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在鄉村 第202章 購房(一)

作者 ︰ 北海蒼梧

年初二江上平夫妻就乘坐哥哥的客車趕回了慶雲堡,有十萬火急地去了河沿屯——新姑爺拜年可是大事啊。

年初五的時候,夫妻倆就回到了慶雲堡自己的家,每天看看電視、劈劈柴、出門轉轉打听誰家有房子賣。

還真巧,許多事平時不關心就一個也不知道,一關心的時候,選項多了就不會選擇了。

離街里不遠的地方有三家要買房子,在偏僻一點的小鎮西北角上也有兩戶賣房子。

在何永強的陪同下,江上平偷模地挨個轉了一圈,對于方位、面積、房齡、質量等做了一下估計︰

街東第一家房子面積小,價格也就略低一些,還是新抹完的水泥面,不過東西兩家的房子都比他高許多,還有為了防水,將院子墊得比屋地略高,幾近于窗台——行話叫「跳井」,誰會買個房子每天玩跳井呢?

街東第二家房子大小合適,奈何房在園子中,不能與別人家房子平齊,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是一間前面為磚石,後面與側面皆為黃泥所砌——江上平有過與父親雨夜砌石頭、壘房角、插黃泥的經歷,知道土牆怕雨水,必須幾年一收拾,也很為難。

街東第三家倒是房屋全是紅磚所砌,大小也很合適,還獨門獨戶,無論位置、房質量皆為上上之選,奈何索價甚高——豈不聞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西北角一家土房一家磚房,可是磚房好像比土房年齡還大。磚房美中不足之處是雖然有園,園中出水,基本適合荒蕪,此地夏日陰涼有水出焉,冬日水出為冰,漫延如河,遂成冰湖。

于是乎這個初春還未至的冬季,江上平經常攜著徐丹的手,漫步于大家常說的幾處售房,兩人一邊看一邊斟酌自己的情況。

徐丹的九百元民辦教師工資已經于年前發放了,江上平是九月份才開始開的正式工資,每月三百六十多一點,結婚時兩人購物剩下了三千元,就這條件敢欠下多少債務呢,又有多少能力償還多少債務呢?

家家戶戶的窗上釘著防寒塑料,橘黃的燈光微弱的發散出來,顏色似乎比雪地里的微光還要慘淡,兩人猶豫著、痛苦著、選擇著。

何永強家,江上平夫妻、還有黃師兄等人,正在幫兩人取舍。

「要我說,狠狠心,欠上幾年債,就買那個獨門獨院的磚瓦房。」黃師兄恨恨地說。

「做事要量力而行啊,瘦驢拉硬屎那是要壞肚子的。」何永強說著內心底的實話,他至今還住在大連襟的西屋,難不難只有自己知道。

「要從長遠看,必須買瓦房,一間瓦房基本不用修葺就能住人,那個土牆,別管是瓦蓋還是草蓋,三五年必須修一次。」

「不好意思,哥幾個錢的事上幫不了你。」還是黃師兄。

「沒事,大家也都挺緊巴。」江上平理解。

「要我說,買哪個也別買西北角園子出水那房子。那是俺家一親戚——我姐夫的叔伯哥家,那房子受水汽。」何永強媳婦倒是真實惠。

幾個人一頓亂槍槍,就說蒙了,江上平就無法取舍了。

想一想,家里來個人去個客,小了不行;幾年一修理,自己沒那張羅性格,土房不行;價高者更不行,自己沒那些錢,跟父母要,父母也得有算吧——就算自己能狠下心來學董大娘的兒子,可是爹媽也不跟自己在一起啊。

怎麼辦?

只能折中——兩害相權取其輕。

江上平當夜就去了西北角那家看房子——這次是進入屋內看。

東西屋,中間走廊,後面廚房,西屋一鋪大康,屋地更是寬,廚房灰暗,采光較差。

正式問過價錢,說到啥帶啥不帶,江上平盯著屋里似乎剛刷過兩年鉛油的內窗戶框,淺黃色,很溫暖,沒有任何損壞痕跡。

出得門來,一回頭,房頂還是小塊的水泥瓦,已經很久,偶有黑印,顯示著房屋的滄桑和主人的貧窮。

「買吧,買吧,買了就有自己的房子了。」想著徐丹對自己房屋的期盼,岳父岳母對兒女能有個「戳棍」的地方的焦慮,江上平開始勸說自己。

再說了,屋瓦沒毛病,窗框沒問題,搬過來就能住,至于園子,愛拾掇就拾掇一下,收拾啥樣算啥樣,咋也比原主人就那樣荒著強。

這個時候,滿腦袋都是那房子的好。

江上平真有點鐵了心的架勢。

「咱家大事我听你的,「徐丹看著這位比自己大兩歲,卻社會經歷很少的丈夫,幽怨的說了一句,之後立馬換了強調,「小事我拿主意,就不用你操心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師在鄉村最新章節 | 師在鄉村全文閱讀 | 師在鄉村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