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六十四章 帝望日隆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六十四章帝望日隆

「希直,你方才真的一直在考慮復行井田制一事?」出了乾清宮,張紞立刻忍不住心底的好奇問道。

希直是方孝孺的字。古人一般都是相交甚密的好友才會在私下里以各自的字互相稱呼,張紞與方孝孺也算是至交好友,因此張紞便直呼其字。

「嗯。」方孝孺有些心不在焉的嗯了一聲,算是回答了張紞的問題。

「怎會……聖上仙神之能實在高深莫測啊。」張紞還想再問一些詳情,見了方孝孺的樣子,只好忍住,但還是情不自禁的驚嘆了一聲。做人做了大半輩子,當官也當了二十載,這兩個月來吃驚的次數卻整整超過了之前的總和,由不得張紞不感嘆。

方孝孺終究是一代大儒,很快便從震驚中醒轉過來。駐足轉身,望著在陽光下反射著璀璨光輝的乾清宮,方孝孺嘴角浮起一抹苦笑。

君主的經天緯地之能太過嚇人,自己這些做臣子的真不知道該如何自處了啊。心中默默想著,方孝孺剛剛恢復的一點自信又被沮喪所取代。

天地之間恢復一片無聲的靜默,兩人的身影在陽光下越拉越長,直至消失在乾清門的拐角處。

時間一天一天流逝,整個朝廷仿佛加滿了油的機器般,上至中央各衙門下至地方各級政府全部高速運轉。

整治朝綱,官員加俸,武舉恩科與武學設立,提高文官品秩,重造賦役兩冊,清查全國官田民土及軍屯,興修水利,拓展交通,各地防災濟民,貧農遷徙,增闢田、興農桑,大量發行邸報,推廣《天工開物》……隨著一件又一件朝廷政策在當今天子的領導下按照原定部署計劃有條不紊的展開,原本因太祖駕崩而籠罩在陰霾氣氛中的國家仿佛打了一劑強心劑般,再度煥發出新的甚至更強盛的生機與活力。

從這些強而有力的舉措中,所有人都看到了新皇勵精圖治的鐵腕手段與堅定決心,看到了新皇的睿智與經國治世之才。而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新皇在天下子民心目中的形象從當初尚持懷疑的態度轉而變成了視若君父,君王的聲望也一日高過一日。

時間悄然流到七月初六,山東東昌縣旱災!

當初于六月十三日通告天下而引發無數臣民爭論的聖旨,如今已儼然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後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同時也使新皇的聲望達到了最頂峰。

皇帝那鬼神莫測的未卜先知之能,在某位有心人的操縱以及轄下人馬的傳播下,各種傳說四處流傳,人雲亦雲,以訛傳訛,顯得愈發神秘,幾乎已到了被無數人敬若神明的程度。而朝廷里每日發出的邸報也成了京城及周邊城市人手一份的閱讀之物,哪怕是不識字的老幼婦孺也要在腋下夾上一張,免得被人認為自己無知。

無疑的,當朝廷建立「新聞總署」,並詔告天下「民間可依照法律程序,向朝廷申請自行開設報坊」時,因了皇帝未卜先知能力的各種傳說,印刷業也如雨後春筍般隨之興盛起來,各地甚至還出現了以販賣報紙為業的商人。

在朝廷有意識的引導下,各家民坊報社紛紛申請商標,建立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字號。為了能讓自己的報紙賣的更好,還有少數家大業大之人開始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紙張質量和印刷技術,許多無業游民也因此而成了在職雇工或民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社會壓力。

在朝廷上,自打那日張紞與方孝孺離宮之後與各自門生談話時不經意間透漏出皇帝能預知人才並能看透他人內心想法的驚嘆後,上至封疆大吏下至低級官員無不小心謹慎老老實實的干好本職工作,整個朝野難得的暫時保持了上下一心團結合作的氛圍,個個同心協力腳踏實地的興利革弊。

當然,無論什麼時候,這個社會都少不了一小部分人投機取巧混水模魚,頂風作案,不惜冒死干那骯髒齷齪,魚肉百姓,肥了自家腰包,逼得人家喪命的宵小可惡之徒。

但這畢竟只是小部分,此時正是新舊帝王更替時期,太祖高皇帝狠宰貪官的余威猶在、新皇又被傳的神乎其神,原本許多因為太祖駕崩而蠢蠢欲動準備偷偷開葷的官員們,不得不心不甘情不願的綁住自家雙手雙腳,免得一不小心連脖子上吃飯的家伙都被人給端了。

而且皇帝為了加大打擊貪官的力度,特意在中央設立反腐機構——反貪局,並在各級政府建立相應的垂直管理下屬機構——「反貪司」,由以清廉著稱的戶部侍郎卓敬出任反貪局第一任局長,品秩為一品,規定反貪局從貪官手中沒收的贓款,自行獨立建庫,專門用以獎賞清官廉士以及政績優秀者,並明文通報天下。與此同時還制定了一個制度︰若有實名舉報貪官污吏者,一經查實所舉報之人確實貪污,便可賞錢十兩。

按照當時明朝的銀子購買力計算,一兩銀子相當于後世的600—800,十兩就是6000到8000元人民幣,幾乎可以夠的上一家三四口一年的小康生活了。當初朱元璋不就規定了官員若貪污60兩就得砍頭麼,由此可見銀子在當時究竟有多值錢。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了這麼高的賞銀,一時間全國各地立即掀起舉報貪官的熱潮,多多少少揪出了一些害群之馬,也使得一些蛀蟲在如此高調的反腐行動中每日戰戰兢兢,生怕出了紕漏。由此,整個朝廷上下暫時呈現出一片清明之像,無數人為之拍手叫好,紛紛稱頌皇帝英明。

但皇帝李修遠卻沒他們這麼樂觀,因為他知道制久生弊的道理。雖然現在反貪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這是在自己強有力的掌控之下才能去的如此成效,一旦時間久了,制度廢弛,這些反貪局的人到時候很可能貪的比其他人還厲害。

不過李修遠現在暫時也管不了這麼多,畢竟無論哪朝哪代,無論多麼好的制度,最後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李修遠現在除了時刻關心一下朝廷內政建設,更多的時間則花在了解決社會民生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希望能夠研究出可以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雜交水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