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十七章 天機印Ⅱ

作者 ︰ 孰不依

「那一條巨蟒真的是自己嗎?」王莽心里亂成一鍋粥,剛才強忍下去的痛癢此刻又發作起來。終于忍耐不住,「哇」地咳了一口血,身子一歪,就要倒在地上。

鬼母與王莽畢竟是母子情深,反應奇快,手指一扣彈出一道紅光,如一道紅綾迅速挽住王莽的腰身。輕輕一帶,王莽的身子滴溜溜地轉了一圈,止住了後倒之勢。鬼母另一手凌空抓來個蒲團一彈,正好墊在王莽身下,王莽即將傾倒的身子斜斜地緩坐墊上!

鬼母待王莽坐定,又倏然一轉,瞬間移形換位,飄至王莽背後。徐徐坐下,雙手相疊,翻腕成抱球狀,全身真氣集于掌間。然後翻掌一伸,搭在王莽背上,催動法力,源源不斷地向王莽體內灌輸真氣,壓住體內那股乖張的戾氣。

不一會,王莽終于悠悠醒來。

西門君惠等鬼母收了功,便對王莽道︰「賢佷,你知道你為什麼會變了容貌,這些日子常常出現痛癢癥狀嗎?」

王莽心里也明白,自己在眾人眼中已經變了樣子︰嘴變大臉變短、眼楮里布滿血絲,聲音粗壯而嘶啞。但到底是什麼原因,周圍誰也說不清,他自己更是糊涂。不得已,叫人做了一枝長柄九葉的陰陽扇,人前人後有意無意地拿它擋臉,不願讓別人發現自己的異常變化。

西門君惠指指鬼母,道︰「你娘身上有你父親的寶物‘乾坤鏡’,能夠照出原形。你對著一看就明白了!」

鬼母聞言取出乾坤鏡,王莽朝著乾坤鏡一看,乾坤鏡里面居然是一條巨蟒!這一下,王莽又嚇了一跳,惶恐道︰「我,我真的會是一條巨蟒?」

鬼母見兒子緊張的模樣,有些心疼。道︰「我兒休要慌張,娘來自北方之神所在的黑帝宮,繼承了玄武大帝龜蛇同體的一些血統,所以我兒生相為巨蟒,長大以後修行數百年才變成人形。……要明白你身上生長蛇鱗的緣故,得從你轉世投胎說起。」

「我兒死于斬蛇劍下,仙緣已斷,只能轉生為凡人。轉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到幽冥界月兌胎換骨,才能褪去巨蟒之像,修成人形。可是母親與天庭交惡,也不願听十方閻羅指使,所以未讓你赴幽冥界轉生。為了讓你能夠以人形出生到這個世界上來,娘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利用你舅父的靈蛇珠鎮住你的原形。」

「但是靈蛇珠的法力會逐步衰減,長期不注入真氣,就可能護不住人形,顯露出原形。所以這兩年我兒身上才會顯現蛇鱗,痛癢難忍。不過,娘剛才已經給你注入法力,料想不會有什麼大礙了!」

鬼母的話準確無誤,王莽目瞪口呆。這麼多無可辯駁的事實擺在面前,王莽不得不相信,漢高祖大澤斬蛇斬的就是自己,面前的這位老嫗就是自己前生的母親!

王莽飽讀經書,知書達禮,既然明白眼前的老嫗確是前生的母親,只好流著眼淚,在鬼母面前跪下,道︰「娘,孩兒有眼無珠,不識娘親,還望娘親原諒孩兒無禮!」

鬼母趕緊扶起王莽,眼淚奪眶而出︰「兒哪,你爹閉關修煉拋下我們娘倆,轉眼都快三百年了。當年娘讓你投胎轉世,還真怕將來連兒子都不認自己,就剩下娘孤苦伶仃一個人。今天好了,我兒終究想起老娘了!」娘倆抱頭痛哭,按下不提。

西門君惠看著這娘倆痛哭失聲,心中也是發酸,便站起身來踱出門外。豈料一入大院,突然感到王莽府中隱隱有一種奇異的靈氣,但這種靈氣絕不可能來自王莽!

西門君惠倍感驚駭,這種靈氣居然能夠在西門君惠面前不被壓制,除了天子之氣,幾無可能。但是這種靈氣並不是從王莽身上散發出來的,那這種靈氣又來自何處?

西門君惠在院中停了一停,毅然回身,猛地推開大門,「 」的一聲,驚得鬼母不自覺地停了哭泣,站起身來問道︰「西門兄弟,你發現什麼了?」

西門君惠「嗯」了一聲,轉向王莽道︰「賢佷,近期可曾見過什麼比較特別的人?」

王莽不明所以,頭腦中搜索了這些日子的情形,搖搖頭,「佷兒從宛城回來以前,常常訪貧問苦,自然接觸了不少庶民百姓。接任大司馬後,也少不了與三公九卿等朝廷文武百官計議國家大計。但要說比較特別的人,實在想不起來。這有什麼不妥嗎?」

西門君惠嘆口氣,對鬼母道︰「嫂子,前幾日,我們擔心上蒼會察覺我們的舉動而有所反彈。沒想到天庭比我們的預想著手更早,靈霄宮欽定的真命天子早就降生了。前些日子佷兒可能剛踫到過此人,因為大司馬府還殘留一些真龍之氣!」

鬼母沉默半晌,道︰「該來的終究要來,沒有什麼好怕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我們設法應對就是了。」

王莽听得雲里霧里,對鬼母道︰「娘,我們要應對什麼?」

鬼母輕聲對王莽道︰「兒啊,你不懂!上蒼已經察覺到我們奪取天下的意圖了。真命天子降生,就是要阻止我們代漢自立。」

鬼母說到這里,臉色一變,恨恨道︰「不過話說回來,真命天子既然降生,看來漢宮現在這位皇上多半很快會失去上蒼的眷顧。不如趕緊將這個傀儡趕下去,讓莽兒坐了皇位!」

等到搞明白鬼母的意圖,王莽有些傻了,頭腦發懵,「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道︰「篡漢之舉大逆不道,會株連九族啊!」

王莽受儒學燻陶多年,忠君思想頑固,居然忘記了自己與大漢王朝前世的仇恨。西門君惠見王莽如此模樣,怔了一怔,繼而哈哈大笑,道︰「不枉我教導一場,賢佷真的被儒家學說弄糊涂了!」

鬼母沒有笑,冷冷地對王莽道︰「孩子,你身上擔著我白帝宮數千年聲譽,怎麼可以畏首畏尾?你要記清了,我們並不是篡漢,這天下本來就不該劉氏來坐,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劉季小兒卑劣無恥,巧取豪奪爭得天下,豈是蒼生之福?我們代漢自立,正是順天之舉,有何不妥?」

鬼母伸手朝未央宮方向指了指,「不信,你看看現在這個什麼狗屁皇帝,把天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成了什麼樣子。這樣的皇帝,難道不應當趁早滾蛋嗎?」

鬼母一邊說,一邊又想起歷歷往事,不禁越說越氣,聲色俱厲起來。

王莽盡管心中憂懼,但看到母親和叔父態度堅定,也不敢再言語,心里暗自思惴︰「以前那個哀帝沉緬于聲色,荒廢朝政,自己曾一心勸諫,結果屢次受到哀帝明里暗里的斥責。如今這位平帝也是名如其人,不僅平平庸庸,朝局無甚改觀,對自己也是暗中提防,不冷不熱。長此以往,不僅百姓仍舊困苦不堪,自己這個大司馬也可能保不住。」

王莽雖然瞧不起這兩個皇帝,但對篡漢自立的想法還是心存畏懼。迅速轉動著心思,分析了一遍利害得失。

王莽抬頭望了望母親的蒼老容顏,知道老人家為了復仇大計費盡了心機,想要阻止,只怕也不可能。

王莽腦子不笨,靈機一動,道︰「最好的辦法,莫如仿效周公。居攝代漢,既不違逆儒家學說,也能得到天下蒼生理解。只要自己一心為天下蒼生謀福,應當不是什麼罪孽,在天下人面前也好交待。」

鬼母和西門君惠盯了王莽一眼,沉默了一會。西門君惠才道︰「先這麼著吧。不過,我得告訴你,大漢天下我們遲早要拿過來。」

王莽轉過身子想親自給鬼母和西門君惠斟茶,不想牽動了痛處,手中的茶盞「嘩啦」一聲摔到地上,茶水濺了一地!

鬼母忙過來扶住王莽,「莽兒,你這是怎麼了?也不小心一點!」

王莽謝過母親,在榻上坐下,道︰「娘,不要緊。今日兒到宮中覲見皇上,不巧平帝不在。正要離開,卻看見了放在案頭的那方傳國玉璽。兒有些好奇,便湊上前想再端祥觀摩,不想被一種奇怪的力道推了一把,結果摔了一跤,跌得生疼!」

西門君惠一邊听著王莽的話,一邊臉色凝重起來。鬼母不知緣由,便問道︰「西門兄弟,此事有什麼蹊蹺嗎?」

西門君惠沉吟良久,對鬼母道︰「听賢佷此言,小弟忽然想起一事。」

「什麼事,嫂子怎麼沒听說過?」

西門君惠搜索著零碎的記憶,拼湊成了一段久遠的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九天諸神派遣下界的真命天子數量眾多,結果天下紛爭,庶民蒙難。九天諸神于心不安,便協議以獲得上古靈獸與天子神器者為上天之子,上天之子身上會烙下一種凡人不能察覺的天機印,九天諸神為上天之子提供法力保護。」

「提供法力保護的具體方式就是布設九門禁制,使其穩坐天下。這樣,其他真命天子缺少九門禁制的庇護,時間一長慢慢消亡,九州之內便只有一位天子,從而確保不會出現群雄逐鹿、百姓落難的事。秦朝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秦朝誕生後,九門禁制沒有撤除,一並傳承了下來。」

鬼母從未听聞此事,有些好奇︰「九門禁制?什麼九門禁制?」

西門君惠只得再嗦幾句。「真命天子一般都居住在帝王宮殿,帝王宮殿又往往包括路門、應門、雉門等天子九門。九天諸神依據天子九門的形勢合力布下禁制,既可以鞏固天子權威,也可防止邪魔侵犯。這道由九天諸神布設,專門用于保護皇帝的禁制,俗稱九門禁制。」

鬼母驚道︰「如此說來,莽兒就是被九門禁制阻攔才跌倒的嗎?」

西門君惠點點頭,接著道︰「九門禁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護上天之子和天子法器。只要九門禁制存在,非真命天子,未烙下天機印,就無法接觸到傳國之璽。」

「那繼位的新君呢?」

「繼位的新君,雖然沒有天機印,但有天子血統,也能接觸傳國玉璽。」

西門君惠把話題拉回王莽身上,道︰「所以,佷兒想得到傳國之璽,承繼大統,必須烙下天機印,使九門禁制為我所用。要烙下天機印,又必須得到上古靈獸與天命神器,才能具備帝王之相,成為上天之子。」

西門君惠說到這里,皺了皺眉頭,道︰「賢佷被九門禁制所拒,倒使我想起了眼前的這道難題,就是到哪里去尋求天命神器或者上古靈獸。宛城前些日子雖有異常跡像,但這種跡象若有若無,極難捕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