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結束時,美國海軍擁有700艘艦船,5000門火炮,6700名軍官和5.1萬名士兵,在當時的世界海軍中居領先地位。5年後,它的淺水鐵甲炮艦被封存,由商船改造的軍艦或賣掉或報廢,大多數江輪也都退役。到1870年年底,只剩下裝備500門火炮的52艘艦船服役。這次海軍的削減表明,美國人在戰後把精力集中在國內事物上,即安定西部地區,使東北部地區實現工業化和重建南部地區。
通常認為,在歐洲內部勢均力敵的緊張局勢的條件下,加之有3000海里的遼闊的大西洋海面,美國是安全的。絕大多數美國政府官員,包括許多海軍軍官在內,都期望美國轉入19世紀初的戰略防御策略︰設置海岸防御工事以保證海濱城市不受敵人的攻擊和阻止敵人對港口的入侵。
這個時期的美國海軍是能勝任上述計劃的。它那些封存起來的淺水炮艦能重新用于加強港口防御,而且它的巡洋艦能用于襲擊敵過往商船。在南北戰爭中,為捕獲南部邦聯的貿易襲擾船和偷越封鎖線的船只而建造的木制螺旋槳巡洋艦,現在用來改建成機帆兩用船。它們那細長的船體是按快速船的樣式設計的,發動機是在輪機專家b?f?伊舍伍德的監造下生產的,他是海軍輪機工程局局長。這是第一次使用熱蒸氣技術。這種級別的第一艘美國艦船「萬姆潘努」號在1868年的試航中,它的航速首次達到18節,這在當時佔有絕對優勢。至少在以後的21年里沒有一艘美國海軍艦船能追上它。象1812年的快速艦一樣,能夠追擊任何在海戰中逃跑的艦船。但是1868年的海軍建設不是過多地注重這樣的高速艦船,因為這樣高的速度會使燃料消耗過多。「萬姆潘努」號以及它的姊妹艦被責令使用帆進行可憐的航行,其余新型巡洋艦的設計圖紙被改動,更多的是以帆來代替昂貴的蒸汽動力,並且海軍部長發布共同命令要求所有海軍艦船除通訊快艇和拖船外均使用帆航行。
選擇以帆為動力的根本原因是節省經費。從1868到1883年,美國國會由于預料近期不會發生戰爭,撥給海軍的經費僅能勉強維持現有艦船的人員配備和在航能力。緊縮的預算使海軍的日常操作和軍官編制受到嚴格限制。只要不是特殊情況,軍官們都被命令使用帆航行,如果他們啟動蒸汽機必須在航海日志上用紅筆填寫,並注明原因。隨著老船的報廢而又沒有新的艦船服役,海軍需要的軍官減少了。晉升再次停滯,35、40歲的中尉軍官變得很普遍。幾年來海軍學校畢業的學員只有10個人得到任用,其余的發給1000美元遣散費轉業了。
美國海軍的艦船和武器雖然過時,但他們仍履行著傳統的職責,偶爾還采取一些行動。一個世紀後,一些評論家把這叫做「帝國主義侵略」。例如,1871年海軍少將約翰?羅杰斯在朝鮮海域調查一艘失蹤的雙桅縱帆貨船時,沒有得到朝鮮方面令人信服的解釋,就命令他的水兵和陸戰隊在朝鮮登陸並破壞了一些岸炮炮台,殺死了350名朝鮮人;為了保護受到暴亂威脅的美國財產,美國水兵在蒙特維的亞登陸;為了保證受到叛亂分子威脅的、橫貫地峽的鐵路暢通,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巴拿馬登陸;美國海軍陸戰隊還配合英國陸軍恢復埃及亞歷山大港的秩序;美國海軍加入英、法艦隊為遏止廣東的中國暴民襲擊西方人財產而炫耀武力;美國海軍陸戰隊還不時地被派去保護分散在諸如布宜諾斯艾利斯和漢城的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
作為外交家,美國海軍官員聲稱荒無人煙的中途島歸美國所有;勸誘日本增加對美國通商口岸;與朝鮮、索摩亞群島的圖圖依拉和馬達加斯加簽署通商通航協定;在西部非洲參與公斷一樁邊境沖突。
幾個美國海軍考察隊在巴拿馬、尼加拉瓜和墨西哥考察了幾條可能的運河路線。另有幾個海軍考察隊對北極進行了勘測。在對北極的考察中,最引入注目的是「珍妮特」號的1879年考察。這是個悲劇結局。除了一艘小艇外,其它的人和船全部失蹤。當時這一小組幸存者的領導、工程師喬治?麥爾維爾後來參加了格利列營救行動,這一行動在艾利斯米爾島解救了美國a?w?格利列上尉和他考察隊的剩余人員,他們曾在這個荒涼的島上呆了近3年。
19世紀80年代,美國開始重建被忽視了的海軍。時機正好,艦船和武器發展到了一個高水平,一支采用最新設計而建立的艦隊不會很快落伍。國家有這樣的意願和手段,戰後的蕭條已被繁榮所代替,戰後的重建家園和其它國內政治問題已退居不引人注目的地位,美國人愈發對國外事務感興趣。美國工業化的進程很快,工廠主們預見到國內市場將要飽和,過剩產品的明顯出路是對外貿易,但是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和德國正處在一個新的帝國主義浪潮中,控制著整個世界市場。為了與這些正在興起的壟斷者競爭,美國的商界領袖們主張美國應重整它的商船隊,並建立一支能夠對其支援的海軍。
1880年,對商界的壓力非常敏感的共和黨,用控制國會兩院和總統的辦法控制了政府,新總統j?a?加菲爾德任命「大海軍」的鼓吹者w?h?亨特為海軍部長,由指揮和參謀軍官組成的班子向他建議該建設什麼樣的和什麼數量的海軍,由亨特提交國會的報告,要求至少建造68艘新的艦船。這一數量暗示了政府對海軍不重視。政府對此感到吃驚,趕忙調亨特擔當一個大使職務,並重新任命一個較為溫和的班子。這個班子提出了一個不那麼雄心勃勃的建議。
國會在削減了第二個班子的謹慎建議後,于1883年授權建造護衛巡洋艦「亞特蘭大」號、「波士頓」號、「芝加哥」號和通信船「多爾芬」號,公眾很快給它們起了別號「海軍的abcd」[譯者注︰因「亞特蘭大」(atl號、「波士頓」(boston)號、「芝加哥」(ch號和「多爾芬」(dolphin)號的英文名稱的頭一個字母恰為a、b、c、d,故公眾取此外號。]。這些艦船用二次大戰後的標準來衡量雖然很小,但是它們標志著美國海軍從舊到新的轉變。這些艦艇由鋼制造,以蒸汽為動力,雙層船體水密艙室,完全電氣化,但是他們的帆桅決定了他們的譜系。國會用舊艦修理經費不能超過建造一艘新艦費用20%的限制,鼓勵過時的木體艦船退役。
從1885年開始,國會每年向海軍提供建造經費,由于海岸設施能夠支持一支新的艦隊,海軍力量在數量和現代化程度方面慢慢地增長。這項工作起初為美國缺乏現代艦船設計經驗和建造鋼體船的能力所阻礙。美國早期有些鋼體船不得不從英國購買,裝甲、主軸和重炮也不得不從國外進口。
為了彌補鋼體船、裝甲和重炮等從國外進口的缺陷,海軍部長w?c?惠特尼把幾艘戰艦所用鋼材的定貨簽成一份440萬美元的合同,以此來刺激國內剛剛起步的煉鋼業向前發展,這樣他保證了海軍得到不間斷的用于裝甲的鋼材供應,而且也為海軍在國會爭得資金找到一個新的盟友。
這種新政策的早期產品是美國的第一批戰列艦,它們是1886年批準建造的「得克薩斯」號和「緬因」號,然而這些艦很快被作為二級戰艦,除了海岸防御作用不大。雖然後來在哈瓦那港爆炸的「緬因」號被劃為戰列艦,但是與它同型號的其它艦船更恰當地劃為裝甲巡洋艦。但是美海軍的設計者和艦船建造者正在學會他們的手藝,到19世紀80年代末期,他們已能生產諸如「紐約」號和「奧林匹亞」號等先進艦船,它們可與世界上任何巡洋艦相媲美。
許多議員和有頭腦的公眾發言人正開始對由來已久的海軍的貿易襲擊作戰計劃的有效性表示懷疑。不論是1812年戰爭時代的美國私掠船還是南部邦聯的巡洋艦都不能通過敵人的封鎖進入港口。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馬修?c?巴特勒嘲笑這種計劃為「毫無意義的游擊戰術」,他(並非所有參議員)要求建立一支能突破封鎖並能戰勝任何企圖從海上入侵美國的敵艦隊的戰列艦艦隊。
海軍部長本杰明?f?特雷西在他1889年年度報告里,引用巴特勒的觀點,要求建立兩支戰斗艦隊,在太平洋組建一支由8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在大西洋組建另一支12艘戰列艦的艦隊,這兩支艦隊至少需要60艘巡洋艦的支援。特雷西總結道︰「這個國家需要一支海軍以保證它免遭戰爭。但是,只有能從事戰爭的海軍才能完成這一任務。」
國會不準備按照特雷西的要求來建立一支艦隊,但它在1890年批準建造了3艘遠洋戰列艦,「印第安納」號、「馬薩諸塞」號和「俄勒岡」號,每艘艦的排水量均為10288噸,航速達到16節,裝備4門13英寸、8門8英寸和4門6英寸火炮,這是那個時代令人可畏的艦船。1892年國會又授權建造戰列艦「衣阿華」號,它的排水量和航速都超過「印第安納」級戰列艦。
在美西戰爭的前夕,美國已擁用一支雖然遠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但是已特別引人注目的艦隊;4艘一級戰列艦,2艘二級戰列艦,2艘裝甲巡洋艦,10艘護衛巡洋艦和大量的炮艇、淺水炮艦和魚雷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