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之戰•佛緣 第六十六章 換劍Ⅱ

作者 ︰ 孰不依

而此時,昆陽城南的大澤之中,原來平靜的湖面上,波濤開始奔涌起來,不多久便風雷並起,十分駭人。

淨瓶師太、張良、「瘦佛」玄空、滄海君等人均感異樣,便商議一番,淨瓶師太、「瘦佛」玄空留守昆陽,太極玄毅真人張良和滄海君一並前去查看。

張良、滄海君趕到大澤上空。大澤之中,波濤洶涌,巨浪翻騰,加之狂風驟起,更加助長了湖水的威風。眨眼的工夫,波濤就卷至半空,張良、滄海君身上都沾上不少帶著濃濃土腥味的湖水。

大澤上一時間變得天昏地暗,張良、滄海君相距數步便對面不見人影。接著波濤散去,卻又听到深淵之中傳來時而尖利時而低沉、忽強忽弱的嘈雜聲,不是風雨林濤聲,也不像江河奔流的聲音,極為怪異,像是眾多生靈的鼓噪、狂奔和吶喊。

兩人正凝神戒備之際,只見大澤之中巨浪重又卷起,大澤中心起了一個巨大漩渦,漩渦盤旋上沖,有一大物高約數丈,從漩渦中慢慢露出頭角,在波濤中時隱時現。

片刻之後,突听大澤中傳來一聲低沉繼而狂野的咆哮,聲若驚雷。那大物從洶涌的波濤中騰空而起,直入雲霄之中。

原來是一條百丈蒼龍突然乍起,蒼龍騰飛于九天之上,片刻之後又落于九淵之深。

湖面重歸于平靜。

剛才這條蒼龍果然是氣勢駭人,一雙龍角崢嶸,三爪四腳,金鱗映日,太空之中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隱然呼應,四方之地,隱隱有震動之感。張良、滄海君亦為之駭然。

蒼龍落于深淵,湖面短暫安寧,但是這種寧靜卻預示著更加險惡的凶濤惡浪。

突然,大澤上的狂風尖銳呼嘯起來,水面慢慢起了變化。從波平如鏡開始顫動,隨之突然劇烈轉動,整個大澤似乎都在急速旋轉,圍繞中心處轉出一個深深的漩渦出來。在那漩渦深處,更似有隆隆之聲傳來。

片刻之後,兩人又听一聲巨響,一道水柱從漩渦深處霍然沖天而起,足足有數十人合抱之粗,而且凝而不散。那百丈蒼龍一轉身子,頭上尾下纏在那巨大的水柱上。

忽听「轟」的一聲,巨大的波浪鋪天蓋地地向岸上打來,呼嘯而來的浪濤中寒光陣陣,隱隱出現各種猙獰怪獸的影子,顯然是水府的蝦兵蟹將之類嘍羅。

巨浪涌來時,張良早有防備,左手一引,身子臨空飄起,疾向後飄出數十丈,停在半空。

蒼龍停在水柱之上,不再穿雲入淵,張良、滄海君這才看得真切。

張良拿不準這蒼龍到底是不是東方之神,忙抬頭向天空仔細打量了一番。如果大澤蒼龍一動,天上星宿也跟著發生異動,這條蒼龍才是與七宿相應的真龍。

果然,蒼龍頭部一動,蒼穹之上代表蒼龍兩只犄角的「角宿」隨之響應。「角宿」之後四顆星構成的「亢宿」,也隨著蒼龍咽喉的鼓動而起伏。大澤蒼龍一擺身子,龍爪飛舞,天上「亢宿」後的四顆星便排列成一個簸箕的形狀,與龍爪的一舉一動相呼應。

總之,大澤中蒼龍一動,天上那七宿也跟著變幻。星空之中,整個「龍體」橫臥南天,非常壯觀,大澤中,百丈蒼龍也是壯觀非常!

張良心神一凜,不再懷疑這大澤蒼龍的身份。

百丈蒼龍在水柱上纏穩,伸出龍頭面對空中的張良和滄海君,突作人語低沉吼道︰「你等何人,地藏王何在?」

劉秀等人在大澤曾經遇到蒼龍,這一點張良、滄海君都曾耳聞。張良尋思蒼龍大概是要向劉秀托話,便道︰「地藏王突圍出城,到郾城、定陵兩縣搬兵,至今未歸。不知閣下何事,在下太極玄毅真人張良,願代為傳話!」

那百丈蒼龍「嗯」了一聲,龍髯微飄,自語道︰「太極玄毅真人?就是赤松子老酒鬼的弟子,什麼靖雲觀觀主!」

蒼龍頓了頓,道︰「好吧,那就轉告地藏王,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都已聚到昆陽附近,四大神獸願听地藏王驅使,只要以赤霄劍為憑,設七星壇召喚,四象**陣便可啟動!」

張良深深一揖,喜道︰「謝過前輩,如此一來,昆陽城百姓有救了!」蒼龍長吟一聲,不再說話,搖頭擺尾,潛入大澤深處去了,剛才還風雷交加的湖面,轉瞬之間又平靜了下來。

張良、滄海君趕回昆陽城,見到淨瓶師太、「瘦佛」玄空,將東方蒼龍的話完完整整轉述一番,眾人盡皆歡喜。

淨瓶師太道︰「只可惜劉文叔的赤霄劍不在昆陽,否則,我們明日便可啟動四象**陣法,再不懼九重門的《九軍玄冥陣》了!」

滄海君一听,大聲道︰「這還不簡單,老朽連夜去尋劉文叔,把赤霄劍帶回來就是了!」

「瘦佛」玄空眉頭一皺,道︰「劉文叔全仗赤霄劍鋒利無匹,才能殺出昆陽城,如果取回赤霄劍,那劉文叔何以防身?」

淨瓶師太略一沉吟,道︰「那就拿貧道的滅魂劍去換赤霄劍吧,滅魂劍的威力也不遜于赤霄劍!」

滄海君接了淨瓶師太的滅魂劍,連夜疾飛出城,尋找劉秀等人。

滄海君先到定陵,也不知劉秀在與不在,便在城中四處查看。

王邑大軍進攻昆陽,南陽郡、穎川郡均為之震動。定陵地區本就饑荒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又听到朝廷大軍將至,就更加躁動不安,流言蜚語滿天飛,全城都沉浸在暴風雨來臨前的絕望和悲憫之中。老實人、本分人都覺得天之將塌,大禍臨頭,但又無可奈何,唯有慌懼不安。

滄海君在大街上東張西望,到處打听劉秀的下落,路人除了擺手搖頭,便只剩下一些哀聲嘆氣。滄海君未見劉秀等人的影子,估計劉秀不在定陵,便尋思徑奔郾城。途經一室,並未亮燈,卻有人竊竊私語。滄海君一時奇怪,便湊在窗外偷听。

屋內一人的聲音似乎比較熟悉,卻想不起是誰。只听那聲音道︰「前些日子,我听說長安來人給劉文叔送了一方玉印,也不知是不是傳國玉璽。劉秀這個人很不一般,有很多仙界人物都護著他,有可能就是符語上講的那個劉秀。我等與他素有嫌隙,如果他將來真登上天子寶座,我等只怕死無葬身之地,不能不早作打算。」

另一個低沉的聲音道︰「宛城那邊,劉伯升正率眾攻城。這個劉伯升獨斷專橫,不把大伙放在眼里,大伙都對劉伯升敢怒不敢言。多虧前些時候,朱鮪、張卬等人暗中運籌,把劉伯升的族兄劉玄推為更始帝,才壓制住劉伯升。」

「劉玄?為什麼會推舉這個人做皇帝?」

「嘿嘿,你就不懂了!這個劉玄,除了年長,毫無能力和功勞,只是一個傀儡,我們不懼此人,唯獨懼怕劉伯升。我們一門心思挑起劉玄、劉伯升的矛盾,就是讓他們劉家內部先斗起來。如果他們兩敗俱傷,我們豈不可以坐收漁利?」

那熟悉的聲音略顯驚訝,嘆道︰「高明!不過劉伯升性剛毅,慷慨有大節,乃真英雄。此人通曉兵法,對南陽一帶形勢、長吏才干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對義軍中的人物,更是莫不了如指掌。朱鮪、張卬等人耍這種計謀,劉伯升難道沒有察覺?得知劉玄被推為更始帝,劉伯升豈肯善罷甘休?」

那低沉的聲音道︰「劉伯升自然不肯善罷甘休。不過,朱鮪、張卬已經做好各項準備,跟眾人統一了口徑,劉伯升又是單獨赴會,沒有人替他說話,所以他也無可奈何。不過這劉伯升確非等閑之輩,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居然隨機應變編了一番說辭,想扭轉局勢。他說什麼首先立帝號者,很少有善終的,陳勝、項羽就是例子。現在立尊號,天下都把我們當靶子,會讓他人漁翁得利,非好主意。不如先立王號,然後立尊號。」

那熟悉的聲音笑笑,道︰「這自然是劉伯升的緩兵之計,朱鮪一定能夠察覺出來。」

那低沉聲音道︰「正是。朱鮪、張卬早已算計好對策,所以一听劉伯升的話,朱鮪便反駁道,我們要吸納各方力量就得給他們名份,給他們封官,不然誰跟著我們冒殺頭的風險?張卬更是拔劍擊地,說稱天公尚可,稱天子何謂不可!朱鮪趁熱打鐵,說疑事無功,不如就此敲定。劉伯升見朱鮪、張卬一唱一和有備而來,又有眾人幫腔,自己力單勢孤,寡不敵眾,無計可施,只得屈從。」

那熟悉的聲音恨恨道︰「劉伯升兄弟自起事,便對我不公,我已忍耐許久,沒想到劉伯升也有落魄之時。請轉告朱鮪大人,劉伯升此人斷不可留,總得尋機除掉才好!還有這個劉文叔,雖然看似文弱,實則內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滄海君在窗外听得心頭冒火,猛地一拍窗戶,大吼道︰「什麼人在里面胡說八道,要再說一句,看我滄海君不撐爛你等臭嘴!」滄海君並不確定里面是誰,以為就是鎮守定陵的尋常將領,所以只是警告一番,並不真的想把這兩個人揪出來交給劉秀。

里面兩人十分知趣,趕緊住了嘴,偷偷溜了出去,也不知去了何處。滄海君猶不解氣,又朝門上踹了一腳,大門「啪啪啪」響了一陣,滄海君這才拍拍手,大搖大擺地往郾城而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昆陽之戰•佛緣最新章節 | 昆陽之戰•佛緣全文閱讀 | 昆陽之戰•佛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