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九十三章 身不由己的官場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九十三章身不由己的官場

「陛下,如今嘉興知府李登昌一案雖已塵埃落定,但此次官員牽連甚廣,調動頻繁,只怕人心浮動,不利于國事啊。吏部選授之時,出于倉猝,恐未能盡其才。其令巡按監察御史及按察使,凡府州縣到任半歲之上者,察其能否廉貪之實,具奏。不知陛下以為如何?」吏部尚書張紞憂心忡忡的說道。

地方官員本就應當以穩為主,除了每五年調換一次之外,平常甚少調動,這次江南官場洗牌,吏部尚書張紞听從皇帝的旨意,將李修遠曾經給他的那份名單中注明的大部分官吏都安排到了江南,但由于他對他們並無太深的了解,因而心中有些憂慮他們在新上任府州縣之後,可能出現什麼紕漏,到時候他這個吏部尚書又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官場變動,人心浮躁自是在所難免。不過張愛卿所言不無道理,眼下當以安定臣民之心為主。就依張愛卿所奏吧。」李修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點點頭,想了想,又道,「另外,為安撫民心,今年蘇州、湖州、嘉興、松江等江南地區秋賦允予酌減,詳細數據就由戶部侍郎夏愛卿擬文之後再呈交于朕吧。」

「陛下,只怕今年秋賦不宜酌減啊。」戶部侍郎夏元吉听完皇帝的話後,神色凝重的說道。

「為何?」李修遠眉頭微微一皺詢問道。

「今年陛下已下令在全國修繕交通水利,又提高了官員俸祿,邸報的免費大量發行,流民大量遷徙,及已在建造中的大明寶船,無一不是巨資耗費,若秋賦再減,則戶部財政將捉襟見肘矣。」夏元吉一臉憂慮之色道。

「陛下,臣也以為如此。」卓敬曾是戶部侍郎,對戶部的情況自也比較熟悉,眼下已是九月中旬,年末將至,戶部雖然掌管著天下的大金庫,但進賬快出賬更快,以眼下戶部的財政余額來說,要堅持到明年夏收之時已有些不易,若是再減秋賦,那就更不易了。

「夏愛卿善于理財,精打細算猶若家中賢妻,區區半年時間,怎會難得了你,秋賦照減,不過酌減之數可降低。所謂君體臣心,臣順民意。對于百姓而言,他們並不苛求永無賦役,但有丁點減少,便可幫助他們一分,也能讓他們能過個好一點的年節。」

李修遠粗略估算了一下,知道夏元吉和卓敬並非危言聳听,溫和一笑道。心中卻是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他本來還打算把明朝的軍隊武器設備改進一下,然後全軍裝備下去。但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只能先進行研究改進,然後等到財政富余之時再大面積普及裝備到軍隊。

看來飯還是要一口一口的吃,步子得一步一步的邁啊。

「陛下萬天之仁,江南百姓當感激涕零稱頌聖恩浩蕩也。」皇帝已經說到了這份上,還給自己戴了一頂高帽子,夏元吉縱是再不願也只能領命接下旨意,至于財政問題該如何解決,他還得回去好好研究琢磨一番。

當然,這本來是戶部尚書王鈍的任務,只是王鈍最近一直在吳淞江親自督促民工疏通河道,除非到了正月,要不然難得回京一趟,因此戶部的一應事務便基本都落在了夏元吉的身上。

不過夏元吉本身就是以善于理財出名,永樂年間鄭和幾次下大西洋所需的億兩費用,全部都是用他籌措的,為鄭和下西洋解決了後顧之憂,保證了下西洋這一盛舉的順利進行。而且夏元吉于今年上任戶部侍郎後,表現不錯,興修水利交通的費用就是由他專門負責的。

「爾等就無需給朕拍馬屁了。」李修遠擺擺手阻止了幾位準備稱頌自己的堂官,爾後神色忽然一凜,神情嚴肅的看著殿上眾人緩緩的沉聲說道,「嘉興知府李登昌一案既已告一段落,但爾等失察之罪卻仍未定。現在也該是朕向爾等問罪的時候了。」

眾人聞言,心神一震,連忙正襟危坐大氣不敢喘一口。他們本就一直在擔心這件事,今日進宮復命,心里便異常忐忑,但見皇帝和大臣們都聊了一個時辰卻始終不曾提起此事,還以為是皇帝忘記了,沒想到到現在才忽然重新提出來。

「陛下,微臣昏聵無能,有負聖恩,請陛下將微臣革職查辦。」吏部尚書一直在等著這個時間,皇帝一發話,他立馬就雙膝跪地請罪道。

自從李登昌一案爆發,他便惶惶不可終日,寢食難安,知道自己無論如何都逃不了此劫,即便皇帝有心偏袒也不成。吏部貴為六部之首,吏部尚書號稱「天官」,放在內閣權利最大時的明朝中期,也是六部之中唯一一個可以和內閣閣員平起平坐的。放眼朝廷大小九卿十八個衙門,每天盯著這個位置的人數不勝數,個個都恨不得自己能到這把椅子上坐一坐。如今出了這麼大一檔子事,張紞難辭其咎,他們就更不會錯過這等絕佳機會。

李修遠眯著眼盯著張紞,從他坦然的神色中看出他已抱了被革職查辦的決心,心中不由悵然嘆了口氣。

張紞為人奉公守法,正直公正,行事穩重,所甄選任用之人也多事賢良之輩。說起來李登昌的貪墨一案與他沒有多大關系,因為李登昌是由前任吏部尚書任命的。但所謂身在其位謀其政,不管他李登昌是什麼時候被任命的,只要他在你任職期間出了差錯,他張紞就得負責人。實是天底下無論哪個官員犯了錯,吏部尚書都要負一定的責任,這就是所謂的一分權利一分責任。

說實話,李修遠並不想對張紞做出什麼懲罰。但天底下無數雙眼楮全盯著他這個位置,李修遠身為皇帝若是不向他問罪,只怕天下人都要說皇帝行事偏頗,有失公允,從此之後將再難以服眾矣。

戶部尚書王鈍此次也難逃其責,一個部門中就出現了那麼多個貪官,他這個堂官是絕對別想撂挑子的了。這就是

有句俗話說「大九卿有大九九,小九卿有小九九。」眼下吏部和戶部兩個朝廷最為重要的部門堂官同時都要撤換,任哪一個人心里都忍不住想要動點念頭。

可是把他們撤換了又該換誰上?

「李登昌知府一職雖非由你選授,但你身為吏部尚書,難辭其罪,念你經年功勞不淺,現革去吏部尚書一職,任大理寺卿(正三品)。至于戶部尚書王鈍,鑒于他如今仍在吳淞江,暫時不予問罪,待其歸朝再行定奪。」李修遠閉著眼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關于新任吏部尚書一職,不知張愛卿有何合適人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