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軍給26師等前線將士造成巨大的損失,中國空軍也並沒有閑著,事實上,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他們的表現都是非常奪目的。
從在杭州上空高志航大隊打出8︰0開始,國內就迅速掀起了「空軍熱」,到盤古行動後,國人對空軍的崇拜更達到**。
每逢有空軍的新聞,報童不用滿街跑,只要在街頭一喊,報紙很快就被搶購一空,甚至連零錢都不用找,書店里有關空軍的書十分搶手,男孩子以能當上空軍、姑娘以能嫁給飛行員為榮耀。
按照法肯豪森將軍的想法,中德聯合空軍應該采取「後發制人」的策略。在中國自身不具備生產先進飛機的能力,和海岸線被日本海軍封鎖的情況下,空軍無論飛行員還是戰機的補充都很困難。
為了保證持久抗戰的總戰略,空軍不能去和日本飛機在一線陣地進行消耗戰,最好的辦法是握緊拳頭打人,集中優勢兵力進行重點區域的防空,在內線打日軍空軍的伏擊並看準目標進行突襲。
「盤古」行動後,中德空軍又陸續轉場回到華東各內線機場,9月15日大本營會議中也明確了空軍在此戰役階段的任務︰空軍主要承擔的是內線防空,在防御各機場的同時,掩護南京、杭州等地的工業設施和難民向後方轉移,為反擊任務積蓄力量。
為了防止各機場遭到日本空軍的突然襲擊,中國空軍在華東地區組織了大量的對空觀察警戒通訊哨。
從早到晚都有飛行員背著傘包坐在飛機里隨時準備升空作戰,飛機旁邊是機械師們,指揮官就在不遠處的指揮所里,其余飛機交錯排列在不遠處。
當得到日機的消息時,了望台就打出一面深藍色的旗幟,代表警戒信號,為了節約起飛時間,飛機無需滑跑到起跑線上,而是直接從停放處起飛。
根據西班牙戰場的空戰經驗,德國志願空軍的地勤人員已經在野戰條件下為飛機座椅後面加裝裝甲,很多中國飛行員也學習著在座椅背後裝一塊鋼板,這救過許多飛行員的命。
中德空軍還抓緊時間演練了很多戰術,如飛行員們依靠陽光的掩護分成幾個小隊從不同方向對敵人發起攻擊。
在異鄉作戰,語言障礙是最大的不便。德國空軍志願人員在中國作戰,曾發生跳傘的飛行員被當地民眾圍攻的事件,為了盡量避免類似的誤會,國民政府為他們制作了藍色的袖章,上寫「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
9月20日,日本陸軍獨立飛行第10中隊的12架戰斗機、獨立第11中隊的10架輕轟炸機和海軍第13航空隊的9架戰斗機、6架轟炸機聯合突襲南京。被地面警戒人員發現後並及時傳回空襲警報,中國空軍第21中隊中隊長董明德、副中隊長樂以琴立即駕機升空攔截日機,與此同時,德國志願航空隊多架戰機也爬上二千四百多米高空,構成立體縱深的空戰態勢。
中德空軍的戰斗機,先佔據有利高度,等待日機進入布好的口袋。他們的戰術是︰德國志願空軍的戰斗機在南京東北巡邏,發現日機群後即發起進攻突入日機編隊,迫使日軍戰斗機與轟炸機分離,中國空軍戰斗機質量稍遜,巡邏位置就稍微靠後負責保衛南京市區,重點打擊日軍轟炸機。
這是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的空戰,可謂此階段一個典型的空軍伏擊戰,日軍飛機還沒到達指定投彈區域,就被中德空軍團團圍住。
中德空軍此戰共出動戰機70余架次,德國志願空軍的bf-109先攔截日軍的96陸戰、96艦戰,21中隊的霍克3戰機則專挑日軍轟炸機打。
很多日軍轟炸機發現情況不對,隨意扔下炸彈就開始跑路,20分鐘的空戰,來襲的37架日機被擊落25架,僅有12架逃了回去。年僅22歲的樂以琴又獨自擊落2架敵機,成為中國空軍中第一個擊墜敵機過10的雙料王牌飛行員。
在抗戰初期,戰場上很難俘獲日本軍人。日本兵認為當俘虜是莫大的恥辱,他們氣焰凶頑,又听不懂中國話。
可跳傘的飛行員有時候連想當俘虜的資格都沒,很多跳傘的飛行員沒落地就被地上的人當靶子打,能落地的人有時候更加可憐,經常發生被老百姓圍歐致死的情況,而中國飛行員即使被擊落,只要能跳傘,在老百姓的幫助下,都可以很快返回部隊,這就是內線作戰的巨大好處之一。
9月25日,**得到情報,日本「龍驤」號航空母艦出現在浙江舟山群島以北大戢洋海面,「龍驤」號是侵華日軍第3艦隊的主力艦之一,上海戰役爆發後,‘龍驤‘號上的飛機多次起飛轟炸華東地區的城市和居民點,犯下了滔天罪行。
該艦長175米,寬20米,滿載排水量1.3萬噸,能搭載戰斗機、攻擊機和轟炸機共48架。它于1933年5月9日竣工于橫須賀工廠,是當時日本海軍擁有的航空母艦中較新的1艘。
大戢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東海和黃海的要沖,扼南北航線咽喉。「龍驤」號停泊于此,對東南沿海中**隊的防御構成極大的威脅,就連國民政府首都南京也時常遭到「龍驤」號上飛機的轟炸。
盡管日本陸軍的華北航空兵團剛被中德空軍的「盤古」行動搞的七零八落,可其海軍卻沒有長教訓,處在中國空軍攻擊範圍之內,「龍驤」號航空母艦仍大搖大擺地在中國近海游弋,並且幾乎毫無防備。
「龍驤」號出現的情報被立即上報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老蔣同志對此十分重視,當即命令空軍實施轟炸,擊沉「龍驤」號。
9月26日清晨6時許,南京機場響起一陣轟鳴聲,中國空軍享有‘鐵雨大隊‘之美譽的第2大隊6架諾斯羅普式轟炸機,在第11中隊中隊長徐卓元的率領下,迎著習習的晨風呼嘯著向東南方向飛去。它們此行的目的是搜尋和襲擊游弋在東海海域的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龍驤‘號及其他日軍艦船。
轟炸機編隊飛臨大戢洋海面上空,在遼闊的東海上空仔細地搜索著目標,不久,他們在茫茫的海面上發現了「龍驤‘號。
長機徐卓元首先發現了目標,他仔細觀察,看清「龍驤」號的煙囪正冒著濃煙,甲板上一字排列著幾十架飛機。「發現目標,降低高度!準備攻擊!」徐卓元興奮地下達了命令,飛行員們俯視‘龍驤‘號巨大的深色軀體,迅速地做好了攻擊前的準備工作。
轟炸機隊的中國官兵在出發前人人都寫了「絕命書」,他們發誓,如果遭到日軍高射炮和戰斗機的攻擊而無法投彈時,就駕機與敵人同歸于盡,因此,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他們俯沖下去飛得很低,成噸的炸彈傾瀉而下,命中率非常高。
頓時,巨大的爆炸聲劃破了海面的寧靜,滾滾濃煙騰空而起。停在日艦甲板上的飛機頃刻間淹沒在一片火海中,有的當即被炸彈擊中,有的則被爆炸的氣浪掀翻,墜入大海,只有2架飛機緊急起飛升空。甲板上的日本水兵在極度混亂中,有的爬進救生艇逃命,有的則慌不擇路跳入大海。
「龍驤」號在轟炸過後,成為一個水面漂浮的火棺材,可惜中國空軍沒有魚雷攻擊,炸彈命中雖多,但未引起殉爆,再加上日軍損管人員的努力,「龍驤」號最終也未沉沒。
轟炸結果,正如一位美國海軍將領在對比轟炸和魚雷攻擊的作用時所作的評價那樣,「從艦底進水比從艦的上部進空氣有效得多。」
但這次轟炸摧毀了「龍驤」號的大多數艦載機,嚴重破壞了「龍驤」號的艦體,使其不得不被拖回日本本土花費了4個月的時間進行修理。
更重要的是,中國空軍的成功出擊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日軍其它航空母艦再出現在中國近海時,從此變得真正小心翼翼起來。
按照收縮防御、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9月30日,26師等部隊曾經浴血奮戰的蘊藻 陣地被**主動放棄,**退守大場、南翔一線,上海市區部隊退守蘇州河以南。
大場鎮位于上海市郊東北部,大場很小,它只有0.36平方公里的面積。京滬鐵路和走馬塘河圍繞著只有一條街道的大場鎮,3里長的小街上拉扯出九橋十八弄。
但它像一個圓心,從這里出發可以輻射淞滬戰場的每一個據點,南臨閘北和京滬線,東是江灣和淞滬鐵路,東北是廟行、張華 、蘊藻 、炮台灣,北通劉行、羅店、獅子林和瀏河,西面是南翔、陳行、廣福、嘉定,可謂真正的交通中心。
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大將坐在寬大的皮椅上,呆望著牆上的地圖,用了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幾萬人的傷亡,圖上的攻擊箭頭終于再次前移了一小段。
不過松井石根雖然有些沮喪,但並沒有氣餒,日軍也是執著的部隊,他們要達到一個戰略目的,決不會吝惜兵員和彈藥,松井石根認為只要再加一把力攻下大場就可以完全佔領上海了,雖然前線部隊的傷亡很大,他還是下令第3師團立即開始進攻。
他已經听到風聲,日軍大本營對上海派遣軍的作戰效果非常不滿意,已經在研究如何改變現在僵持的戰場局勢,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他也必須拼命,當然拼的是手下的命。
防御大場的是桂軍174師,桂軍武器裝備不如中央軍,但戰斗力是相當強悍的。171師在突然遭受日軍毒氣彈攻擊而丟掉一線陣地後,師長親自帶隊連夜組織反擊,付出重大犧牲後將陣地重新奪回,並完整將陣地交給兄弟部隊就是鐵證。
桂軍打仗不怕死是出了名的,他們有勇猛頑強的剛性和堅忍不拔的韌性,在進攻中具有攻擊精神,在防御中機動靈活。在軍制上,他們在省內采用兵役制,提倡尚武精神,擁有較充足的兵源,對那些到了兵役期的人,如不入伍,即在鄉組織訓練。桂軍非常重視班長的作用,對班長進行各種訓練,重在豐富實際帶兵和作戰經驗,因此部隊很有戰斗力。
10月2日晨,太陽從東方慢慢升起,大地上的霧氣,很快就被陽光驅散了,太陽光直射在大地上,一切目標被陽光照射得特別清楚。
日軍炮兵的轟擊和空軍的轟炸,拉開了大場防御戰的序幕,陣地上只听得飛機轟隆聲和炮彈爆炸聲,大場很快就完全裹卷在團團塵煙之中,日軍的10多架97式艦載攻擊機發出瘋狂般的嘯叫,接二連三地在陣地上空翻滾,煙柱四起的炸彈落處,密如冰雹的炮彈瘋狂地橫掃過來,斷木直甩半空,石塊滿天飛起。
在炮兵與空軍的掩護下,第3師團隨即以大隊規模的的兵力一波又一波的拼死反復沖鋒。不需要任何的余熱,大場阻擊戰在第一天的戰斗,其激烈、殘酷就到達白熱化。
戰至下午,日軍的炮火和炸彈,已將守軍的陣地夷平,守軍的工事只剩下彈坑和堆壘起來的日軍尸體。
在這樣的戰場上,人們已經沒有生的指望,只有殺敵的本能。彈藥用盡了,援兵還沒到,就等著日軍近前來,用刺刀、石塊、徒手或牙齒去拼命。前沿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共6次,其殘酷與壯烈情景可撼山岳。
英雄們的血不是白流的,他們在蘊藻 、大場等陣地的頑強阻擊為**調整戰略部署、轉移工業設施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時間。
**已經開始為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軍布置口袋陣,只是在具體細節上還有分歧,一種方案是︰在日軍陷入吳福-錫澄國防工事線時,進行反擊,持這種觀點的人屬于穩重派,不用放棄吳福-錫澄工事線,缺點是日軍戰線也不夠長,即使反擊也很難有圍殲的效果。
另一種方案則是︰干脆逐步放棄吳福-錫澄防線,在日軍攻擊南京時再進行反擊,缺點是萬一反擊不利,南京就危險了。
10月5日,大場和其周邊陣地依然牢牢的掌握在中**隊手上,遠在東京的日軍高層的耐心終于消失了,決定將侵華戰爭主要進攻方向從華北轉向上海方面,打破現在戰場的膠著狀態,急從日本國內、中國東北、華北抽調3個師團組成第10軍在杭州灣登陸,迂回上海,協同淞滬地區日軍作戰。
華北日軍調動的情報很快就傳到了國民政府,雖短時間無法確定具體有多少增援兵力,但已經給**敲醒了警鐘。
10月20日拂曉,日軍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率第6、第18、第114師團及國崎支隊(第5師團第9旅),在杭州灣的全公亭、金山衛間登陸,策應上海派遣軍實施迂回包圍。
淞滬抗戰進入真正的**階段,因為在確定日本第10軍登陸位置和攻擊方向後,薛岳將軍認為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主力苦等的好機會。
他立即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計劃,︰a集團放棄上海,後撤至吳福-錫澄國防工事線與c集團合力堅決阻擊上海派遣軍;b集團放棄杭州灣的防守將第10軍迅速引誘到南京附近和d集團合力加以圍殲。
他的具體依據和構思是︰
第一、日軍增兵後,不會滿足于僅得到上海,一定要向國民政府的首府南京進攻,由于太湖的阻隔,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在地理上就被分割為兩個戰略集團。
第二、第10軍進入內陸的進軍路線,不能像沿著長江推進的上海派遣軍一樣,得到日本海軍炮火的支援,也就失去了日軍的最大優勢。
第三、在常熟到蘇州,江陰到無錫之間,有堅固的吳福-錫澄國防工事線,c集團軍在此準備多日,具備阻擊上海派遣軍的條件。
第四、根據2個月以來和日軍的作戰經驗,只要重兵防守,後方和側翼不被威脅,阻擊上海派遣軍一段時間是有把握的,而目前我們在這個區域有a集團和c集團兩個重兵集團,合計兵力達到近40個步兵師,扣去一些損耗嚴重正在修整的部隊,也有22個步兵師,兵力和部署是完全能滿足條件的。
第五、必須加強無錫、常熟、江陰等地的防守,尤其是宜興到無錫之間的防守是重中之重,保證a、c集團的補給通道。
第六、利用有利地形和既設陣地,逐次抗擊,逐步放棄在第10軍進攻路線上的金山、嘉興、南潯、吳興、長興、廣德等地,誘敵深入,進一步分割其和上海派遣軍的聯系。
第七、以上地區的中**隊,主要是防守杭州灣的b集團,棄守陣地後,向浙江南部轉移,待d集團主力反攻時切斷第10軍退路和補給。
第八、**的預備軍d集團,在南京附近已經修整多日,計有25個精銳的步兵師,2個裝甲師,1個炮兵旅和4個獨立炮兵團,空軍由于是內線作戰,可以保證短時間南京附近的制空權和打擊力量,有足夠圍殲第10軍的力量。
第九、日軍完全依靠海上補給,不斷引誘第10軍向西進攻,其離南京越近,進入內陸越深入,進軍速度越快,我們斷其補給通道和反擊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第十、……。
薛岳將軍的這個反擊計劃,得到了顧問團法肯豪森將軍和白崇禧等**高級將領的強烈支持,最後被蔣介石認可而迅速得到了執行,**將之命名為「女媧」計劃。
這個計劃能夠實施的基礎是,**進行上海會戰,是早有準備之戰,到10月初,動用了全部的空軍,調動了全國陸軍總兵力的1/3以上,在南京、杭州和上海這三角地帶範圍內已經集結了近80個師的部隊,而且還多是**精銳,在上海戰區是有相當優勢的。
以前優勢一直發揮不出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上海附近戰場區域太小,日本海軍的作用又過大,中**隊的反擊很可能得不償失,蔣介石堅持不肯放棄上海,也等于是束縛住了中**隊的手腳。現在第10軍的到來,反而為**預謀已久的反擊創造了機會。
(對戰略感興趣的朋友,建議看下這副日軍進攻南京的戰略地圖,非常有助于大家理解薛岳將軍的這一戰役規劃,我們只能是紙上談兵流了,但分析這一地區地形後,感覺中**隊如果有書中的實力,反擊方案還是可行的。)/month_0604/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