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新境 2.引言(2)

作者 ︰ 周汝昌

第2節引言(2)

「境界」一詞,實出于此。至于顧虎頭,他拿吃甘蔗來比喻飲食的滋味,與修道全無交涉。因為甘蔗很長,分有許多節,真正甜的部分在中上部,下面越來越接近根部,就變得又粗又硬,味道差了很多。所以先倒過來吃根部,就會越來越女敕,越來越好吃了,這叫「佳境」。

我這麼一講,您可能又向我提出問題,你的書名《紅樓新境》到底是指佛家的「境界」還是畫家的「佳境」呢?這個提問很有意味,我的回答未必全對。為了簡明,我把這個復雜的問題化為一兩句,希望您能滿意。「境」是個雙面詞,它包含著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正如佛法道理無實物可幫助講解,而藝術品則有實物顯示于人。一個文化造詣深厚的人,能夠領會很深的道理和境界。但如果沒有了「文化造詣深厚」這一主觀的條件,客觀存在的優劣高下也就無法講起了。因此,我這本小書的取名是說近年來讀《紅》多下了一點工夫,這才能夠發現和感受雪芹筆下更豐富、更美好的「境界」。

曹雪芹在他的書中也曾用了「境界」一詞。這就是《紅樓夢》第八回中的一首七律,說的是︰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說大唐。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假皮囊。

……

此處的「境界」恐怕是指媧皇賦予那塊石頭的靈性,而後來石頭卻被一僧一道給點化成了一塊玉墜。玉墜是個假象,它已經沒有原來的靈秀的真「境界」了。

提出「倒食甘蔗,漸入佳境」文藝鑒賞主張的顧虎頭,在《紅樓夢》第二回中就已被著重提到︰「如前代之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頭……」前面幾個人用的都是真姓名,而唯獨把大畫家顧愷之稱為「虎頭」。原來「虎頭」是顧愷之的乳名,僅這一點就表現出雪芹對顧虎頭有著更為豐富的感情。比如,顧愷之字長康,雪芹則連這長康也不稱,單單要叫他的小名,這就像是最親密而不拘俗禮的朋友關系了。又如,在東晉當世,已經有了「痴絕顧長康」的評語,可見「痴」是顧虎頭的一個最大特點。

他本來智慧最高,而一發起「痴」來又最容易受人哄騙,這就是性情上的兩面性,符合「正邪兩賦」之人的雙重性情。再如,顧虎頭又和「通靈」這個詞語有著特殊的關系。一個例子是虎頭給嵇康作傳,開頭就說嵇康是一位「通靈士也」,你看這豈不極為重要?另一個例子是他把自己最珍惜的繪畫作品鎖在一個櫃子里,怕人偷竊,後來,有人知道了這個秘密把櫃子從後面打開,將這些畫作都盜走了。他發現後,卻不懷疑被人拿走,反而自豪起來,說他的畫都「通靈」了。

這位大藝術家真是「痴絕」得無人能比!還有一例,就是漢代著名學者劉向,搜集了七十二位有節操、有道德的賢妻良母素材,為她們一一作傳而成《列女傳》。這實際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尊重女性的重要著作,而顧虎頭也很看重此書。他給這七十二位列女都繪制了畫像,而且是畫了兩本,即後世所說的《大列女》、《小列女》。這又是一項「開闢鴻蒙」的藝術創作,由此才又演變出後世的所謂《百美圖》,只不過是畫《百美圖》者未能領會劉向的「七十二」是八個九的乘積數,而雪芹卻由七十二這個**之數引申成為十二個九的一百零八位。明白了這些中華文藝史上的特點特色,你才能夠不遲疑地接受我所主張的雪芹真本《紅樓夢》原為一百零八回,與所謂「一百二十回全本」毫無交涉。

以上說了這些關系,都是為了什麼?就是讓你比較深細地理解這本小書題名為《紅樓新境》的「境」字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領會。

辛卯年九月三十日

2011-10-2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新境最新章節 | 紅樓新境全文閱讀 | 紅樓新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