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帥之路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株洲大戰

作者 ︰ 雲鶴飛山

曹世昆頂著南征軍總司令的帽子跑到了武漢,卻不願意再往前了,雖然自己號稱虎威上將軍,但是實際上,這麼多年來早就沒了年輕時的那份虎威了,自己最後一次赤身執刀沖殺在前冒似都是在朝鮮抗日那會的陳年往事了,這一轉眼居然就過了二十二年了。[全文字首發]

1916年在四川被蔡峰包圍在絕谷之地時,曹世昆徹底失去了軍人的最後一絲勇氣,從小到大他就沒那麼害怕過,從那以後他已經不敢再以身涉險了。但是在外人面前,他還是裝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夫樣,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勇氣跟地位一直都是在成反比增長的。

好在老天待自己不薄,手底下還有吳子玉和馮秉坤兩員虎將。

無論是去鎮壓二次革命還是追剿起義軍,或是入川抵擋護國軍,這二個人都是堪當大用的,人說北洋第一代,馮嘉雲最善戰,北洋第二代曹世昆最善戰(曹世昆巨汗中),北洋第三代就看三鎮兩條狼誰比誰更強了。

此次反復闢之戰,這兩人又給曹世昆掙下了莫大的面子,不然徐恩明那小子會屁顛屁顛跑來說只要自己出兵,副總統的寶座一定送上。

可曹世昆也心煩的緊,這次自己單獨決定南下,引起了整個直系集團對自己的不滿,曹世昆雖然沒讀幾天書,但是不代表他傻,他清楚自己的本事,如果離開直系自己單干,下場不會比張榮強多少,因此無論段吉祥怎麼拉攏,他都牢牢的跟著馮嘉雲。

這次則是事出有因,皖系給的條件太好了,給編制,給裝備,給錢,給官位。男子漢大丈夫立足于世,所求不就是錢和權嘛。

後果是嚴重的,甚至超出了曹世昆的預期,首先就是第十六混成旅被陸中平派到南京去了,這等于斬斷了曹世昆的一只胳膊。不過曹世昆也能理解,直系的大佬們就怕自己手中實力充足了之後,腦子一發熱,假打變真打,小打變大打。

曹世昆其實也有自己的主張,那就是在湖南真打,自己答應了吳子玉的,要給他弄個湖南督軍當當的。做人要講誠信不是……

吳子玉,祖籍江蘇人,長馮秉坤六歲,年輕的時候,其父曾虛報年齡讓他在登州水師營听差。後來吳子玉抽上了鴉片。1897年的一天,21歲的吳子玉煙癮大發,可「普通座」已無空位,吳子玉便與當地著名豪紳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幾口過過癮。誰知未過成煙癮,卻被翁氏踢了一腳,趕出了房門。為出此口惡氣,吳子玉找到了當時蓬萊縣城很有名氣、由十個落第書生組成的「十虎」集團,求這些文痞、訟棍幫忙出氣。不日「十虎」大鬧翁府,翁府豈是好惹的,他們立刻遭到官府緝拿。為避此禍,吳子玉連夜逃往北京,窮困潦倒。為了糊口,他只有憑自己念過四書五經的能耐,刻苦攻讀「相命書」,為他人卜卦算命。

次年,駐扎在天津的淮軍聶成部,因在四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傷亡慘重,奉命招兵,擴充隊伍。曾經在家鄉當過水師營學兵的吳子玉,決定投筆從戎,到天津應征入伍參加了武衛軍,從此踏上軍旅生涯。無論是吳子玉本人或是翁氏都沒有想到,煙館「雅間」的一腳會踹出日後的一個手握重兵,叱 風雲的大軍閥。

吳子玉和馮秉坤不同的是,他沒一個好舅舅,當兵後,他戒了大煙,但是因為動作不規範,經常受到訓誡,也落下了「吳大傻」的外號。這兵當的也是艱難。一直到1902年的一天,吳子玉給人送文書,發現了書中的一個典故用錯了,他指了出來,才被發現原來是個秀才,立刻被推薦到劉良督辦的保定軍官學校速成班學習。[我搜小說網]但是此後仕途依然不順。

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從大梁北洋督練公所中選拔出包括吳子玉在內的16個能干得力的青年軍官,與31名日本情報人員秘密組成中日混合偵探諜報隊,渡海到旅順,大連等地刺探俄軍軍事活動情報,尤其是俄國東方艦隊的情況。在執行此次任務中,吳子玉給人的印象是「溫和良順,舉動不苟;交人圓和而不露圭角;任事處變而不急近功和不邀虛名;所自信以為是者,則行之以漸……」因此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總有法子先生」。

吳子玉還向日方建議用多只普通漁船日夜不停地對俄艦隊進行騷擾、試探,趁其麻痹之際,把日軍情報船混在漁船中送到海上陣地,港內各艦陣位信息成功地反饋到指揮艦,為日軍殲滅俄國海軍殘余,以及陸上要塞決戰作出了貢獻。

10月,吳子玉在一次送情報的途中被俄羅斯人抓住,在送去槍斃的途中,他成功跳車逃月兌。

戰後,吳子玉被日本帝國政府授予六等「單光旭日勛章」一枚,以表彰其功績。不過此後的吳子玉仕途依然不順,因為他是中國人,這里講究的論資排輩。他一不是安徽人,二不是河南人,三不是直隸人,同鄉他是沾不上了,他的年紀,和第二代北洋比,小了點,和第三代北洋比,大了點,同年也沒他什麼事了。至于同窗就更不靠譜了,他是保定速成班的,其他的那個不是天津出來的。因此此後他就在第三鎮當了個小管帶。

他被曹世昆發現則是一次意外,1909年,曹世昆帥部移防吉林,需要一張當地的軍用地圖,身邊的親信拍馬屁還不錯,可是扯到業務那就要拉稀了,結果全鎮上下,就只有在這里干過諜報的吳子玉身上存了一份日本繪制的軍用東北地圖,由此吳子玉引起了曹世昆的注意。

武漢革命時期,曹世昆帶兵去山西打霍西山,結果手底下一協兵馬兵變,曹世昆被圍在指揮部里,吳子玉第一時間帶一團人馬殺到,擊潰了這支兵變的「革命軍」,第一次救了曹世昆。

後來四川的二救曹世昆那就不用提了。有了曹世昆的照拂,吳子玉的仕途才變得順利起來。

這次南下,曹帥就說的很明白了,打下湖南,自己就是湖南督軍。

吳子玉以第三師代師長身份指揮第三師三個旅一萬八千人從岳州開進了長沙,這一路沒有遭遇任何抵抗,但是斥候尖兵已經帶回了消息,北伐軍在株洲一帶集結,準備和自己決戰。

現在擺在吳子玉面前就兩條路,一是就在長沙,反正光復長沙也是大功一件了,在這里等待十二師和王佔遠的軍隊上來。這樣兵力上才能和對方持平。這是求穩的法子,但是很可能這一仗就變成長期混戰了。這不是吳子玉願意看到的,其實他這一次和馮秉坤一樣,也是反對曹世昆出兵的,理由非常簡單,湖南的戰場上由于趙炎武的倒戈,本方已經失去了戰略主動的地位。這個時候坐守岳州都好過大舉南下,更何況由于總理心存私心,保存皖系實力,軍隊的開拔並不統一,不僅犯兵家大忌,變成了添油式調兵,而且還很容易被南軍個個擊破,不過現在看來,南軍似乎也受困于物資和後勤,戰場主要擺在湖南,而且還集中在京廣鐵路線上。

這樣的仗實際上就變成了拼消耗,看誰能扛得住,戰略回旋空間都是十分有限的。

吳子玉不斷派出斥候,收集南軍的情報,這一點他自己非常重視,他經常對手下的軍官說,打仗其實就是打兩點,一是後勤保障,二是偵察工作。把這兩點做好了,這仗打不打你都立于不敗之地了,至于光著膀子拿著大刀帶頭沖鋒,那其實已經是落了下乘了。

6月5日,長沙一帶的天氣已經熱了起來,每天差不多都在32度以上。吳子玉感覺不能這麼拖下去了,天氣越熱,對北方兵越不利。必須抓緊時間打下衡陽,控制住湖南的南大門,把南軍趕回廣東去。

各種情報很快也被收集匯總上來。

株洲地區駐扎的南軍是粵軍李濟遠和許明智的兩個師以及趙炎武的三個旅,合計三萬五千人,可謂是聲勢浩大。僅從數量上看,大約是吳子玉的二倍,但是吳子玉沒什麼擔心的,從對方的布防看,趙炎武的軍隊被頂在了最前面,說明南軍不信任他,而且這三個旅是趙炎武保命的本錢,吳子玉估計一旦真的開火,趙炎武很可能不戰而退。

李濟遠和許明智的二個師大約四萬人,一左一右在趙炎武防區後面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布防,三部成品字擺開,祖武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利用自己的優勢兵力,逐步消耗北軍,然後等北軍陷入疲態後,全力反擊。

如意算盤是打的響,但是很明顯是犯了大忌的。

吳子玉是用兵的行家了,所謂品字布陣,關鍵在頂頭這個口上,這個口在,後頭的兩個就能對起進行有效支援,無論是反擊還是迂回包抄都可以執行。換句話說,這個頂頭的口字才是一切戰略設想的關鍵和基礎,祖武他們顯然是不懂軍事,這麼一個關鍵和基礎性的位置怎麼可以把趙炎武頂在這個位置上呢?換句話說,一旦頂頭這個口字被突破,後頭兩個口就很難形成合力,更容易被各個擊破,從而導致總潰敗。

這算是信任還是算猜忌呢?

品字陣,吳子玉也會用,不過他一般是把自己最信任,最能打防守的部隊放在這個陣口上,可以這麼說,這個位置上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6月6日,吳子玉將手下第九旅蕭耀北部,第十旅孫岳部,第十一旅王承斌部,以及參戰後編練,剛從北方調來的的補充一旅彭壽成部共計四個旅二萬四千人布防在長沙的昭山地區,趙炎武的三個旅則布防在青水荷花地區。吳子玉很直接的寫了一封信給趙炎武,表示您趙炎武也是北洋的老前輩的,大家在這里開仗是不合適的,而且我這邊也比您人多,打起來您不佔便宜,晚輩建議您還是帶著軍隊朝邵陽地區轉進好了。晚輩可以等您三天。

6月9日,趙炎武也沒跟粵軍打招呼,直接帶著部隊西進湘鄉,半途又移師邵陽了。這就是著名的吳大帥一信退敵。

6月10日凌晨二時,粵軍發現前方情況異常,但是還沒等做出反應。駐防在曲尺,馬家河,群豐三地的粵軍李濟遠部就遭到了第三師的猛烈攻擊。

第三師組建了一支300人的敢死隊,由吳子玉的衛士長彭勇帶領,悄悄渡過了湘江,埋伏在離馬家河鎮四里地以外,戰斗打響後,彭勇帶著這三百人穿過馬家河直闖李濟遠部的月復地,作戰目地很明確,減少交火,制造混亂為主。馬家河的守軍是粵軍第三師的一個團,他們發現自己的身後也出現了北軍,心里非常恐慌,團長思慮再三,也不等師部的命令了,立刻帥部放棄了防區,緊急後撤。這時一直在等待的孫岳部立刻發起了攻擊,該團那里還能抵抗,立刻潰散了。近千名士兵跑的到處都是,加上大多數士兵又听不懂北方話,因此孫岳基本上沒撈到什麼俘虜,他也不敢停下來抓俘虜了,吳子玉的脾氣他是知道,他立刻讓手下的尖刀營繞過群豐向雷打石地區前進,自己帶著大部隊殺向群豐。

李濟遠的師部就設在群豐,和馬家河相距部過七八里地,前頭的槍炮聲一響,李濟遠就知道壞事了,要麼就是趙炎武的部隊已經垮了,要麼就是這老小子又倒戈了,不然不可能槍炮聲離自己這麼近。他手下五個團分散的比較開,在身邊的就一個團二千人,曲尺,馬家河還各有一個團,另外兩個團還在淥口鎮駐扎著,全師的物資基本上都在那里。

本來李濟遠還想等派出去的傳令兵回來問問是怎麼回事,可是這會槍炮聲突然停了,這麼多年的老行伍了,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二種可能,一是敵人被打退了,二是自己在前面的部隊完蛋了。

自己的部隊是個什麼水平,李濟遠心里還是有數的,估計第一種可能那是不存在的,那麼自然是第二種了,能在這麼短時間里打垮自己一個團的部隊,敵人肯定是不弱了,那還打什麼,跑吧!

李濟遠帶著身邊這個團就朝淥口方向跑,為了防止士兵掉隊,他們走的不快,結果和正向雷打石穿插的孫岳部那個尖刀營踫上了,尖刀營的營長叫王秀清,是孫岳的老衛士了,孫岳早年參加過國大黨,後來在護國軍當過旅長,蔡峰死後,孫岳混部下去了,又跟著馮秉坤到了北京,找以前的關系,獲得了曹世昆的重用,王秀清也跟著孫岳水漲船高,因為王秀清打仗很勇敢,孫岳也很賞識他,任命他當了營長,此役中擔當尖刀重任,沒別的,就是直插雷打石,切斷淥口和前方的聯系。其實彭勇此時已經帶著敢死隊佔領了雷打石,消滅了駐守此地的粵軍一個連。王秀清不知道這些,他之知道必須執行孫岳的命令,可是他也沒想到自己會踫到這麼多粵軍,也不多想了,王秀清也夠猛夠狠指揮部隊就沖了上去。李濟遠到是被嚇了一跳,北軍都殺到這里了,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來淥口是不能去了,李濟遠一邊指揮本部抵擋王秀清部一邊立刻派傳令兵去淥口傳令,丟棄一切輜重,走鐵路到衡陽去,李濟遠的這個撤退幅度設定的可就有點大了,就在同一時間,許明智的粵軍第一師遭到了北洋軍二個旅的相對優勢兵力的攻擊,由于許明智的部隊戒備度較高,發現敵人較早,做出反應也快,很快就和北軍打成僵局。這時許明智得知李濟遠跑了,而且連個招呼也部打,他那個氣啊,李濟遠守在自己的左側,而且還控制這淥口的火車站,車皮什麼的都在那里,他這麼不管不顧的跑了,不但把自己的左側和後方暴露給了敵人,而且自己想走鐵路快速撤退都變成了幻想。

許明智氣得大罵李濟遠不是東西。

不過罵歸罵,還是要給自己手底下那萬把兄弟找個退路的。

許明智走到軍用地圖前看了半天,只能朝醴陵方向撤退了,到了那里再走鐵路去萍鄉,繞道江西回廣東吧。

只是這麼一來,自己這支部隊肯定是沒辦法去守備衡陽了。靠李濟遠那只收編來的軍隊估計也是守不住的,只能期盼譚延興的軍隊早點趕到了。其實和李濟遠一樣,在撤退的途中,許明智也在想一個問題,趙炎武跑那里去了?

6月10日,南北兩軍在株洲地區(屬于湘潭地區管轄)進行了第一次交手,南軍由于趙炎武擅自放棄陣地西逃,而莫名其妙的遭受了重大損失。粵軍第三師損失最大,李濟遠手下的二個團全軍覆滅,總計損失了5000多人,佔全師的一半左右,可以說粵軍第三師已經是元氣大傷,加上因為撤退匆忙,輜重全部丟失了,已經不具備續戰能力。

擺在株洲地區,準備用來阻擋北軍南下的三萬五千大軍,就這樣在一夜之間煙消雲散了,消息傳到韶關大元帥行營,引起了祖武的極度憤怒……

戰爭還在繼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統帥之路最新章節 | 統帥之路全文閱讀 | 統帥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