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八十六章世界地圖

「自朕垂拱九重以來,居安思危,秉勵精圖治之心,行中興之道,苟求四海升平,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欲創大明建文盛世,以致夙夜不寐,廢寢忘食,一刻不敢忘也。然嘉興知府李登昌貪墨兼扣押朝廷重臣一案,如晴天霹靂,萬箭穿心。朕心中之悲痛,千言萬語亦難訴其一。尤方孝孺、黃子澄、王叔英、練子寧等,悉數朕之左膀右臂,今卻遭此劫難,朕難辭其咎。旦有不測,則罪孽深重矣,更無顏見我泱泱大明億兆黎民蒼生及朝野上下千百忠心之臣。」

李修遠低沉而悲愴淒涼的聲音自大殿中緩緩響起,不斷回蕩在偌大的乾清宮里,再穿過殿門,悠悠蕩蕩的盤旋在紫禁城上空。

文武官員們听著皇帝沉重的語調,看著皇帝臉上真情流露的深深自責和萬分悲痛之色,都不禁聳然而動,心中一顫,鼻子一酸,竟哽咽著聲音低聲哭泣起來。

有如此愛惜臣子之君父,夫復何求?寒窗苦讀十余載,力求功名,不就為了賢才能得遇明君?哪怕上刀山,下火海,縱粉身碎骨,又有何懼?

只要能一展胸中之抱負,造福天下蒼生,此生已無憾矣!

「陛下心懷九天攬月之志,德厚流光,披心相付,實乃當世聖君,惟堯舜無出其右者,黃大人,方大人等沅灃蘭,行不由徑,皆為我朝棟梁之臣,如今雖身陷惡人之手,命在旦夕,但若能還我大明一片青天,縱有不測,亦死得其所。臣等無能,失察誤國,以致陛下深受錐心之痛,聖心自責。臣等有愧聖恩,萬死不足惜。但求陛下能以龍體為重,江山社稷為重,勿再捫心自責。」吏部尚書張紞跪在地山,重重的向皇帝磕了三個響頭,熱淚盈眶的大聲痛哭道。

「臣等有愧聖恩,萬死不足惜。但求陛下能以龍體為重,江山社稷為重,勿再捫心自責。」剩下的官員們也一邊流著熱淚,一邊匍匐在地,情真意切的大聲懇求道。

「也罷。此時非是朕自責之時,救出方愛卿等人才是首要之務。」李修遠拭去臉上淚痕,長長的吁了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坐回龍椅上,然後冷峻的目光凝視殿上眾人,沉聲道,「李道昌貪墨一案極其嚴重,比之當年空印案亦不遑多讓。能潛藏如此之久方昭之于眾,只怕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及朝廷大小九卿等在京各大小衙門皆有牽連之人。」

「今朕特命爾等均抽調各衙門次主事者一人,組成臨時專案組,由朕居廟堂之上遙控,都察院左都御史袁泰直接統屬,其余人等皆以之從,傾力徹查此事,無論勛榮高低官職尊卑,但有干系者,一律革職查辦,嚴懲不貸。」

「令右軍都督僉事平安及中軍都督僉事徐輝祖等親赴江南,率駐地衛所所屬官兵,務必救出黃愛卿及方愛卿等一干朝廷重臣。同時亦要協助專案組緝拿不法要犯。至于僧道兩教寺僧、道士,雖有祖訓賜予恩寵。然其不顧天子聖恩,不遵朝廷政令,無視國家法度,劣跡斑斑,多行不義,以致天怒人怨,也一並全部緝拿,若有抗命不從者,準其先斬後奏。」

「今日旨意由翰林院擬文,禮部承旨,明日悉數發于邸報和榜文,昭告天下。另將方愛卿六百里加急奏報也一並附上。朕要讓大明天下萬千子民親眼看看這些惡賊之惡行是何等觸目驚心令人發指,也要讓他們親眼看著朕和朝廷是如何將這些不法之徒一一繩之以法。」

「陛下聖明,臣等謹遵聖意。」殿上文武官員在急忙叩頭領旨之時,不由暗自心驚不已,皇帝此次連軍隊也派上了用場,看來是決心已定,要以雷霆手段肅清吏治整頓朝綱了。手段之激烈,雖與當年的「胡藍兩案」相差甚遠,但也足以讓人四肢發涼,心驚膽顫。

「爾等要記住,救出方愛卿等人乃是重中之重,其余皆為次要。」李修遠語重心長再三囑咐道,並一臉冷漠的提出警告,「徹查此案時,朕會派錦衣衛另行協助。爾等失察之罪,待徹查此事之後,朕再行判決。若此行不逮,則罪加一等。望眾卿能一體朕心,莫要辜負了朕對爾等的厚望。」

「臣等定時刻銘記聖恩,不敢有絲毫懈怠疏漏。」

皇帝最後說的話雖然听起來冷漠無情,但在場眾人卻都听出了皇帝可能會網開一面的意思,頓時欣喜不已,同時更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此次徹查嘉興知府李登昌貪墨一案中,做出一番有力表現,說不定到時候皇帝一高興,憑著這些功勞,雖不至于免除懲處,但大抵應該只會略施懲戒。

只是錦衣衛的突然加入,使得眾人的心又不自覺的緊了緊。

實在是因為錦衣衛威名太甚,哪怕距離洪武二十六年已相隔五年,但其凶名卻是根深蒂固,尤其是當年曾親身感受過錦衣衛威力的老臣們,更是有些後背生涼,好像一把鋒利無比的刀正高高懸在自己脖子上一般。

當然,眾人都明白,皇帝之所以把錦衣衛也加了進來,說好听點是協助,說難听點那就是監視。這讓在場文武官員都不禁有些喪氣,看來皇帝如今是對自己等人也有些不信任了。

不過仔細想想,心里又釋然,朝廷之所以會發生這等大事,首先要問罪的是就是都察院、吏部及戶部,若非他們出了紕漏,任用了這等惡人,又怎會有今日之事的發生。

「嗯。爾等廷議之後,便立即著人收拾妥當,然後即刻動身,沿途之上,除非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不得有半點停留,否則方愛卿等人若是因為爾等殆時遭了不測,朕定會讓爾等共赴黃泉,一路相隨。」李修遠陰森森的聲音不斷回響在眾人耳畔,嚇得眾人都下意識裹緊官服縮了縮脖子。

「都退下吧。」李修遠起身離座,對眾人擺擺手,徒步走進了東暖閣中,留下一干心有余悸的朝臣們三三兩兩的一邊向殿外走去一邊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紛。

說實話,有時候李修遠覺得很沮喪,別看他在這朝廷之中說一不二,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加上一些宵小之輩混水模魚,常常使政令難以真正貫徹實施下去,即便政令到了下面,只怕在經過一些人的惡意揣度之下,也早已被扭曲變形成了另一個面目。

這種事情無論是哪朝哪代都無法避免,哪怕是後世,也一並如此。

加上還有一個朱元璋的祖制懸在大明的天上,左右還有諸位藩王虎視眈眈,關外又有各個上竄下跳野心勃勃的北元余孽等其余部落。說是眾虎環視未免抬舉了他們,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卻也不能掉以輕心。

面對如此阻力重重的局面,李修遠實在難以展開手腳大刀闊斧的一展胸中溝壑。

「馬三寶怎麼還未進京?」李修遠回到東暖閣,看了眼默默站在一旁一言不發的余月瀅,心情略微有些好轉,可是一看到昌盛,他心里又忽然來氣,陰沉著聲音質問道。

「回陛下,奴婢……奴婢不知。」莫名其妙的昌盛不知道皇帝為何突然把怒火燒到自己身上,連忙跪地告饒道。

「這個馬三寶,莫非仗著有朱棣撐腰,竟連朕的旨意也敢不從?還是朱棣深愛其才,舍不得放手。」李修遠緊皺著眉頭,揮手讓昌盛退下,一邊擺弄著御案上描繪好的世界地圖,一邊自言自語道。

如今已是八月,天氣涼爽,比較適合出海,遠航美洲勢在必行,已經不能再耽擱了。現在有完整的航海地圖,完整的最佳航海路線以及齊備先進的航海儀器,遠航時間大大縮減,大約只需一個月時間就能往返一次,加上自己從超腦資料庫中整理編撰出的有關海上航行所需注意事項和各種防護應對措施的《航海全書》,能夠大大減小船員的死亡率。

難點之一在于制造寶船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增加國庫負擔;難點之二,明朝與美洲原始居民語言不通,交流極為困難,一言不合,就可能引起爭端;難點之三,若是把美洲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又該派誰過去管理。

後世實踐證明,跨海治國,可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而且現在科技、通訊都這麼落後,根本難以做到遠程遙控。

若是派燕王去美洲,並大量移民,雖然緩解了自己的壓力,但大明北邊不靖,終究是個禍端,且一旦讓燕王在美洲站穩了腳跟,就等于養虎為患,到時候他想月兌離明朝,並與自己對立,完全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可若不派燕王,李修遠實在難以想出還有誰能擔當此重任。

看來目前還是只能把自己所需要的玉米等糧食作物的種子給先帶回來。

「不過若是能將我華夏子孫遍傳天下,倒是一件好事。」李修遠眯著眼盯著世界地圖,目光不斷在明朝與美洲之間來回掃視,一個龐大的構想在腦中漸漸形成。

目前海、陸、空三權中,制空權是不可能的了,陸地暫時只能先把武器裝備研究提上日程,制海權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少了的。

至于燕王去了美洲是否會獨立出去,開始時李修遠的確是比較擔心的,因為他發現自己皇帝做久了以後,控制欲越來越強,皇權的觀念也在腦子里開始慢慢扎根,很難允許有不受自己控制的力量產生。

這種狹隘的家天下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嚴重影響並限制了他的思維。

燕王獨立又有何妨,終究是我泱泱大明華夏子孫,哪怕他改了姓,他身體里流的血脈仍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待到後世,亞洲與美洲都在漢人統治之下,人們提起華夏子孫,還有誰敢小覷半分。

再者說,自己可以允許燕王番號世襲,只要他承認永遠附屬于明朝,那所謂的軍事,政治,經濟等一切權利都可以給予最大限度自治。就好像後世鄧祖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思想,甚至比「一國兩制」思想更加瘋狂。

而且燕王到了美洲,一切都得從零開始,沒有上百年乃至幾百年的時間,怕是連美洲都不能完全統一,根本無所謂對明朝中央的威脅。

蛋糕雖然好吃,一個人能吃的下的時候自然是一個人吃;可一個人若是吃不下,卻還死撐著要塞到肚子里,只怕會噎死的不能再死。

以大明眼下的現狀,自己治理一個國家就已累的夠嗆,跨海治國,就等于是同時治理兩個國家,難度實在太大。

燕王若是看到了這副世界地圖上的美洲,只怕也會心動不已。

所以在經過許久的沉思之後,李修遠決定還是派燕王過去。前提是他必須先把北邊的外族敵對勢力滅了。

當然,自己可以給他提供即將研究出來的各種新式武器裝備。

這一切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來籌備,進行。李修遠必須要好好思考,規劃一下,整理成完整可行的計劃表。

「世界地圖?」余月瀅站在李修遠對面,見李修遠一直盯著御案上的地圖半晌一動不動,整個人仿佛陷入了忘我之境的沉思,不由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卻見那地圖眉端寫著「世界地圖」四個字,不由好奇的問道。

「嗯。」李修遠點點頭,將世界地圖轉到余月瀅面前,問道,「你看到了什麼?」

「明朝。」余月瀅從沒見過這種地圖,眉頭微微輕蹙,指著地圖上大字寫著的「明朝」兩字,用不確定的語氣回答道。

「此乃世界地圖。」李修遠背負著雙手,昂首挺胸,自豪的說道,「當今世界,只此一份。」

「這些都是明朝之外的國家嗎?」余月瀅伸出縴縴玉手,一一指著地圖上標注的名稱,疑惑的問道。

李修遠聞言,頓時吐血。敢情自己剛才表現出的自豪表情全浪費了。

不過也是,現在大明王朝的人除了知道明朝周邊亞洲一些小打小鬧的國家之外,對世界根本沒有一個籠統性的認知。自然不會知道這個世界是由幾個大陸共同組成的,更不會知道在地球的另一端還有許多林立的國家,至于海洋的另一邊的美洲,澳洲等幾個大陸,則是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看來普及世界地圖也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免得像滿清某個皇帝一樣,只以為天底下就一個清朝。

「朕將它懸掛在牆邊,你再仔細看看便會更加真切,也就能明白這副世界地圖所代表的真正意義所在。」李修遠提起世界地圖,將其懸掛在龍椅後的牆上,然後眼望著地圖靜靜的退到余月瀅身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