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八十五章 強買強賣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八十五章強買強賣

「啟奏陛下,燕王世子已在殿外候旨。」當歷經心驚膽顫後終于回過神來的眾人都在暗中思索著該提出什麼解決辦法最為妥當之時,一名內侍跪在乾清宮宮門外大聲稟報道。

在場眾人聞言,神情皆不由一怔,眼中露出幾分訝異之色,不約而同的將目光同時轉到了皇帝身上。此次廷議乃是皇帝及自己等朝廷一干重臣共同商議如何處置嘉興知府李登昌膽大包天扣押朝廷大臣惡行一事,甚至涉及官紳土豪與僧、道兩教相勾結,同流合污,貪贓枉法等諸多罪行。如今皇帝居然把燕王世子朱高熾給召到了乾清宮里,顯然是要朱高熾也參加此次廷議了。

因此眾臣心中都極為不解,不知皇帝此舉何意。

「讓他進來吧。」李修遠沒搭理眾大臣詢問的目光,兀自對那太監點了點頭。同時亦將目光投向了站在眾官末尾的余月瀅,余月瀅會意的微微頷首,將手中奏報交給乾清宮正殿的當值太監後,立即悄無聲息的閃身進入了東暖閣中。

余月瀅曾親自率人抓走了朱高煦,朱高熾必然會認得她,所以李修遠不能讓她和朱高熾踫面。

李修遠今天召開此次廷議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讓朝廷眾臣給自己提出什麼解決辦法,他的真正目標只有一個︰朱高熾。

歷史上朱棣拿這件事做口實時,之所以說皇帝違背祖訓,是因為皇帝身邊的侍臣黃子澄與方孝孺這兩個奸臣給皇帝出了這計策。所以李修遠在深思熟慮之後,就想到了把歷史上朱棣所攻擊的對象黃子澄與方孝孺改為朱棣的世子朱高熾,到時候即便真的違背祖制,朱棣再笨也不會拿自己兒子來做攻擊對象。

因此,此次廷議,誰都可缺,唯獨朱高熾不可缺。

「微臣朱高熾參見陛下,躬請聖安。」朱高熾挺著肥胖的身子頗為艱難的跪行了一禮。

「聖躬安。平身吧。」李修遠面不改色的叫朱高熾平身後,又繼續道,「來人,將六百里急報給高熾看看。」

「是,陛下。」朱高熾一臉疑惑的將目光在皇帝和一眾朝臣之間來回巡視。

他本在朱元璋孝陵附近守孝,突然接到皇帝的宣召,雖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還是匆匆趕了過來。方才自打自己進了乾清宮,他就發現不管是皇帝還是朝臣,臉上的神色都有些不對勁,整個宮殿上的氣氛也顯得極為緊張和怪異。

滿頭霧水的朱高熾不明所以的接過乾清宮當值太監遞給自己的奏報,睜大雙眼開始仔細看起來,當看到其中內容竟是說以二品巡撫之職到江南巡查的方孝孺等人居然被嘉興府知府扣押時,頓時嚇了一大跳,手里捏著的奏報差點沒拿穩。

地方官員扣押朝廷大臣,這可是自太祖高皇帝開國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如今新皇帝威日盛一日,這嘉興府知府居然敢這麼膽大包天的挑戰皇權,無疑是老壽星上吊,自尋死路。

不過……

朱高熾低著頭,眼放精光的盯著奏報上的內容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腦中一邊揣測皇帝把自己召進宮來的目的,一邊在心中不斷尋思著。

這嘉興府知府李道昌顯然是一個愚蠢之輩,貪贓枉法到如此明目張膽的地步,以太祖「貪六十兩者,斬首示眾」的祖制,必然死的不能再死。

但只要腦袋不笨的人都可以一眼看出,這李道昌一個四品官之所以能貪污這麼久才被發現,除了他自己上下打點一番外,中央朝廷之中定然有人收受了他的賄賂,幫他瞞天過海躲過了皇帝前陣子大力進行的整治吏治查處貪官污吏的行動。而最大的可能性,無疑是都察院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十三道監察御史中專門負責江南一帶的浙江監察御史,其次是嘉興府的上級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至于掌管天下錢糧的戶部和負責天下官吏任命的吏部兩個衙門,肯定也月兌不了干系。

由此可見,無論是朝廷中央還是地方,都有人對當今天子陽奉陰違,而不像自己當初來京時那般所見到的上下一心。若是自己能夠將這些人拉攏過來的話,那麼到時候父王起兵之時,當可里應外合,內外呼應……

朱高熾腦子里的思路漸漸的明晰起來,雙目變得愈加炯炯有神。

他忽然感覺到自己往後的日子將變得任重而道遠。如今自己兄弟兩人雖然都被困在京城不能四處活動,但能時刻關注朝廷動向倒也不錯,若能再趁機吸收部分人馬的話,憑著這份功勞,想必能在父王心目中增加極大的份量。

心情有些激動的朱高熾收起心中的思緒,眼皮一眨,眼神立即恢復往日的平淡無奇,爾後手捧著奏報神情激動的掩面跪倒在地,大聲痛哭道︰「陛下,李道昌這廝貪贓枉法,魚肉百姓,所行劣跡令人發指,為掩私惡,扣押朝廷二品大臣,更是目中無君父。這等罪惡滔天,欺君罔上,藐視天威之惡獠,人人當而誅之。微臣以為,陛下當即刻命人將其捉拿歸案,昭示天下,以正朝綱,還我大明清明政治。」

「高熾赤膽忠心,天地可鑒,朕心甚慰。朕今日將爾及殿上重朝臣一同召到乾清宮來,本就是為了商議此事。既然爾認為李道昌此獠罪該萬死,那自然便是罪該萬死的了。」李修遠點點頭,目光露出幾分贊賞之色。

但在場眾人听聞皇帝此言之時,卻是俱皆一愣,神情詫異的望著皇帝,因為皇帝在話中直接當場直言不諱的點明了,既然你高熾說他罪該萬死,他便罪該萬死的話。

這話自皇帝口中說出來,對于臣子而言,那可是天大的贊譽,表示皇帝對你是掏心掏肺的絕對信任。

可是剛從北平來到京城的朱高熾當的起皇帝這樣的贊譽嗎?只怕此刻殿堂上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比他有資格吧。

朱高熾顯然也沒想到皇帝會突然這麼直接的贊同自己的話,眨巴眨巴了幾下眼楮,愣是沒回過神來。

「高熾啊,除了李道昌一事,關于急報中所提及的江南各地僧、道兩教霸佔民田,搜刮民財,轉嫁賦役及侵犯良家婦女一案,你有何看法啊?」李修遠沒給朱高熾思考的時間,直接將自己的中心目的拋了出來。

「啊?」朱高熾原以為皇帝會在李道昌這件事上大做文章,制造一起與當年空印案一樣的重大案件,沒想到皇帝卻是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讓他在心中醞釀了好久的說辭頓時沒了用武之地。

「你的意思是他們也該殺?」李修遠好像是在認真思考朱高熾的那聲「啊」到底是什麼意思,沉吟了好一會兒,見朱高熾張嘴就要說話,才好像下定決心似得皺著眉頭,面有難色的反問道。

「微臣以為……」朱高熾心里特郁悶,自己只啊了一聲,皇帝居然能理解成是自己認為這些僧道兩教之人該殺,剛想開口辯解,哪知又被皇帝再次打斷。

「看來你是認為他們該殺的。皇祖父當年尊崇佛道兩教,特意免其土地賦稅。此乃天子聖恩,澤被僧道兩教。奈何他們如今不僅不思君恩,反挾聖眷之隆借機霸佔大量民田民宅,侵犯良家婦女,魚肉百姓,致使當地百姓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此等劣行的確罪該萬死。」李修遠神色猶豫的說道。

沒等眾人回過神來,李修遠又接著道︰「嗯,那就依高熾所言,由刑部、禮部、戶部、都察院及六科給事**責此事。刑部負責緝拿一應主次要犯,提三司會審。戶部責令全國各地僧、道兩教寺廟和道觀中僧人、道士所擁有免稅土地不得超過五畝,多余田地除分還原田主外,其余皆分發給當地無地或少地百姓。都察院監督此事進展。六科給事中拾遺糾其不職者。禮部則擬文發于邸報,昭告天下。」

「另外,鑒于此議乃由燕王世子朱高熾提出,為表其忠貞之心,禮部在擬文之時,記得加署朱高熾姓名,傳閱天下,以示嘉獎,並賞賜糧米十石,廷議之後高熾便可到戶部登記領取。」

短短片刻間,皇帝便滔滔不絕的將處理辦法及賞賜俱細細的說了出來,听得在場眾人都不禁一愣一愣的直發傻,腦子里的思維更是絲毫跟不上皇帝的思路。大家面面相覷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搞明白眼下到底是怎麼一個情形。

朱高熾心中更是哭笑不得,自己除了先前針對李道昌的問題發表了一下意見外,後面根本沒有任何說話的機會,每次想開口都被皇帝打斷,心里憋屈的不得了。

但沒想到皇帝在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之後,卻忽然話鋒一轉,把所有的功勞都記到了自己頭上,並且特意向禮部言明,要把自己的名字貼上榜文與邸報,明昭天下,以示嘉獎,順便還賞賜了十石糧米。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怎麼自己听著感覺稀里糊涂的半天找不到北。猶讓他莫名其妙迷惑不解的是,皇帝為何要把這些功勞都一股腦的全記在自己頭上?難道這是在安撫自己?還是向父王示好?亦或是這其中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

朱高熾心中一邊將皇帝說過的話從頭到尾都清晰的理了一遍,一邊在心中不斷揣測著。

可是他前前後後反反復復的推敲了一遍又一遍,都確定皇帝的提出的這些處理辦法並沒有任何不妥之處,更想不出皇帝在這件事情上能有什麼陰謀可做。

「陛下聖恩,微臣受之有愧啊。」思前想後的考慮了一下,無論是哪種情況,朱高熾總覺得這突如其來的賞賜讓他感覺心里很不舒服,至少他相信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因此猶豫了一下,便咬牙跪在地上,大聲推辭道。

「高熾啊,你就無需推辭了。這個賞賜你絕對可以安然受之,而且是非你莫屬。」李修遠別有深意的看著朱高熾意味深長的說道,心中卻是暗自冷笑不已。

「可是陛下,微臣並未……」朱高熾還想繼續推辭,卻見皇帝臉色一板,臉現不悅之色,趕忙閉嘴將即將說出的話都生生咽回了肚子里。

「莫非你覺得朕是無的放矢?朕說你有功,你自然有功。若再出言推辭,便是抗旨不遵。你可是要吃板子啊?」李修遠面沉如水的沉聲說道。

「陛下息怒,微臣不敢。微臣定當殫精竭慮以報陛下隆恩,縱肝腦涂地也在所不惜。」朱高熾被皇帝這一質問嚇了一跳,連忙叩頭謝恩道。

「嗯,這才是朝廷的忠臣。要不然臣子有功,朕卻不賞,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朕賞罰不分嗎?至于朕為何說你有功,待你回皇祖父孝陵後,自可細細思考。以你的滿月復經綸之才學,朕相信你定能想通其中緣由。」見朱高熾終于接受了自己的賞賜,李修遠滿意的點點頭,然後轉頭對殿外高聲叫道,「來人啊,著金吾左衛護送高熾回皇祖父孝陵。」

「奴婢遵旨。」昌盛自殿外走進,領了旨,便重新退到門外,靜等著燕王世子朱高熾出來。

「謝陛下隆恩。微臣告退。」皇帝已下了逐客令,朱高熾只得在一眾朝臣艷羨又嫉妒的目光中恭聲謝恩,然後躬身緩緩退出了乾清宮。只是在轉身的一剎那,他的眉頭突然皺了起來。

朱高熾眉頭緊皺的一幕並未逃月兌李修遠的法眼,但李修遠已將朱高熾硬拉硬扯的強綁到了這件事上,他的目的就已算是達成了。至于朱高熾心中會作何想法,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也無需去考慮。

只要朱高熾在京城一日,他就不可能會逃的出李修遠的五指山。甚至可以很明確的說,朱高熾每天的吃喝拉撒,以及看什麼書看到哪一頁,全部都有專人事無巨細的送到東暖閣。他想逃,簡直是痴人做夢。

僧道的問題解決了,那麼剩下的便是如何正式處理有關嘉興府知府李登昌一事。

「現在眾卿家就一起商議一下到底該如何辦理嘉興知府李登昌一案吧。」李修遠有若實質的銳利目光如利刃般一一掃過在場眾人的身上,緩緩的說道。

一直為方才皇帝強給朱高熾論功行賞一事迷惑不解的眾人一邊羨慕著朱高熾的好運氣,一邊也在心里暗自嫉妒著。要知道,自打新皇登基以來,皇帝就已經基本沒給任何人賞賜過了。如今朱高熾莫名其妙的得了賞賜,雖然只是十石糧米,但好歹也是天家賞賜之物。很多時候受賞的官員在意的並不是皇帝賞賜的東西到底價值幾何,重要的是皇帝的賞賜能提高受賞之人在同僚中的地位和聲望。

雖然總感覺朱高熾的受賞有種被強買強賣的感覺,甚至還有一點詭異。但眾臣中除了少數有心人之外,都未曾放在心上,只以為是因為朱高熾本就是皇室子弟,皇上要多恩寵他幾分,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殿上的一眾朝臣在朱高熾離開之後,都還尚未回過神來,直到听到皇帝擲地有聲的將李登昌一案重新提出來時,才個個如遭驚天霹靂般,渾身一顫,將恍惚的思緒唰的收了回來。

抬頭望著龍椅上那張突然變得冷峻的面容,原以為皇帝已打算將李登昌一案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的朝廷重臣們才突然幡然醒悟,原來皇帝根本打算既往不咎的意思,甚至還很可能會借著這次機會來一次大明官場大地震,大肆整頓清洗從朝廷到地方的所有官吏。

一時間,眾人原本已放下的心立時又變得無比緊張不安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