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去種田 正文 第四十章 天然酵母

作者 ︰ 易月半

水鏡先生在笑。

听了諸葛均的話,這位老人眯著眼楮,捻著胡子,發出了愉快的笑聲。

不過,被他這麼笑著看,諸葛均一點都不會產生不愉快的心情。這或許是因為笑容之上那雙明亮的眼楮沒有一絲惡意的緣故吧?

「公子的話真是有趣。老夫已經很久沒有听到這麼有意思的話題了。」司馬徽用與他的年紀不符,充滿活力與好奇心的聲音如此說著︰「而且老夫也很久沒有被人這麼反過來考較呢。」

「在南方推廣種麥,用從教育給人民更便捷、更美味的飲食角度來改變百姓們的飲食結構,然後進一步去改變食物生產的難題。說實話,老夫從來沒有想象過竟然還有這樣的治理方式——不,不對,應該說這本身只是最基本的東西,只是這天下的人們都被戰爭與困苦約束了想象力,反而想不到那里去呢。」

老人的聲音說到這里的時候,添加了幾分自嘲,而看著眼前少年的目光就增加了幾分贊賞。

「啊……」一個不經意間月兌口而出的驚嘆從牛車里飄出,雖然看不見里面,不過諸葛均可以想象牛車里面那位大小姐用嬌女敕的小手掩唇驚呼的模樣。

果然被看穿了啊……諸葛均苦笑著想。他之前所說的話與其說是一個解釋,不如說是一個提示。二麥的正確吃法、面粉制作的改良與使用、因不習慣食用麥類帶來的腸道疾病的解決辦法——雖然諸葛均說了這些東西,但是隱藏在這些方法背後的真意,他一個字都不曾提及。

這的確是一場諸葛均故意隱藏起來的考較。在說這些話時。不只是他要在水鏡先生面前表現,而且他也想要看看水鏡先生的反應。

如果只是那些尋章問句的所謂「才子」,他們是不會注意到其中可以帶來的變革和利益的;如果只是那些附庸風雅的所謂「名士」,他們大概只會把這些東西看做普通的雕蟲小技而忽略掉吧?

說到底,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或許都是被這樣的人把持也說不定。比起從最基礎的地方去改善人民生活,他們更重視台面上的舊有統治制度;比起從現實角度考慮如何去調和、糅合政治經濟矛盾,推進生產力的發展,他們更重視的是隱藏在所謂「大義」或者「面子」下的既得利益。于是一個個可以改變世界的機會就這麼從國人手里溜走,最後留給後世無數的嘆息。

如果司馬徽也是如此的話,那麼這位潁川名士也不過是徒具虛名罷了。這樣的人,需要采取的應對措施是完全不同的。諸葛均只需要拉攏他、利用他的名頭就可以了。

但是,顯然這位老人具有的學養是真材實料。司馬徽非但很輕松地指出了諸葛均想要表達的真正意思,連他心里打的小九九也一起看穿了。而且他言詞里表現出來的從容和大度更讓諸葛均大為佩服。

或許這也是人生閱歷的不同吧?即使是前世加上今生,諸葛均的年紀也依然趕不上司馬徽。無論如何,在諸葛均看來,水鏡先生的確具備品評他人高低的資格。

「不過,諸葛公子的辦法雖然巧妙,可是那也必須是掌握了相應的技巧才能做到的。從這一個點來看,一般官吏想不到那也是理所當然的吧?」牛車里的少女輕聲地說。

她的聲音已經恢復了鎮靜,而且她提出看法也不能說不對

諸葛均提出的這些辦法,是建立在後世千余年中國人對于面粉類食物制作的經驗基礎之上。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說的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但是司馬徽卻搖了搖頭︰「不,老夫所贊賞的,並非只是諸葛公子提出的制作麥粉辦法。歸根結底,在想出辦法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具備的是一種考慮、觀察事物的習慣,不是麼?」

「可是……」

「你仔細想想。假如有一個人在費盡心血地考慮如何做出好吃的,我們一般都會以為他是貪吃吧?如果有一個人在搜求各種新奇的食物,為之制作各種新鮮炊具,我們會不會覺得他是個奢侈的人呢?當看到一位官吏食用粗糙的麥飯時,我們一般的評價是什麼?清廉,不是麼?」

水鏡先生緩緩發出了一聲長嘆︰「可是,老夫忽然覺得,這些看法其實未必都對。官吏和老百姓一樣吃難吃的麥飯,老百姓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不過是一種心理平衡罷了。官吏真正應該做的是讓老百姓吃上他們樂意吃的食物。而他的做法可以有兩種︰一是讓百姓有能力購買更高昂的食物;二是讓麥飯變得好吃起來。」

「但前者需要改善民生,還要考慮地理、物種條件;後者卻是立竿見影。只是我們都受成見所拘束,一味注重前者,卻忽略了最基本的後者。往往最負責的官吏也只會注重‘怎麼種’,卻忘記了還有一個基本的問題︰‘怎麼吃’」

一邊說著,司馬徽忽然在驢子上對著諸葛均行了一禮︰「今日與諸葛公子一席話,老夫感受很深,真是受教了。」

諸葛均連忙避讓,口中說著不敢當,同時心中感慨︰看來前世歷史上諸葛亮治理蜀國,從水利、運輸、紡織、鹽鐵甚至天然氣多方面入手,又看重發明創造,這些廣闊的思維必然和司馬徽這樣不拘泥成見,胸襟廣闊的老師是分不開的。

「說到這里,老夫的肚子倒是有些餓了。諸葛公子這蒸餅能否讓我吃上兩個呢?」司馬徽見諸葛均謙讓,忽然笑著說道。

「本來就是要送給先生吃的,又有什麼不可以呢?只是先生乃是我的長輩,請按輩分叫我就可以了。否則均承擔不起。」諸葛均也笑了起來,連忙讓呂蒙送上食盒。那食盒里面還附帶數雙筷子,是設計時考慮到讓人食用方便的措施。這次送禮時也一並帶上了。

司馬徽取了一雙筷子,夾起一個蒸餅。他見那蒸餅依然熱氣騰騰,就吹了兩口,待得溫了才送入口中。一口咬下,只覺得蓬松柔軟,而且帶著淡淡的柑橘甜香,比那死面做成的餅類分外不同。內中的餡料乃是新鮮菜蔬、肉類、食鹽、姜末、花椒按比例混雜蒸熟,吃起來很有口感層次,帶著新鮮醬汁滑入口中,分外刺激人的味蕾。

水鏡先生吃得眉開眼笑,大聲叫好。車里的少女听得心頭好奇,忍不住道︰「先生,可否讓我也品嘗一個?」

「哦哦哦……真是對不住,老夫吃得忘形,倒是忘了賢佷女你了。均賢佷你看……?」司馬徽倒是也不客氣,直接就改了對諸葛均的稱呼。不過這也說明他與諸葛均的關系又親近了一層。

「既然送給先生,自然就是您的東西,任您處置。」諸葛均連忙答道。

見諸葛均同意,牛車前面的簾子輕輕一晃,下來一個少女,大約十四、五歲的年紀,笑嘻嘻地走到跟前,取了一雙筷子夾了兩個新鮮的蒸餅,又小碎步跑了回去。諸葛均見她一身丫鬟打扮,想來是車上少女的親隨。

不多時,就听得車上也是輕呼一聲,帶著幾分驚喜。司馬徽哈哈笑道︰「賢佷女,這蒸餅味道不錯吧?你日後可有得口福了。老夫吃蒸餅也有數十年,可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東西。要是麥食都是這般滋味,老百姓還不搶著種啊?」

「先生!」車里傳來一聲嬌嗔,似羞似怒。

「哦哦哦,是老夫多事了,呵呵呵。」司馬徽笑著又夾起一個蒸餅,大嚼起來。他雖是名士,家境卻不算好,平日里種地養蠶都是自己上,因此在北方吃麥食的機會真的是很多。但如諸葛均做的這般美味他的確是平生首見,想來當年靈帝在皇宮里吃的「胡餅」滋味也未必就能超過這東西,真不知眼前的少年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

「請教諸葛公子,蒸餅我也曾吃過,卻不曾有如此綿軟甘香的滋味。不知道這其中又有何奧妙呢?」車里的少女似乎也想到了這一點,開口詢問。

諸葛均微微一笑︰「其實做面食,要緊的就是發面。這東西如今人們用得少,所以吃起來就稀奇一些罷了。」

「發面?」司馬徽和那位少女齊聲問道。

原來漢朝的時候面食開始普及,但是對于發酵的技術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因此人們吃的面食多是死面做成。真正的發酵技術開始提高要直到晉朝才開始,到了宋朝時期,面食在江南江北都已經巍然成風,才算完善固定下來。

那時候采取的發酵技術,大約就同于後來的「老面」制作技術,想辦法從自然環境中獲取天然的酵母。而西方世界古代制作面包也會走同樣的路線。而且這些辦法其實直到諸葛均的前世都還會廚師們采用。

一般來說,就是將一定量的麥粉混合進一定量的水,二者比重約為5比7.放入干淨密封容器,室溫放置一天,這是種液。

然後放入和之前麥粉等重的面粉和水,攪拌均勻放置一天。此時種液會脹大,冒泡。于是取一半種液,混入之前等量的面粉和水,攪拌均勻再放一天。之後如法炮制,再放一天。這時候觀察種液,等種液脹大一倍(可以靠之前刻下的痕跡確認),取出一半,這次加一倍重量的面粉和水,攪拌均勻放半天。等到有氣泡產生,取出一半,再放入等重的面粉和水,均勻攪拌放到種液脹大一倍。

以上過程都必須是干淨密封容器,室溫,水為干淨的白開水。如果過程有霉味、異色的渾濁、長出白毛,那就是完全失敗了,不要猶豫,趕快扔掉。另外取材不一定是面粉,也可以是各種果實、酸女乃——當然,以諸葛均目前的條件要搞到這些還不如直接利用手頭多余的麥種做出來的面粉……

經過這樣反復的過程,微生物們就會釀造出奇跡,制作出天然的酵母種。這種過程比傳統的老面制作法要麻煩不少,但是好處是比較能避免混入有害雜質。因此諸葛均最後采用的是這種法子。

酵母做出來後需要每天喂養,隔得時間略久,最好就要重新制造,避免有害病菌混入太多,對人體造成傷害。

不過即使如此,利用酵母對面粉發酵過程中依然可能出現老面發酵的類似問題︰發酸。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食用堿登場來補救了。

而這也是漢末采用發酵少的另外一個原因︰首先缺少用堿中和酸味的知識;其次就算知道,食用堿也不好搞。

我國古代的食用堿一般來說首先是天然取堿——也就是所謂的破冰取堿。在大西北的鹽堿湖,大冬天破開冰面取沉積在下的食用堿結晶。這種做法在漢末風險成本高,而且地域偏僻遼遠,自然沒辦法普及。

而另一個辦法則是草木灰制堿。

簡單來說就是燃燒可食用的植物睫干、外殼,將其灰燼倒入干淨的白開水中,反復攪拌溶解,等待澄清後舀走表面浮沫,倒出上層清液,沉澱物則拋棄不用。然後將這種溶解清液煮沸直到結晶,就形成了堿的固體。當然,這和破冰取堿的堿化學成分不一樣,前者是碳酸鈉,後者是碳酸鉀,但作用卻差不多。

這種制造法即使到了諸葛均前世的年代,很多地方的農村依然會采用,只是規模越來越小而已。畢竟這種發自制作的堿並不純淨,效率低下,過程又很麻煩,遠不如工業制堿。但工業制堿的原材料諸葛均根本不知道怎麼弄,因此他也只能暫且采用這個法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三國去種田最新章節 | 回到三國去種田全文閱讀 | 回到三國去種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