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大飛機的希望
葉玉靈出來,手里拿著兩片車鑰匙,蕭宸笑道︰「不會是一人開一輛吧?」
「你就貧吧你,不就是贏我爸一局麼,瞧把你得意的。」葉玉靈把鑰匙一晃︰「這是我爸的車鑰匙,這是二哥的車鑰匙。」
蕭宸自然知道這是問他坐哪輛呢,就微微一笑︰「你二哥那車招搖了一點。」
葉玉靈就把其中一片車鑰匙往兜里一放,道︰「我爸的車,恐怕更招搖一點吧。」
「車牌是有點招搖,但車子不招搖,起碼沒那麼醒目。」蕭宸笑著,已經和葉玉靈走到一輛紅旗面前。所謂「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官小」,此時紅旗的車在京城頗為常見,所以車自然是不招搖的,但那車頭白底紅字的京V字樣,可就不那麼低調了,更何況京V過後,那數字是那麼的小。
「話說,咱們一汽還是不爭氣啊。」蕭宸望著車頭前的那一抹紅旗標志,忽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慨了一句。
葉玉靈倒是明白蕭宸感慨什麼,笑道︰「你三姑父就是一汽的老總之一吧,這話……」
蕭宸啞然失笑,搖了搖頭。
葉玉靈卻是到︰「其實咱們華夏人就是這樣,人家越幫,咱們越忙,人家不幫,其實倒也沒什麼做不好的,縱然需要一些時日,卻也比受人控制好。」
蕭宸點點頭,葉玉靈卻是把鑰匙遞了過來,很自然地道︰「我不喜歡開車。」
笑起來,蕭宸接過鑰匙,道︰「那我來。」他倒是不覺得開車有什麼不好的,這或許就真是性別差距帶來的不同,似乎大多數男人對汽車都會天生有愛好,蕭宸雖然沒有收藏癖,卻也還是喜歡這樣的速度機器的。也許正如一些人所說的,男人天生有「駕馭」沖動,不論是汽車還是其他任何事,甚至是對權力的向往,亦是如此。
紅旗轎車啟動起來,緩緩駛出玉泉山,蕭宸卻接著先前葉玉靈的話道︰「華夏人最不能依靠別人,其實**說得好,咱們華夏是個大國,靠誰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才能自力更生。外國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我們自然要海納百川的吸收,但卻也不能因此就搞洋文化崇拜,尤其是不能自己哭著喊著要當人家的雇工,知識產權都沒有,怎麼辦得好事?」
葉玉靈這時候忽然想起一件事︰「對了,說到這兒,我想起來一件事。上次寧姐跟我說,好像張旭江他們現在正在空軍內部策劃個一件大事。」
蕭宸微微凝目,問道︰「大事?」
葉玉靈點點頭︰「嗯,大事,我猜得沒錯的話,可能是‘大飛機’的事情。」
蕭宸眼前一亮,心神為之一振!大飛機,無數華夏有識之士神牽夢繞的大飛機計劃!
雖然只是听葉玉靈隨口一提,可是,就在這一刻,蕭宸恨不得立刻給張旭江,這個跟自己交往不多的姐夫打個電話,不論他們的計劃才只做到哪一步,不論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蕭宸只想對他說一聲謝謝,道一句辛苦。
鏡頭還是回放到世元1980年9月26日清晨,東方市北郊的大場機場。
太陽尚未升起,遼闊的機場卻是密密匝匝的人群,萬余雙眼楮鎖定在機庫大門。甲蟲般的牽引車緩緩牽出一個龐然大物︰流線型的機頭抹著清晨的朝霞,駕駛艙的前風擋玻璃,就像一雙大眼驚奇探望著外面的世界,渾圓的機身如同隧道開出的一列火車,高大機尾上則閃耀著巨大的五星紅旗和一個醒目的紅色標記——Y10。
她叫「運10」,華夏第一架自主設計的客機,也是華夏歷史上造出的最大飛機。
全場的呼吸屏住了。
「運10」的「處女飛」沒有令人失望,啟動發動機之後,開始在跑道上滑跑、加速,剎那間拔地而起,直沖雲霄,如同大鵬展翅,輕盈自如。
機場上萬工作人員無不熱淚盈眶、歡呼雀躍。那天,機場播放的是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在人頭攢動的參觀者中,甚至有剛下手術台不久的工程師,身上掛著輸液的吊瓶,執意要看為之奮戰10年的「運10」試飛。
「一支來自五湖四海的隊伍,還沒來得及‘排練’就被歷史匆匆推上舞台,以敏捷而穩健、整齊的步伐,一炮打響,成功上演了一出威武雄壯的大戲。」已經作古的「運10」總設計師馬先生,生前曾這樣評價華夏自主研制大型飛機的道路。
全國為之沸騰……
34年前,在東方市郊區,華夏開始了一項代號為708的工程——制造自己的大型噴氣客機。那時,國家領導出訪國外,都是乘坐租賃的外國航空公司飛機,外界評論華夏「尚未進入噴氣時代」,是「一只沒有翅膀的鷹」,對一個大國而言,這是多麼深入骨髓的諷刺!
1970年8月,國家正式下達文件,這項工程便被以文件下達的年月命名為708工程。來自全國航空工業300多個單位的各路精英被調集參與研制任務,以後該機被命名為「運10」。
「運10」是我國飛機設計首次從10噸級向百噸級沖刺,這種量級的放大和跳躍會出現「尺度效應」,需要重新找到解決的途徑。許多結構和系統,甚至概念和方法都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
當時,世界噴氣航空技術已經誕生了約15年,各種相關技術都落入設計者的視野。「運10」設計的飛行時間大部分在高亞音速區域,而當時只有前蘇聯的「圖104」、歐洲英國的「三叉戟」和美國的波音飛機能達到這個速度。副總設計師程先生回憶當時的研制工作說︰「這是個充滿創新意識的過程。大家把三個設計方案,全攤在桌上,互相討論,對比分析,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擇優選定世界航空技術手段為我所用,既需要有放棄、否定的勇氣,還需要駕御、消化它們的智慧,實現新的「工程綜合」。
例如在發動機的安裝方式上,設計人員首先否定了蘇式翼根式布局,然後手工制作出1:1的全尺寸木質樣機,按英國的尾吊式和美國的翼吊式進行風洞試驗,最後選定翼吊式。實踐證明,這個布局後來成為世界的主流布局,直至21世紀新開發的飛機仍然采用這個布局。又比如飛機的翼型,大家把當時能獲得的蘇聯、歐洲和美國的翼型都放到風洞中試驗,最後比較了試驗數據,為「運10」選擇了最合適的翼型。
不過,這種創造性的研制方法也遭到了一些嘲笑和質疑︰在發動機安裝方式上,有些人強烈要走蘇聯「圖104」的路線,選擇美式就是「膽大妄為」;有人譏笑翼型是英國的三叉戟。
但是,程先生認為,翼型作為一種工程研究的基本成果,各國都可以挑來利用。如果按照嘲笑者的邏輯,因為愛迪生發明的電燈泡是圓的,華夏就必須做成方的;福特造的汽車是四個輪子,華夏只有造出五個輪子才是民族的。而事實上,整個20世紀內,華夏所有飛機使用的翼型,從來沒有使用「李時珍翼型」或「祖沖之翼型」等純民族品牌的翼型。
種種分歧概括起來,無外乎兩種思路︰一種是「仿制論」,認定一個意識形態,不顧技術分析和試驗數據,主張不動腦筋地照抄蘇聯飛機,復制出華夏的「圖104」。
「運10」的研制走的是另一條路線︰拋開意識形態的干擾,用實驗和數據說話,在設計中所需的各種技術手段上,誰先進就用誰的。也就是我國飛機設計創建者徐先生一貫倡導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唯外國機型論」的方法,即根據飛機的任務需要和客觀數據,從世界航空技術總庫中挑選合適的手段,獨立自主地進行新的「工程綜合」來形成自己的設計。又稱「綜合設計法」,綜合百家之長,集成創新,形成自己的總體方案。
可貴的是,這些在蘇聯技術體系下成長起來的設計者突破了傳統技術軌道的限制。經過164次復雜的實驗。世元1980年,一架我國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客機出現在人們面前,使「運10」成為華夏第一架按英美適航條例設計的國產飛機。
「我從來就沒擔心過!」
「運10」試飛前,人們難免也會對技術產生質疑。就連起飛的前一天晚上,還有人問程先生︰「飛得起來嗎?」
「怎麼飛不起來?!」程先生急了。以後幾十年,總有記者問他諸如擔心是否飛得起來的問題。
「我從來就沒有擔心過。」因為親自參與了設計,因為有無數試驗數據的支持,更因為相信科學,所以他滿懷自信,心里有數。
果真,那天的試飛非常成功。
蕭宸是一個理智的憤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奮青。在他的電腦中,有許多從各種渠道搞來的「運10」珍貴的試飛影像資料,那些數據顯示著「運10」的飛行紀錄︰最遠航程8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110噸,最高飛行升限超過11000米。最值得稱道的是,該機還在被稱為「空中禁區」、「死亡航線」的西域,連續7次試飛。
有一張地圖讓人印象深刻,上面標注著「運10」飛過的航線,它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掌,覆蓋了我國版圖內所有的大山大江、高原平地、荒漠沃土、湖泊和領海︰以東方市為手掌心,「小指」指向黑省冰城,「無名指」直指祖國心髒京城,最長的「中指」抵西疆烏市,「食指」伸向「世界屋脊」西域佛城,「大拇指」則南抵穗仙、春城。
「運10」飛機的研制共采用了近百項新材料,一百多項新標準、新工藝。機體國產化率100%,除發動機向國外采購配套外,航電和機械系統國產化率超過96%。波音一位副總裁看了飛機之後說︰「如何研制大型噴氣式運輸機,你們畢業了,我們只不過早畢業幾年而已。」
因為采用了美國的翼吊式,有人認為「運10」是抄波音。美駐華空軍武官親自參觀「運10」之後說︰「凡是熟悉波音飛機的人,站在機艙門前看一眼就明白,‘運10’不是波音飛機的復制品,機翼構型明顯不同。」
為了對「運10」進行科學的論證,1981年6月,三機部、東方市邀請了航空、冶金、化工以及經濟界方面的專家共55位同志,包括樊先生、吳先生、王先生等老前輩航空專家,聯合召開了「‘運10’飛機論證會」,並進行考察。與會代表一致認為︰「運10」飛機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將來可以依此發展各種類型的民航飛機。
但是,世元1983年10月,由于繼續研制所需要的3000多萬元資金無法落實,「運10」項目被擱置,自主研發之路受挫……
90年代,航空工業部門制訂了通過國際合作發展航空事業的「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由麥道提供技術,合作生產MD80系列飛機和MD90飛機國產化;第二步與國外合作,聯合研制100座級飛機,約在2005年服役;第三步自行設計、制造180座級飛機,2010年實現。但不幸的是,到1998年秋,計劃宣告落空。
美夢始于組裝外國整機。
為了實施國際合作開發干線飛機的計劃,當時華方分別向波音、麥道和空客三大公司發出項目建議書。拋出的「繡球」很快引起波音、麥道的積極響應,原因是美國民機大廠商受到「運10」研制成功的強烈震動。麥道公司破天荒在美國境外首次與外國合作組裝、生產民機,即東方工廠的MD-82和MD-90。預計1995年至2000年,合作生產的MD-90項目,國產化率達到70%。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6年,波音兼並麥道。幾個月後,波音斷然宣布關閉麥道90生產線,東方的麥道生產線僅裝配了兩架而草草收場,成為最大的冤大頭項目。
組裝整機之路行不通,繼而轉向零部件轉包生產之路。國外公司對轉包生產過程嚴格控制。貓兒什麼都願意傳授給老虎,惟獨保留「上樹」的核心技術。多少年來,波音747的零部件有60%以上靠轉包,然而迄今為止,波音的轉包商中從來沒有成長出一個「波音」。
1992年的合資項目從干線轉向支線,提出100座的AE-100項目。初衷是請一個「洋教頭」提供技術支援,以華方為主體,來發展我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民用飛機。「第二步」計劃似乎眼看就要實現。但談判中,外方最後攤牌要求收取高額的「技術轉讓費」,並稱其為「入門費」。中方無力承擔。
華夏的民航飛機命運多舛。歷史一晃20年,華夏的廣闊藍天上,依然見不著「華夏制造」的大飛機身影。
然而,商務部部長的一句話淺顯易懂,讓普通百姓也能明白個中滋味——「在華夏,8億件襯衫才能換來一架空客A380。」
蕭宸長吸一口氣,徐徐呼出。
葉玉靈看了他一眼,悄悄伸手,輕輕抓住他握住變速桿上的右手,如星的大眼楮看著蕭宸,仿佛在告訴他,自己永遠跟他一道。
蕭宸平復了一下心情,朝葉玉靈一笑︰「我忽然想起來,寧姐昨天跟我提過,有一個酒會……都是年輕人參加的,好像就是幾個軍方的年輕人發起的,姐夫也是其中貴賓之一,那邊也口頭邀請過我。本來我對軍方的事情一向不過問的,不過既然……這次,我想去看看也好,你有空嗎?」
葉玉靈笑起來︰「我可是也算軍方的人哦,你也不過問?」
蕭宸頓時自己「掌嘴」了兩下,笑道︰「是是是,我說錯話了,軍方的事情,哪怕別的我都不問,老婆總要問的。」
葉玉靈白了他一眼,但這次竟然奇跡般地沒有反駁,只是岔開了話題︰「其實,這個酒會我也知道的。」
蕭宸頓時看了她一眼,然後忽然明白過來,以她的身份,顯然夠資格參加這樣一個年青一代黨內、軍內的精英酒會,不說她是總裝備部內計算機研究所的新一代精英,據說正在參加一個絕密級別的研究,就算只說她是葉松柏的女兒,那也就足夠拿到這個酒會的入場券了。
蕭宸點點頭︰「那最好,我們一起去。」他頓了頓,郝然道︰「不過我昨天沒怎麼注意听,具體是哪一天來著?」
葉玉靈笑道︰「後天晚上,玉泉山下。」
蕭宸點點頭,好時間,好地點。玉泉山上,那可都是住的顯貴,軍中顯貴尤其多,比如葉松柏,不就是住在玉泉山麼。不過玉泉山下卻不知道有什麼好地方可以弄這麼一個酒會,倒是頗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