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復最想和父親談的就是復興大計。慕容博假死後他考慮很多復國的策略,但都被自己否定了,感覺不成熟。直到慕容復到仙霞嶺一行後,才有了一個穩妥的計策,正想和慕容博說。但慕容復對慕容博的性格還是了解的,知道父親十分好強,如果直接指出他以往做法的錯誤會惹他生氣,所以采用婉轉的方法。
慕容復道︰「父親幾年前為何假死埋名,是不是為了復興大業?」
慕容博道︰「正是」,當下將自己假傳音訊,說道契丹武士要大舉來少林寺奪取武學典籍,少林群僧召集各路英雄守在雁門關外伏擊了遼國高手,引發了雁門關之戰,不想後來幸發現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少林寺玄悲曾奉方丈之命,到姑蘇來問此事,他在參合壯見到了若干蛛絲馬跡,猜到了慕容氏造反的意圖,慕容博不得不假死以保全慕容一族的名譽等事由詳細與慕容復講了。慕容復雖然從前生的記憶里對這些事情有所了解,但親耳听慕容博講出來還是感覺驚心動魄。
慕容復問道︰「爹爹,我有一事不明,當年爹爹想通過宋遼武人的雁門關之戰印發宋遼交兵,既然遼國高手已經身死,想必遼國的國主應該也知道了,為何後來沒有出兵攻宋?」
慕容博道︰「那被殺的遼國武人武功雖高,在遼國並不是十分顯赫的人物,爹爹當年估計有失誤。後來為父發現宋遼邊境實際上常有沖突,但兩國都沒有大戰,看來為父是錯估了形勢。從那件事後,我開始考慮從武林中下手,爭取成為武功天下第一人,做上武林盟主,當宋遼或宋夏開戰時,內部力量薄弱,再用整個武林的力量推倒宋庭。復兒在少林大會上揚威,將來當上武林盟主大有希望,看來這個希望要落在你頭上了。」
慕容復道︰「我練過北冥神功之後,曾想通過武功來做一番事業,但前一段時間我曾經歷一事而改變了看法。」
慕容博感到很疑惑,就問道︰「復兒,為父願聞其詳。」
慕容復當下就將自己在仙霞嶺與摩尼教的接觸和各個事件都和慕容博講了,特別是提到了摩尼教的情況。」
慕容博道︰「復兒的意思是讓我和摩尼教合作?」
慕容復道︰「摩尼教教主武功不在我之下,左右光明使者也都是武功智謀都很出色之士,但遇到大隊的宋軍也是束手無策,只能依靠仙霞嶺的地利與朝廷周旋。大宋對地方的治理很嚴,摩尼教將來很難有什麼出路,與他們合作沒有意義。」
慕容博道︰「摩尼教如果不能合作,那我們也只有靠武林人士才行,還要等宋與遼夏開戰的時機。」
慕容復問道︰「將來我們如果靠武林人士起兵,武林人士不過數千,與宋廷正面交鋒面對的將是數十萬宋軍,到時如何抵擋?戰場之上武功再高也難敵千軍萬馬,難敵萬箭齊發。即使宋朝開戰,我們也不好利用這個機會。」
慕容博道︰「我還有一個計策,從遼、夏等國借兵伐宋,我早就在山東埋伏了一步暗棋到時會發揮作用。我會對遼、夏等國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相信他們一定會動心的。」
慕容復道︰「遼、夏兩國都有混一宇內之志,即使一開始借兵與我們,將來也很可能翻臉,到時光憑我們的力量很難再對付遼、夏兩國。」
慕容博不悅道︰「這又不行,那又不行,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慕容復道︰「我有一計策,是從遼國下手,而不是從宋國下手。」
慕容博道︰「從遼國下手比從宋國下手有什麼好處?我們畢竟對遼國的情況不熟悉。「
慕容復道︰「宋國的國策一貫是守內虛外,對內嚴酷,對外無力。遼則與宋相反,遼人粗魯無文,內部管理松散,宋遼過去經常開戰,但宋勝少敗多,這就是主因。不知爹爹是不是同意?」
慕容博感覺兒子早有成算,不再不悅,而是饒有興味的說道︰「這些道理我也知道。」
慕容復道︰「我自幼熟讀天文地理等各種書籍,發現宋國人口稠密,遼國地廣人稀。可是,宋軍多而弱,遼軍少而精。父親可知這是為何?」
慕容博道︰「原因有三,一是宋從開國就不信任武將,將不專兵,兵不知將,缺少訓練,而遼國不然,對武將牽制少,遼國武將更了解士兵,更會訓練;二是宋不產馬,而遼國產馬,宋少騎兵,而遼多騎兵,騎兵當然比步兵要強;三是宋地富裕,人心厭戰,而遼國苦寒,人人思戰,戰而可奪別國財物。」
慕容復道︰「爹爹說的都對。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一點。遼國地廣人稀,部落很多,遼國的主體契丹人數量不多,境內還有女直、奚、室韋、漢等族,遼國國主和貴族貪婪殘暴,對各族橫征暴掠,搶奪財物婦人,比如楚王就經常以殺死漢人為樂。各族恨遼國貴族入骨。只是因為各部力量不足,即使反抗也常被遼國各個擊破。現在遼國境內的各部落苦思明主拯救他們,而遼國國主對此形勢還不知道。這正是我們復興大燕的機會。」
慕容博道︰「你說的形勢很好,可我們都是宋人,對當地情況不了解,當地人對我們也不認識,一到那里人生地不熟,如何讓他們把我當成名主?」
慕容復道︰「這個辦法我已經替爹爹想好了。我們慕容世家是一個家族,一個家族的力量很小,家族外的人也不會投奔我們。我通過摩尼教的一些做法受到了啟發,我們不妨在遼國立摩尼教,將各族都吸收成我們的力量。力量聚集夠了,您振臂一呼,大軍立刻組成,您帶著大軍吊民伐罪,大遼百姓必定裹糧策馬、簞食壺漿而迎我大燕軍馬,到這個時候,復國已成,大燕可興!」
慕容博听了兒子的一席話,不僅如大夢初醒,心想這麼多年自己都白過了,沒有想出一條好的對策。兒子一來就點明了復國的出路,真是守得雲開見月明。慕容博多年來為復國已經成狂,一听到可行的對策,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漠北。
慕容復又道︰「以您的武功,再加上我的智謀,四大家臣的忠勇,何愁大業不成?只是我們還要從長計議,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不然一到遼國兩眼一模黑,就辦不成了。」慕容復說這話的時候,感覺自己仿佛成了諸葛亮一樣,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向劉備提出了隆中對,自己也是向自己的父親提出了隆中對,心中暗自得意。
慕容博一听也同意了。兩人開始商量一些細節的問題。慕容復力陳四大家臣可托重任,這麼大的事情好要他們幫助,慕容博就讓慕容復明天就去找來他們。
第二天,慕容復去找四大家臣。半個多月了,四大家臣在少林寺周圍到處尋找慕容復。他們認為慕容復突然失蹤一定是被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引走了。找了半個多月沒有進展,他們都很沮喪。一見公子安然無恙地回來,四大家臣都很高興。慕容復讓四大家臣跟著自己走,也不告訴他們原因,五人來到了慕容博隱居的地方。四大家臣一見是老主公,各個熱淚盈眶。慕容博將慕容復的計劃給四大家臣講了講,四大家臣都欣喜萬分,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六個人就在慕容博的住處商量下一步如何做。
慕容復道︰「爹爹去遼國,那邊天寒地凍,我擔心爹爹身體不適,所以一定要跟著去照顧。」
慕容博道︰「復兒不必去遼國了,你還要在宋國繼續招攬英雄,練好武藝,為我們將來南下滅宋準備好。」
慕容復道︰「如果在遼國不能成功,在宋國再怎麼準備都沒用了。我知道爹爹的心意,我們大燕一定會一統天下。我會先陪爹爹到遼國去,等我們有一定基礎後再回宋國。」
慕容博道︰「復兒要對爹爹有信心。爹爹到了遼國一個人也能應付,我們通過飛鴿傳書也可以聯系。復兒在宋國要打好基礎,如果我們在遼國舉事時,大宋朝野武林等力量能援助我們最好。」
慕容復道︰「我意已決,我帶上四大家臣共赴遼國,為爹爹助力。」
慕容博見兒子如此堅決,就同意了他的建議。
幾天下來,幾個人就到遼國去之前做什麼準備擬訂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到了遼國,首先要先讓自己在極北苦寒之地能生存下來,這樣引火的東西、地圖、指南針都是要準備的。路途遙遠,還要提前想好行動的路線,以節省時間。
到了遼國要和當地人交流,六個人中只有公冶乾能通各國語言,他就負責在六人出發前教會每個人契丹話、女直話。
是人就可能生病、受傷,而慕容父子都是學識淵博的人,對醫學都系統得學習過,都有豐富的醫學知識,且都有高深的內功,相信不是特別疑難的病癥都能治療痊愈。當然,必要的藥品都要帶足。
到遼國,六個人可能在特定的時候易容活動,易容的物品也帶了一些。
除此之外,路上需要的銀兩、干糧都是必備之物。
慕容復知道,現在大宋是高太後當政,政治清明,對外不興兵戈,遼國也會感覺無機可乘而不敢大舉進攻。而六、七年後,高太後病故,新皇帝年幼,遼國就可能乘機發兵,到時興復就有機會。還有幾年後,楚王也可能會反叛,這也會是一個機會。當然,自己穿越過來後,歷史不一定要完全沿著原著的路線走,這點自己也有充分的準備。慕容復前生的執念一直在腦子里,他想自己當主宰,創造一個朗朗乾坤。而這個目標只有完成復興大燕才能實行。
為了準備遠行,公冶乾負責飛鴿傳書,其他三大家臣負責到各處采辦物品。慕容復見慕容博一個人在屋子里打坐,不禁感嘆道︰「父親的功夫一直沒有擱下,一有剩余時間就練習內力修為。」慕容博卻說︰「我在少林寺藏經閣學少林絕技時,有一個黑衣的蒙面人也在那里偷學少林功夫。我一時好勝就與他比武,誰知居然不分高下。我又苦練了幾年,再和他比武,還是沒有超過他。上個月,他約我明天與他一戰,我在想,我們去遼國後可能以後也沒機會和他比武了。從他的口音,我感覺他不是中原人。」
慕容復一听,很是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