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說「沁芳」
我曾講過大觀園是《紅樓夢》各種場景場合的地點核心,書中稱它為名園或芳園,如「芳園築向帝城西」,如「芳園應錫大觀名」,但是這樣的「芳」都屬于泛名的用法。須知,大觀園另有一個「芳」,其用法卻與泛稱並非一義了。
我曾說過大觀園這個名字有點張皇其詞,既不典雅,也不美麗,究其實際還不如稱它為「沁芳園」,覺得那才更有意味,更有詩的境界。理由何在?十分明顯,貫穿整個園子的一條命脈就叫沁芳溪,溪上有橋,橋上有亭,這些我已說過多次了。所以說它是命脈,就在于沁芳橋亭是入園第一處制高點,登上此亭,四顧一望,風光從四面八方入目而來,這是其一。
其二,全園許多軒館,即《牡丹亭》里所謂「十二亭台」,都是繞著此溪曲折掩映而建築起來的,沒有這條命脈園子也就不復存在了。但「沁芳」二字又是何意呢?我也說過它是《西廂記》中一個名句的「濃縮」或「再鑄」——那名句本來是「花落水流紅」,這是《西廂記》開篇崔鶯鶯所唱的一支﹝賞花時﹞曲文。我常自忖,這五個字若講本意本質,無非就是人人常說的一個「落花流水」而已,而經過王實甫這個大才人,就這麼變化了一下,「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出自鶯鶯之口,便讓你立刻感到那種中華詩詞曲的文學之美,真是難以形容。
可是誰也沒有料到,「花落水流紅」出現之後,竟然又有一個曹雪芹膽敢把王實甫的那五個字一下子又變成了「沁芳」,比王實甫之曲文更加簡淨,更加豐厚,令你咀嚼玩味無窮。
此意既明,就又該追問一層,即此園此溪為何單單取這「沁芳」之名呢?有注解嗎?答曰︰有。但這個「注解」不是幾句簡單的話和死板的文字就能說明,而是一段佳境妙文。
這就是第二十三回寶玉搬入大觀園後,第一次具體的行動就在暮春三月,獨自攜了一套《會真記》來到沁芳閘橋處,坐在桃花樹下一塊大石上,仔細玩賞書中美妙文詞。這時風吹花落,弄得滿身滿地都是,寶玉不忍踐踏,用袍襟兜起,灑入溪流,見落花隨水溶溶漾漾流出園去……以上這種情景令你如同身臨其境,幾乎進入了書冊之中,與書中人物共同感受,共同嘆息。這就是為何我說大觀園不妨改稱「沁芳園」的根本理由。
對于這個「沁」字我再略說幾句,字典的解說引唐代韓退之的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並說明「北人以物探水為沁」。其實用白話來說就是用水浸、泡、滲的意思。在此就是說「殘紅狼藉」落于水中,被水浸濕,隨流而去,也就是「花落水流紅」、「流水落花春去也」。
所以,花與水的相連,是人對于良辰美景、美好人生容易逝去的感懷,正是《牡丹亭》所謂「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所以,林黛玉隔牆聞曲,听到此處不覺心動神搖,如醉如痴,站立不住蹲身坐于石上……請你再看再思,我說沁芳溪是大觀園的命脈有理無理?
若說有理,那麼大觀園又是《紅樓夢》的核心,這豈不就可以層層推理,推到「沁芳」二字才是《紅樓夢》全部之核心,這個核心也就是第一個關鍵之詞。
末後,讓我再舉一個小例。北宋晏幾道《小山詞》的第一篇﹝臨江仙﹞是這樣寫的︰「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羅裙香霧玉釵風。靚妝眉沁綠,羞艷粉生紅。」如果你對「沁」字還要再作一番玩索,那你從「眉沁綠」處可增添很多新感受了吧?
詩曰︰
殘春無語怨東風,萬點飛花錦繡重。
一展西廂心已醉,沁芳原是水流紅。
己丑年五月十四日
200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