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五十六章 玄聖Ⅱ

作者 ︰ 孰不依

墨翟笑笑,「不礙事,你且跟我來!」二人又一並向西疾飛。到了數百里外降下雲頭,在外方山落定。

墨翟拾了一根樹枝往下一戳,樹枝飛射而出直入地底。片刻後,地底下轟然震動,煙塵沖天而起。塵埃落定,地上出現一個巨坑,厚厚的塵灰烏黑發亮。太極玄毅真人張良望著那黑色的塵灰,不勝疑惑,道︰「前輩,這是何物?」

墨翟嘆了口氣,道︰「老酒鬼這個師父可當得不怎麼樣。多半是只管喝酒,不怎麼教弟子學問!」張良略微臉紅,不敢吱聲。

墨翟只好解釋道︰「這就是劫灰。天地之間的大劫將要結束的時候,就要發生劫燒。這黑灰就是劫燒留下來的,經過千萬年演化,沉積在此。這邊廂方圓數百里全是這種墨黑的劫灰。」

張良抓了一把劫灰,湊到鼻子邊聞了聞,道︰「依前輩的說法,西邊數百里地底下全是劫灰,對吧?這個地方還真是邪門!前輩,這劫數到底是怎麼回事,您怎麼知道哪里會有劫灰?」

墨翟知識淵博,對答如流。「佛門將劫數區分為成、住、壞、空,壞劫到時世界歸于毀滅。其實,依老夫看,所謂劫數都是人類自取其禍。人類自女媧造人時開始繁衍,到人類能夠依靠自己的智慧創造生命時便會趨于終結,這就是一劫。」

「因為人類愚鈍,總是試圖自己創造一種新生命,結果因為這些新生命又總是給自己帶來毀滅。這樣一個周期大約十二萬年,稱為一劫。每一劫都會留下這種墨黑的劫灰。所以,不只是昆陽有劫灰,在其他某些地方肯定也會有劫灰,只是極難發現就是了。」

墨翟停了停,怕誤導張良,補充道︰「這都是些荒誕不經的傳說,老夫的看法也是瞎琢磨的,不足為憑。所以,今日你也姑妄听之,不必太較真。」接著又向東邊一指,道︰「對了,我們再去東邊看看!」說完,又帶著張良往東邊飛來。

兩人越過昆陽城東數百里,在一片荒野中落下。荒野上四顧茫茫,並無異樣。張良心中納悶,道︰「前輩,這個地方好象並無任何特殊之處,難道也藏有玄機?」

墨翟搖搖頭,嘆道︰「張觀主雖然神機妙算,卻只知地上的事情,不明白地底下還有不少隱藏的秘密。今後還得多留個心眼,別把天地萬物看得太簡單了。」

墨翟沿著周邊指了一圈,道︰「夏桀的時候,厲山消失了;秦始皇的時候,三座神山消失了;周顯王三十二年,宋國的大邱社消失了;漢昭帝末年,陳留的昌邑社消失了。這些山川大地都去了哪里,你知道嗎?還有,自昆陽城東百余里開始,地底下全部是白色巨石,方圓達數百里!知道為什麼嗎?」

張良又顯驚駭,遲疑道︰「在下不曾預料。莫非這些白色巨石就是穿越數千年時空,橫跨洪荒世紀,從遠古飛來散布于此的厲山石?」

墨翟點點頭,補充一句,「這些厲山石飛到此處,就是為了鎮住地穴。不過,厲山石久埋地下,多已化成鹽狀粉末了!」

張良聯想到昆陽西面地底下那幾百里劫灰,心中一震︰「玄聖之意,這方圓千里之下,西有黑色劫灰,東有白色鹽末,又構成了一道黑白太極圖?」

墨翟略略點頭,道︰「劫灰焚燒于此,厲山鎮壓于此,張觀主你以為是巧合嗎?不,不是。那只是因為這地底下便是地穴所在,所以天界必須運大神通予以鎮壓!」

墨翟接著道︰「剛才你已經知道了,隱龍潭是青龍潛居之所,火珠山是朱雀棲息之地,佛桑香界和十方大普門禪寺正好鎮守在陰眼和陽眼位置上。那現在你再想想地下這一重黑白太極圖,劫灰是不是呈玄武之相,厲山石是不是酷似白虎之形?」

張良點點頭,「確實如此。但地下這一重黑白太極圖是不是也得要有陰眼和陽眼?」

墨翟嘿嘿一笑,道︰「如果老朽推測不錯的話,玄武和白虎就隱藏在這方圓千里的地底下,鎮守在陰眼和陽眼的方位上。」

張良驚了半天,道︰「果然奇妙。前輩,還有一點,就是這昆陽城好象就在地上地下兩重太極圖的中央,可真是太巧了!」

墨翟微笑點頭,緩緩道︰「劉文叔今日盤踞昆陽,豈是偶然,全是天意使然。這是唯一能夠給他帶來生機,逃月兌九重門追殺的地方。張觀主,悟透了地上地下這兩重太極,還愁召集不來四大神獸嗎?」

張良倍感欽佩,「前輩是怎樣發現這些玄機的?」

墨翟捋須笑道︰「老夫也是常常听得鄉人言語,才偶然發現這奇特之處,不算什麼能耐。如果沒有他們的提醒,老夫也未必能夠洞察前因後果,悟透玄機。」

墨翟感覺張良還有很重的書卷氣,便乘機點撥道︰「另外,這也說明一個道理。讀書固然重要,但必須把書卷上的東西和人生閱歷結合起來運用,善于聚焦在一個點上分析問題,才能學以致用。如果不能融會貫通,只怕還是悟不透昆陽城深藏的玄機。」

張良聞言,暗呼慚愧。

墨翟帶張良巡視一遍,又飛回外方山,落在一片松林之中,坐于孤峰一側的大青石上。極目遠眺,蒼茫萬古之意遠自荒煙落日中來。

張良突然念及一事,問道︰「玄聖可明白劉秀劉文叔的來歷?」

很奇怪,墨翟疑惑地掃了張良一眼,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有意避而言他。道︰「張觀主,難道你沒有發現每一個人人生經歷背後,都有一條冥冥中早已注定的線索嗎?」

張良搖搖頭,拱手道︰「不知,還望前輩教我!」

墨翟緩緩道︰「其實,每個人只要好好想想自己的閱歷、知識、優長,就能明白能做什麼、該做什麼。順著這條線索,就能明白人生的走向和天命所系。順天命行事自然事半功倍,逆天命而行則艱辛難成。老朽幫助劉文叔,只是順天應命罷了。」

墨翟沉浸于往事之中,半晌才道︰「五百年前,老夫跟諸子百家一樣,修一切善法,圖個啥?為的就是求得五百年後聖王出,造福天下黎民。」

張良聞言,驚道︰「前輩的意思是說,劉文叔乃聖王轉世,是諸子百家修出來的善果?」

墨翟點點頭,「應當如此。數十年前靈瑞之氣現于宛城,老夫就一直留意誰將是轉輪聖王。前些年見劉秀小兒乃漢室後裔,宅心仁厚,又有眾人敬畏誠服的神秘力量,懷疑他乃十大菩薩轉世再來。」

黑翟說到這里,將目光轉向張良,「後來遇到你師父,就是赤松子這個老酒鬼,才明白劉秀小兒果然是地藏王轉世。既然劉秀劉文叔乃轉輪聖王,天命所歸,百姓之福,諸子百家之願,老夫怎能袖手不管呢?所以少不得要經常關注,對他的來歷自然是一清二楚了。」

張良這才明白墨翟拐彎抹角說這麼多,就是表明劉秀的一舉一動都在他注視範圍之內。張良臉一紅,黯然道︰「原來前輩對劉文叔的來歷了若指掌,我不該問這個愚蠢的問題。」

墨翟思索一陣,嘆了一口氣,「你當初過滍水渡口前往宛城時,老夫不是曾經讓你對過對子嗎,難道你忘了?」

張良听玄聖提起舊事,忙一躬身道︰「晚輩一直納悶,當年晚輩沒有想到前輩的上聯話中有話,對出的下聯遠不如上聯,不知前輩何以謬贊?」

「哦,你到是說說,上聯怎麼話中有話?」

張良汗顏道︰「‘孔子生舟(周)末’其實有幾層含義,‘孔子’不僅指船尾的漏洞,也指儒家的聖人孔丘;‘舟末’不僅是指船尾,也是指春秋戰國的‘周末’。這才是前輩上聯中的機關!」

張良停了停,顯得十分難為情,「晚輩的下聯‘光舞起漢中’拿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和地理方位來對應上聯,其實只應對了一層含義,算不上什麼絕對。前輩當時卻連連稱好,晚輩納悶了許久,不知好在哪里,望前輩指點!」

黑翟拍了拍腦袋,笑笑,道︰「原來你張良只是歪打正著,自己還不知道下聯的絕佳之處。那老朽就告訴你吧,你的下聯當中也包括了一層非常有預見性的含義,可惜你不自知就是了。」

張良愣道︰「這句下聯難道還暗含機關?」

墨翟笑道︰「老朽推算過,將來南陽的劉文叔會中興漢室,最後的謚號就是‘光武’。另外,你不也看到了,這劉文叔起兵之地不就在漢中嗎?所以‘光舞(武)起漢中’也隱含了劉秀劉文叔從漢中起兵、最終登上帝位這一層含意。你再想想,這與上聯比較起來,不就非常貼切了嗎?」

張良這才恍然大悟,拱手道︰「晚輩哪有前輩的先見之明,當真是誤打誤撞才對了上來!」

墨翟也豁然開朗,笑道︰「怪不得你會問我知不知道劉文叔的來歷,原來沒有悟透下聯的含義。如果你當年吟對下聯時就已經預料到光武中興,今天是不該問我這個問題的。」

兩人沉默了一會。墨翟凝神遠望,自顧自長嘆道︰「天地靈氣,布于四方,見風則散,遇水則滯。這昆陽依山傍水,本來是靈秀之地,這些年卻沾了些晦氣,避不開劫難,這一切皆有命數啊!」

張良會心,道︰「如今這個王莽被九重門控制幾成傀儡。九重門集結了邪魔外道,天道不遵、人心不正,導致妖邪橫行。天下盡皆如此,昆陽焉能幸免?不過大新朝讓天下百姓罹難,必定不能長久!」

張良說到這里,又為即將到來的昆陽決戰焦慮起來。思忖這地穴已經找到,設陣之處不勞遠尋,但是四大神獸能否與九軍玄冥陣抗衡,還是心中無底,不覺眉頭緊鎖。

墨翟瞟了張良一眼,明白張良的心思,淡然道︰「九軍玄冥陣借助了九天諸神九門禁制的秘訣,依據《太玄經》參透了天地之理,又有武神項羽坐鎮,威力自然非同小可。不過,張觀主也不要忘記,地藏王本乃九幽之主,只要地穴打開,九幽之下的強大力量便能為地藏王所用。到那時天地對抗,九軍玄冥陣未必就能佔到多少便宜!」

張良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一拍額頭,面色惶恐道︰「你看我這個腦子。前輩,我們雖然知道了地穴所在,但這個陣法該如何啟動呢?」

墨翟似乎早就預料到張良會問這個問題,沒有任何表情,淡淡道︰「老夫還不能揭開這層謎底。你還是靜候機緣吧!」

張良本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到最後還是

被至為關鍵的問題阻擋,心情又一下沉重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