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五十章 舂陵起兵Ⅲ

作者 ︰ 孰不依

劉伯升兄弟與滄海君作別,滄海君似乎讀懂了他們的心思,道︰「你們該干什麼干什麼,老夫暗中護佑你們就是了。」劉伯升兄弟悄然回到舂陵,將欲起兵之事告知躲藏在舂陵的叔父劉良。劉良大怒,搏手大呼曰︰「我就去納言莊尤將軍那里告發你們!」

劉伯升聞言,心頭一狠,便想先將叔父軟禁起來。劉秀卻使了個眼色,拉著劉伯升退了出來。劉秀附耳對劉伯升道︰「叔父怯弱,被南陽郡守恐嚇,怕攤上亂臣賊子的惡名。但要說到告發我們,我看也沒有這個膽。我打賭,叔父不敢去長安。」

劉伯升不放心,讓人悄悄觀望。那劉良卻是只在那里邊吃肉邊大呼小叫,過了許久也沒有起身進京的跡象。

數個時辰後,劉秀對劉伯升笑道︰「小弟去嘲弄叔叔幾句!」劉秀上前故意問劉良,「叔父,您何時去長安見納言莊將軍啊?」

劉良氣呼呼地一瞪眼,說︰「老夫只是可惜這點家業,嚇唬嚇唬你們罷了。既然你們鐵了心起兵反賊,老夫這麼大一把年紀,這條老命也不在乎了,何必再害你們。」竟又自去飲酒了。

漢代各郡每年要舉行一次「都試」。漢制規定滿二十三歲的男子,都要在郡中服役一年,受射御、騎馳、戰陣等方面的訓練,「都試」是對他們的訓練成績進行考核。

王莽的大新朝也沿續了舊制,每年「都試」由郡守主持,都尉及各縣的令、長、丞、尉也都參加。

劉秀提議,鑒于「都試」之前,各縣都要清理戶口,編制新戶籍,不如乘這個機會,秘密聯絡一大批豪杰之士。劉伯升點頭認可,暗中召集一眾豪杰,吩咐將訊息傳達下去。

同往年一樣,這年郡縣又以縣為單位,男女老少都要到指定的地點,接受面對面的案驗,主管戶口的官吏,親自審閱每個人的年齡、相貌、身長、膚色,看是否與戶籍上登記的相符合,稱之為「貌閱」,以分田里、以令貢賦、以造器用、以制祿食、以起田役、以作軍旅。

此規制本襲自秦庭,沿用至王莽時期,並非什麼新鮮事。以前每年也有不少人趁這個機會聚會飲酒,所以今年郡縣盡管知道有人到處串聯,官府也沒怎麼特別在意。

就在劉伯升兄弟緊鑼密鼓籌備起兵的時候,李軼突然得飛馬傳報,收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王莽已經獲息南陽劉伯升兄弟的動向,準備刻日派兵鎮壓。李軼匆忙找到劉伯升商議,劉伯升孤注一擲,鎮定自若地道︰「明日就是立秋日,沒有時間變更計劃了。我料定王莽未必知道我們起兵的確切時間,南陽郡也多半沒有接到通報,不如一切均按計劃進行,成敗自有天命。」

眾人忐忑不安,渡過了最難熬的一宿。

立秋日這天,舂陵西郊白水河邊的校場上儀式隆重,到處陳設斧鉞旗鼓,旌旗飄揚,郡守及一眾官員在數十名官兵簇擁下登上高台坐定。

劉伯升、劉秀改頭換面,跟隨李軼、宗佻、朱祐、鄧晨、王霸、傅俊、任光等眾多豪杰混進人潮之中。諸家子弟也都得了訊息,悄悄把住了校場四角,只待一聲號令,便四面殺出!

按照歷年慣例,今年「都試」的內容仍然先是演習行船水戰,而後是步卒巡行障塞,最後才是騎兵戰術。

劉伯升等人靜靜等了兩個時辰,直到演練騎戰時,才開始秘密傳令做好應對準備。盡管演兵場上人吼馬嘶,鼓聲如雷,但劉伯升朝高台上觀望時,郡守等人已是困倦欲睡,那些兵士也無精打采,偶爾對場下的比試指指點點,說說笑笑,警備逐漸松馳。劉伯升看在眼里,斷定他們的確沒有收到朝廷的快報,嘴角露出一絲輕蔑。

校場中央立了數個草人,每個草人兩只耳朵上各掛一個小鈴鐺,頭上再頂一枚銅錢。按照槍術的最高標準,騎士從正面奔跑過去,兩槍要把草人耳朵上的兩個鈴鐺挑下來,然後再來個回馬槍,需把草人頭上那枚銅錢戳下去!這也是槍術中最難的項目。

李軼今天要操練的就是槍術中最難的項目。

待到李軼上場時,眾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李軼卻似乎不太緊張,催馬挺槍就沖上校場,馬到槍落,兩個鈴鐺「叮當」被挑在地上。回馬探槍又戳落了銅錢。往返幾次,一次比一次挑得精彩,戳得穩當,只听得銅錢落地的聲音,居然見不到草人有絲毫晃動,槍法之精、勁道之準,皆令人咂舌。

李軼一時興起,提槍拍馬,又舞了一趟槍法,一桿槍層層疊出,一著緊似一著,一招狠似一招,看得眾人齊聲喝彩!

等到劉伯升上場演練騎兵戰術時,卻改為了騎馬射箭。劉伯升縱馬上場,先取出涂了一層紅漆的硬弓試了試。

劉伯升平素喜好擺弄兵刃,避禍伏牛山的日子閑來無事,劉伯升自己親手制作了這把硬弓。風干竹木胎,打磨水牛角,撕砸水牛筋,粘貼樺樹皮,費了劉伯升九牛二虎之力。

與尋常的弓不同,劉伯升這張弓弓身用了四根竹片疊成,然後才在外面粘膠,弓體外纏絲涂漆,兩側裝上角質弭。雖然看來是普通的弓,但卻是三百斤的硬弓!

劉伯升又抽出幾支兩尺長短的箭支,這箭支的兩端各有一條深槽,一端嵌進雁羽,一端嵌入敲平磨成三稜形的箭鏃,均已用繩索纏緊、加漆。

古人把用竹制做的箭桿稱為箭;把木制的稱為「矢」。同那幅硬弓一樣,這箭支也是劉伯升親手制成。

不過,在劉伯升的箭囊中,似乎還有幾支特別的箭,箭鏃上加了一個用骨頭或獸角制成的小哨。

劉伯升固定好腰中的箭囊,猛然一拍馬,大喝一聲策馬狂奔,身後揚起滾滾煙塵!

眾人定楮望著劉伯升,劉伯升卻並不向靶上射箭,而是仰頭朝天上先放一箭,那箭「咻」的一聲飛上天。眾人正在納悶時,第二支箭已發出,卻正好射在墜落的那支箭箭頭上,先射出那支箭方向一偏,經第二支箭加力後,如流星般向箭靶飛去!

說時遲那時快,劉伯升從馬背上騰空而起,第三支箭跟上,又追上第一箭箭尾,給第一支箭加速!

劉伯升施展八步趕蟬的絕技,又落在馬背上,在奔馬之上左右滾翻,弓弦驟響,箭如流星。一時間,箭支或者先發後至,或者後發先至,空中電光閃閃,白光數道,相互盤旋追逐,煞是壯觀!

那第一支箭屢得助力,疾如閃電般直奔箭靶,力道之猛,穿透箭靶中心後竟將箭靶都射得飄了出去,牢牢釘在十余步外的枯柳上!

從劉伯升發箭之處到箭靶的距離足足有三四百步,最後還能將箭靶射飛,這份本領比百步穿楊又不知高明了多少。人群中片刻寧靜之後,頓時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

高台上困倦的官員被陣陣呼喊聲驚醒,揉揉眼楮不知何事。正在此時,劉伯升已勒轉馬頭,抽出那幾支帶有小哨的「鳴鏑」,張弓搭箭,一連數箭向高台上射來!

郡守、縣令一眾人被箭鏃上寒光一照,眼楮昏花,稍一遲鈍那數支羽箭已飛到跟前,只听幾聲「啊,啊」慘叫,郡守、縣令被射穿頸脖或者眉心,應聲倒地!

守衛的兵士見郡守、縣令斃命,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一下子慌了神,大呼起來︰「有刺客,有刺客!」

校場中頓時大亂,不少人想要奪路而逃。但「鳴鏑」的銳利鳴響就是舂陵子弟行動的暗號,舂陵子弟早已聞聲而動,把住了四角。劉秀、李軼、宗佻、朱祐、鄧晨、王霸、傅俊、任光等人分守轅門,立馬橫刀,怒目喝斥,驚得眾人不敢做聲!

此時,劉伯升已奔到高台前,一夾馬月復,錯身抬腿一點馬背,飛身撲上高台,振臂大呼道︰「我乃南陽劉伯升,漢高祖九世孫!當今天下本高祖所創,王莽逆賊禍亂朝綱、篡奪漢室,以至天怒人怨,災禍連年,餓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我劉伯升有意光復漢室,剿除逆賊,願諸位助我替天行道!」

校場中數千人,除舂陵子弟外,尚有不少豪強之士,听了劉伯升的話,心中猶豫不決,暗想︰「這劉伯升素來逞強好勝,來往的盡是強梁子弟,時不時地還關上門來神神秘秘商議,常與官府作對,從不安分守己,跟從劉伯升起事,只怕會禍及九族!」

劉秀察言觀色,明白眾人心思,便也策馬奔上高台,道︰「我乃南陽劉文叔,如今各郡連年災害,朝廷奸邪當道,不肯發一錢一糧賑濟,寒了天下人之心。荊楚百姓紛紛起而討賊,大軍不日北上,南陽郡即將淪為焦土。眾位鄉親與其坐以待斃,何如起兵反賊?我劉文叔願舍家棄業,與諸位一道討伐不仁!」

台下眾人望著身穿絳紅袍服、帶著大帽子、儼然將軍裝扮的劉文叔。都吃驚地道︰「劉文叔向來謹厚,他都敢跟隨劉伯升起事,那肯定此事是有道理的。劉文叔大福大貴之相,我等跟著他應無不可。」人心頓時為之一變。

劉秀一番豪言壯語,略為掃視,又從百姓身邊事說起,接著道︰「朝廷不時改換錢幣,迫使我們兌來換去,官吏和奸商乘機巧取豪奪,把我們手中的錢財搜括一空,城里的商人都不敢做買賣了。我劉文叔呆在鄉下,也因法令過于繁雜嚴苛,成天提心吊膽。前些日子禍從天降,居然被官府追上門來,不得不到伏牛山避禍。」

劉秀的話說到大伙的心坎上,眾人身有同感,開始竊竊私語。劉秀趁熱打鐵,又道︰「你們再想想自己,就算辛辛苦苦一年,掙點錢也還不夠交稅。既然朝廷不給我們活路,我們為什麼做不得‘盜賊’?」

眾人听了,紛紛點頭稱是,人群乃稍自安。劉伯升一看,心中大喜,揮劍一指,大喝一聲︰「諸位跟我來,殺奔舂陵城!」人群中頓時一片騷動,劉伯升兄弟一馬當先,數千人蜂擁而出,如旋風般撲向舂陵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