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四十七章 商山四皓Ⅲ

作者 ︰ 孰不依

韋馱從落星潭底部的漩渦順流而出,數個時辰後才鑽出水面,四處逛逛,夜晚則隱遁在山洞中。每天將亮未亮時分,便面朝東方,吐納引導,吸紫微之精,爾後引頸長嘯,空谷里清音回蕩,弄得絕壁上下攀援的猴群跟著呼應,嘯聲一片。

這日,韋馱又將一種沉郁的氣流涌向喉頭,涌向口腔,長長一吐,音調渾厚而悠揚。喉音、鼻音翻卷了幾圈,最後把音收在唇齒間,變成一種口哨聲飄灑在山風晨霧之間,這口哨聲並不尖利,而是婉轉而高亢,充溢于山野林谷。

話說陰麗華、柳紅葉、李若水三人正在伏牛山中搜尋夔牛,听到這一陣長嘯之聲怔住了,三人相互看了看,柳紅葉道︰「此人好深厚的功力,管他是友是敵,我們瞧瞧去吧!」陰麗華點點頭,三人便身形一動,騰空而起,朝嘯聲傳來的地方飛掠而去!

韋馱的修行又比陰麗華等人高了許多。陰麗華、柳紅葉、李若水剛一騰身,韋馱便察覺到三道電光向自己所在方位而來!韋馱也是暗自驚訝,心想自己在這伏牛山中呆了二百年,未曾見過如此高手!今日三人聯袂而來,如果真要是敵對之人,對付起來只怕有些棘手,不如先避一避吧!所以稍一思索,便隱入潭中去了。

陰麗華等人循聲而至,卻不見一個人影!三人心頭暗驚,李若水道︰「此人是何方神聖?縱然功力高絕,要想飛循而去,也得露些痕跡,何以無聲無息便沒了蹤影?」

陰麗華面色冷峻,道︰「此人是敵是友尚不清楚!我們多留意就是了!」言畢,三人又疾飛而去,搜尋夔牛去了。

韋馱在潭底睜眼觀察,對岸上的情形看得很真切,見來人是三名絕子,心中懷疑是淨瓶師太的弟子,也就是自己的師妹,但又不敢貿然相認。等到陰麗華等飛遠後,韋馱才竄上岸來,擦了擦身上的水,自忖道︰「不如跟著觀察數日再說吧!如果真的是師妹,到時再相認不遲!」

揚雄自從得知《太玄經》落入邪魔之手,心中悶悶不樂。一日,郭公公又帶酒來到揚雄寓所,兩人見禮,相互看看對方老態龍鐘的樣子,長嘆不已。

老僕等揚雄、郭公公坐下,上來斟水,請郭公公用茶。郭公公取出幾株芸草送與揚雄,道︰「老奴听說古人藏經闢蠹用芸。南人將芸采置席下,還能去蚤虱。前些日子南方有人進獻此物,想必揚大人還可派上用場。」

揚雄接過芸草,淡淡地道了聲謝。芸,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時葉間微白如粉污,闢蠹殊驗,揚雄自然清楚。要在平時,揚雄得到此物多半會喜形于色。但今日不同,揚雄依然愁眉苦臉。

郭公公見揚雄抑郁的樣子,緩緩問道︰「揚大人有何心事,何不說來給老朽听听!」

揚雄聞言,長吁短嘆道︰「前些日子,老夫遇到一位異人,稱老夫的《太玄經》落到邪魔手中,讓邪魔練成了什麼九軍玄冥陣。說這種陣法威力無比,竟攪得三界不安寧,還血洗了南海普陀,連天庭也畏懼三分!揚雄一生與世無爭,倒是老來卻惹了一身污名,遭天界神人責難,豈非可嘆!」

郭公公剛開始沒反應過來,但很快就懷疑是自己壞了事,一拍桌案,悔得面色發青,道︰「哎呀,這是老朽的過錯!老朽從揚大人這里取走的《太玄經》,起先呈與皇太後,皇上後嫌語意艱澀,就隨意放到堂上。後來被大司馬王莽,哦,就是當今皇上順手帶回了未央宮,想必《太玄經》就是循著這條道流入邪魔之手。」

郭公公一會站起,一會坐下,急得直搓手,道︰「這事該如何向太後說起呀?」揚雄見郭公公六神無主,只得道︰「郭公公這是無心之失,也怪不得您,不必如此憂慮。」

郭公公一跺腳,道︰「如何能夠不憂慮!王太後一直夢想大漢舊臣在天之靈助她重奪皇權,還政于劉氏。如果九軍玄冥陣如此了得,那些大漢舊臣在天之靈如何能夠抗衡?王太後的復國夢想豈不成了泡影?」

揚雄黯然嘆道︰「既如此,那就不要將這個消息轉報太後了!」郭公公搖搖頭,苦喪著臉,顫道︰「如此重大的變故,如果不稟報太後,一旦太後得知,老朽這幾根老骨頭折了不要緊,只怕會牽連族人受難!老朽一生追求留個好名聲,來世還想做一個六根完整的人,只怕也難如願了!」

郭公公一路神不守舍地回到長樂宮,在殿外尋思徘徊,不知該如何向太後啟口。郭公公頭頂身上沾滿飄落的雪花,被值日的宦者看見。宦者覺得奇怪,便悄然進殿稟告了王太後。王太後披上厚厚的大氅,迎著初春尚覺凜冽的寒風,在宮女護持下顫巍巍來到門邊。王太後鳳冠簪釵之上,附著一組步搖,綴著下垂的珠玉,金釵好似展開的翅翼,在風中搖動生姿。

郭公公轉眼望見王太後到了門邊,驚得「撲噗」一聲跪在雪地里,向王太後一連數拜!王太後輕輕揮了揮手,顫聲道︰「你這個奴才,跪在雪地里干嗎?還不快上殿來!」郭公公只好顫悠悠爬起來,一位宦者上前牽住他的手,一同進了大殿。

王太後坐好,喘了一口氣,斷斷續續地道︰「你這個奴才,說說,心里又裝著什麼不好啟齒的事?」郭公公一時濁淚縱橫,又「撲通」跪下,哭道︰「老奴有罪,老奴有罪啊!」王太後吃了一驚,慢慢伸手指著郭公公道︰「你有何罪?不急,慢慢說,老身給你做主。」

郭公公止住哭聲,緩緩轉身,四下打量了一番。王太後明白郭公公的意思,便揮手讓眾人退下,緩道︰「這可以說了吧!」

郭公公將身子往地下一趴,哭道︰「老奴辜負了太後的聖恩!無意間將太後的《太玄經》丟失了!」「《太玄經》?就是揚雄著的那卷《太玄經》?丟了就丟了罷,有什麼值得如此悲傷的!」王太後覺得郭公公有點小題大做,臉色不悅。

郭公公連連搖頭,嗚咽道︰「太後有所不知,這卷《太玄經》落入了邪魔之手。他們居然從中領悟出一套足以與天庭抗衡的九軍玄冥陣,邪魔用九軍玄冥陣滅了南海普陀仙山。作為《太玄經》的作者,揚雄被天界責難,已經蒼老了許多!」

王太後听到這里,臉色蒼白,忽地吐了一口鮮血。郭公公忙爬過去,幫太後擦拭!王太後推開郭公公,直勾勾地盯著他,顫道︰「你的意思是說大漢復國無望了?」

郭公公只是老淚長流,埋頭謝罪,不敢說一句話!王太後呆呆出神許久,黯然道︰「哀家明白了,大漢無救了,大漢無救了!」

王太後癱坐在床上,歪著頭,一臉的絕望。末了,又猛地站起身來,就要往外去!郭公公連忙起來想攔住太後,太後卻一把推開郭公公,踉踉蹌蹌地往殿外去。

王太後本就年歲極高,原來還心存僥幸,望大漢功臣在天之靈能夠幫助劉家重掌皇權,所以一直強撐著病體。如今听說大漢復國無望,心頭那點僥幸被風撲滅,只覺一下子就天塌了下來。王太後剛到門邊便吐了兩口鮮血,一頭栽到地上!

揚雄在郭公公走後,獨自在家喝悶酒。過了幾個時辰,天色漸晚,揚雄乘著醉意,自已上床休息去了。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听得門外有人喧嘩!揚雄頓時酒醒,披衣而起,不知何事,心中畏懼,在屋中來回輾轉,見叫門的聲音越來越響,無奈只得硬著頭皮吩咐老僕上前開門。

門外是幾名宮中宦者和羽林衛兵士,那宦者見到揚雄,道︰「揚大人,今日傍晚王太後被郭公公,不,是那個姓郭的逆賊所害,已經駕崩了!姓郭的逆賊已被擒拿正法!皇上有旨,近日,朝中大臣一律不得妄自出城,一切听候吩咐!」

那些宦者和羽林衛傳達禁令後又沿街而去。揚雄站在門邊,被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呆了︰「郭公公如何會謀害太後?定是太後得到惡報後,氣絕身亡!」

宦者和羽林衛已經走遠,揚雄仍然渾然不知,直到老僕提醒,才醒過神來。揚雄趕緊關上門,三步並作兩步回到室內,癱坐在椅上,心神不安地望著隱藏傳國玉璽的地方,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些日子,王太後的大喪結束。揚雄回到家中,憂懼交加,倉惶無計,琢磨許久,給皇上寫了一道奏折,聲言自己年老體弱,望皇上恩準告老還鄉。沒想到王莽念及當年同僚之誼,竟未許可,而是讓揚雄回鄉休養一年半載,明年或後年返回長安。

劉歆、莊尤、桓譚等人知道揚雄要回鄉省親,都趕來渭水邊相送。揚雄見到幾位友人,又想起屈死的郭公公,心中說不出來的酸楚,抱著那包藏有傳國玉璽的包袱,只覺重如千鈞。

劉歆等人在渭水長亭邊為揚雄擺酒送行,又吩咐船夫搬了兩壇酒讓揚雄路上享用。幾人數盞之後,桓譚撫琴數曲。揚雄起身告辭,眾人知道留也無宜,便送揚雄上船去了。桓譚對揚雄的落魄頗為傷感,語調哽咽,幾不成句,一把眼淚一把哀嘆,囑咐老僕路上多留心揚大人的冷暖。

揚雄佝僂著腰,一帆遠去,在寒風凜冽中倍顯孤單。揚雄在船頭,揮手向眾人告別,直到送行者的身影漸漸模糊不清。遠望長安,故壘蕭蕭,蘆荻瑟瑟,不覺愴然泣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