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集征討北條(2)
夠對征討北條的戰事起到重要作用的關東名將,,太田中重要的一位。太田資正,協助扇谷上杉家崛起的一代名將太田道灌的裔,資正是扇谷上杉家重臣,武藏岩城主太田資賴的次男,在天文十五年的河越合戰中太田資正曾率軍參戰,從屬于關東管領一方結合公方足利氏與相模的北條氏綱抗衡,但是在北條家勇將北條綱成的杰出戰略下,不幸大敗,主家扇谷上杉因此滅亡,親兄太田資時于戰後病故,由太田資正接下岩城主一職。
之後在資正擔當城主的時代里,資正致力與北條家對抗,北條家接壤最前線的岩城太田氏,先是從屬于山內上杉本家擁有關東管領之職的上杉憲政,之後又臣服於上杉謙信的關東討伐軍,曾隨謙信包圍北條家的小田原城,太田資正曾經如此評鑒上杉謙信:‘謙信公之人品,八分乃賢者,二分為惡人。:肆怒氣,行事怪異,是其惡;除此而外,勇猛而無欲,清靜而無邪,廉直而無私,明敏好察,慈惠待下,喜聞人諫等,是為其善。雖有微瑕,不足掩其輝,實乃絕世罕有之良將。‘
永祿七年,安房的里見義應上杉謙信之邀率軍進入下總於市川布陣並與岩城的太田資正聯絡商借兵糧,同時北條氏康也發布相模伊豆的總動員令決意與里見一分高下,另一方面為了對抗宿敵北條家田資正亦親率援兵支持里見軍,雙方在市川北方的國府台決戰,該役中里見太田聯軍大敗。
第二次國府台合戰的大敗使太田資正陷入四面楚歌的險境,之前與資正一同歸附上杉謙信的關東諸大名之中如下野小山氏等許多人又見風轉舵倒向北條家,同時太田家生資正的長男氏資奪位的事件田氏資內通北條氏康背叛了自己的父親太田資正,無情地將資正逐出岩城,失意的太田資正與次子原政景先是寄身於成田氏長處,再投到下野名家宇都宮國綱麾下,最後又投靠到常陸強豪佐竹義昭,此時太田資正已出家隱居,法名為三樂齋道譽。
雖然是投向佐竹義重但太田資正仍保有對故主上杉家的一片赤誠,在越上杉氏與常陸佐竹氏的外作中扮演重要的聯系角色,並一直支持著謙信的關東戰略。當佐繡義重發兵南下攻打片野城和下野小田氏治時,太田資正以他對關東平原的深刻了解為佐竹家的南下政策上立功。
太田家的歷史滿著與北條對抗的血腥斗爭。
道灌的養子資家在武藏比企郡三保谷建起養竹院憑吊道灌,由同族的叔悅禪主持。
長享元年(1487),山、扇谷兩上杉氏終于翻臉,稱為長享大亂。道灌的兒子資康痛于父親遇害離扇谷,投向顯定陣營。
延德三年(1491)勢新九郎(後來稱為北條早雲)乘越公方家內亂,殺死足利政知的兒子茶茶丸,開始了小田原北條氏奇跡般的崛起。
延四年(1492)二月二日,太田資清入道道真病死相模。
明應三年(1494)。定在武藏國高見原陣中病死。養子上杉朝良繼承家督。永正二年(1505)上杉氏又達成和睦。資康復歸扇谷上杉家。
永正十年太田資康助姻親家三浦道寸與北條早雲交戰。不幸在相模國三浦郡戰死。以後朝良授扇谷上杉氏家督之位于佷子朝興。資康地兒子資高繼續臣事上杉朝興。
大永四年(1522)北條氏綱進攻上杉朝興地江戶城。彼時太田資高守江戶岩淵。做了氏綱地內應。朝興逃往河越城。此後扇谷上杉家與北條交戰。資高又被朝興趕出了江戶。
這樣。太田家投靠小田原北條氏。直到永祿二年(1559)。《小田原眾所領役帳》記錄地北條家臣中仍有資高地兒子太田康資、太田大膳亮等人。
永祿六年(156。康資之弟資行謀反地計劃為北條家所知。遂逃向岩城。永祿七年(156)。太田康資也被懷疑暗中與太田資正勾結。同樣逃往岩。又投奔了安房國地里見義弘。未幾。北條氏康在國府台之戰中擊破里見義弘、太田資正軍。——資正地祖父資家。是道灌地佷子。作為養子繼承了道灌養子太田資忠一系。當時是岩城主。
戰敗後。資正與次子原政景前往安房。資正嫡子氏資與岳父北條氏康相勾結。拒絕父親歸城。資正和政景後來轉投常陸。
岩城的太田氏資,永祿十年(1567)在上總國三船台戰死,死後領地為玉繩城主北條氏系所奪。永祿十三年左右,北條氏政給兒子氏房取名太田十郎,聘定氏資的女兒為妻,名正言順地將太田領地納為己有。——氏房是北條氏政第三子,而氏政長子氏直生于永祿五年(1562),所以氏房是年最多六七歲。太田氏房真正開始治理岩領地,是在天正八年(1580)左右,十年後,豐臣秀吉征伐小田原,岩城被攻落。小田原城破後,氏房請以己身代兄長氏直一死,但結局是北條氏政兄弟切月復,他和氏直前往高野山。末後,秀吉發動侵朝戰爭,太田氏房隨從出征九州,死在陣中。
太田道灌的直系後代太田康資,天正九年(1581)死于上總國小田喜,兒子重正棲居安房,後來去常陸投奔了太田資正。
資康年方十歲,就在父親道灌所建的江戶平河天滿宮前元服了。道灌死後隔年,資康為他做了一周年忌法事(《梅花無盡藏》)後離開江戶城,入甲斐國,長享二年(1488)在武藏國須賀谷原投靠了上杉顯定軍。繼承了上代文武並長
,曾與薩摩國人萬里集九在平澤寺鎮守白山社舉行
永正二年(1505),上杉顯定、定正和解資康移居江戶城,娶三浦義同(道寸)的女兒為妻。永正十年,北條早雲與道寸交戰,資康出援道寸,在相模國三浦郡戰死。
墓地在橫須賀市金谷的大明寺。
河越夜戰後,上杉家沒落。資康的長子資時,此時才投向北條氏康。
永祿二年(1559)的《小田原眾所領役帳》中,江戶眾上原、細谷兩氏記有「太田美濃入道御味方參候」。這位美濃入道就是資時。
資高同樣是資的兒子,早年從屬江戶城的上杉朝興,負責守備武藏國岩淵在大永四年(1524)做了北條氏綱的內應,使朝興城破逃往河越。而後,資高父子與北條一方的遠山、富永兩氏入鎮江戶城,住香月亭。同年氏綱命資高給予江戶本住坊寺領安堵(不變)及寺內不入權。資高葬在江戶平河地方的法恩寺,此寺是他紀念父親資康所建。曾取號萬好齋。
太田資貞生年、沒年不詳。天文八年(1539)氏綱給太田源次三郎定下知行分與同心眾所領的陣夫錢(《法恩寺》)。源次三郎就是資高的弟弟資貞。
太田康資是田道灌的曾孫。初為武藏江戶城主上杉朝興家臣,與父親資高一同做了北條氏綱的內應,使之佔領江戶城。永祿六年(156時,《小田原眾所領役帳》記錄康資為江戶眾筆頭領)。康資後來結連太田資正、里見義弘,謀事不遂,叛逃里見家又與北條氏康戰于下總國國府台,敗北。
太田駒千代是康資的長子駒千代永祿七年(1564)在伊豆國熱海的醫王寺門前自殺,葬在此寺(《海市史》)。這一年的父親康資背叛北條氏康,逃依安房國里見義弘在下總國國府台與氏康軍交戰。駒千代可能是作為人質被迫自殺的。
太重正是是駒千代的弟弟,父親康資帶他逃往安房國時,他僅有兩歲多。早年用名資綱,父親康資死後,他投奔常陸佐繡義重麾下的太田資正,後來拜領義重一字,改名重正。小田原征伐結束後,重正因名門子弟的身份而蒙家康召,其妹阿勝(姬)嫁給家康做了側室。
重正次子資下總山川一萬五千石,累進三河西尾三萬五千石、遠江濱松三萬五千石、大阪城代(領地在攝津、和泉、河內)五萬石、駿河田中五萬石,到資宗曾孫資晴時被貶陸奧棚倉,然後歷上野館林,在資俊一代最終成為遠江掛川五萬石的大名。
太田資忠,說為道灌之弟,又一說為道灌的佷子。史料上初見他的名字,是在文明三年(1471),攻上野國館林、舞木城而舉戰功,得到了將軍足利義政所授的御內書。與下總國千葉孝胤交戰,戰死。
《太田資武書狀》記載,道灌收佷子資忠為養子,資忠戰死後,又收另一個佷子資家做了養子。為此,資家繼承的是資忠的家名。資家在武藏國比企郡三保谷鄉道灌陣跡處創立了養竹院,招同族的叔悅禪為養繡院開山之祖。他的供養塔(寶>印塔)也設在此處。龍派禪珠《寒松稿》有記,資家夫人號「天章如佑大姊」。
上杉家收有資賴的書狀,自稱為知樂齋道可。資賴在岩城下築知樂庵,以叔悅的弟子奇文禪才(圓覺寺一百五十四世)為開山之祖。資賴逝世的年份有各種說法,據永祿二年(1559)四月二十日奇文為資賴做了十七周年佛事來算,則當在天文十年(11522-1591
太田資正歷官美濃守、民部大輔,號三樂齋道譽。扇谷上杉家重臣太田資賴的兒子,武藏國岩城主。交通上杉謙信,先後與北條氏康、武田信玄交戰。永祿七年(1564)國府台之戰戰敗後,長子氏資內通北條家,背叛了父親。資正失城後與次子原政景寄身成田氏長處,後來到下野投托宇都宮國綱,最後,為佐竹義重召往常陸國新治郡片野,成為義重的客將原政景做了柿岡城主。天正十九年九月,資正死去。據說他是第一個在戰爭中使用軍用犬的武士。
太田氏資是武藏國岩城主太田資正長子。本名資高,娶北條氏康女,後來得賜「氏」字。永祿七年(1564)二十一歲時,與北條家共謀,把父親資正、弟弟政景追放,自任城主。永祿十年(1567)北條氏政與里見義弘交戰,他任北條一方的殿後,奮戰而死。年紀甚輕,沒有留下子嗣。
原政景是太田資正次子稱美濃守。父親資正在國府台大敗于北條氏康後,政景隨他被兄長資高(氏資)追放。此後投奔佐竹義重,擔任常陸國柿岡城主。天正十八年正月,小田氏治試圖奪回小田城時景在近城的桶口表處激戰,頗見勇毅。關原戰後繡氏轉封出羽秋田,政景因而離開,做了越前結城秀康的家臣,以七十高齡堅持參加了大阪之陣。
太田資武生年、沒年不詳。太田資正入住常陸國片野城後,娶前城主八代將監的女兒(這位夫人先前曾嫁上曾源三郎),育有資武、景資兩個兒子。因此田家督之位,不是交給原政景是傳給了太田安房守資武。天正十九年九月資正死去時,時為家督的資武正在奧州參與討伐九戶一~。此後康次子豐臣秀康繼承下總國結城晴朝家業,資武做了他的家臣。
太田氏房是武藏國岩城主。北條氏政的第三子。娶太田氏資的女兒「小少將」(奇怪的名字)氏資死後數年成為他的養子。豐臣秀吉發動
征伐之際,他在北條家本城小田原城參與籠城,岩備,不久陷落。小田原城破後,氏房為兄長氏直乞命,隱居高野山。文祿二年(159秀吉第二次侵朝,太田氏房同到肥前唐津,在當地死去。
北條家制霸關東的歷史由來已久,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曾經有過河越合戰這個圖的著名戰役。
河越合戰是日本戰國三大夜戰之一。其余兩個分別為︰嚴島合戰、桶狹間合戰。
河越城位于整個武藏國的中心地帶,武藏野大平原的北部,在西面和南面是地勢平坦的平原一直向遠方延伸與東邊荒川沿岸的低地相連接。小田原城的北條氏將河越城看作自己進圖天下的第一步,在擊敗關東上杉氏後成功奪得河越城的控制權。但此舉引起周邊大名的不安,于是在北條氏康接任死去的父親北條氏綱繼承家督後,今川家、武田家、關東兩支上杉家的軍事力量懷著各自的如意算盤聯盟後共同對抗北條氏,聲勢浩大的上杉聯軍將河越城團團圍住。
足利氏一直在與上杉氏爭奪著關東地區霸權,關東地區亂象不斷。北條氏綱趁亂向武藏野大平原進攻,大永四年據守江戶城的上杉朝興首先受到了攻擊。朝興被北條氏綱打敗舍棄了江戶城逃往河越城中,天文六年四月戰死。朝興的兒子上杉朝定年少氣盛,會同自己的叔父朝成為了遵從父親的遺言曾兩次率軍攻打北條氏希望奪回江戶城,同年七月再與北條氏綱所率大軍會戰于三木原,上杉軍戰敗,朝成被俘虜。隨後在朝定拼死的抵擋之下,雙方在河越城再次交鋒,朝定不敵而放棄河越城逃往松山城,北條氏綱攻佔了河越城後,領兵退回小田原。
由舊的統治勢上杉家轉變到新的統治勢力北條家,關東的形勢有了極大的變化。
由于戰敗而帶來的狼狽得舊勢力中各個大名、豪族紛紛舍棄宿怨而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入侵者北條氏。在這個同盟中的領導者就是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氏的上杉憲政以及原先戰敗了的扇谷上杉氏的上杉朝定,他們聯合了駿河的今川義元以及古河公方的足利晴氏形成了一個共同對抗北條氏的同盟,將北條氏整個地包圍起來。就在這個時候,北條氏綱逝世,其子北條氏康繼承了家主之位。這個時候兩家上杉氏感到時機來臨了,于是召集了關東諸大名、豪族會同今川與足利組成聯盟軍在常陸鹿島社進行祈禱(希望戰爭勝利)以後,聯盟軍共八萬余騎出兵武藏國。但由于北條氏康要應付西邊的今川義元,于是守護河越城的重任便壓在了氏康的妹婿北條綱成身上。
聯軍兵力有萬之眾,如此陣勢龐大的作戰兵力在日本戰國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但是面對此陣勢北條綱成卻顯得異常冷靜。要知道當時他的手中僅有的三千名士兵,三千人對抗八萬人根本就是以卵擊石。但是從天文十四年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半年的時間里全城將士斗志高昂志成城沒有一點屈服的意思。這其中與軍需有極大的關系,河越地區有一個叫「河肥」的地方,以前久間川發大水曾淹沒過這里,所以土地肥沃,農作物生長繁茂,收獲豐富,因此軍糧的儲備量大,相比遠道而來的聯盟軍糧食供給就優越多了,自然士氣不減。
論謀不在其祖父北早雲、父親北條氏綱之下的北條氏康得知河越城被圍困的情況後相當著急,但因為陷入了今川家和武田家夾擊的局面下卻也顯得無可奈何。不過幸運的是當時~訪地方的武田軍與北信濃的強豪村上義清正陷入苦戰中。武田信玄為了調回對戰北條氏康的士兵增援信濃,便對北條家和今川家進行了調停。
進維谷的北條氏康開始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商談議和結好的事,早有兼並駿河國野心的信玄告訴氏康「這個時候如果暫時放棄駿河而死守河越可能會更好的」,並且還和氏康說「如果現在把侵佔今川氏的駿河國地區歸還給今川麼將可以使今川軍撤退」。北條氏與武田氏達成協議,而今川氏的今川義元有著想上洛的野心得到駿河下方富士川以東的駿河領地,有了好處又另有打算的今川家決定退兵,于是西方的威脅由此去掉了。
北方的河越還是在兩上杉氏的包圍之下,企圖等待河越城的兵糧斷絕。氏康為了防備西部的今川氏而不得不仍然在駿河中部的長窪駐兵防御自己的背後,而後自己才能一心一意的率僅有的八千將士趕往東邊救援河越城。當時足利晴氏圍困河越城的東邊,太田資正率軍攻打河越城的北邊而城西和城南就由扇谷、山內兩上杉氏的主力配合著籠城,氏康分析後想到是北條軍無法直接救援河越城而與聯盟軍硬拼的勝算也不大所以打算議和。
氏康首先遣使者向自己姑母的丈夫足利晴氏提出有議和的意願,同時以「河越城開城投降必須保全所有將士的生命」為條件向上杉憲政提出了議和請求,但見到氏康主動示弱的憲政和晴氏認為已經勝利在望了氏康的請降。但這只是氏康的一個計策而已。長期的籠城使聯軍內部士氣低落,他們就從外面召集妓女和商人消遣。河越城外成了聯軍歌舞升平的歡樂場。
這時的氏康派遣密使潛入城中通知城主北條綱成,約定城內外同時起兵相互呼應,從而夾擊聯盟軍。雙方約定在20日的夜晚在城牆上點燃一支火把為暗號,大道廟、印浪、荒川、~方等氏康麾下的北條武士則立刻率軍沖入位于柏原的山內上杉憲政軍本陣里,打亂聯盟軍的陣腳。這時的城內,站在迎風飄揚的黃色八幡大旗下
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因為他們已經堅守了半年之有退路了。
當夜,北條軍的奇襲開始了,綱成斬斷城門的閘欄,向足利晴氏的陣地發動了急襲。此時,夜光籠罩著的武藏野大平原上,箭矢飛梭,刀槍揮舞,血——染紅了土地,這里仿佛一下子變成了修羅煉域場。聯盟軍因為氏康已經提出和議的請求,戰意全無,軍心渙散,驕傲輕敵,在這完全意想不到的夜襲之下被打得狼狽不堪。扇谷上杉氏麾下有名的勇將難波田彈正奮勇拼殺,抵擋著北條軍的突襲,希望難挽回敗局,他就像一個阿修羅戰神一般在城門口附近奮戰著,最終他箭矢用盡、刀槍折斷,跳入東明寺口的古井中身亡。難波田彈正的兒子隼人佐以及所率領的三千余上杉軍也全部戰死。
為了完成父親的遺志而希望奪回河越城的上杉朝定以及家老太田資賴也雙雙戰死在亂軍之中。從此扇谷上杉氏的家名斷絕谷上杉氏經此役而滅亡了。山內上杉氏的上杉憲政逃往古河公方的足利晴氏避亂,結果綱成很快攻佔了古河,憲政再次逃亡到了平井城。
這一次合戰就此決定了關東地區的基本支配形勢。原本臣服于上杉家的松山城、缽形城等附近的小城池就投降于北條氏了,另外多摩郡山城的大石氏、秩父郡大神山城的藤田氏也都望風而降了。氏康乘勝追擊,攻克了憲政最後賴以棲身的平井城憲政最終逃向了越後國,至此關東地區全部掌握在北條一族手中了。
上杉氏至建長四年先祖重房公從下向隨宗尊親王就任鐮倉將軍,在關東地區立業生根以來,經南北朝時期、室時代都戰國初期一直都是頗具有實力的名門望族,可是現在卻到了幾乎快要滅族的困境之地。逃到越後的上杉憲政將「上杉」的姓氏以及關東管領的職位都交給了越後守護代長尾景虎(即後來的上杉謙信),並托付他一定要找北條氏報仇雪恨,從此以後憲政入道修行,後在「御館之亂」因支持上杉景虎被殺。
此後,長尾景虎了關東管領的職位,為了實現上杉憲政對自己的請求次率軍從越後南下,曾經數次與北條氏惡戰,因此關東地區也就成了上杉氏、北條氏以及野心勃勃的武田氏角逐力量的舞台。直到登上關白之職的豐臣秀吉在小田原征伐戰之後,關東地區的局勢才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上杉氏是古代日本一個名門氏族。原為公家命統治關東。在鐮倉時代、室時代及江戶時代家族擁有一定地位。上杉氏出自勸修寺流藤原氏。第一代是上杉重房,名字取自于京都上杉。後來與足利氏進行婚姻增加影響力。最有名的是關東的山內上杉家以及扇谷上杉家。戰國時代以上杉謙信(輝虎)出任上杉家家督及關東管領,養子上杉景勝成為豐臣秀吉政權時期的五大老。江戶時代為米澤藩30萬石大名。
上杉氏的家紋為「上杉」(或稱繡與雀),「字旗」則是上杉謙信的軍旗。
在南北朝的內亂時期,子的兄長上杉憲房依靠著與足利氏的關系而當上了上野國的守護,因為當時清子的兒子足利尊氏是比較有實力的御家人,當然也就是憲房的外甥了。後來憲房死後的第二個兒子上杉憲顯不僅接任他的職位,並且還成為了上野與伊豆兩國的守護目的是為了壓制住新田氏的發展,更成為了鐮倉公方家的執事(相當于管家)。而這個執事的職位一般被大家稱呼為關東管領從此以後上杉氏的子孫就一直世襲這個職位。
在鐮倉的末期,上杉氏根據所在的地名不同因為利益與血緣的關系分化成了扇谷上杉氏、托間上杉氏、犬懸上杉氏和山內上杉氏。在這四家中又以山內上杉氏的勢力最為雄厚。後來山內上杉氏與犬懸上杉氏兩家發生了正面的直接沖突也就是為了爭奪關東管領的職位。最後犬懸上杉氏的上杉氏憲成為當時的關東管領,可是他居然背叛了鐮倉公方家的足利持氏而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叛亂,稱為「上杉禪秀之亂」。這次的叛亂也就直接導致了犬懸上杉氏從此開始衰弱下去了。
不久後隨著懸上杉氏勢力的衰退,山內上杉氏的威勢不斷地發展及壯大起來。可是隨著本身勢力的壯大,山內上杉氏的實權已經慢慢轉移到了比較有能力、有實力的家臣手中了。長尾氏,這個從南北朝時期就侍奉上杉氏的家族此時已經完全控制了山內上杉氏家中的所有大權。而扇谷上杉氏也輕松不到哪里去,其家中的實權也被家臣太田氏所把握住了。在當時來說,有實力的家臣打倒主家而自立的情況簡直太多了,這也就是所謂的「下克上」。因而後來山內家中的越後守護上杉房能被自己的部下守護代長尾為景所殺死了。後來,山內上杉氏與扇谷上杉氏兩家為了共同的利益而擯棄前嫌逐漸和好,在天文年間兩個上杉家聯軍與北條家對抗在河越合戰中上杉氏不幸戰敗。扇谷家中的上杉朝定戰死,山內家中上杉憲政向越後逃走了。永祿年間,上杉憲政將自己關東管領的職位讓給了自己的家臣守護代長尾景虎(謙信),收景虎為養子並讓其繼承了上杉這個姓氏。從此,自鐮倉以來的大名上杉氏真正的嫡傳就沒有了。景虎繼承上杉這個姓後子孫一直在沿用,最後在江戶時代上杉氏還被封于了米澤藩三十萬石的領地,在其後來當主中還出現了像上杉鷹山這樣的好君主
這位得到杉姓氏的長尾景虎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他後來改名上杉輝虎,出家後法號謙信。上杉謙信自稱是戰神毗沙門天(
多聞天)的化身,以「字旗」為軍旗,與武田信中島達十四年之久,經過五次川中島合戰保持不勝不敗的局面。人稱其為「越後之龍」、「北陸的守護神」。上杉家的最大領地包括越後、佐渡、上野、越中,還有信濃與加賀的一部分。
上杉氏分為山內上杉氏、扇谷上杉氏、托間上杉氏、犬懸上杉氏四大支。其中又以山內上杉氏、扇谷上杉氏的勢力最為強大。
上杉氏原本是屬于修寺流藤原氏一族的。藤原清房在後鳥羽上皇時擔任過院司這一職位,後來跟隨在因承久之亂而被流放到隱岐國的上皇左右侍奉著。他的兒子藤原重房後來也出任過式乾門院利子這一職位宗尊親王到鐮倉接任第六代將軍時,重房就被命令隨同侍奉。後來重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足利賴氏作為小妾並生下了足利家時,重房的兒子上杉賴重則是受到賴氏的偏愛而賜以一個「賴」字因而取名賴重。賴重作為足利氏家領的奉行而出任了丹波國上杉莊的領主,來協助管理這里因此人們世稱上杉氏。到了賴重這一代時,賴重一樣把自己的女兒清子嫁給了足利貞氏並且生下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兄弟。
上杉賴重膝下有重、賴成、憲房這幾個兒子。但據說,特別是上杉憲房在元弘動亂時一直和足利尊氏一起行動,尊氏就是因為听了憲房的勸說而舉起反抗幕府的旗幟。上杉憲房並在建武政權中代表足利氏加入雜訴決斷所的執行者行列,也跟隨著借中先代之亂而反抗建武政權的足利尊氏一起上洛,在京都四條河原地區和北家以及新田義貞的軍隊作戰,甚至代替尊氏在戰斗中犧牲了。憲房的長子上杉憲藤後來在鐮倉地區尊氏的兒子足利義詮處任職執事是建武五年討伐攝津國時不幸戰死。而代替他的地位的則是弟弟上杉憲和高師冬一起同時作為義詮兩個執事,而憲顯也繼承了上野守護的職責。義詮代任幕府將軍後弟弟足利基氏也就成為了鐮倉公方。觀應五年憲與師冬開始立並爭奪權力,高師冬被憲顯打敗後逃往甲斐國途中戰死。就從這個時候的鐮倉幕府開始,上杉氏的權得以確立。
在觀應之亂中上杉一族一直是堅持正義的雖然上杉憲是一時失足,但在平一~等勢力的努力幫助之下,足利尊氏的弟弟基氏又起用了憲作了關東管領。基氏死後由于其子足利氏滿年幼,憲也就擔任起了輔佐幼主的重擔。憲死,他的兒子上杉能憲以及上杉朝房分別作為兩家上杉而擔任間隔式地關東管領,也就是說每一任關東管領由一家出任,每一家不能連任。能憲之後,其弟弟上杉憲春擔任關東管領的時候,因為氏滿抱有征伐將軍足利義滿的野心,可惜因為勢力的懸殊氏滿不可能戰勝足利義滿,所以憲春為苦勸氏滿而自殺。
後來由憲春的兄長上杉憲方代替他成為關東管領,起初憲方是居住在鐮倉山內建的居館,之後創建明月院作為上杉家族的氏寺,以後此流就被稱為山內上杉氏。在憲方之後雖然由其子憲孝來子承父業,但在他父親憲方病死後不久憲孝就辭職了,最終是犬懸上杉氏的朝宗成了新的關東管領。
憲孝辭任以後,山內上杉氏的當主是由憲孝的弟弟憲定來繼承的,據說將軍足利義滿比起作為關東管領的犬懸上杉氏的上杉朝宗來說,他應該更信任憲定。果然在朝宗辭任後很快憲定就被任命成為新的關東管領。可是不久後憲定也因病而辭去了關東管領的職位,于是義滿不得不讓朝宗的兒子上杉氏憲(禪秀)來繼任管領。但是誰也想不到,應永二十二年(1,氏憲借某個事件為借口與公方家足利持氏公開對立,也就順勢辭去了管領的職位。取而代之的則是憲方的兒子上杉憲基。二十三年,禪秀與足利滿隆商議討伐足利持氏,並和持氏的弟弟足利持仲共同舉兵出戰。而這邊關東管領憲基匯合同族的上杉氏定以及上杉憲長一起向禪秀開戰了,第二年平定了戰亂。
在憲基之後的是越後國守護上杉房方的兒子憲實繼任關東管領。在上杉憲實之後雖是上杉憲忠以及上杉房相繼出任管領的職位,但此時關東發生了大動亂,憲忠被足利成氏所誘殺,房也在武五十子陣中病死。接著越後上杉房定的兒子定繼承了山內上杉氏的家業,和扇谷上杉氏的上杉定正進行抗衡,而是後來于永正七年逃往越後。最後定是在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的信濃國高梨政盛的征討戰中死去的。
到了定以後上杉氏就處于日漸衰落之際了,天文十四年(1545)到了上杉憲政的時候,在與北條氏康的河越地區的河越合戰中敗北,憲政逃往上野國的平井。可是不久後,天文二十一年時上野平井城也被北條氏康所攻打,因為支撐不下去了,憲政就拜托長尾景虎(上杉謙信)而逃到了越後國府中的別館中。永祿四年,上杉憲政把關東管領一職讓給了長尾景虎,之後景虎一流就承襲了上杉氏的名號,最後在江戶時代作為米澤藩的藩主迎接明治維新的到來。
上杉氏曾經是北條家制霸關東的最大敵手,名將太田道灌、太田資政父子就效力于上杉的一支。現在,上杉家已經被越後的長尾家接管,被豐臣家勒令不得參與關東討伐戰,所以目前來說,能夠利用的關東豪族,乃是太田、佐竹、結城、宇都宮等家派。德川家康率三萬步騎從駿府出發,開始進軍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