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四十六章 深仇難泯Ⅱ

作者 ︰ 孰不依

揚雄環視四周,沉吟許久才道︰「你知道赤眉英雄、綠林好漢都是干什麼的?我私下听說指的是藏身在荊州、瑯邪一帶呼嘯山林的逆賊。長安城中,天子腳下,居然有不少老百姓推崇這些人,說明什麼?說明老百姓與朝廷不是一條心,他們渴望有人替自己出頭。老百姓不相信朝廷,卻寄望于這些逆賊,難道是什麼好的預兆嗎?」

莊尤默然,這才明白民間暗中流傳的赤眉英雄和綠林好漢原來是指那些叛賊。半晌才道︰「老伯言重了。佷兒知道現在有幾股叛賊鬧事,但這些人肯定成不了氣候,天下局勢還不至于那麼險危。再說,皇上推行新政,拿出了大量庫銀扶持窮人,只要窮人不鬧事天下亂不起來。」

揚雄琢磨了片刻,又搖搖頭,對莊尤道︰「還說什麼推行新政,推是推不動了,你們就準備把皇上從火坑中抬出來吧。」

揚雄怕莊尤不理解,解釋道︰「皇上為了爭取支持、鏟除異已、力求穩定,不斷地推新政、搞撫恤,錯是沒錯。不過卻忘了一點,就是這些年天下連年災荒,單純依靠庫銀去安撫百姓,只怕長久不了。府庫總是有限的,到朝廷不得不終止對窮人的兜底措施時,老百姓一定會失去耐心,到時民變會更快更狠。」

揚雄點到即止,不肯多說,移開話題,道︰「算了,不說這些了!前些日子,老伯從皇宮藏書中看到一個故事,十分有趣,你可願听?」

「晚輩洗耳恭听。」莊尤靜靜道。

揚雄眯著眼,搖頭晃腦地吟誦起那段書來,「猩猩好酒與屐。人欲取者,置二物以誘之。猩猩始見,大詈雲‘誘我也。’乃絕走而去之。去而復至。稍稍相勸,頃盡醉。其足皆絆。或圖而贊之曰‘爾形唯猿,爾面唯人。言不忝面,智不逾身。淮陰佐漢,李斯相秦。曷若箕山,高臥養真。’」

揚雄念完,睜眼盯著莊尤,「你莊尤聰明絕頂,想必明白老伯的意思?」

莊尤臉色變了變,猛地轉過身,想要反駁,卻又搖搖頭,悵然嘆息。道︰「我莊尤如何不明白揚老伯的心意,只是皇上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又待佷兒不薄,佷兒如何能夠在當今朝堂用人之際,起歸隱之心?」

赤松子在酒館中就已隱約听人指點,說車上那位老者是揚雄揚大人。想起蟠桃宴上關于《太玄經》的種種傳聞,跟蹤尾隨直至湖邊。赤松子藏在遠處的柳樹上一邊嚼「卷龍鱗」,一邊听兩人對話,對兩個釣者的身份已經一清二楚。直到听得揚雄講故事,才嚼完「卷龍鱗」,正好騰出嘴來,禁不住大聲叫了個好,像大鵬一樣展翅撲了過來。

赤松子斜眼掃了兩人一圈,自語道︰「沉厚樸茂稱作老,風流瀟灑謂之少,眼前這一老一少倒是很有趣。」赤松子嘿嘿一笑,指著揚雄道︰「原來你就是那個什麼揚雄?哎呀,要說也是個仙風道骨的人,不過就是你那本什麼《太玄經》不太好!」

揚雄、莊尤見到面前冒出一個怪人,都站了起來。揚雄見此人居然知道自己的《太玄經》,而且出言點評,頗感驚訝,道︰「閣下何出此言?」

赤松子見揚雄神態,擺擺手,道︰「別緊張,老夫不是說寫得不好,只是可惜落到邪魔手中。邪魔受《太玄經》的啟發,練出了一種九軍玄冥陣法,攪得三界不得安寧。你說這是不是助紂為虐,壞了大事?」

揚雄心中納悶,這《太玄經》只給了自己數個摯友,絕無外傳,如何會落入邪魔手中?待要細問,赤松子卻哈哈大笑起來,指著莊尤道︰「不過,揚大人把這位莊大人比著猩猩,倒是有些道理。你們現在這個什麼皇帝,不過是個傀儡,把自己的小命捆在他身上,不值!」

赤松子嚼完「卷龍鱗」,回味無窮,又添了添嘴,灌了兩口酒,指著臉色發白的莊尤,大笑︰「爾形唯猿,智不逾身,哈哈,哈哈!」

莊尤被赤松子毫無由來地笑罵一通,心中動怒,撥劍一揮,想把劍架在赤松子脖子上,押他回去治罪。那知赤松子卻如鬼魅一般,穿行于劍光之中,幾個回合下來居然毫發無傷。莊尤大驚,忙收劍往後一縱,與跟過來的騎吏站在一起,大呼道︰「你是誰?」

赤松子「嘿嘿」兩聲,灌了一口酒,不回答莊尤的話,卻自顧自地道︰「咦,劍法不錯,居然還受過西門老頭的指點,難得呀難得,不過想刺到老夫還欠點火候!」

「什麼西門老頭?」莊尤一臉困惑。赤松子不理睬莊尤,又昂首飲了一口酒,然後收起葫蘆,一轉身,呼地一聲向空中一竄,直入雲霄,沒了蹤影。

揚雄急忙招喚道︰「喂,喂,老神仙!等一等,到底是怎麼回事,在下未听明白!」但那赤松子去得極快,終究沒有再回答揚雄一句話。

赤松子剛剛離開長安,那迦葉尊者卻不知從哪里轉回了京城,兩人一東一西,正好錯過。不過,迦葉尊者湊巧遇到了秦叟。秦叟嘴里還嘟噥著一句話︰「可惜了,那只紫金缽可千萬別落在他人手里!」迦葉尊者眼耳何其靈敏,秦叟的聲音遠遠地被迦葉尊者收入耳中。

迦葉尊者立即身形一晃,瞬間移形換位,驟至秦叟面前,向秦叟行了一禮,道︰「施主,莫非你見到過紫金缽?」秦叟被突然冒出來的人影驚得一顫,奪口道︰「老夫自言自語,聲音極低,怎麼會被你听見?」

等到看清面前人影原來是個僧人之後,才心下一松,撫著胸口邊喘氣邊翻白眼。又突然想起腰疼來,便一邊揉著腰,一邊道︰「哦,那紫金缽可是一件好東西,是釋迦牟尼的飯缽,莫不成大和尚也想去收藏紫金缽?不過,一個大和尚能有多少銀兩去收藏寶物,不妥不妥!再說,跟老夫搶買賣也不成啊!嗯,老夫不能告訴你!對,不能告訴你!」

迦葉尊者見秦叟不肯細說,臉色一沉,失望之余,想要發狠,卻又礙于大庭廣眾之下有*****份,便掉頭要走。沒想到秦叟揉腰揉到痛處,哀嚎了一聲,口中大罵︰「這個死叫花子,把老夫一身骨頭都撞得快散架了,還不肯把紫金缽換給我,可惡!」

迦葉尊者猛然听到「叫花子」三個字,頓時一怔,「莫不成是赤松子拿跑了佛祖的紫金缽?」迦葉尊者又馬上扭轉身,厲聲對秦叟道︰「那個叫花子是不是腰上掛個葫蘆,他在哪里?」

秦叟見剛才還慈眉善目的迦葉尊者一下子變成了怒目金剛,嚇了一大跳,忙連連點頭,嘟噥道︰「那個叫花子的確掛了個酒葫蘆,剛才還在長安城里,把老夫的腰都撞得快折了。那個叫花子是個神仙,老夫也不知他現在到哪里去了!」

迦葉尊者一听,多半明白紫金缽落在了赤松子手中,不再理睬秦叟,大踏步去尋赤松子。

虞姬與陰麗華等人自伏牛山分手後,奔赴龍駒川,取得「龍芻」草,數日後回到長安。

鬼母見虞姬回到地宮,一陣寒喧,打听了一些途中見聞。虞姬從佛桑香界弟子手中收了小白龍,心中高興,無意間說漏了嘴,提起靈虛峰孽龍逃逸的事。

鬼母突有所悟,驚道︰「老身听說戰神蚩尤的妻子乃是汪洋大海中的龍女,龍女之兄名叫風伯,蚩尤戰敗後,龍女兄妹被鎮壓在靈虛峰龍池之中。龍池逃逸的小白龍傳說是龍女的後代,莫非虞姑娘遇到了那條小白龍?」

虞姬發現自已多嘴引起了鬼母警覺,略一沉吟,不敢直言相告,道︰「也是道听途說,並未遇到小白龍。夫人何以對小白龍如此感興趣?」

鬼母舉目四顧,然後低聲道︰「虞姑娘有所不知,數百年前蚩尤的一縷幽魂從涿州逃出來後,一直在尋找龍女和他的部族,引得三界沸沸揚揚。玉帝听說後,派諸神追緝蚩尤。蚩尤在前往黔中時,被諸神追迫甚急,慌亂中被右護法哀章吸入月復中,為其所用,不然右護法哪有今日成就!這些事都是西門門主告訴老身的,老身其實也是將信將疑。」

末了,鬼母又有些不放心起來,道︰「妹子,此事切不可傳揚出去,否則右護法斷然不喜。」虞姬點點頭,鬼母才放心,然後陪著虞姬將「龍芻」草喂了烏騅。

鬼母有心跟虞姬多親近些,便道︰「虞姑娘,不如牽著烏騅,老身陪姑娘到城外溜溜馬去!」虞姬一想也好,反正烏騅服了「龍芻」草便如天馬一般,突破陰陽之隔應無大礙,不如應承鬼母,出去換換新鮮空氣。便牽著烏騅,出了地宮,往城北去了。

虞姬與鬼母遠遠避開人煙聚集之地,到了一處荒涼的枯黃沙地。

地上偶然有些亂石被風吹起,一路翻滾,激蕩出千奇百怪的凌厲呼嘯之聲!還有一些巨石,狂風雖不能撼動,但漫天的黃沙卻不肯放過它。黃沙挾裹著碎石,不斷地擊打在巨石上,濺出點點火星,擊碎的亂石騰起一陣陣或白或灰的煙塵,卻又很快被黃沙席卷不知去向。

鬼母飛身躍上一塊巨石,眯著眼楮看虞姬在風沙中牽馬前行。虞姬在一處高坡前停下,戴好柳笠,遮住容顏,一手攔著流沙,一手輕按馬背,然後身形一晃,飛身上馬。

虞姬輕輕拍了拍烏騅,那烏騅長嘶一聲,揚蹄飛奔。雖然逆風而起,但在漫漫黃沙之中,瞬間便四足騰空,踏開翻翻滾滾的流沙沖出一條道來。烏騅往天上席卷而去,不多時已經站到了雲天之上,將漫天黃沙拋在了身下!

鬼母見烏騅得了「龍芻」草,竟然同虞姬一樣擺月兌了陰陽兩隔,對虞姬更是刮目相看,器重有加。鬼母一時興起,也御空而起,對虞姬笑道︰「今日寶馬、神兵配佳人,虞姑娘何不舞上一回?」

虞姬依言,抽出半截「莫邪」劍,輕彈劍鋒,對鬼母道︰「小女子這柄劍乃項王所贈。旦逢陰雨天,常常嘯響不止,躍出鞘外數寸。在這劍懸掛的所在,燈下往往見有人影立著,細看卻又不見,的確是奇事一樁!」

鬼母笑道︰「姑娘的‘莫邪’劍號稱天下神兵之首,必定會有些奇異之處。有劍神暗中護佑不足為怪。」

虞姬待鬼母說完,驟然勒馬而立,柳眉一揚劍已出鞘!隨後輕呼一聲,身形一晃,從馬背上旋腿錯身飄上雲霄,一股股青淡的劍光泛動,錚鳴之聲頓起!

烏騅見虞姬已飛身而起,低了頭甩動尾巴,撤蹄慢慢跑動,偶爾引頸嘶鳴,與「莫邪」劍的錚鳴之聲交織在一起。風吼劍鳴馬瀟瀟,幾種聲音夾雜在一起,鼓蕩著鬼母的耳膜。

腳下是大漠孤煙,身旁是蒼茫落日,一道劍影旋轉如風。鬼母望著這一幕天地奇觀,觸類感物,因景生情,和著那飄飛的劍影憶起西域粗曠、斷腸的歌謠和自己的辛酸心事,難抵三分苦澀。因為心中孤憤,臉上隱隱約約能夠看出些淒涼哀婉的味道。

&nbsp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