過神來,原來不是蛇,卻是二公子王獲那張扭曲的臉。這張臉此時比蛇還可怕,眼楮里像鬼火一樣閃動著幽幽的熒光。出于本能的反映,冰冰在王獲手上狠狠咬了一口,痛得王獲趕緊縮手。

冰冰尋到說話的機會,以為王獲是想強暴自己,趕緊道︰「二……二公子,不可!」那知王獲擦了擦手上的血跡,非但沒有打消念頭,取回銀子的願望反而更加堅定。

「不可?二爺我偏要!買一個奴婢,花了我那麼多銀子,明天就想開溜,天下哪有這種好事。你給我听話點,就沒什麼事,你要不听話,可就由不得你了!」

冰冰也是一時糊涂,沒有領會王獲的意思,不知道王獲是想要那包銀子。還在哀聲乞求︰「二公子,俺求求您!侯爺答應明天一早就送奴婢回家……您再胡來,俺就要喊人了!」

王獲見冰冰不配合,就與冰冰拉扯起來。冰冰被驚嚇,反而翻身把枕頭抓得更緊。王獲身體強壯,略一使勁便將冰冰從床榻上掀起來,跌出一丈滾到門邊。

王獲怕傷了冰冰,稍一愣神。冰冰已經開口大叫起來︰「大人!夫人,救命啊!」爬起來就向房門沖去。王獲平素被王莽管教甚嚴,知道此事一旦敗露必遭重責,一時急紅了眼,猛地竄了過去,抱住冰冰,使勁捂住口鼻,轉身往屋里拖。

王獲一邊拖冰冰,一邊氣急敗壞又略帶恐懼地怒喝︰「不準叫,不準叫!驚動了侯爺,二爺就慘了。」

不知是不是懾于王獲的威嚇,冰冰果然不叫了,周圍都靜了下來。過了半響,王獲開始納悶了︰「怎麼不叫了?」王獲忙松開手,仔細一看,冰冰躺在地上早沒氣兒了!

等到明白闖了大禍,王獲一下子傻了眼,突然覺得天都塌了下來。怎麼辦?王獲腦中一團亂麻,倉皇無計,也顧不得消除剛才翻滾抓扯留下的蛛絲馬跡,抱起冰冰放到床上,胡亂蓋上衣被。匆匆躲回自己房間,抱著僥幸心理度過一夜。

王莽天剛亮就起身來,想起昨夜對冰冰那孩子的許諾,就吩咐家人去叫冰冰。家人去了一會,慌慌張張跑回來︰「侯……侯爺,冰冰,冰冰她死了!」

這個消息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王莽腿一軟,跌坐在榻上,手中剛端起的茶盞「啪」的一聲掉地上,茶水濺了一地︰「壞了,出事了!快,快把夫人請來!」

王夫人匆匆忙忙奔出內室,王莽不多說話,陰沉著臉,拉著夫人穿過側院拐過曲廊,到達下人居住的偏房,直奔冰冰的房間。

王夫人是過來人,一見冰冰衣衫零亂的樣子,立刻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不過,幾個兒子平時都很老實本分,不像酒色之徒。所以,王夫人不相信這是幾個兒子干的,心里反而踏實下來。

王夫人現在只盼著不是自家兒子作孽。不過,王夫人的幻想很快就被破滅了。

府院之中,地上鋪了一床竹席,上面擱著冰冰冰冷的軀體。幾個兒子都被王莽命人喚了進來,站在一旁。王莽一言不發,從幾個兒子面前走過,又走了回來。一雙鷹眼輪番掃過,滿臉怒色驚得幾個兒子腿肚子直哆嗦,只有王獲強裝鎮定,站得筆直。

王莽巡視了兩三個來回,突然停了下來,指著王獲猛喝一聲︰「王獲,你這個逆子!」王獲畢竟做賊心虛,下意識地爭辯道︰「不是我!冰冰不是我掐死的!」

「不是你!你的手是怎麼破的?你臉上的指痕又是怎麼來的?」王莽右手一張,捏著一塊玉佩︰「還有,你幾個兄弟的玉佩都還掛在身上,你的玉佩呢?這塊玉佩是不是你的?怎麼會掉在冰冰床上?」

王獲昨夜慌亂之中,留下了這麼多蛛絲馬跡,此時想賴是賴不掉了。王獲知道無法幸免,以為最多挨一頓杖責,秉直的脾氣又上來了,便橫下心道︰「是我又怎麼啦?我們這些年省吃儉用,日子過得清苦,你倒好,裝闊氣,大把銀子拿去送人,就是舍不得給兒子花花。我看不下去,想要拿回銀子。我並不想弄死她,誰讓她不听話,掃我的興頭!」

王莽聞言,愈覺憤怒,氣得臉都黑了下來。自己本來想做善事,如今反被兒子搞成說不清道不白的桃色丑聞,王莽如何不氣。上前掄圓了就是一巴掌︰「混蛋東西,還敢強辭奪理!來人,給我把這個畜生五花大綁,讓他給冰冰償命!」

等到明白要以身抵命,王獲才真正害怕起來,一邊掙扎,一邊沖老娘跪下求救︰「娘,快救孩兒!」

王夫人和幾個兒子見王莽怒火難遏,也連忙跪倒求情。王夫人哭訴道︰「侯爺,獲兒千錯萬錯,望侯爺看在親生骨肉的份上,饒他這遭!獲兒再怎麼說,總不是故意行凶,罪不至死啊!再說,獲兒好歹是侯門貴冑,一條性命總比婢女要貴重千倍萬倍……」

王莽一指王夫人,氣不打一處來,「婦人家真是頭發長見識短!我王莽雖然在新都閉門不出,傅家的眼線一定早已盯住了我們王家,他們沒有哪一天不想著揪我們的辮子。我今天饒了王獲,明天朝廷就得以縱子行凶的名義,叫咱們一家子給他陪綁。你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還替這個孽子求情?」

新都侯府邸之外,已經擠滿了觀望的人群。

王莽步履沉重,痛悔昨天沒有連夜送冰冰回家,否則王獲也沒有機會掐死冰冰。如今,冰冰已死,死因還不明不白。即便自己相信兒子只是為了討回那些銀子,別人也不會信,王莽百口莫辯。這些還不算什麼,王莽最擔心的,還是害怕民間的風言風語將冰冰之死演變成一樁離奇命案,敗壞了自己的清廉形象。

也許只有讓王獲以命抵命,這一切才能夠平息。

王莽看了看外邊圍觀的人群,無計可施,只好痛下決心,命人倒了杯毒酒,親自端著走到王獲跟前。

「兒啊,俗話說殺人償命,你就認命吧!不過,你死之前我還有幾句話說,為了貪幾個小錢你就害人家一條性命,這要傳出去,夠丟人了。因為這個原因再貼上自己的命,就更不值了。我王莽滿以為自己的兒子將來能夠馳騁沙場,建一世之功名,結果死得不名一錢。最冤的是誰?是我!」王莽厲聲斥責起來。

王獲知道父親一言九鼎,不可更改,自己難免一死。與其讓別人看笑話,不如自己干脆一點,便撲過來搶過毒酒,一飲而盡。

王獲忍著劇痛,捂著肚子,跪倒在王莽面前泣不成聲︰「爹,是孩兒錯了,孩兒不該給您老臉上抹黑!娘,孩兒不能再在膝下盡孝了!爹,娘,孩兒這就替冰冰償命!」

不多時,王獲七竅流血而亡。

王莽親眼看著兒子斃命,濁淚滴落,長嘆一聲︰「咳,孩子,你既然誤了人家性命,那就一命抵一命,天經地義。你在九泉之下,多體諒爹的難處吧!」

王莽痛苦地擺擺手,吩咐僕人將王獲尸身抬到府外示眾。後又為冰冰一家代交稅賦,從獄中救出冰冰老父,陪銀子說好話,這才算完。

王莽沉浸在痛失愛子的悲痛之中,但這場慘劇卻給了他一個意外的轉機。因為時間不久,他就接到了重回長安的聖旨,以致于有人懷疑王莽大義滅親早有預謀。

新都侯王莽的兒子飲鳩而死為奴婢償命,這件事很快就不脛而走,震動了朝野。在一個綱紀崩潰的時代,百姓最痛恨的是上層社會的窮奢極欲,最鄙視的是裙帶成風。而王莽恰恰恭儉勤政,恰恰大義滅親,百姓怎麼能不感動、不震動、不敬仰?

深宮之中的王太後听說王莽大義滅親,一日三嘆,愈發思念這位佷子,不斷在哀帝面前嘮叨。漢哀帝迫于壓力,不得已只得下旨,讓王莽回長安侍候太後。

王莽在宛城期間,時常訪貧問苦,結交了一些貧賤朋友。這次返回長安,只恐再難見到這些朋友。王莽便將一些不用的物事統統變賣,散了家財,準備了許多錢帛牛酒,前去拜別這些民間孤寡和清貧儒士,沿途賜賞窮困老弱。

這日,王莽听說孔休已回鄉下,特意備了禮物去拜別孔休。路過蔡陽地界,遠遠望見前方田野之上有數人耕作麥田,其中一個眉清目秀的小孩引起了王莽的注意。

那小孩看起來聰慧機靈,穿著雖不奢華也決非農家子女。小孩在田間鋤草嬉戲,似乎對農桑稼穡頗有興趣。最奇怪的是那小孩在田地里干活,田邊柏樹的陰影始終罩著他,日頭斜了但樹影卻未移動。

王莽十分驚異,想起當年與母親孤兒寡母艱難渡日的歲月,也曾經在田間地頭撿拾麥穗,一時感慨萬千,便吩咐眾人停下車杖,差人向田間佃農打听。

佃農听說是新都侯過來了,停了手中農活,呼呼啦啦地帶著那個孩子過來拜見王莽。七嘴八舌地說道︰「侯爺,您是我們這些小民的恩人,我們都舍不得侯爺離開啊!這幾年收成不太好,托侯爺的關照,親自向皇上請命,減了我們的稅賦,這讓我們怎麼感激才好啊!」

王莽擺擺手,道︰「各位鄉親都不要說了,我是新都侯,自然應當為子民作想。再說,要謝也得謝皇上。如果不是皇恩浩蕩,我王莽能做什麼呀!」

王莽指了指那個小孩,道︰「這個乖巧的小孩是誰家的公子?」佃農們忙回道︰「侯爺,這是南頓縣令劉欽的公子,名叫劉秀。這孩子出生于陳留濟陽縣,據說當夜出現祥瑞,赤光滿照室中,盡明如晝,大家本以為是吉兆。不料,現在長到十二三歲,卻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種田倒是一把好手。看來那個什麼吉兆也不咋靈驗!」

「哦,原來如此!」王莽略感失望。

不料,那個名叫劉秀的孩子听到眾人嘲諷,心中受了刺激,扔了鋤頭,憤然變色道︰「誰說我只會種地?我明天就上長安求學去!我也會建功立業,名載史冊!」

王莽聞言,哈哈大笑,撫模了一下劉秀的額頭道︰「大丈夫生長于天地之間,當然要以事業為重。小鬼頭想到長安求學,好啊,有此志氣實可嘉獎。小孩子福源深厚,那侯爺等著看你功成名就那一天!」

王莽到了孔休的居所,不料這孔休卻不肯出來見王莽,只是讓那個老院公出來帶話。老院公顫顫巍巍地說︰「國相吩咐小的向侯爺陪罪!國相以為自己才疏學淺,卻得到侯爺厚愛,深恐無以為報,實在沒有臉面再承厚恩。望侯爺恕罪!」

王莽嘆口氣道︰「國相還是這個脾氣啊!國相在我王莽失意之時不避嫌疑肯為國相,而在我王莽重登朝堂之時避而不見。不畏權勢,不貪名利,果有君子之風,我王莽自愧不如。請轉告國相,我王莽告辭了,望國相好自珍重。」說罷,吩咐眾人驅車直奔長安。

再說西門君惠回到崆峒山,到了白帝宮。鬼母正在殿中盤腿練功,白帝宮上空雲氣升騰,顯是鬼母的功力又有不少增長。

西門君惠面見鬼母道︰「嫂子,佷兒在皇宮長大,深得王太後賞識。如今又經多年歷練,做人做事頗有章法。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名聲播于朝野,甚至江湖之上亦有俠名。兼有幾位飽學之士輔佐,不愁在漢庭扎不下根基。依小弟看來,代漢自立只是遲早的事!」

鬼母聞言欣喜。不料西門君惠頓了頓,又接著道︰「不過小弟擔心一件事,那就是我們代漢自立的意圖,難以屏蔽天下人的耳目。首先會被天庭知曉,定會引起反彈。再說天庭派遣下界的真命天子,一定會跟我們爭奪較量。我們不可不早作打算!」

鬼母一邊听西門君惠說話,一邊緩緩收功,而後睜開眼楮。道︰「西門兄弟所慮極是,既然西門兄弟擔心天庭反彈,那還有煩兄弟考慮一個萬全之策。」

西門君惠略略沉吟,道︰「天庭下旨降生真命天子,這件事我們沒法阻止。但我們可以阻止天命神器落到真命天子手上,讓這個真命天子有名無實。這個真命天子拿不到神器,就成不了氣候。這幾日小弟推算,天命神器可能現于宛洛一帶,我們應當盡早派出人手,截獲這件至寶。」

鬼母點頭,道︰「除了此事,還望西門兄弟在江湖上多加留意,籠絡一些仙界高手,積蓄力量以備急用!」

末了,鬼母又恍然道︰「對了,嫂子這些年在崆峒山,也在擔憂一件事。我兒雖得靈蛇珠庇護,卻畢竟未經幽冥地府化去巨蟒之身,可能會長出蛇鱗,難免會有些痛楚。嫂子這些年堅持修煉靈蛇珠驅使之法,就是為了幫兒子褪去殘余的蛇鱗。如今功法已成,嫂子想到長安去一趟,不知西門兄弟意下如何?」

西門君惠微微一笑,「既如此,嫂子只管先去長安。小弟再推算數日,擇機到宛城一趟。然後到長安拜見嫂子,共圖大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