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王朝 第三十二集 第九章

作者 ︰ 猛虎

中央走廊東部,是指包括庫姆奇、蘇來爾、海亞爾、塞爾東境一小部分在內的廣闊區域……除了上述涉及到的大中型國家之外,還包括一些附庸公國、封建主領地和眾多獨立城市。

整個走廊東部,人們形象地用這麼一句話來描繪︰「兩條飄帶夾著三級台階。」

所謂的兩條飄帶是指北部原始森林構成的綠色飄帶和南部海岸線構成的藍色飄帶。

南北向的灰岩山脈與東西向的斷腸山脈呈鈍角相交,勾畫出中央走廊的北部和東北部邊界。自兩大山脈的交角處起,一路往西,直抵以鐵掌坡為中心的熊族山區領地,是一條狹長的寒溫帶原始森林地帶,郁郁莽莽,無邊無際。在地圖上望去,確實就像一條綠色的長飄帶,故而它的名字就叫做「綠色飄帶」森林。綠色飄帶森林還有另一個別稱,中部大陸之肺。因為這片佔地極其廣闊的森林,起著淨化空氣,為中部大陸呼吸吐納的重要功能。

綠色飄帶與庫姆奇、蘇來爾、海亞爾三國北部和熊族領地東部接壤,但它的歸屬權卻一直未定。綠色飄帶森林里,樹木密匝,藤蔓如牆,野獸出沒,如一座天然的迷宮,不存在人跡,也沒有道路。人類還在為適合耕種的優質土地殺得天昏地暗,此時的科技水平也不足以征服原始森林,因而根本沒有余暇顧及,來開發這一林區。

庫姆奇、蘇來爾、海亞爾,猛虎自治領代表熊族領地,四個國家都在外交場合宣稱本國對綠色飄帶擁有主權,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國家真正派人進入森林大舉開發,只有少數冒險家曾進入森林探索,在外圍轉悠一圈就淺嘗輒止了,無人能夠突入綠色迷宮的核心。

藍色飄帶是指南部的瀕海地區。

兩盟半島的海岸線平直而少凹凸,故而海灣和島嶼較少,優良的港口不多,非常珍貴。這就不同于對綠色飄帶那種只有口頭不見行動的態度了,各國對這些優良港口的爭奪非常激烈。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除了塞爾之外,庫姆奇和蘇來爾都沒有搶到出海口,海亞爾是內陸國,自然也不會有。

走廊東部的藍色飄帶,除了西邊的塞爾佔了一小段之外,被三個獨立領和一個公國瓜分。四個狹長的沿海小國如四條蚯蚓一般霸佔了藍色飄帶。最東邊的是庫姆奇的附庸國——白塔公國,隨後從東往西依次為三塊具有獨立主權的領地,紅杉獨立領、千湖獨立領、靛河獨立領。

這種格局深刻地反映出各國對區域霸權的明爭暗斗。

蘇來爾雖然富庶,但並不強盛。它非常希望向南部海岸拓展空間,擺月兌在貿易上受制于人,須經他國轉運的窘境,不過,三個獨立領緊密團結,互相援助,共同對抗北方的威脅,西邊大國塞爾插手其間,暗中支持三個獨立領,致使蘇來爾人一直無法遂願。

塞爾的國土面積和軍事實力遠大于蘇來爾,是走廊里數一數二的強國,該國也具有自給自足的完善的農商體系,而礦業國蘇來爾和農業國海亞爾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經濟互補關系,故而蘇來爾又與海亞爾結盟,共同對抗塞爾。這也是蘇來爾與海亞爾兩國間具有長期傳統友誼的真正原因。

庫姆奇距離塞爾較遠,且該國需要將全副精力用于提防東部的呼蘭之威脅,不願介入西面糾紛,故而兩國矛盾不大,庫姆奇通過其附屬國白塔公國獲得了出海口。

一綠一藍,一北一南,兩條飄帶為走廊東部瓖嵌下兩條明麗的邊幅。在它們中間,是三級台階。

走廊東部的地勢,大致呈階梯狀逐次降低。

東部邊境的灰岩山脈和通天山脈,高聳入雲,隔斷了中央走廊與呼蘭大草原的聯系,僅留下摩雲關一個通道隘口。

往西是庫姆奇高原,也是最高的一級台階。

高原等地形都是相對于周邊地區而言的,不能純以海拔而論。海拔兩千米的盆地和海拔數百米的高原都是存在的,關鍵看它周圍是些什麼地方。庫姆奇高原屬于典型的矮個子高原,海拔不到千米,比之摩里王國的雲庭高原、走廊西部的不里埃高原等,不可同日而語。

因海拔不高,地面平坦,故而這里氣候適宜,空氣清新,水量充足,可耕可牧。

北部是綠色飄帶,自不必提。南部的藍色飄帶,大部分海岸都是懸崖陡壁,驚濤拍岸,白浪四濺。白塔公國的整個海岸線上只有兩個港口可以出海。

庫姆奇高原,顧名思義,當然大部分地區都被中等國家庫姆奇王國所佔據。此外,這里尚有兩個庫姆奇王國的附庸小國,東部與摩雲關直接相連的柚雲公國,南部的白塔公國。

柚雲大公和白塔大公都是隸屬于庫姆奇國王的公爵,享有領地內的自治權,但在政治和軍事與宗主國同進共退。王室與兩位大公之間以聯姻方式加強血緣紐帶,結為永久同盟,三者關系非常牢固。

庫姆奇高原往西是第二級台階,是以蘇來爾為主體的,一片丘陵、山地和沼澤交織的過渡性地帶。這片地區,農業以坡地梯田為主,產量不高,但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被盛產黃金和各種礦產的中型國家——蘇來爾王國所佔據。

這個地區的海岸線稍微復雜一點,港口多一些,但藍色飄帶被紅杉獨立領、千湖獨立領、靛河獨立領完全控制。三個獨立領都位于南部地區,碾轉連結,互相嵌合,恰好把南部海岸線佔滿,使得蘇來爾成為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礦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級台階和第一級台階之間,緊靠著大陸公路,存在一片緩沖帶。庫姆奇盯著東面的巨無霸呼蘭不敢有絲毫懈怠,蘇來爾揪心西邊的塞爾而擔驚受怕,兩國一個朝東,一個朝西,主要精力都無法顧及中間交界處。

凡有權力真空,必有人來填補,于是乎,在這個地區冒出了很多獨立的商業城市。這些城市散落在庫姆奇高原西部和蘇來爾丘陵東部,大多與大陸公路相連,借助這條商業大動脈發財致富。它們或卡住大陸公路,或佔有附近某片礦區,或控制某塊高效產糧地帶,以這些方式獲得收入,保證本城的開支和生存。

這個以大陸公路為中軸,散落數十座小城的地區,又稱為「環路城市帶」。

環路城市帶雖然號稱是兩盟半島商業城市群落的小一號的翻版,但實際上兩者完全不同。兩盟半島的商業城市屬于自由城邦體制,而環路城市帶的各大小城市則基本上都是城主一手遮天,軍閥**割據的小諸侯。

環路城市帶的局勢非常復雜。雖然有強硬的城主卓然中立,但大多數城主沒有這等魄力和實力。他們有的投奔庫姆奇,有的親近蘇來爾,有的與呼蘭關系密切,有的跟塞爾眉來眼去,而且,根據「娘」的女乃水的豐厚程度,根據各國的實力消長,不斷變換著靠山。

在這些城市里頭,比較著名的有︰盧卡城主坐鎮的白鹿城,他是一個一直保持中立的異類,曾跟隨丹西一起搶購糧食,不僅保證了本城人民的需要,還發了一筆小財;跟呼蘭穿一條褲子,靠轉運東方絲絹發了大財的絲絹城;號稱是遠古大英雄維克托之苗裔,以飼養水鴨起家的水鴨城;由崇尚暴力、喜歡動武的半野蠻民族吠人建立的以制磚聞名的青磚城等。

第二級台階再往西,第三級台階就是肥沃的農業平原區,北部為海亞爾的黑土平原,南部為塞爾平原之一部分。

海亞爾擁有全大陸罕見的黑土平原。它由地表植被經過長時間腐蝕形成腐殖質後演化而成,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松,農作物不僅品質優良,產出能力也非常驚人,是其他農耕地區的幾倍。

南部是日照充足的塞爾平原,宜農宜牧。

相較于其他國家,塞爾擁有完整的海岸線,農牧漁商等各部門經濟齊全,國土廣闊,兵勢強盛,雖然特色不明顯,但各方面都有比較高的平均水平。該國在走廊東部樹立區域霸權,其他國家聯合反抗這一霸權,都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區域外交必須與全局方針相適應,國際關系也從來就不存在什麼牢不可破的結盟或不共戴天的對抗。根據總體形勢的變化,局部利益必須有取有舍,各種力量亦在不斷地分化組合。

過去,塞爾要是跟閃特、詹魯在走廊中心地帶爭霸,那里是它的主要進攻方向;如果呼蘭帝國西侵,那麼所有走廊里的大國又會全部聯合起來,糾集所有盟軍與之對抗。塞爾跟東部國家間的關系非常微妙,一忽兒是盟友,一忽兒是敵人,沒有什麼固定模式。

這些年來,隨著猛虎自治領在三大強國的夾縫中驀然崛起,不僅改變了走廊中部的形勢,也令整個中部大陸的力量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猛虎軍團北上閃特,力拒蠻族,突入草原;南下詹魯,打敗異教徒,瓜分半島。第一階段的擴張,總體上是在走一條南北縱向發展的道路,把國境線從苦寒的草原一直推進到溫潤的亞熱帶海域。

當自治領在第一發展階段時,東部各國就意識到危險,垂涎于財富,曾放棄歧見,趁猛虎軍團主力北上之機齊攻巨木堡,但最終卻以慘敗收場。失利大損實力,但也令東部各國的結盟關系更加牢固。當丹西陷身半島,與異教徒對壘時,塞爾、海亞爾、蘇來爾三國又勾結呼蘭,試圖再次趁人之危,不意這卻激起了自治領的第二次擴張狂潮。

這一次,是由西向東,橫向發展。

塞爾人引火燒身,國破家亡,被迫屈服。海亞爾咎由自取,所托非人,只能倉惶逃竄。猛虎軍團乘勝追擊,一直殺到兩國的東部邊境。

但這兩個國家也不是沒有破後重生的機會,因為在猛虎軍團大舉東侵的同時,呼蘭帝國西征集團也在一路急行,穿越各國各城領地,開始與他們正式接觸。

兩支相隔遙遠,不僅從未交鋒,也從未見過面的勁旅,即將正面踫撞……

靛河,水深流緩,河面寬闊,是塞爾、蘇來爾以及靛河獨立領三方的分界河。塞爾在西,蘇來爾在東,靛河獨立領佔據東南一小片狹長地區。

聖龍號鐵甲艦帶頭,率領由一百艘鐵甲艦,五十艘三桅帆艦,兩百多艘輔助運輸船組成的龐大艦隊,出現在靛河河口。

查理率蛟龍軍團的龐大水師一路東侵,攻佔沿岸港口城市,運送兵力抵達各處戰場,終于在秋末時節抵達了塞爾的東部邊境。

到了這里,蛟龍軍團遠征艦隊一分為二,查理帶著鐵甲艦隊緩緩地溯河而上,阿爾古帶領帆船艦隊繼續沿岸東進。

靛河西岸,一支騎隊排成一條金線,如梳子一般在河岸來回掃蕩,那是跛子別亞麾下的偵察騎兵在沿河搜索敵情。

靛河東岸,警鐘長鳴,蘇來爾的巡航河艦紛紛向碼頭逃離,龜縮在港口不敢出來。

岸邊,藍色戰袍的蘇來爾將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嚴陣以待。

河灘上還出現了幾面獵獵招展的嘯狼戰旗,一群身穿呼蘭戰甲的騎兵眾星拱月般繞在一位老將的身旁。那個圓滾滾的胖老頭,正是呼蘭著名騎將,軻門四老之一的蓋普!

說及蓋普,走廊里三十五歲以下的人恐怕都有些陌生,但三十五歲以上年紀的人絕對會印象深刻。這位可怕的呼蘭前鋒,就是當年無堅不摧、無陣不破的風雲猛將,死在他那柄流星大錘下的塞爾、閃特、詹魯等走廊各國萬夫長級別以上的戰將,超過了四十名!

想當年,每當談及煞神蓋普之名,人人面色沉郁,呼吸沉重。走廊里頭的母親帶愛哭的孩子而束手無策時,一句蓋普來了,啼聲竟驀然而噤!

一些蘇來爾邊境的青年人在遠處指指點點,遙望蓋普和呼蘭前鋒騎隊,嬉鬧著打賭,看到底是猛虎軍團那些新銳鋒將更猛,還是蓋普這個陳年老貨更凶。

但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卻在屋檐下唉聲嘆氣,蓋普給他們童年時造成的心理恐懼仍揮之不去,雖然現在兩國結盟,但他們對呼蘭人的殘忍狠毒,依然無法釋懷。

他們更知道,此戰一旦開打,其殘酷程度將超乎想像,戰區的所有生靈,甚至一草一木,都可能徹底毀滅!

最不自在、最緊張的就是靛河獨立領了。凡處于夾縫中的弱國小邦,都深悉求存之道。靛河獨立領宣布在這場戰爭中嚴格保持中立,互不相幫。但兩大武裝集團就如兩座大山一般擠壓過來,雖然沒有觸踫他們半分,但也把小小的獨立領嚇得冷汗涔涔!

兩支大軍的前鋒部現身,讓該領的邊防部隊緊張得直哆嗦。他們謹守邊境,戰戰兢兢地觀察這兩支在國界線上耀武揚威的部隊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怠慢……

呼蘭帝國西征集團與猛虎軍團對陣于中央走廊東部,這個戰場非常廣闊,從南到北,戰線相當漫長。南部,兩方隔著靛河對峙,北部,則是對戰略要地——三角高地的爭奪。

三角高地呈北寬南窄的倒金字塔形狀,是一塊面積巨大的狹長狀的山區高原。它是塞爾東北邊境、蘇來爾西部邊境和海亞爾東部邊境的交界區域,三國各控制一塊,三分其地。歷史上,關于此地的爭奪,幾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三角高地往西俯瞰海亞爾黑土平原,往西南凝望塞爾平原的東北角,往東扼控通往蘇來爾首都黃金之都的西北大道,居高臨下,傲視四方,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可以說,控制了這塊高地,就等于獲得了開啟敵國軟月復的鑰匙,有了以利刃直捅敵方心髒的機會!

三角高地西南邊緣,穆斯塔法率一萬胡瑪輕騎現身。

席爾瓦的胡瑪熊族聯軍已佔據了阿拉格侖,丹西也把手里的一個胡瑪騎兵縱隊,一個熊族武士縱隊派往東北方向增援,保持這些從屬國武裝的建制完整,令戰場配合更加默契。

三角高地西側,麥耳斯率兩千胡瑪輕騎飛進。

三角高地的邊防關口,海亞爾王旗隨風舒展。

凱佩爾帶五千人駐守阿拉格侖,根本擋不住席爾瓦大軍的進攻,敵兵主力在城下現身的第一天,凱佩爾就帶頭出逃。隨後幾乎沒有經過什麼象樣的抵抗,當天晚上,這座歷史名都就陷入胡瑪熊族聯軍手中。

席爾瓦根本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當即命令胡瑪輕騎追殺。

在武索的保護下,亞希米德一路急急東奔,終于擺月兌了胡瑪輕騎的追蹤,抵達了鄰國邊境。

回身望去,故國已經全境淪陷,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身邊只有可憐的五千衛士。

當然,朝前看,還是值得欣慰的。

三角高地東側,彭薩正親率一萬呼蘭輕騎狂奔。

蓋普給走廊里上了年紀的民眾以很大心理威懾,彭薩則遠沒有這麼出名,不過,在軍界,在將領圈子里頭,這個名字比蓋普還要駭人!

彭薩長相不佳,是一個凹型的月牙臉,額頭與吻部突出,中間的眼鼻斂等內陷凹入,看起來讓人頗不舒服。不過,這是次要的,跟他打仗,才真正會讓人不舒服。

他陰沉毒辣,外號叫做毒蠱,殺人于無形,滅敵于無狀,一旦中招,毒發致命,絕無生還之理!

在摩里,在大荒漠,在摩雲關外,這只毒蠱噴沫吐涎,竟然總共害死了超過二十萬生靈!

而今,在紅發魔鬼的指揮下,草原飛馬和山地暴熊聯手對敵,即將再試蠱毒,一搏生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猛虎王朝最新章節 | 猛虎王朝全文閱讀 | 猛虎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