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風之後 大國 民國軍史中的以訛傳訛6(作者︰牛戈)

作者 ︰ caler

表現八路的視角搞錯了

對于**抗戰,時下網絡論壇分出兩派,一派貶低甚至否認其積極抗戰,一派則力挺之。貶低者不積極抗日,或者抗戰成績遠不如**,而且會經常拿出台兒莊、昆侖關、萬家嶺、長沙、常德、騰沖、仁安羌來證明**抗戰之規模,力挺者便接招拿平型關、百團大戰、黃土嶺、陽明堡等說事,來證明八路也是積極抗戰的。今天的許多影視劇也是這個傾向,非要學那樣,在表現八路軍的功績時愛用大規模的動作,愛表現那些大人物。其實他們都搞錯了。他們這樣,無異于非要讓李逵和張順比游泳一樣。說明他們沒有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這句話。要真的那樣打的話,大概用不了三年,怕是老本都要拚光了,還想日後和老蔣爭天下呀,呵呵!做夢吧。再說了,沒了**在敵後的牽制,**的正面抗戰怕也不知會是怎麼樣個局面了。

李逵有李逵的功夫,張順有張順的功夫,李逵的功夫張順沒法比,張順的功夫李逵同樣沒法比。**軍隊的抗戰與**的抗戰打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戰法。**抗戰打的是游擊戰,兵團的作用並不顯著,團級規模的仗已經不佔多數,許多仗是營以下規模的,佔數量最多的是小分隊規模的。八路的優勢不在平型關,不在百團大戰,不在齊會、關家 、黃土嶺什麼的,在哪呢?在那些小規模的游擊戰中,在那些數不清數量叫不上名字的每戰殲敵一個班半個班的小規模零星戰斗中。如果真要表現八路的積極抗戰,就應該將視角對準這些才行。

那下一個問題又來了,即似這樣的零敲碎打,怎麼能夠和**相比呢?你看人家一個長沙會戰殲敵多少人,你看人家一個台兒莊犧牲多麼慘烈,所以要是不拿百團大戰、平型關說事,如何證明八路為抗戰做出了犧牲與貢獻呢?

首先,我承認**將士的英勇犧牲和創造的輝煌戰績。但承認**的英勇抗戰絕對不代表就必須得否認共軍的積極抗戰。誠然,八路這些今天殲敵半個班,明天繳槍兩三支,後天截糧一馬車的戰績,當然不具備台兒莊、萬家嶺、騰沖、長沙等戰役那樣犧牲慘烈和戰果輝煌,甚至無法象平型關、關家 、黃土嶺那樣可以拿出來說事,但它數量多。數量多能說明什麼呢?說明一滴一滴的水匯聚起來,也足以使江河洶涌,說明即使象螞蟻那樣一口一口地啃,也足以能吞下一頭大象。這就象聶榮臻曾說過的那句話,「咱邊區有200多個縣,每個縣每天打死一個鬼子,一個月就能打死他六七千,就相當于他一個旅團。」而實際上,八路軍也就是這麼干的。比如一分區老五團,仗著自己人多槍多斗志強,開始總想打大仗,但實際上人家日本鬼子比你更想打大仗,因為人家兵團作戰能力比你更強,所以吃了幾次虧後改變了戰法,什麼戰法呢?花整為零,開展分散游擊活動。這其中就創造性地開展了冷槍冷炮活動。三五個人一個小組,悄悄隱蔽于高房頂上,或高大樹冠中,或青紗帳里,或蘆葦叢中,趁敵不備時,瞄準敵人打一個齊放就跑,撂倒他兩個也行,一個也干,反正不等鬼子搞清楚槍從哪打來的,打槍的人早跑沒影了。

在抗戰最稱艱苦的冀中,不僅地區隊、縣大隊、區小隊這樣的游擊隊全部化整為零,即是象二十七團這樣的主力兵團,到了1941年以後,也大部以大班為單位開展分散游擊,這其中,就催生了飛行射擊小組和閃擊戰的成功經驗。飛行射擊是什麼呢?就是快奔撤。這小組也是由三五人組成,仗著土生土長人地兩熟的優勢,全部農民打扮,身藏駁殼槍,或背著糞筐隱蔽于青紗帳里,或搭著搭連混跡于集市人群中,選擇好打擊目標,慢慢靠近,或等敵人走近,然後一聲令下,抽出槍來近距離猛烈掃射,打一下就跑,往往敵人還沒開始反應,便在戰斗打響後一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迅速撤離,消失在集市人海或無邊的青紗帳里。因為戰斗從發起到結束往往控制在一分鐘以內,待敵人清醒過後組織抵抗或尋找目標時,這射擊組卻早已撤離戰場很遠很遠,故此種打法被俗稱作「閃擊戰」。

不過呢,這樣的戰斗,要是分開來講,一個一個地講呢,則多數每戰殲敵人數往往就那麼三五個,即使揀大的說,也不過殲鬼子一兩個小隊俘偽軍幾十號人而已,也就不好單獨將任何一次這樣的戰斗象記載第三次長沙會戰那樣載入史冊,甚至無法象記載陳莊、齊會戰斗那樣載入史冊。而八路當年呢又多數都是這樣的戰斗,所以就給今天的網友們一種錯覺,即八路根本就沒怎麼打仗。也難怪,這樣的戰斗,其參戰兵力、殲敵人數,都遠不及長沙會戰的千分之一,你讓人怎麼在史書上記載呢?要知道史冊上的記載可是字字千鈞呀,你總不能將哪次伏擊戰,共打死打傷鬼子七八個,繳獲三八大蓋五六支寫上去吧,你總不能將哪天半夜里掏窩,勒斃漢奸鄉長1人,搶奪軍糧一馬車也寫上去吧。于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歷史書籍中,就往往只有到某年某月止,根據地恢復了多少、開闢了多少、部隊發展壯大了多少等這樣籠統而又抽象的字眼。即使也說殲敵多少,也不好說是哪一仗打死的這麼多敵人,于是又容易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覺,這數字哪來的呀?你一個象樣的仗都沒打,敵人怎麼就被打死了這麼多呢?

對呀,敵人怎麼就被打死了這麼多呢?是這樣的,即盡管這樣的戰斗它的每一仗都是微不足道的,但這樣小的戰斗行動,它需要動員準備的時間極短,需要的戰場空間極小,需要的後勤補給標準極低,因而象組織一次長沙會戰那樣所需準備的時間、空間、兵力、給養等等,它就可以用來組織這樣小的戰斗一千次幾千次。實際上,這種小的戰斗,在華北的敵後,幾乎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一百個這樣的小仗,它的殲敵數字就很可觀,一個月下來幾個月下來,它殲敵的數字就很可觀。就說當時一分區的五團吧,當時該團有兵力三四千人,就是抽出五分之一的兵力用于冷槍狙擊活動,可以組成多少個這樣的孤膽射擊小組,而每一個這樣的小組即使每月只打死一個敵人,全團加起來就有多少戰果。再說九分區的飛行射擊運動吧,即使將全分區三分之一的兵力用于開展這樣的活動,它可以組成多少個這樣的飛行射擊小組,就是每小組每月只打這麼一下,全分區將會有怎樣的成績。何況**控制的並不僅僅一個五團,並不僅僅一個九分區。

這就是持久戰,這就是積小勝為大勝。

這樣的零敲碎打,對于有著強烈軍旅崇拜情結的網民們和電視劇的觀眾們來說,少了許多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壯懷與豪邁,少了許多喜峰口或台兒莊那樣的慘烈與震憾,從而令許多包括挺共者在內的網友大大的不感興趣,甚至會認為這只是為政治宣傳的需要而憑空瞎編的,特別是對于根據地的恢復與發展,就更認為這是一個與軍事沒多大關系的東西。因而對于那些只對軍事只對打仗有興趣的軍迷們來說,就更容易給予輕視。

如果說殲敵數字不可靠,那就換一組數字,即八路出征時有多少人?抗戰結束後又有多少人?抗戰暴發時**的根據地有多少?抗戰勝利時**的抗日根據地又有多少呢?

其實,如果你真的有心想研究那段歷史,你就會發現,根據地的恢復與發展,軍隊的發展與壯大,這幾個看似教化的抽象的文字中,卻蘊涵了極端復雜而殘酷的爭斗,蘊涵著每一天的每時每刻,每一個村莊的每一條道溝里,都無不浸染著的血雨腥風。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想要發展的地區只有民眾而沒有敵偽政權,那麼想要建立根據地和擴大武裝,只要帶足縣區村各級政權所應配備的干部,再帶上新兵所需的糧秣被裝和槍械就行了。可問題不是這樣。他們要去發展與擴大的地區,卻正是敵人的後方,是敵人的治安區,那里是遍布了敵偽政權的,是遍布了敵偽據點的,就是鬼子力量稍弱一點的,也是遍布了地方游雜和土匪政權的。要想在這樣的敵後去發展自己,能不能心平氣和地商量商量就讓敵人把炮樓自行拆除呢?能不能客客氣氣地寫封信就可以讓敵軍把佔領著的村鎮交給我們統治呢?能不能下個通知就可以讓那些偽鄉長偽警察所長們自行撤離而讓我們的干部去辦交接呢?能不能只要發個文件就可以讓那些遍布敵後民眾中的「鏟共義勇隊」、「鏟共青年團」、「鏟共婦女會」、「鏟共自衛團」等變成**組織呢?我看是不能的。

而以上這些都做不到的話,那這根據地的發展又從何說起呢,根據地發展不起來,民眾如何組織?部隊如何立足如何發展壯大呢?答案十分的簡單,要想發展自己,就只有打,用槍桿子、刀把子來說話。具體怎麼打呢?當然不能拉出整師整團來與敵人擺開了場子明火直仗地干,因為那正是敵人求之不得的。那怎麼打?按**的打法,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零敲碎打。一點一點蠶食,把敵人擠出去,把地盤奪過來。今天搞掉鬼子半個班,明天襲擊偽軍一個小隊,後天砍死一個警察所長,再後天勒死一個效忠于敵人的村長,然後換上一個為我所用的甚至是由地下黨員擔任的兩面派村長,就這麼一點一點的干,讓偽軍偽政權的人員不敢在廣大的農村給鬼子真心干事,不敢得罪我地下工作人員,之後便可以建立一個一個的村黨支部,成立一個一個的游擊小組,再往後,就又可以組建一個一個的區小隊、縣大隊,一批一批的地方武裝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升級到主力中來,于是地方政權就漸漸為我所奪取,于是就有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撐,于是根據地和各級武裝就漸漸發展壯大了。這也就是**得以坐大的根本。

當然,既然他們所要開闢的地區是遍布了敵偽政權的,那就意味著,他們這樣的行動,並不是每次都要佔盡便宜的,有很多時候,也是要吃虧的,是要付出流血的代價的。實際上,有時為了鋤掉一個漢奸,派出的鋤奸小組可能是去了一撥又一撥,去一撥沒能鋤掉漢奸卻反被人家吃掉,然後再去一撥又被人家吃掉,有時可能要犧牲許多志士才能換來敵人的一顆人頭。有時為了組建一個黨的秘密小組,可能剛剛建成馬上就被敵人連窩端掉,于是以血還血對敵實施報復打擊,然後重建,重建後再被端掉,就再打擊、再重建。就這樣你殺過來我殺過去,直到壓倒敵人,站穩腳跟。在敵佔區建立根據地,就是這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斷斷沒有繪畫彈琴那般雅致。這是人家的地盤,你到人家的地盤上去殺人去發展抗日組織,人家怎麼可能會老老實實挺在那讓你殺人任你發展。

根據地的發展與軍隊的擴大,就是這樣向敵人一點一點擠來的奪來的,它的每一步都是殘酷而又艱巨的,都是彌漫了血腥的,你說這算不算積極抗戰呢?我看應該算。你說它有沒有打仗有沒有犧牲呢?天天都在有。

那些力圖貶低**積極抗戰的,百般否認八路的游擊戰,這倒可以理解。可那些總是聲嘶力竭地力挺**積極抗戰者,為什麼有相當多的也要在潛意識里否認敵後的游擊戰呢?我猜他們大概是認為,那些零敲碎打的活動,是屬于土八路的活動,是屬于民兵們的活動,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行動。他們感興趣的,是那些整團整旅建制的,軍裝威威武武的、步伐整整齊齊的、沖鋒陷陣排山倒海一般的軍隊,是那些每戰集中多少個師旅,犧牲壯烈,殲敵累千盈萬的大場面,而不是那些滿腦袋高梁花子,滿腳泥水糞水的農民打扮,今天爬到高房頂上打一發冷槍就溜的沒影,明晚模到村頭甩上兩顆手榴彈又跑出老遠的兵民不分的土老冒們,不是那些每戰殲敵三五人、繳槍三兩支的小動作。其實這又錯了。歷史這個東西,它是怎麼樣的,並不與我們後來的人喜歡與否而有絲毫的關系。對于歷史上你不喜歡的東西,你可以不去理它,但你不能去否認它,不能用其他的東西去取代它,不能由著自己的好惡去改變它。你要是不喜歡挺八路也不喜歡研究八路,到也罷了,可你既然想挺八路,又不願意承認這些土的掉渣的隊伍,不願意承認這些游擊作戰的戰法,那豈不就象又要當和尚又不承認佛教似的自相矛盾了嗎。

許多人總要頑固地把主力兵團與活躍在敵後的小部隊、小分隊、武工隊等完全區分開來。或者換句話說,他們總認為這些敵後游擊小部隊、小分隊是與主力兵團完全的兩碼事。不是的,絕對不是的。在**領導的敵後抗戰戰場上,主力部隊,游擊戰,這二者不是風馬牛互不相干的,而恰恰是混然一體的。也就是說,主力部隊在抗戰中的主要任務,也就是化整為零的分散游擊活動,打的也主要的是分隊規模的游擊戰,而不是許多人認為的那樣,似乎主力兵團就只能整旅整團的采取大規模的正規的戰役行動。反過來說呢,那些分散于敵後開展游擊活動的小部隊,其主要成份也主要是主力部隊化整為零後的分隊單位,而不是許多人認為的那樣,似乎進行游擊戰的就只能是民兵、縣區游擊隊。

當然,我絕不否認,八路軍、新四軍也有旅團規模的戰斗,但在整整八年中,其所佔的比例和地位都是次要的,佔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小部隊小分隊的游擊作戰。這是**抗戰的特色,是與**抗戰截然不同的另一個打法。今天許多挺共軍者,總喜歡拿百團大戰呀平型關呀什麼的與人家**相比,這樣PK的結果,自然是共軍抗戰遠不如**了。為什麼呢?你想呀,八路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掰著手指頭數,連**的五十分之一也沒有,得出這樣的結論,也就在想象之中了。

不同的舞台,注定要突出不同的角色。國際政治題材的影視應重點突出領袖人物,農村題材的影視就應該重點突出農民。要是反過來,在國際政治題材的影視中把種苞谷種豆角的養雞的養豬的突出成主角,或者在農村題材的影視中把總理部長什麼的當成主角,那這戲非演砸了不可。同樣的道理,由于國共兩軍抗戰采取的戰法不同,其在戰爭舞台上所應突出的主角也就應該不同。由于**軍隊抗戰的戰場、戰法,也就注定了**抗戰的風雲人物,不應是彭德懷粟裕等擅長打大仗的將軍,而是那些神出鬼沒的連長、排長、武工隊長、區小隊長等小人物。可在網絡上或影視中,大概受台兒莊昆侖關等影視劇的影響,便也學著比著而將鏡頭對準彭德懷、劉伯承、左權、陳庚等高級將領。其實這又錯了。**人家打的是正規的大兵團的大仗,主角當然屬于李宗仁薜岳孫立人杜聿明們,而**抗戰主要是小規模的游擊戰,你搞那些大將軍們做主角干什麼。

在**抗戰這樣的戰法運用中,高級干部所要作的主要的不是指揮,而是組織與領導,它所需要的也不是精深高超的戰術修養,而是人民戰爭形態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能力。其實,在這樣的戰爭形態下,聶榮臻、鄧老、陳毅、羅榮桓等政治工作者的表現往往並不比彭德懷、粟裕劉伯承等軍事家們更差。原因十分的簡單,**抗戰這樣的舞台,不屬于林粟他們。

中正式不是抗戰時的主力步槍

前幾年,有人寫過一篇文章,是講常德之戰隊的輕兵器強于日軍的,後來此文曾在網上轉載,再後來又有人依樣畫葫蘆地論證說整個抗戰時期隊的輕武器強過侵華日軍,這一論點被許多人接受並轉載。

前後文章之所以說抗日軍隊的輕武器強過侵華日軍,其中一個根據,是隊裝備的中正式強過日軍的三八式。這有點讓人哭笑不得。先不說中正式是不是真的就強過三八式,即便真的就強過三八式,常德之戰中的抗日軍隊裝備的步槍是不是都是中正式呢?我看不全是。那整個抗戰時期的隊裝備的是不是主要是中正式呢,更絕對不是的。

中正式是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依照德二四式步槍仿制成功的(此說有爭議),被列為**制式步槍。許多網友可能認為既然是**制式步槍,那當然肯定就是抗戰的主力步槍了。

實際不是這樣的。雖然中正式是**的制式步槍,但作為使用量特別大的步槍來說,由于受國防經濟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太甚,其轉產與換裝來的十分的緩慢(目前解放軍現役步槍五六式、八一式、九五式三代同堂的現象,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因而在整個抗戰時期,中正式的裝備仍然只佔少數。

1937年9月開始,全國各路諸侯的兵工廠全部陸續內遷到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大後方,以前各自獨立的兵工廠此時全部劃歸國有統一計劃統一整編,使每一兵工廠都不分地域與派系地集全國某一方面的精英專門生產某一種或某幾種產品,達成了人才、原材料與設備的合理互補與優勢聯合,使中國輕兵器的生產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其中步槍的生產專由第一廠、第二十一廠和第四十一廠等三個廠承擔。

從現在能夠搜集到的數據來看,第二十一兵工廠自1939年至1943年12月為止(1938年以前的生產數字沒找到),6年間共生產漢陽造206814支,中正式的生產紀錄為零。這就說明直到第一大步槍生產廠的二十一廠,仍然沒有轉產中正式,而全部的產品,仍然是誕生于半個世紀前的老槍漢陽造。

當然,這三個廠的歷史有所不同,故而生產的重點可能會各有側重。二十一廠總體上是金陵廠的底子,但該廠的槍廠卻是漢陽廠的槍廠歸並的,漢陽廠以漢陽造而聞名,故而生產漢陽造也許多些。一廠雖然是漢陽廠的老底子,但一廠的槍廠卻又是接收的原來鞏縣兵工廠的槍廠,所以也許一廠步槍生產的重點是中正式。遺憾的是至今沒能找到一廠和四十一廠的生產數字,不過有一份1945年三個廠的生產能力統計,卻很可以說明些問題。這份統計表上,寫明一廠月產量5400支(也有2000支和4000支之說),二十一廠月產量8000支(一說10000支以上),四十一廠月產量1000支。這也就是說,後兩廠生產能力加起來,還不如與二十一廠一個廠的產量。而且一廠在搬遷來渝的過程中,先後遭受日軍飛機的毀滅性轟炸,損失慘重,歷經輾轉抵達重慶後,因元氣大傷,所以一直遲至1940年底才恢復生產,而以生產中正式為主的槍廠的復工,則更是推遲到1942年7月,與順利搬遷基本沒受損失而于1937年底復工的二十一廠相比,其總產量的差距就不言而喻了。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即使一廠的槍廠從1942年7月復工後所產全部為中正式,那麼依照它的能力,它所出品的中正式的數量也遠遠無法與二十一廠出產的漢陽造相比。四十一廠原為粵軍陳濟棠的兵工廠,廣東割據時期,以生產元年式、二一式為主,遷渝後所產到底是漢陽造還是中正式不清楚,但該廠出品能力更遠低于二十一廠,不管它生產什麼,都說明不了太大的問題。

除此三廠外,還有位于東南敵後的五個小廠,也可以生產步槍,但這五個小廠的生產能力,就更微不足道了。

整個抗戰時期,生產步槍的兵工廠,就這麼幾個。而從以上幾家兵工廠的出產情況來看,則漢陽造一直到1943年底以前,仍然佔全國步槍產量的絕大多數。

那麼在抗戰的絕大多數時間段,我軍戰士手中主要是什麼步槍呢?

抗戰前中國的步槍生產,與全國兵工廠集中重組後的情況截然不同。在那時,除了中央政府所轄的兵工廠,還有象東北軍、晉綏軍、桂軍、粵軍、川軍等地方軍閥的兵工廠,還有數不清的象河南別廷芳、四川羅澤洲、湘西陳渠珍、閩南高為國、義勇軍馮佔海、匪軍孫殿英那樣的小型的和袖珍型的兵工廠,也都自己仿制步槍。仿制的型號也是什麼都有,但除山西外,多數是以毛瑟98為基型的各種型號的仿制品或各種仿制品的仿制品。這之中,也包括漢陽廠的漢陽造和鞏縣廠的中正式。除主要靠仿制,各路軍閥也包括中央軍還通過各種合法的和走私的渠道購買洋槍,但其數量則少于自造。抗戰的健兒們,絕大多數就是拿著這些在內戰中打的老掉了牙的萬國造加土造的雜式步槍參戰的,而這其中,國產的漢陽造佔據了最大的比重。

那中正式所佔比重有多大呢?中正式的改良任務是由二十一廠于1943年10月完成的,大量生產則是從1944年初開始的。有數字表明,從1944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結束時止,以生產漢陽造著名的二十一廠制槍廠,這一年只生產漢陽造350支,便結束了它半個世紀的風雲際會,停工下馬,開始全面轉產中正式,其他兩廠也開足馬力生產該槍,從三個廠的生產能力上看,其總產量應是不小的,但考慮到生產與裝備的時間差,估計到抗戰接近尾聲時,抗日軍隊手中的步槍,中正式仍然不佔多數,只是以很快的速度逐漸在增多罷了。

綜上所述,如果說常德之戰或某一次局部戰斗是中正PK三八,也許沒錯,但要說整個抗戰時期主要是中正PK三八,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情況是,在整個抗戰時期,中正式只佔我軍步槍裝備的很小一部分。

憑什麼說「英七七」不好使

影片《集結號》中,有一場戲,是說五十年代一個武裝部收繳流散在民間的槍支,有一支「英七七」,年輕的戰士不認識此槍,問谷子地,谷子地拿起槍看了看,象是很內行地說︰這是英七七,我在平西打游擊時用過,不好使。

這話有兩個疑點。第一個疑點,是谷子地說在平西打游擊時用過,有沒有可能?谷子地在平西打游擊,肯定不是解放戰爭時期,因為影片中表現的解放戰爭時期的谷子地已經升編為主力兵團到了中原戰場,那麼他打游擊就只能是抗戰時了。從電影中看,那支英七七明顯是恩菲爾德的後期型NO.4沒有可能在抗戰時期流入中國呢?基本沒有,為什麼呢?

英七七誕生于1888年12月的英國,最早稱李一梅特福彈匣式步槍,或簡稱步槍。到1895年,因針對無煙火藥重新設計的膛線稱作恩菲爾德膛線,也因為生產該槍的兵工廠名曰恩菲爾德,故將改變了膛線的新槍改稱為李--恩菲爾德步槍,也簡稱步槍。不管是前期的,還是後期的,都可以俗稱作「李氏步槍」。大約在1910年前後,采用毛瑟式前端閉鎖的7毫米P-4與M1917的原型)步槍問世,但生產最多的仍然是。改型前後的李氏步槍又都有多種型號等。到了1926年,英國兵工部門感到他們的武器命名方式太混亂,因而決定采用新命名方式。于是將77口徑的該型步槍統一命名為槍,將專門用于訓練的56口徑步槍命名為槍,而P-13步槍則被命名為槍。影片中谷子地說的那支他在平西打游擊時使用的不好使的英七七步槍,是一支很晚才出現的槍,而這支步槍,雖然早在1931年便已經研制成功,但卻一直未能投產,直到二戰爆發後的1939年11月,英軍才正式采用為新的制式步槍。

由于英國遠征軍在敦克爾克撤退時損失慘重,所以雖然槍生產程序已經簡化,產量也在逐步增加,但短時間內仍無法滿足需要,直到1942年底前,恩菲爾德的早期型號然是英軍一線部隊的主要裝備,只有極少數精銳部隊才能裝備新的槍。而實際上,一直到二戰後期的諾曼底登陸時,英軍最精銳的空降兵部隊槍仍然只佔少數,該部大量裝備的,仍然是槍。

可以想象,這樣一支到了二戰後期在英國自己的精銳部隊都未能普遍裝備的步槍,它怎麼可能會流入到中國的平西游擊區來,馮小剛也太有才了。

就算谷子地牛逼,真能在抗戰時使用在英軍精銳部隊都極其罕見的新式步槍,那麼他說的「不好使」,就更讓人匪夷所思了。這便是我說的第二個疑點。

英七七有多個型號,但真正用于實戰的則主要就是但不管是前期的是後期的No.4,都被一戰二戰證明是極其優秀的步槍,特別是槍,也就是影片中谷子地說的那支不好使的英七七,就更是一支在手動槍機步槍時代出類拔萃的步槍,該槍一直被英聯邦國家使用到六十年代甚至更晚。中印邊境戰爭時,我們的對手使用的主要仍然是這支英七七。有人曾說在1914年的蒙斯戰役中,12000名英國步兵用他們的李氏步槍在半個小時內就徹底打垮了將近40000名配備了毛瑟步槍的德國兵的進攻。我不太敢相信這場會戰中作為敗軍的英軍還有如此出色的表現,但李氏步槍與毛瑟和莫辛納干等步槍相比,只強不弱,這我是敢肯定的。

英七七超出與它同一代其他手動槍機步槍的獨到之處,是它的高射速。當時使用毛瑟、三八、水連珠等步槍的軍隊只能做到10-15次齊射分鐘;而使用李氏七七步槍的英**隊卻可以做到15-20次齊射分鐘。這在當時的戰場上,每分鐘5發的差距,就是要命的了。二戰時,一些德**官的回憶錄中曾提到英軍步槍隊的齊射火力之猛烈甚于機槍。

英七七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射速,得益于它的大容量彈匣,更得益于它獨特的槍機設計。

在半自動步槍問世之前,絕大部分手動槍機戰斗步槍的彈匣容彈量為5發,而英七七步槍的容量卻是10發,這無疑讓士兵縮短了裝彈所耽誤的時間,從而有了更多的射擊機會,這一優勢所帶來的利市是不可估量的。不論是一戰還是二戰期間,那些使用別的手動步槍的士兵往往在射擊完畢後重復裝填5發彈夾時被英軍用李氏步槍擊斃。

李氏步槍與毛瑟步槍等同樣采用旋轉後拉式槍機,不過這個旋轉後拉槍機和毛瑟步槍上的旋轉後拉槍機不同。李式旋轉後拉槍機是采用後端閉鎖的,這與毛瑟式的前端閉鎖槍機相比來說,就大大地縮短了槍機行程。而對于使用者來說,其直接好處有兩個︰一個是上彈的時候射手操作更加省力和省時;另一個就是在上彈的時候槍的瞄準線相對于射手的移動大大地縮小,從而降低了重新瞄準的時間。這都是提高射擊效率的主要原因。

英七七步槍進入中國極少,除一戰後有少量參加過戰爭的槍曾進入到吳佩孚直軍(有說二戰後期曾有少量入**,懷疑,待考)外,其他型號基本未能進入或進入的非常少,這讓國人對其的了解遠不及曾大量進入並被仿制的毛瑟、三八、水連珠等。但進入的少了解的少不等于它就不好使。從對二十世紀十大著名步槍的評選結果看,英七七僅次于AK第三位,而非自動步槍得以入選的僅有三支,即排在第三位的李氏步槍、排在第六位的毛瑟步槍和排在第八位的春田步槍。這一結果也許並不值得我們非要迷信,但它能在坊間廣泛流傳,至少可以說明英七七絕對不會象谷子地說的那麼不好使。

飛雷筒不是步兵用的

先說說什麼是飛雷筒。

飛雷筒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土法研制的一種工兵兵器,又名拋射筒。一般口徑300—500毫米,中原我軍各縱隊都有,但標準不同,口徑各一。該筒以發射炸藥包為主,炸藥包重一般十余公斤,大的有二十余公斤的,射程達二三百米,爆炸威力遠比一般炮彈大許多,主要用于打擊敵堡壘,也可殺傷敵步兵,因主要靠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把人震死,故許多被其殺傷的敵軍士兵從表面看並無外傷,因而在當時有「土原子彈」、「沒良心炮」的叫法。

飛雷筒在影視中出現的不多,中更有多個鏡頭,給人留下很深印象。但可惜的是,後者在電影中那樣的使用,卻是一處硬傷,因為它根本不可能用于一個單獨打阻擊的步兵連中。

首先,飛雷筒在當時,屬于技術兵器,但又是土造技術兵器,安全系數不高,很難駕馭,弄不好會炸了自己,所以它是工兵專業分隊才能操縱的家伙。在當時的工兵連中,每連也就那麼四到六具,多的也不過**具,而且這個工兵連還不能干別的,就得專門伺侯這幾個大家伙。象影片中那樣在一個主要任務用于打阻擊的步兵連中配備那麼多具,絕對是不可能的,因為它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由一個步兵連玩得轉的,何況這個連還只有四十幾個人,就是玩得轉,光伺侯它,也就什麼都不用干了。

其次,飛雷筒主要集中用于攻堅,少有用于防御作戰的。當然少有不是沒有,也有用于防御的例子,但那是大規模防御作戰,一般是旅或縱隊一級的防御作戰,由旅長或縱隊司令直接掌握,由工兵單位操縱,作為旅或縱隊防御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絕對不可能加強到獨立打阻擊的步兵連由連長指揮的。退一萬步說,即使加強到某一主要防御方向的步兵單位,那也得是整個的工兵連加強過去,不可能只把那幾個大家伙交給步兵連就行了。而實際上,即使工兵連肯這麼做,也不會有哪個步兵連長敢接,因為他們伺侯不了那玩藝

第三,飛雷筒在發射時,要在下部安置大型座板或將筒身大部埋在土里,才能吸收那強大的後坐力,並保證射擊的安全和準確。你想呀,能夠把十公斤二十公斤甚至更重的炸藥包送到幾百米遠,那後坐力得有多大,豈能隨隨便便斜著放在地上就可以發射的。影片中那個放置法,有點糊弄小孩子的感覺了。

相比起來,這最後一點容易原諒,因為影片中表現的基本不是特寫,一晃就過去了,不認真看是看不出來的,但前兩點卻是致命的。

是大炮還是小山炮

反映解放戰爭時期的電影中,將75口徑的山炮稱作中有這種現象。那里面曾不止一次地通過團長與連長之口不屑一顧地將繳獲的日75毫米四一式山炮稱作小山炮,這牛逼就大了。

為什麼這麼說?第一,是當時沒有將第二,是當時作為一個團長和連長,是沒有權力處理繳獲的這個大家伙也沒有理由對其不屑一顧的。

再怎麼去翻國共兩軍的原始檔案,再怎麼去雙方將士的回憶文章,都絕對看不到將75山炮稱作小山炮的記載,到是稱其作大炮的比比皆是。

大與小,快與慢,都是相對的,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換著不同的定義的。兵器的口徑與射速也是如此。比如說早年的79毫米八八式委員會步槍,也就是後來被視作落後裝備代名詞而經常遭到奚落的「老套筒」,就曾是當年最被人稱道的典型的小口徑連發快槍,這是相對于更早時的11毫米以上的口徑和每次僅裝彈一發的步槍而言的。你要是拍那個年代的電影,要是從清末新軍口中說出79口徑太大說它射速太慢的話,那就是胡說八道了。

從民初一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人們一般將除了迫擊炮以外的57毫米以上的火炮稱作大炮,而將45毫米以下的步兵炮、高射炮以及60毫米以下的迫擊炮稱作小炮或小鋼炮,大于75毫米的,往往就稱作重炮了。在整個民國時期,小炮的品種在當時是很多的,而且一直是在不斷進步的,但大炮的種類卻極單調,就只有75毫米這一種,而且是在不斷退步的。至于重炮,其數量極少,遠遠無法與75口徑的山炮、野炮相比。

和槍的口徑大小是相對的一樣,炮的口徑大小輕重也是相對的,也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的。在清末剛剛從國外引進火炮時,因為主要是57毫米和75毫米兩種口徑,所以當時有將75毫米火炮稱作重炮的。但到了民國初年,大于75口徑的火炮又進入到中國,75口徑的山炮和野炮,才將重炮一稱讓位給了更大口徑的火炮,但一直到大陸解放為止,重炮在中國的戰場上都佔極其少數,75口徑的山炮和野炮也就仍然是國共兩軍的絕對主力大炮。

為什麼呢?這要從民國時期火炮生產裝備的情況來說了。

和小炮的生產與列裝正相反的是,自從1912年民國肇始,到1949年河山變色,隊的大炮(即75口徑為主力的山炮和野炮)的生產與列裝是一代不如一代一直走下破路的。

先從生產上說,洋務運動後,中國的兵工生產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到民國建成後的北洋軍閥統治初期,中國的兵工生產達到了民國史上一個空前絕後的顛峰狀態。這一時期,能夠生產大炮的,有上海、漢陽、沈陽、太原等數家,特別是沈陽與太原兩家,大炮的生產相當多。到了北伐完成後,由于連年的戰亂,上海、漢陽等廠的大炮生產已經停止,無力再恢復生產。沈陽與太原兩家,仍然保持了幾年的強勢,但隨著日本的入侵,先是全國也是全亞洲最大的兵工廠沈陽兵工廠落入敵手,之後不久,太原廠也淪陷。這時全國能夠生產大炮的,就只剩下廣東石井與湖南株州兩廠,但該兩廠與沈陽和太原比起來,就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到了全面抗戰暴發後,這兩個廠也停止了生產,從此一直到大陸解放,除山西閻錫山曾經在解放戰爭時期少量恢復生產75口徑火炮外,中國再沒有哪一家還能夠有能力生產大炮。

再從軍隊列裝的情況看,大炮的裝備情況也同樣是一直不斷地走下坡路的,特別是隊屬炮兵,就更是如此。民初北洋陸軍時代,每師編制有一個炮兵團,每團野炮一個營,山炮兩個營,每營六門制炮連三個,全師共有75口徑野炮18門,同口徑山炮36門,共計全師大炮54門。

有的人可能認為這只是編制表上的數字,不,這不是僅僅停留在編制表上的數字,而是基本滿員的實力數。在當時袁世凱統治時期,北洋陸軍的編制絕對是齊裝滿員的,極少出現過後來兵員吃空額和炮兵團缺炮騎兵團沒馬的情況。北洋陸軍時代,是中國近代陸軍建設唯一一個和列強相比不遜色的時代,之後就開始落後無法與人相比了,直到今天。因本人有專門文章論述此一情況,這里不再聱述。

北伐完成後,因為此時軍隊數量膨脹而大炮的生產基本停止,**的大炮裝備就很差了。到軍隊編遣時,多數中央軍每師能有一兩個連大炮就算很不錯了,而此時的炮兵連,也已不再是北洋時期的六門制,多數能維持四門制,有的只是每連兩門而已。到是雜牌軍中,尚有部分師繼續維持了師屬炮兵團的編制,比如湘軍何健師、五省聯軍改編的王金鈺師、西北軍的韓復 師、石友三師、孫良誠師、直魯聯軍改編的劉珍年師、徐源泉師等,均有師屬炮兵團的編制,但此時的炮兵團已經不再是編制75山野炮54門,而多數已減少至36門了。東北軍和晉綏軍的大炮裝備是最多的,但兩軍均沒有將炮兵團編到師,而是平時集中管理,戰時配屬各師作戰,但就總數來說,東北軍與晉綏軍的炮兵是最強大的。

到了抗戰時期,由于全國再沒有哪一家能夠生產大炮,而全靠進口,故此時隊屬炮兵的裝備也下降到了幾乎最低點,許多正規軍的陸軍師一門大炮也沒有,戰時能夠得到的加強平均也少于一個連的水平,許多中央軍的王牌軍,才有一個12門制的75毫米山炮營,就算是特別牛逼的了。長沙保衛戰時,曾在北伐時以鐵軍著名的第四軍,全軍總計僅有一個軍屬炮兵營,共有75毫米山炮12門,所屬各師一門大炮也沒有。因為任務的需要,第九戰區配屬給該軍一部分炮兵,計有105毫米榴彈炮一個營共米野炮一個營計11門,75毫米山炮一個營計12門,37毫米戰車防御炮一個連計4門,加上該軍那12門75山炮,總計不過45門火炮。在今天,象上述這種口徑的火炮,而且只有45門,即使是配屬給一個主攻的步兵連,連長大概都會一肚子不滿,但在當時,一個擔任主要防御任務的著名的第四軍一個軍,能有這樣的火炮配備,把個鐵軍軍長美的是幾乎要跳起來了,而在九戰區炮兵參謀長陳宏樟眼中,則被描繪成「四軍炮兵……火力相當強大」,從這位當年的炮兵專家的口氣中,我們應該能夠知道當時炮兵的情況了吧。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由于有了美國的外援支持,重炮方面有所加強,美制105毫米的榴彈炮已經裝備到少數幾個王牌軍,但直到這個時候,即使是五大主力這樣的部隊,每個師的大炮,也最多沒能超出12門,而且也全是清一色的75山炮,就是谷子地不屑一顧地說出的那種小山炮。象李彌第八軍這樣算是很有名氣的嫡系中央軍,一個軍總共僅一個8門制的105榴彈炮營,所屬各師的75毫米山炮營,也都是8門制;東北戰場也小有名氣的新七軍,全軍不過一個105毫米榴彈炮連,還是上級配屬的而不是編制內的,所屬三個師中,只有新三十八師有一個12門制的75毫米山炮營,其他兩個師一門大炮也沒有。至于中央嫡系以外的雜牌軍隊,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淮海戰役中,象四十四軍這樣的部隊,全軍只有11門半個世紀以前出廠的舊式滬廠造仿克式75山炮,下屬的師一門也沒有。

至于**軍隊的情況,以前的不說了,就說裝備改善以後的解放戰爭時期吧,以裝備最強大的東北野戰軍中裝備最好的一縱(也就是後來的三十八軍)為例,到了大決戰時,全縱也就是僅有75山炮30門,75野炮13門,105榴彈炮9門,所屬各師一門也沒有,全由縱隊掌握,戰時根據需要向下配屬。

這是東野的情況,全軍最牛最牛的了。其他的部隊,誰敢和東野比呀。當時陳謝集團奮戰豫西時,其九縱全縱隊僅有山西造75毫米山炮3門,最強的四縱,也不過全縱8門75山炮而已。西北野戰軍在沙家店戰役時,其王牌一縱(也就是後來的一軍)全縱隊連一門75毫米的山炮也沒有,威力最大的重武器也就是13門不同口徑的迫擊炮而已。

《集結號》反映的中原部隊,其裝備情況遠不如華東,更不如東北,一直到淮海戰役時,整個中原野戰軍劉伯承麾下所有的75口徑山炮加起來,也就只有42門,比它更強的大炮,也就只有同口徑的75野炮2門,還不如東野一縱的大炮多。退一萬步說,即使他們真能象東野那樣的牛逼,哪個連長敢那麼大市,對一門四一式75山炮如此的不屑一顧,又有哪個團長敢對于一門新繳獲的75山炮那麼隨便地調配。別說作為一個中原部隊的連長團長就敢對四一式山炮那麼地不屑一顧,即使他就是華東的或是東北的,即使他是個旅長師長,繳獲一門基本完好的四一式山炮,也夠他樂幾天的了。

誠然,就象我們早已不再將8毫米甚至10毫米口徑的步槍稱作小口徑步槍一樣,也沒有誰再將75毫米口徑的火炮稱作大炮了,但今天的標準不能代表昨天的標準,不然社會就不再是前進的了;同樣的道理,就象今天我們可以對二十吋彩色電視機不屑一顧,但三十年前的我們卻無論如何在談起二十吋彩電時沒辦法不流口水一樣,今天哪個步兵團要是再繳獲一門75口徑的山炮也同樣不會有誰再把它當作寶貝了毫米榴彈炮早就列編到我軍步兵團了),但今天的眼光不能代表昨天的眼光,不然我們就沒辦法區分歷史與現實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風之後最新章節 | 神風之後全文閱讀 | 神風之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