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五十二章 兵臨城下Ⅳ

作者 ︰ 孰不依

葉高將王莽大軍征剿劉秀的消息傳到佛桑香界、靖雲觀後,淨瓶師太、張良都率弟子們一並趕到昆陽。

沒過多久,王子喬也回來了,找到師父張良及眾位同門,將偵听到的消息一一道來,隨後又告之其他門派諸位尊長。眾人面色沉凝,只覺危機四伏,迫在眉睫。

當夜,眾人聚首商議,淨瓶師太憂嘆道︰「九重門修成九軍玄冥陣,貧道擔心他們會一道前來昆陽,果不其然!我佛桑香界修煉了一套《降魔座》陣法,或許可以與九軍玄冥陣一拼,不過眼前尚未尋得夔牛,夔牛大鼓也就做不成,陣法的威力大打折扣!」

「瘦佛」玄空想起西王母的話,誦了聲「阿彌陀佛」,道︰「貧僧曾听西王母言,如能調動九幽之下四靈之力,借地利之便,九軍玄冥陣或許可破。不過,要調動九幽之下的靈力,必須找到地穴所在,地穴到底在所處,卻無一人知曉!」

太極玄毅真人張良一邊輕撫長笛,一邊苦悶道︰「本觀主曾得黃石公托夢,稱玄聖墨翟深諳地形地勢,必知地穴所在,奈何探尋數月,卻不見玄聖蹤影!眼看王莽大軍已經逼近昆陽,就算將來找到地穴,我們也不能佔據地利之便了!」

劉秀此時也在帳中听眾人計議,聞張良所言,忙道︰「張觀主,晚輩曾經途經玄聖廟,並得玄聖搭救,知道玄聖居處。玄聖廟就在滍水河邊,只是已經十分破敗,多半無人知曉。張觀主不妨再去一趟,或許可以遇到玄聖!」

「哦?」張良心中一喜,道︰「那本觀主就每天去登門拜訪幾次!但願上蒼不負有心人,能夠讓我遇到玄聖,請老前輩為我指點迷津。」

昆陽城大戰在即,劉秀的漢軍在城里城外到處征收糧食以備久戰。哪知老百姓心中也非常害怕,擔心戰事拖延日久會缺衣少糧,結果紛紛將糧食隱藏躲放起來,以致城中物資緊缺,軍心浮動。劉秀為此焦慮不安,飲食難進。

宗璞見狀,深為憂慮,竟然糾集數名親兵,私自出營到城外去搶奪民眾糧食,想替劉秀解一時急難,不料一時失手,傷了兩條人命。宗璞等人畏罪逃回,尚未進入營門,就被蜂擁而來的百姓堵在一旁。正巧李軼路過,便讓百姓指認,結果宗璞第一個被指認出來。

李軼領著百姓,押著宗璞等人到了劉秀營中。道︰「劉將軍,如今昆陽城戰事將起,人心惶惶,最忌諱的就是軍民不同心,會壞了大事。所以城中軍民必須行動整齊劃一,紀律嚴明,才能一致抗敵。否則,只怕戰事未開,城內先亂了起來。如今這幾個兵士驚擾百姓,搶奪糧食,誤傷人命,依法當斬。劉將軍,這是你的人,你看著怎麼辦吧!」

劉秀聞言,驚了一跳,本想關押幾天,再把宗璞放出來,但李軼話已說透,百姓又都圍在面前,一時急憤,竟束手無策!宗佻也聞言趕了過來,被李軼一席話震懾,也呆立在那里說不出話來。

倒是宗璞流淚跪了下來,哭道︰「在下見將軍為糧草整日憂慮,滴水不進,怕敵人還未殺來,將軍先病倒了,所以一時魯莽,糾集好友出城搶些糧食!沒想到給將軍惹下這麼大的亂子,人是我殺的,在下自當償命。在下死有余辜,再無生理,唯願將軍中興漢室,拯救黎民!」

言畢,對著劉秀、宗佻連磕數頭,猛然站起,趁身旁兵士不備,奪過撲刀一抹脖子,搖搖晃晃倒了下去。宗佻不及出手相救,眼看佷子倒在血泊之中,不由得急竄出來,撫著尸身號啕大哭起來!

劉秀無顏面對宗佻,但此時此刻,還得公而忘私,只得正色道︰「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大家都看到了,我營中的親兵犯法,都一律依法處置,各營的兵士如果違逆軍令,這就是榜樣!」

劉秀強言厲色說完後,又接著道︰「城外的父老鄉親,如果相信我劉文叔,最好都一起搬到城中來,否則王莽大軍一到,城外百姓必定首先遭難!」城外那些百姓見劉秀愛民,嚴守法度,又听說王莽大軍一路燒殺,便議論紛紛,答應隨後搬進城來。

劉秀待民眾和兵士散去後,才轉身返回大營,那已忍了許久的怒火,終于發泄出來,一掌把案上的茶盞拍得震翻下來。

入夜,劉秀趕赴宗佻營中,向宗佻道歉,「宗將軍,今日之事,在下被逼如此,還請宗將軍寬諒!」宗佻黯然,道︰「宗璞咎由自取,所作所為軍令不容,我怎麼能怪罪你劉文叔呢?」

劉秀望著一夕蒼老的宗佻,相對落淚。

劉秀不恂私情,將曾經救過自己一命的親兵都依法處斬,消息傳開,昆陽城混亂秩序一夜之間穩定下來。城中各項備戰事宜有條不紊地展開。城外的百姓也陸續搬進城中,意外地實現了堅壁清野。沒有民眾驅使,王莽大軍駐扎城外,肯定會遭遇不少意想不到的麻煩。

第二天,劉秀陪著宗佻來到昆陽城外,宗佻將佷兒的遺體放入墓坑,用滿是老繭的手掌撫模佷兒的臉,心中隱隱生痛。

宗佻並無親子,自起兵以來,一家老小幾乎盡沒于陣,宗璞已是宗佻唯一的親人。沒有了宗璞,宗佻覺得天地都灰暗了下來,喃喃道︰「賢佷,你去吧,昆陽一戰,叔叔也多半不能幸免,到那時我們一家人就又團圓了,叔叔沒有照顧好你,到了陰間,我一定當著你父母的面給你賠罪!」

劉秀忙一拉宗佻,道︰「宗將軍,別說喪氣話!漢家天下,將來還依仗將軍您奮勇沖殺呢!」宗佻慘笑數聲,卻不說話。

李軼回到營中後,回想起宗璞自刎前說的話,不由得心驚肉跳,「如果將來劉秀劉文叔真的成為漢室中興之主,他會不會跟我李軼清算舊帳?」李軼心頭多少有些陰影,始終揮之不去。

劉秀從王子喬口中,得到了王莽大軍的更確切消息,尤其是听說王莽大軍一明一暗,兵分兩路而來,有些驚詫意外,忙升帳與眾將商議,道︰「王莽大軍除洛陽方向而來的大隊人馬外,還有江陵發兵北上的一支大軍,這有點出乎我們意料,如果不是靖雲觀的義士告訴我們,沒準會被他們偷偷揣了我們老窩。」

劉秀掃了掃案上的地圖,在小商橋地標上叩叩指頭,道︰「我估計這支大軍已經過了武關,北面已無險可守。唯一的辦法是拆掉臨穎的小商橋,堵住穎河上游,等到王莽大軍前來,再放水淹敵。不知哪位將軍願意領本部兵馬前往小商橋?」

宗佻為喪佷之痛困擾,每每觸景生悲,不願在城中久呆,便道︰「末將願領五百本部人馬前往小商橋!」劉秀見是宗佻,不免有些遲疑。宗佻急道︰「莫非劉將軍信不過我宗佻?」劉秀忙道︰「那倒不是,本將軍只是想讓將軍再安歇數日!」

宗佻慘然道︰「劉將軍不必擔心,本將軍自有節度!」劉秀無奈,只好答應,末了又補充道︰「之所以要在穎河斷流,尋機放水,除了防範江陵北上的敵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防備穎川的莊尤。」

劉秀憂心忡忡,加重語氣,對宗佻道︰「莊尤足智多謀,雖然宛城一時失利,眼下屯兵穎川休整,但王莽仍然讓他領軍出征,他一定會卷土再來。你此去務必要小心行事,不能讓莊尤發覺哪怕一點蛛絲馬跡,否則後果難料。」

劉秀以為,軍事部署已經基本妥當,但更現實的威脅,劉秀等人卻並不知曉。

夜色蒼茫之中,一支近萬人左右的輕裝騎兵正從梁邑向昆陽襲來。原來,王邑獲知劉秀尚有大營設在昆陽城外,並未及時收攏進城,便有意放慢行程,派遣一支精銳騎兵與大軍分割,抄隱蔽道路晝伏夜行,從反方向暗中接近。想要趁著夜色,突擊昆陽城外的劉秀大營。

而這支精銳騎兵的統帥,就是劉秀以為還在穎川休整的納言將軍莊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