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火槍兵 第一部 抗倭援朝 第九章 遭遇戰

作者 ︰ 南郭無忌2

(求收藏、求推薦、求評價)

————————————————

秋季塞北的夜晚已經很冷,巡邏的槍騎兵都已鑽入行軍帳篷休息。潘興漢披著一領猩紅毛氈制成的披風,坐在帳篷外的一堆篝火旁,抬頭仰望著天上一眨一眨的星星。

這讓他想起了小時候和老父親一同守護自家責任田的情景。到了秋季,已收獲的番薯堆在地里,不能及時運回,為防丟失,只好冒著秋夜的冷風,在農田臨時搭個帳篷,進行看護。因為寒冷,夜晚難捱,只好抬頭數星星。

雖然世事時移,但前世和現在所做的事情具有同樣的性質,都是為了守護。這又讓他想起了白天遇到的那對夫妻,丈夫為了守護妻子的生命,才冒險南歸;韃靼人秋季南下,何嘗不是為了守護妻兒老小冬季不至挨餓;自己帶領槍騎兵巡邏,目的也是為了守護在長城南邊生存的父老鄉親平平安安。

守護是為了生存,為何有兵丁守護的長城兵連禍結、戰火紛飛,而那些自由自在生活在韃靼人眼皮子底下的流民卻可平安無事?韃靼人真的如傳說中那麼嗜殺成性?這讓經歷過現代教育的潘興漢很是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潘興漢是個喜歡思考的軍人,但不糾結,想不通就不想,暫時放下。篝火燃盡,潘興漢站起身,給戰馬添了一把壯膘夜草,向著布置在遠處的游動暗哨方向走去。

依著大明和韃靼人交戰的規律,即使兩軍對壘,也不夜戰,騎兵尤其如此。但前世幾年軍旅謹慎習慣,潘興漢還是在營地四周派出幾波流動暗哨,預防敵襲。

————————————————————

北出邊關巡邏的隊伍,每次巡邊時間半個月,然後返回關隘做短暫休整補充,由另一隊接替。

向北巡邏的距離很遠,卻沒遇到韃靼騎兵,那些普通零散游牧人,潘興漢又下不去狠手濫殺無辜。到歸營日期,只好空手而回。

在快要回到關隘的時候,潘興漢想起距此不遠的地方就是提供給王曰乾的那處金礦,王曰乾兼任金礦總管,可是答應送他一些金沙的,正好順路取回,冶煉成黃金充作軍費。于是帶隊向那處礦脈方向行去。

金礦位于長城北部,喜峰口‘軍衛所’和太平寨‘軍衛所‘交界之地。為了保護安全,薊鎮總兵府派了三百人的軍隊駐扎那里。因是初建,防御設施還不完備,幾乎無險可守。

行進到距離還有四五里地的時候,忽然听到金礦方向傳來一陣密集的槍炮聲。沒有戰事,不允許軍兵隨意開槍開炮,潘興漢立刻判斷金礦那里有重大軍情。

那處地方雖不屬鳥銃槍騎兵部隊巡邏守衛的地域,但想找機會鍛煉隊伍的潘興漢哪能錯過這次機會,同時槍聲就是命令的軍旅教育深深根植,已成本能,于是發出簡短命令︰「潘興旺,帶游騎兵和我一同突前偵查,二叔、李春,你們帶大隊隨後跟進。」隨後大聲對士兵說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眼下就是立功的機會,殺死一人,賞銀五兩;活捉一人,賞銀二十兩,逡巡不前者,戰後交與有司;遇戰逃跑者,就地格殺。」說完,催馬向著金礦電掣而去。

拐過一道山灣,潘興漢抬手示意,跟在後邊的游騎兵立刻勒住戰馬。透過稀疏的樹木,潘興漢看到約有五百余韃靼騎兵,正圍著守衛金礦的明軍駐地策馬射箭。不斷有兵丁被流矢射中,發出慘叫。

這是韃靼騎兵的慣用戰術,他們進攻,從不硬打猛攻,而是不斷地憑借高超騎術和精準箭法圍著敵人策馬射箭,殺傷有生力量,等到敵人喪失斗志,再一鼓作氣,攻城拔寨。

潘興漢觀察附近地勢,感覺若是正面對敵,敵眾我寡,沒有絲毫勝算。只有利用地勢,出其不意給予迎頭痛擊,將韃靼人打蒙,瓦解其斗志,才有取勝希望。有了計較,對隨後趕上來的騎兵命令道︰「李春,帶你的人,在這處山灣後邊百步距離,下馬列隊,只要韃靼人露頭,就次第開槍射殺。」

「二叔,帶你的人,埋伏于那片山林里,專門射殺殘余敵兵」

隨後對潘興旺命令道︰「帶你的人和我一起正面迎敵,放完第一槍立刻後撤,將敵人引到這里。」潘興漢說完,從後背摘下來復槍,搬起隧發擊錘,策馬向著戰場奔去。

拐過山灣,來到寬敞地方,二十個阻擊手呈扇形散開,騎著戰馬小跑前進,隨即被圍攻駐地的韃靼騎兵發現。

騎兵之間對戰,韃靼人勝多敗少,具有天然的心理優勢,再加這幾人勢單力孤,認為是來白白送死的跳蚤,根本沒理會,留下一個駐足監視的騎士,其余騎兵依然圍著明軍駐地射箭攻擊。

距離約有三百米遠,潘興漢示意大家停住戰馬,舉槍瞄準。隨著一聲令下,‘砰砰’一陣槍響,一個韃靼人應聲從馬上栽了下來。

發完第一槍,狙擊騎士立刻放馬回撤,等到跑到山灣,回頭一看,韃靼人並沒追擊。「他媽的,這幫傻比。」潘興漢看到這種結果,又氣又樂,也不知罵的是自家兵丁還是韃靼人。

也不怨人家不追過來,韃靼人的主要目的是掠奪金礦采出的財富,早點攻下,好搶了金子趕緊跑路。要是因分兵追擊這幾個無關緊要的明軍,造成力量分散,攻不下駐地,耽誤正事,就得不償失。這里距離長城很近,等到明軍聞訊增援,就雞飛蛋打白忙活,毛也撈不到。再說,槍炮大作,一時也辯不清死的幾人是誰打的。

第二次返回接近敵人,潘興漢命令,要等敵人追擊時候再跑,不追擊,就徘徊在原地一直射擊。

經過一次接火,這些初上戰場的菜鳥心里有了一絲底氣,不似剛才那般膽怯,舉槍的手不再抖的厲害,多數能騎在馬上平心靜氣瞄準射擊。

韃靼人的服飾沒有多大差別,看不出上下尊卑,但通過觀察,潘興漢還是找到自己需要狙擊的目標,他舉槍盯住一個雖策馬奔馳,卻手拿彎刀どど呵呵不參與進攻的壯漢,在二人相對的瞬時扣動了扳機。

隨著壯漢栽落馬下,那些繞著明軍駐地策馬奔馳射箭的韃靼人,瞬間呆住,片刻後發出嗷嗷怪叫,說著不明所以的奇怪語言,撇下駐軍,全力追趕這二十余個騎士。

潘興漢大喊一聲︰「撤。」撥轉馬頭,用馬刺磕了一下馬月復,放轡狂奔。這可不是逞英雄,謙讓誰先跑誰後跑的時候,面對幾百個射箭精準的韃靼騎士,稍稍慢點,就會變成刺蝟。

就在韃靼人將要追到弓箭射擊有效範圍的時候,二十余個游騎兵拐過了山灣。潘興漢讓過火槍隊,撥回馬頭,收攏好狙擊手,收起來復槍,從腰里抽出一支手銃,等待敵人臨近。

潘興漢也是有點後怕,雖經一段時間的訓練,槍騎兵的馬術還是趕不上韃靼人,跑這麼短的距離,就差點被追上,要是長途追擊,根本逃月兌不了。

片刻之間,十余個韃靼騎士首先追過山灣,早已舉槍等待的第一排士兵隨著李春的命令,射出了從軍的第一顆對敵子彈。僥幸躲過彈雨的韃靼人隨即被側面山林里的明軍射殺。由于韃靼人追擊速度過快,很多戰馬托著主人的尸體奔向火槍隊。這引起一些士兵的騷動,一個躲避戰馬的士兵嚇破了膽子,反身要跑,卻鑽入隊伍中心,擠亂了整個火槍隊形。

火槍兵戰斗之時,最忌諱的就是隊形混亂,那樣將妨礙其他士兵瞄準開火。若不迅速整好隊伍,將會被隨後而來的大隊韃靼騎兵沖散,潰滅不可避免。潘興漢邊命令身邊的游騎小隊阻擊隨後追來的速度較快的韃靼人,邊催馬趕到引起混亂的士兵面前,一刀劈了下去,隨後用雪亮的刀鋒指著其余亂了隊形的兵丁。

第一波敵人剛消滅,第二波緊接著又出現在視野。埋伏在樹林里的李蒙命令手下全力開火,阻止韃靼騎兵沖到近前,為李春整頓隊形爭取時間,換上弓箭的游騎兵小隊也全力配合狙擊。

趁著這稍縱即逝的寶貴機會,李春在潘興漢的監督下整頓好散亂的隊伍,重新恢復了戰斗力。剛剛恢復秩序的第二排槍兵瞄準擊發,又把一波敵人擊斃。

勝負之機稍縱即逝。連著幾撥騎士被射殺,跟在後邊奮力猛沖的韃靼人產生了畏懼,很多人撥轉馬頭開始後退。

韃靼人作戰雖然勇猛,卻有一個無法克服的缺點,就是打仗順利時,以一當十,遇到挫折,就失去進取的勇氣。並且一個人萎縮不前,就影響整個隊伍的士氣。若是失利,則變得風聲鶴唳,拼命逃跑。此刻,頭領已死,更沒人約束。剛才追擊也是出于一時憤怒,現在被同伴的鮮血淋醒,以為遇到明軍大隊埋伏,早沒了為頭領報仇的勇氣。

隨著有人撤退,這些無頭鳥頓時變得毫無約束,都策馬回頭,並開始向北四散逃命。

「全體上馬,使用弓箭,分隊追擊。」潘興漢及時發出命令。

韃靼人不但進攻的速度迅捷,逃跑的速度更是明軍無法比擬,等到槍騎兵上馬追擊的時候,早已經跑出很遠。

潘興漢帶著二十余個狙擊游騎兵,奔著最大一股韃靼潰兵追了下去。由于戰馬和騎術與韃靼人都有差距,雙方的距離越拉越大。潘興漢邊策馬狂追,邊給來復槍添裝彈藥,然後對準韃靼人密集的地方隨意放了一槍。瞎貓踫上了死耗子,一個韃靼騎士的戰馬應聲栽倒。

一個年紀非常小,甚至比二弟還要小一兩歲的韃靼少年,用彎刀拄著地面,顫巍巍的站起來,舉起手中彎刀,劈向趕來的潘興漢。

潘興漢已勒住馬頭,正在原地轉圈,考慮是否放過這個孩子。見到孩子已經舉起彎刀,毫不猶豫的揮出戰刀,「噗」的一聲將對方頭顱砍下。待孩子無頭的尸體倒地,潘興漢想起前世做維和士兵時長官的教誨︰任何拿武器對準你的人都是敵人。

雖將反抗的小韃靼殺死,潘興漢並沒有勝利者的喜悅。隨後趕來的一個兵丁剛要下馬撿拾頭顱。潘興漢看了看韃靼人逃跑的方向已渺無人跡,嘆了口氣,用低緩的聲音命令道︰「埋了吧。」

硝煙散盡,戰場寂靜下來,一個小土丘孤零零的佇在一座經過戰火洗禮的低緩小山的斜坡上,上邊插著一張彎弓和一把蒙古彎刀。少年韃靼人長眠這里,再也找不到回歸長生天的道路。用不了多久,凜冽的北方就會將這掊黃土吹散,再也沒了蹤跡。

————————————————————

秋風瑟瑟,北風嗚咽,四個頂盔貫甲頭裹白色孝帶的軍官,抬著一付擔架。擔架上覆蓋著一條雪白的毛氈。在這次作戰中騎兵隊唯一死亡的兵丁--一個從潘家口村跟隨潘興漢走出來的小伙子,靜靜躺在擔架的毛毯下面。

由于這個兵丁的死亡,整個騎兵隊沒有因這次遭遇戰的勝利而歡呼,顯得很是沉悶,鴉雀無聲的跟在長官的身後,牽著戰馬列隊行進。

走在最前邊的潘興漢非常傷心,卻不後悔。若是此事重新來過,仍然會毫不猶豫的舉起戰刀。他是親族,是戰友,但所表露出來的恐懼,卻是所有兵丁的敵人,要比韃靼人更可怕,為了更多兵丁能夠活下來,只有送他先走一步。

秋去冬來,冬盡春來,轉眼到了夏季。潘興漢在邊地駐扎巡邏已經九個多月。這九個多月,經歷大小十余次戰斗,潘興漢所屬的鳥銃槍騎兵隊已經成長為喜峰口‘軍衛所’戰斗力最強的一支騎兵隊,差不多每個騎士的戰刀都飲嘗了韃靼游騎的鮮血。

五月底,潘興漢帶領隊伍從長城北部撤回休整,不到半個月,沒過假期的騎兵隊就接到了開赴三屯營整軍練兵的命令。

原來,一件影響東北亞歷史進程的大事,在朝鮮半島發生,並很快將大明國卷了進去。萬歷二十年,十五萬倭寇渡過對馬海峽,侵佔朝鮮,邁出了日本幾個世紀蠶食大東亞的第一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火槍兵最新章節 | 大明火槍兵全文閱讀 | 大明火槍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