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七章帝王心術
王子晉所想的,一點也沒有錯,此刻他的所有資料,就正擺在萬歷皇帝的面前。
這位廟號神宗,明朝在位時間最長,卻被後人稱為「明亡于萬歷」的皇帝,此時年紀剛剛三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在位的前十年,由于年紀幼,朝政全都交給了張居正,在這位手段驚人的宰相統治下,大明朝顯示出繁榮景象,當張居正死的時候,交到萬歷手中的是一個看上去很有條理的國家。
因此萬歷除了把張居正給打倒,以方便他自己把握權力之外,並沒有試圖改變張居正手中形成的權力架構。這樣的一個權力架構,是以考成法為□□,使全國的權力都集中到內閣手中,以至于張居正時期,大明朝的體制居然呈現出很是高效的局面。
可是在這種體制下,傳統上極具話語權的言官系統就受到了壓制,這便引起了言官,也就是所謂清流的極大不滿。正是這種不滿,讓張居正成為了言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于是張居正的形象,就被這些人肆意污蔑,除了他的政績無法抹殺之外,張居正在言官們的心目中,其實和大奸臣嚴嵩也差不多少。
也正是這些言官們,在萬歷五年張居正的父親去世時,集結起來向他發起了第一次沖擊,打著「丁憂盡孝」的大旗,讓張居正險些失掉了手中的權柄。那一次的風波,以張居正的全面勝利而告終,萬歷皇帝的一紙奪情詔書,使得張居正得以留任,參劾他的言官吳中行、鄒元標等人全部被貶。可是那一次的交鋒,卻拉開了直至明末的黨爭序幕。
眼下,萬歷皇帝的目光當然看不到那麼遠,他之所以會想起這件事,是因為他繼承了張居正的攤子之後——這一點是讓他很不爽的,可事實上他的權力確實是在張居正死後才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他繼承了張居正的權力一點也不錯——萬歷很快就意識到,在這種體制下,只要他不削減內閣的權柄,內閣就會站在他的身邊,幫助他來管理文官集團。而有了皇帝的幫助,言官們受到的壓制就格外強力,相應的,反彈也就格外來得猛烈。
就在鄭貴妃生下兒子朱常洵之後,言官們因為皇帝立儲的事,終于找到了機會,朝著年輕而躊躇滿志的萬歷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和嘉靖皇帝剛即位時的大禮議一樣,言官們為了奪回自己的權力,肆意地按照自己的需要解釋經典,詮釋禮制,根本不容許有任何的理論研究,就是按著皇帝的腦袋要皇帝低頭,要內閣放權。
這一次斗爭的結果,是皇帝無奈地退讓,從此不再上朝,而把所有的壓力都丟給了內閣。手段柔和的申時行夾在緊握權力的皇帝和氣勢洶洶的朝臣之間左右為難,熬了四年終于熬不過了,甩手回家耕讀傳家去了,他的同門師弟王錫爵對此窘境心知肚明,畢竟是陪著申時行這八年首輔一起過來的閣臣,在自度無力解決這個難題之後,索性自己先一步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