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超腦回明朝 第九十八章 情緒宣泄

作者 ︰ 朱丹御筆

第九十八章情緒宣泄

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火器的研究開發和制造勢必會成為大明未來的發展方向。鋼鐵的鑄煉,子彈的創制,槍炮的鑄造,以及火藥配方的分配,都將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修遠大致將《火器圖說》中的內容向侯泰和鐵鉉做了一個重點的梗概介紹。只是李修遠雖然滔滔不絕的說個不停,鐵鉉卻听的雲里霧里,半天找不到北。

侯泰還好一些,畢竟曾當過兵部左侍郎,分管火器局,對于火器的研究也一向比較重視,也清楚的知道洪武年間火器的制造水平大概處于什麼層次。正因為他對火器比較了解,所以當他一邊聚精會神听著皇帝如數家珍般的解說,一邊翻看著手中《火器圖說》的內容時,心神均震驚的無以復加。

他不知道皇帝描繪的這些火器是否能真的研制出來,但單單只從皇帝和《火器圖說》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火器介紹來看,他就已深深為其所震撼。

而且皇帝提出的目前大明火器中普遍存在的各種缺點弊病皆一針見血,並由此針對各種缺點弊病給出了各種解決改進辦法,其中尤以火藥配方的改良,從未听聞過的槍身炮身的模鑄法,將傳統前膛、藥室和尾銎三段式改為定裝槍彈,將槍管直線形膛線改成螺旋形等等一系列的技術改進,更讓侯泰目瞪口呆。

當李修遠話音落下之時,侯泰心中除了震撼之外還是震撼,兩只眼楮一眨不眨的盯著皇帝,似是想要看看皇帝的腦袋里究竟都有什麼。為何大明高級技工研究了數十年都無法解決的瓶頸,到了皇帝這里,卻變成了輕而易舉便可解決的小兒科問題。

皇帝曾經編寫過的《天工開物》,如今基本已成了家家戶戶枕頭邊上必定放著的科普讀物,對當前農民經濟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皇帝因為此書也被人冠上了「萬事通」的稱號。

可如今誰敢相信皇帝竟又編寫出了一本專門研究火器制造和一本研究軍隊武備的著作,怎能不讓侯泰震驚莫名。

這還是一個人該有的頭腦嗎?哪怕是上天之子恐怕也無此能力吧。

「陛下,微臣可否斗膽問一句?」侯泰在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微微哆嗦著嘴唇猶豫的問道。他的內心已被皇帝所描繪出的強大武器裝備所深深吸引和著迷,他甚至已能看到在不遠的將來,當大明王朝的所有軍隊都武裝上這些裝備時,明朝軍隊縱橫四海,所向披靡,威震天下,令人忍不住熱血澎湃的畫面。

「哦,問吧。」李修遠看了神情激動無比的侯泰一眼,頷首道。

「此書……」侯泰略帶著些許不安的情緒低聲詢問道。臣子竟敢質疑君主,這可是「大逆不道,以下犯上」的大罪,殺頭只是小意思,抄家滅門算不得什麼,誅滅九族都不為過。但侯泰心性耿直,看著手中捧著的兩本厚厚的字數不少于數百多萬字的《武備志》和《火器圖說》,他實在難以想象日理萬機的皇帝究竟是如何編寫出來的。

加上皇帝登基時日只不過四月有余,期間國事繁忙,各項政策的的制定計劃基本都是由皇帝一個人提出,再由大臣們奉旨行事,傳達中下層政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意思就是京城中的大小九卿們基本上已成了只替皇帝傳宣號令的空殼部門,而不再是洪武時期為皇帝獻計獻策的中央官署頭腦。

而且侯泰趁機翻閱了《武備志》和《火器圖說》之後已經發現,這兩本書中所包含的內容何其之多,甚至可能將明朝之前的相關著作都收錄其中,許多技術更是從未曾听說過。僅憑皇帝一人,又是如何完成這工程如此浩大的編撰工作的?

侯泰雖然想直接把自己心里的疑惑問出來,但君臣尊卑,哪怕他膽子再大,也不敢當面質疑皇帝的話,因而只開口說了「此書」二字後便不敢再說下去,但其眼神和表情已準確無誤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你在質疑朕?」李修遠忽然臉色一沉,不咸不淡的反問道。

「陛下息怒,微臣不敢。」見皇帝臉現不悅之色,侯泰心中一顫,慌忙跪在地上請罪道。

「呵,敢不敢是你的事。非是朕不自量力,論學識見地,縱觀古今中外,乃至孔孟堯舜,也絕無人能出朕其右者。《天工開物》及《武備志》和《火器圖說》在爾等看來堪稱是三大奇書,但在朕眼中,它只不過是朕隨手便可編著而出的普通書籍。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及至自然萬物,朕幾乎可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知,其浩瀚之如雲,哪怕爾等窮盡一生,也絕無法想象。侯愛卿,鐵愛卿,爾等信否?」李修遠霍然從御座上站起,目光灼灼的盯著侯泰和鐵鉉,以一種絕對高高在上的磅礡氣勢慷慨激昂的說道。

侯泰和鐵鉉二人怔怔的望著雙目精光閃爍,瞬間爆發著強大氣勢的皇帝,整個靈魂似乎都受到了震顫般,大腦陷入一片空白。只剩下皇帝那睥睨天下,執掌乾坤,仿佛世間萬物盡皆踩在腳下驚心動魄的氣勢,不斷的刺激著二人的心神,令人不由自主的心生臣服伏拜之心。

「臣等……」當皇帝的話音落下,侯泰二人渾身簌簌發抖著,久久未從震撼和驚嚇中回過神來,

「不敢置信吧。其實朕也不敢置信。但事實就是事實,哪怕朕不願承認,這些浩瀚如宇宙的知識仍藏在朕的腦子里。哪怕匯集全世界的人才與朕辯論駁斥,朕照樣可以毫不費吹飛之力的擊敗他們。所謂震古爍今,亦不足以形容。」李修遠直身而立,神情激蕩,在窗外刺眼的陽光照耀下,宛若一尊屹立于天地之間的天神。

「然朕之胸中溝壑,縱亙古未有,卻是時不與我待,徒呼奈何啊!」李修遠忽而神色一轉,悵然嘆氣道。今日終將憋藏在心中的秘密借機說了出來,雖所言駭人听聞至極,但李修遠直抒胸臆,只覺如釋重負,胸中無比舒暢,好似大熱天洗了個冷水澡一般,渾身暢快淋灕。

「爾等都先退下吧。朕累了。」李修遠不管侯泰與鐵鉉心中作何感想,他都無所謂。因為他之所以把這些說出來,並不是為了讓某個人相信,而是為了個人情緒的宣泄。

被這些秘密壓抑的太久,加上每天廢寢忘食的操勞一國之政務,肩膀上扛著整個大明的千萬臣民的生命,壓力實在是大的讓李修遠不敢有任何喘息一口氣的時間,唯恐哪里出了紕漏,使自己成為千古罪人。

李修遠相信侯泰和鐵鉉二人絕不敢將他們在東暖閣中听到的任何話任何字傳揚出去,也不怕他們傳開,因為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放眼天下,除了野心勃勃的燕王和寧王之外,誰還敢造他的反。

「臣……臣等告退。」侯泰與鐵鉉二人驟然听聞皇帝的說辭,只覺自己好像在听天書一般,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猶如深陷夢幻之中,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直到皇帝長嘆一聲後,才渾身打了一個激靈,臉色蒼白手足無措的行了一禮,慌慌張張的躬身退出了東暖閣。

一腳踏出乾清宮,心神不寧的侯泰與鐵鉉兩人極有默契的停滯腳步,彼此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同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們不知道皇帝先前說的那些話是真是假,也無從判斷,但綜合皇帝登基之後到現在的所作所為,卻似乎都隱隱證實了皇帝所言不假。這個想法讓侯泰和鐵鉉悚然而驚,而且想的越多,他們就越發現皇帝能力之強,早已遠遠超過一個人該有的能力,哪怕是雄才偉略的君王朱元璋也無法比擬。

「鐵大人!」侯泰顫巍巍的抖了抖被嚇的前胸後背都被汗水黏在身上的官服,輕輕朝鐵鉉喚了一聲。

「下官明白。」侯泰被嚇得半死,鐵鉉也毫不例外。從他進入官場至今,哪怕自己于當年洪武朱元璋時期任禮部給事中直言抨擊朱元璋時,面對朱元璋的怒火,他也照樣懍然不懼,卻不想今天第一次晉職到兵部侍郎,皇帝只說了那一番話,就已讓他心驚膽顫不已,實在難以想像。

若非方才在乾清宮東暖閣中滔滔不絕說話的是皇帝,誰要敢這麼大放厥詞的說這些話,只怕早就被人誅殺滿門了吧。鐵鉉驚嚇之余,在心中默默的想著。

若皇帝說的這番話被他人听見,恐怕會被人說成是瘋子。身為臣子,君父至上,皇帝雖然沒警告他們這些話不能外傳,但侯泰和鐵鉉都明白,皇帝不警告就是最嚴重的警告。一旦外界有了什麼不利于皇帝的流言,第一個被砍腦袋的估計要麼是侯泰,要麼是鐵鉉。因此侯泰才鄭重其事的叫了一聲,讓他注意保密。鐵鉉才思敏捷,侯泰一開口,他就明白了侯泰的意思。因而慎之又慎的回答了「下官明白」四個字。

「這兩冊書若沒有數月時間,只怕我等都無法領會其中一二,為了加快進度,侯某就請鐵大人往後每天下了值到侯某府**同研究探討,不知鐵大人可否?」侯泰好不容震懾住心神,看著手頭上捧著的厚重的《武備志》和《火器圖說》,沉吟片刻後,向鐵鉉誠懇的詢問道。

這兩冊書關系國朝命運,更是皇帝嘔心瀝血之作,侯泰與鐵鉉二人被委與重任,自是要一字一字的細細研讀揣摩。但侯泰怕單憑一人之力無法解讀,便有了邀請鐵鉉和自己共同研究的想法。

「侯部堂既有所命,下官定然從之。只是皇上曾說魏國公和都督府僉事平安皆可閱讀。下官以為,不若將魏國公和平安也一同邀請到府上,到時要是有什麼疑問,也可共同參詳。」鐵鉉點頭贊同道,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鐵大人所言甚是。那就由侯某通知魏國公,鐵大人通知平安吧。」侯泰微微頷首,將《武備志》和《火器圖說》藏在官袍里,夾在腋下,以免被他人看見,然後回頭深深的望了一眼身後的乾清宮,眼前依稀浮現出那尊宛若天神的高大身影,久久不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帶著超腦回明朝最新章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文閱讀 | 帶著超腦回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