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五十九章 賦役之寬而有制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五十九章賦役之寬而有制

「歷朝歷代,賦役皆為一國之本,我朝也不例外。太祖高皇帝昔年所定黃冊與魚鱗圖冊,雖年年造冊,然則天下所進賦役黃冊,丁糧之數,類多錯誤。尤以各地富豪人民,每遇編充里役,多隱匿丁糧,規避徭役。質樸之民皆首實。有司貪賄,更不窮究。由是徭役不均,細民失業。微臣以為今年重造黃冊,可定各等人戶須依原定編類,不許更改,因而分丁折戶,以避差徭,使無移易倚托之患。」戶部尚書王鈍沉吟片刻後說道。

「此猶不足也。」卓敬搖搖頭,表示並不完全贊同王鈍的意見,見眾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微微皺了皺眉,沉聲說道,「一國之政,當以吏治為先。兩冊之制再完善,然經辦之人若目無法紀,貪贓枉法,官紳勾結,行欺上瞞下之道,則兩冊仍舉步維艱。因此,微臣以為當整肅朝綱,懲處貪官污吏,通告天下;另可擇各郡縣孝廉賢德之人更替各州縣攢造圖冊之糧房、帳房、書辦及糧差等,一年輪換一次,每次均從朝廷使人至各郡縣察之,有行為不正者,按罪論處;同時可定制,若一人不法,則上級累之,朝廷謫其官職,清財以罰俸。如是,當可使天下各府、州、縣上下一心,未敢作弊矣。」

卓敬說的話里,最重要的有兩點,一點是讓這些糧房、帳房之類的經辦人員由各郡縣的孝廉賢德之人來擔任。在崇尚儒學的封建時代,尤其是明朝,通常不以人數來定論,而是以賢德之人的話作為是否采納的標準,而且孝廉賢德之人在當地都有一定的名望,大多數人會比較服他。對于這些未入仕又有著名望的人,大部分都要比當官的人更看重名聲。

卓敬提到的第二點是實行變相連坐制,下級一人犯法,則上司就要被貶職罰俸。目的是想通過這種方法使這些中低層官吏不敢再對賦役一事掉以輕心。

應該來說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且連坐的懲處程度也不算太過份。但真要施行起來,李修遠不知道這其中的難度有多大。

「如此,恐有不妥啊。」王叔英臉上帶著幾分憂慮之色。

「哦?王愛卿不妨說說。」李修遠本是在考慮卓敬的意見,見王叔英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不由好奇的問道。

「賦役不均,自漢唐伊始,便已有之。古語雲,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世之官吏乎。于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綿綿不絕。卓大人所言雖有道理,但連坐之法有違人和,不宜行之。況且皇太祖昔年早有定制,除專人督責錢糧、差役、公務外,亦有年高德望者參議地方政事,評判是非曲直。此法不可謂不善,執法不可謂不嚴,然弊病依存。微臣愚見,我朝尚有諸多荒蕪之地,大可遣使專人著無地或少地之貧民登記著冊,爾後徙之,由朝廷賜鈔備農具,言定五年之內不起科。若遇洪澇災荒之年,則賦役免之。」

「此為臣愚見之一。正所謂富國之本,在于農桑,田野闢,則農桑興。陛下可繼太祖高皇帝之志,在全國大興農桑,以陛下所著《天工開物》教化于民,一改舊日落後之技術,使貧者有地耕,有地者漸富,假以時日,則賦役之數不成問題,大明盛世亦不遠矣。此微臣愚見二。微臣陋見,願陛下察之。」王叔英不急不慢的說完,下意識的舌忝了舌忝有些干澀的嘴唇,然後目光望著皇帝,似是想要看看皇帝對自己的提議是什麼看法。

「王愛卿所言甚是有理。」李修遠頷首道。遷徙貧民流民的措施,李修遠是早就想到了的,因為在朱元璋在位期間遷徙參加墾荒人數有數字可稽的移民達到168余萬人,而根據實際情況,李修遠認為其移民之數應當在300萬左右。但即使移民之數如此之多,整個大明朝境內如今仍有諸多地區仍處于荒蕪。其中尤以河南、兩廣以及貴州、北平為甚。

至于興農桑,李修遠認為這點也可行,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的經濟狀況千差萬別。四民之中,惟農最苦。要想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首先必須要解決農民的困苦,與民休養生息。

「為國之道,以足食為本,衣食之本,在于農桑。而養民者必務其本,種樹者必培其根。王愛卿之提議不差,但還忘了一個問題。」李修遠將思路整理了一下,對眾人說道,「即水利交通。水利為農業命脈,交通運輸則是我朝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若河水不通、道路阻絕,旱潦不得治,車輛不得行,開墾之地勢必再度荒蕪,而百姓也將飽受饑寒之苦。皇太祖聖明,移民墾荒之際,就已大肆興修水利,可謂一代盛舉。因此朕以為,兩者須雙管齊下,不可廢其一。」

「朕雖不及皇太祖之雄才偉略,但也想做個中興之主。如今我朝雖國庫尚實,但各地饑民諸多,若遇饑荒之年,朝廷開倉濟糧,必將捉襟見肘,故此非長遠之策。唯有我大明百姓自給自足,方是上上之道。因此,即日起,戶部、工部共責興修水利、拓展交通、大興農桑之事,吏部擇才能賢良之輩、兵部調軍士共同協助,禮部、刑部、都察院三者共掌監督刑罰之責,若有違法亂紀,借機貪贓枉法者,一概從重懲治,絕不姑息。」

說道這里,李修遠頓了頓,看著翰林學士黃子澄、翰林侍講方孝孺、翰林編撰王叔英、都察院僉都御史練子寧四人,神色凝重的沉聲說道︰「民困于重租,而官不知恤,是重賦而輕人。所謂善政在于養民,養民在于寬賦,而寬賦必行寬而有制之道。宋元以來,江南蘇、松、嘉、湖地區即是國家財賦重地,皇太祖雖歷年減賦,然則其賦稅仍然過重,且蘇、松、嘉、湖地區亦是富豪土牆最多,兩冊最為混亂之地,若是盲目減賦,弊大于利。是以朕授爾等暫領正二品巡撫之餃,各自挑選數人不日即赴該地明察暗訪,歸來之後,再一一詳實匯報于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