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二十九章 靈霄殿Ⅱ

作者 ︰ 孰不依

淨瓶師太正想把九重門的事通稟靈霄宮,便一揮手,讓千里眼、順風耳一起避入路邊涼亭坐下。然後對九重門的由來原原本本地告知兩人,而後又揀一些主要的听聞對兩人細說一遍。

千里眼、順風耳一邊听一邊默記,並就不甚明白的地方向淨瓶師太請教一遍。同時也把西楚霸王項羽反出幽冥界的事告訴了淨瓶師太,提醒淨瓶師太多加留意,淨瓶師太表示感謝。

過了一個時辰,兩人總算對九重門有了一些了解。末了,淨瓶師太起身道︰「貧道還要找到三位弟子一起到宛城去,不奉陪兩位了!」千里眼、順風耳忙回道︰「謝觀音尊者指點,前輩請便。」淨瓶師太亦不多讓,徑自而去。

順風耳等淨瓶師太走得遠了,才對還在愣著發呆的千里眼道︰「我們還要到哪里去?」千里眼經順風耳提醒,才收起那些胡思亂想。躊躇滿志地道︰「咳,該知道的我們都知道了,還去哪?哪都不去了!玉帝交待的事,觀音尊者不都說清了嗎?等回到靈霄殿,玉帝一定會大加犒賞。」

順風耳撓撓頭,道︰「還有那個什麼王莽,我們在平都鬼城沒有查出底細,是不是再查查?」千里眼不耐煩地道︰「我們下界來,玉帝可沒單獨交待這事。你愛查你查去吧!」順風耳見千里眼沒有興致,便也閉了嘴,不再言語。

那托塔天王李靖離了靈霄殿,趕往靈山之巔。數個時辰過去,八百里靈山宛然在目。

那靈山橫貫東西,蒼蒼莽莽,如雪浴飛龍,夭矯驚騰。山頂水氣彌漫,迎日一照,流光溢彩,炫麗無匹!

李靖到了雷音寺,很快從四大金剛那里得知釋迦牟尼已經涅槃,地藏菩薩確奉佛祖之命轉世投胎去了。

托塔李天王見釋迦牟尼已經涅槃,各方菩薩下界的下界,閉關的閉關,雷音寺一片冷清,已沒什麼好打听的。便不再停留,告別四大金剛,返回南天門。

在南天門外,李靖正巧踫到千里眼、順風耳上天來。三人踫了踫頭,相約第二日再向玉帝繳旨。

第二日,靈霄殿上。

千里眼首先出列,對玉帝拱手行禮後,大聲道︰「稟告陛下,我等到下界四處打探明白,前日卷簾大將所言之事確實不虛。只是那西門老兒十分可惡,事畢之後又重新將浮土蓋上,我等當日才誤判了上林苑的這場變故。」

順風耳不甘落後,也忙嚷道︰「另外,在下也得知九重門確系西門老兒和鬼母共同籌建。鬼母系北方之神黑帝親妹,她不但從黑帝宮攫取了一些寶物,而且伙同西門老兒盜取了禹王九鼎,拉攏了舜帝後裔項羽。禹王鼎注入了大禹的畢生心血,現已經為九重門所用。所以從目前看,九重門至少糾集了白帝、黑帝、舜帝三大帝宮之力,實力非同小可。」

玉帝一邊听,一邊怒形于色,咬牙道︰「這西門老兒看來是鐵了心要與朕作對了!」

千里眼、順風耳又接著道︰「不唯如此,這九重門中還有幾個厲害的角色!」

「哦,都還有誰?」玉帝趕緊問道。

「前些日子九幽鬼使提到的血魔叫著哀章,哀章乃蚩尤轉生……」

「蚩尤?蚩尤不是被封于解州血池之中嗎?誰能破了蚩尤旗放出這個大魔頭?」靈霄諸神吵成一片,競相驚問。

千里眼、順風耳有些遲疑,道︰「這,這,在下不知當不當說!」「有什麼該不該說,趕緊奏來!」玉帝有些發怒。

千里眼只好道︰「在下听說數百年前西方佛祖令觀音尊者轉世,化名淨瓶師太。淨瓶師太為了取得昆吾八劍,到解州血池破了蚩尤旗。按說依觀音尊者的法力不應讓蚩尤逃出,但未料蚩尤詭計多端,一身化九影,結果九魂之中逃走一魂。」

順風耳怕千里眼爭盡風頭,忙捂了千里眼嘴巴,搶著道︰「後來,後來赤松子路過解州才又施加法咒,阻止了其他八魂逃離血池。所以目前的血魔哀章只具有蚩尤的一兩成功力。不過如果血魔的九幽魔功煉成,就可以喚醒魔王沉睡的陰靈為已所用,那時就十分可怕了。要知道當年為擒獲蚩尤,九天諸神可是傷透了腦筋!」

千里眼掰開順風耳的大手,怒沖沖地瞪了順風耳一眼。又道︰「另外,數百年來追隨項羽就是舜帝後裔的那個虞姬,或許並非凡俗之輩。屬下愚鈍,居然打听不出到底是何方神聖,只知靈力驚人。她手中那一柄‘莫邪’劍乃天下神兵之首,劍術超然絕倫,縱然是淨瓶師太也是推崇至極。」

順風耳不敢再伸手去捂千里眼嘴巴,卻上前一步擋在千里眼前面。對玉帝道︰「算起來,九重門中武有項羽、虞姬及其八千子弟,道家有西門君惠、鬼母和三大帝宮之力,魔道有哀章、謝花六等鼎力相助,謀略上則有號稱謀聖的範增緊隨左右。這股勢力實力之強,亙古未見,搞不好又會促成仙界的大分裂!」

「住嘴!」玉帝面色十分難看,對千里眼、順風耳道︰「爾等不要妄議,朕諒九重門也翻不了什麼大浪。就算他西門君惠籠絡了一批嘍羅,我九天諸神也不會懼了他。你等退下吧,不要蠱惑人心。李天王你說說靈鷲峰的情況吧!」

千里眼、順風耳把探得的情報一股腦全都倒了出來,接著干巴巴地等著玉帝獎賞,沒想到熱臉貼了個冷,反被玉帝訓斥了兩句,只得悻悻然退在一旁。不過,兩人還未死心,以為托塔天王稟奏之後,玉帝總應該一起嘉獎幾句。

托塔天王李靖出列,依舊一手托塔,一手行禮,而後道︰「屬下奉命前往西天佛國,到了靈鷲峰,竟然獲知釋迦牟尼已然涅槃。听四大金剛之言,佛祖涅槃前最後一次法會,曾經出現異常天象。佛祖為了化解東土劫難,當年確曾派遣觀音尊者和金蟬子下界。後來,地藏菩薩也已奉命轉世投胎。另外,佛祖大弟子迦葉尊者也奉佛祖之令前往東土,只是具體使命不甚清楚。」

李靖抬頭向龍庭之上看了看,揣摩了玉帝的心思,最後加重語調道︰「依屬下看來,東土這場劫難佛祖或許早已預見。臣以為,能夠讓佛祖如此興師動眾在東土布局的事情,必定是驚天駭俗的大事。而今之計,我們靈霄殿得趕緊行動起來,不宜落于人後。必須盡快找到真命天子,集天地四方之力,做好破解魔道的充分準備。」

玉帝沉思良久,道︰「李天王,依你之見,我們當如何動作?」

李天王又行了一禮,道︰「屬下考慮尚不周全。但當務之急,應派出得力人手下界,協助觀音和地藏等人,積蓄力量,待機而發。臣的意見是盡遣二十八宿到宛洛及河北一帶,拱衛地藏王,以免九重門乘隙下手謀害地藏王。這件事至關重要,因為一旦地藏王有難,我們就會缺少佛門的支持,今後單憑靈霄諸神可能無法與九重門決戰。」

玉帝沉吟許久,無奈地道︰「李天王所言甚是,朕便依了你。二十八宿盡數下界去吧。不過投胎轉世是來不及了。干脆這樣,你們各自尋找一個**凡胎,由幽冥界負責給他們月兌胎換骨,你們直接依附在這些**凡胎身上算了。這樣做雖然不合程序,但特事可以特辦嘛。記住,一定要確保地藏王不落入邪魔外道手中。」

二十八宿得令,紛紛上前拱手領旨。靈霄殿前一陣陣清風卷起,二十八宿如一顆顆流星很快就消失在茫茫星雲之中。

玉帝待二十八宿離去,又問李天王道︰「李天王還有什麼話要講嗎?」李靖想了想,道︰「依照九天諸神達成的默契,依慣例下界天子必須得到天命神器才能種下天機印,然後才能得九天神力護佑。屬下不知地藏王轉世匆忙,是否有所考慮……」

玉帝拍拍額頭,道︰「對,這事老夫也忘了。諸位都議議,有何辦法尋得天命神器並設法讓地藏王得到?」玉帝環視一圈,指著四大天王道︰「四大天王你們說說吧!」

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聞听玉帝之言,相互望了望,不知如何是好。

多聞天王見其他三人搖頭,便斗膽上前啟奏曰︰「屬下听說秦穆公時,陳倉有人掘地得一怪獸,名為讖寶。讖寶可預知吉凶禍福,得到雄的可以做帝王,得到雌的也可以稱霸一方。後來,秦穆公得知消息,發兵大肆圍獵,結果得到了一只雌的,變化成一塊石頭。但那只雄的至今未覓蹤影。如果能夠得到那只雄的讖寶,或許可以助地藏王一臂之力。」

西方廣目天王听到這里,突然想起什麼,猛地站出來道︰「屬下想起來了,听人傳言雄讖寶預見五百年而後王者興,方向在宛城,便逃到宛城去了。如果不出意料,那只雄的讖寶應當輾轉到了宛洛一帶。」

玉帝一听,突然聯想到地藏菩薩好象就轉生于南陽,驚道︰「從秦穆公發現雌讖寶算起,迄今已經五百多年了。莫非佛祖當年就已經預見到雄讖寶將現身于宛洛,才命地藏王在宛洛一帶轉世,以便近水樓台先得月?」

玉帝對釋迦牟尼的老謀深算大為震驚,對自己手下人整日蠅營狗苟、不務正業、缺乏預見、貽誤時機大為憤恨,心里窩著火,又不好發脾氣,指著四大天王道︰「哼,不管怎樣,你等要多加留心,盡量協助地藏王,莫讓讖寶落入他人之手!」

諸神議了半天,突然有一個聲音冒出來,道︰「如果地藏菩薩是即將出現的真命天子,那現在大漢天下應當掌握在誰手中,那攝皇帝王莽又是什麼來由?」

玉帝轉頭一看,原來是卷簾大將。卷簾大將前些日子剛犯了錯,今日站在角落里說話,難免有些心虛。但他長期在上林苑值守,對王莽在人間的聲望卻是十分清楚。如果王莽不是真命天子,何來那麼顯赫的人望?卷簾大將想不明白,才貿然提了一個問題。

沒想到這個問題提出來後,諸神都怔住了︰「對呀,那王莽到底是什麼來頭?」

玉帝將頭轉向千里眼、順風耳。千里眼、順風耳面面相覷,不敢搭話,只是搖頭。半晌,千里眼才道︰「稟告陛下,屬下曾經調查平都鬼城,查遍閻羅殿,發現王莽與生死簿不符,具體原因不甚清楚。屬下擔心此事與諸神之中某位上仙有關,故而不敢言語。王莽到底為何人?屬下確實一無所知!」

玉帝剛以為理出了個頭緒,又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搞得有些頭大,終于忍無可忍,道︰「都呆在這里干什麼,爾等還不趕緊去查清楚!快去、快去,你們都去,一群窩囊廢!」

玉帝有些惱怒地連連揮手,然後噌地站起來,也不與靈霄諸神說話,氣沖沖地徑自下殿離去。

玉帝突發脾

氣,也並非一時心血來潮。須知玉帝貴為三界之尊,這幾日卻踫到好幾件說不清道不白的事情,現在連下界的凡俗之輩居然都搞不清由來。與西天釋迦牟尼的神機妙算相比,自己簡直就是個聾子瞎子,這個面子往哪擱去?

再說了,如果查不到王莽的由來,則此人必定不在三界之內。玉帝對超越三界的人物並無管轄禁制之法,將來如何應對?所以玉帝頓生驚恐之感,才大發雷霆,甩袖而去!

諸神無趣,紛紛埋怨多嘴的卷簾大將。尤其是千里眼、順風耳對卷簾大將猶為不滿。他們在下界轉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撞上大運,遇到淨瓶師太,探知了這許多消息,本以為能夠得到玉帝的嘉獎,一等再等,沒想到卷簾大將一句話,反而被怒斥一通!所以在退朝經過卷簾大將跟前時,千里眼、順風耳都朝卷簾大將狠狠地瞪了一眼。

卷簾大將待眾神默然離殿之去,才敢最後一個走出來。一邊走一邊自己撐嘴,口中嘟噥道︰「娘的,真他媽倒霉,喝水都塞牙,放屁還砸腳後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