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使穆勒來了,劉飛揚看了一下切斯諾,說道︰「有請。」
穆勒進來,他看見切斯諾,微微一愣,沒想到切斯諾比他還早找劉飛揚。他對切斯諾點了一下頭,切斯諾回了禮,穆勒和劉飛揚相互問侯後,本來穆勒想找劉飛揚談談對日和約的事,但現在切斯諾在這里就不好說了。
而切斯諾也因為有穆勒在場,也不好再說什麼。三人只能沒用的說著「天氣的問題」。不多時,三人也覺得說不下去了,切斯諾邀請穆勒一起去喝一杯。他還需要想一想劉飛揚剛才話的意思,所以他並不希望穆勒馬上與劉飛揚會談。
穆勒本來是不想去的,但是切斯諾百般邀請,而且劉飛揚突然臨時有事,他也就做罷。
當天夜,英美法三國之間就對調停戰爭問題此進行了磋商。三國的態度是一致的,就是保護日本,使日本能繼續作為一個清國的牽制。
美國在理論上表示他們準備保衛日本以示尊重他們和日本簽的軍事互助條約的義務。但是,在實際上他們卻根本沒有作好應戰的準備。這一點是美國公使胡佛明確指出來,美軍去年一年做多件事,從俄國手中購買了阿拉斯加;佔領了夏威夷群島;與西班牙打一場戰爭,奪取了西班牙在東南亞的殖民地菲律賓。所以,現在它的軍事和物資資源並不具備在自己國境之外再進行一場戰爭的條件。
而英國此時猶豫不決,雖然英國與日本簽有密約,但是密約只規定當日本受到他國攻擊時,英國應該進行援助。可這次是日本自己挑起的戰爭,英國沒有援助的必要性。
法國人不像英國人和美國人,他們和日本之間沒有明確的條約義務。而且,他們也根本不想打仗,不想在遠東地區為了一個遙遠小國的利益打仗。但是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如果英美兩國決定出兵干涉的話,他也不反對,而且他可以象征性的派少量的士兵,以從中獲取利益。
所以,當三國公使進行磋商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了。
這就是為日本危機尋求「和平解決」的方法,為此可以采取一定的妥協政策。
3月6日,英國政府最終決定不會出兵援助日本並且同意英國公使切斯諾與劉飛揚加深交往,尋找兩國合作的可能。英國公使切斯得到政府的指示後,馬上前往美國公使館與美國公使胡佛磋商。切斯諾對胡佛說,英國是不會為日本作戰的,並勸美國也這樣做。
切斯諾和胡佛認為劉飛揚的全部要求,只不過是威脅恐喝日本,並不真的意圖佔領日本。切斯諾還說︰「劉飛揚炮轟日本只是報復心態,這是東方人常作的事情,東方屠殺無辜平民的歷史。」
最後三兩國商定,由英國政府出面警告清國和劉飛揚「充分了解到自己所作所為的危險性」,同時,兩國政府又在東京采取聯合外交行動,促使日本政府向清國作出更大的讓步。為此,一方面英美法表示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卷入軍事沖突,另一方面,在3月7日三國駐日本公使正式要求日本政府正視自己的戰敗,與清國達成全面的持久的解決方法。
在「和平解決」」原則與妥協方針之下,在劉飛揚、切斯諾、胡佛以及穆勒的手中,從3月到4月,圍繞日本和約的問題,局勢幾起幾落。
春天來了,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而英國和美國政府對日本政府的壓力卻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們要日本政府給與清國以範圍極廣的讓步。
在戰爭威脅和外交壓力之下,日本大本營宣布同意廢除與逆後簽訂的所有條約;對清國進行賠款;清國人在日本有領事裁判權等政策。但是,這完全不能讓劉飛揚滿意。4月19日,劉飛揚突然中斷了同日本政府的談判。同一天,上海報紙報道了南洋聯合艦隊再次出航的消息。
劉飛揚不顧三國三番五次地勸告,要用武力和武力威脅讓日本低頭,準備再次轟炸日本。這引起了英美法的極度不安,英美決定對劉飛揚施加壓力和影響,以迫使劉飛揚在英美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行事。也就是說要通過妥協,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因此,在以後的48小時內,歐洲出現了1899年3月談判以來最繁忙的外交活動和最緊張的軍事準備,是英美法和俄國團結一致反對清國再次對日本進行轟炸。
面對劉飛揚的挑釁,日本大本營于4月20日發布「堅壁清野令」,讓沿海的居民隨時準備好向後撤二十公里,避開南洋聯合艦隊的炮火,同時重要的工廠、設施撤到內地。
4月21日,美國國務卿發表談話指出,如果清國再次炮轟日本,美國將履行《美日互助條約》的義務。
同一天,英國公使切斯諾也對劉飛揚表明,如果美國履行《美日互助條約》的義務,英國政府不能保證在事件的壓力下不會介入。英國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說得更加干脆︰「如果再次發生清日戰爭就是清國對日本的侵略,意味著清日戰爭,因而也許或遲或早成為英清戰爭。」
在四月危機以及整個大轟炸日本期間,沙皇俄國也多次發表聲明,要同英美兩國和日本一起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證日本的安全。
中日引起的國際緊張局勢,形成了所謂的「四月危機」。
在這次危機中,英、美、法、俄、日雖然立場不同,出發點不同,但是在抵制清國和劉飛揚采用戰爭和武力威脅破壞遠東的和平與穩定這一點上,有著某種共同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劉飛揚的參謀一致認為有必要實行政治退卻。他們警告劉飛揚說,以南洋新軍和南洋聯合艦隊的實力能夠分別擊敗日本和俄國,但卻不足以同時對付幾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在多方的壓力下,劉飛揚又羞又惱地發布了命令。
4月23日,劉飛揚告訴六國調停團,清國對日本沒有再次轟炸的意圖,南洋聯合艦隊的出航只駛往台灣。24日,劉飛揚恢復了同日本的談判,四月危機得以緩和。
四月危機中,列強的強硬態度以及危機最終得到緩解的結果都表明,中國現在缺少盟友,以及中國的實力還不夠強大,以及列強現在還是輕視中國。
第二百零六章京師協定(二)
第二百零六章京師協定(二,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