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頂 第二卷︰紫微帝君 第一百二八章︰水陸大會今召開,四十八願動四方

作者 ︰ 陳觀魚

第一百二八章︰水陸大會今召開,四十八願動四方

妖界。

話說當年在萬壽山五莊觀奪得人參果的孔宣,一口便將那人參果吃下,一時之間境界立馬提升,爾後回至東海,就此閉關。不想,七八年時間又是過去。

這一日,孔宣終于恢復到了當年全盛時期的法力,這才出關。

只見東海之濱,突現一只玄鳥,玄鳥全身火紅,尾部生有五色神光,一飛而起,便是萬萬里之遙。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成湯已盡,孔宣不敗。」

這只玄鳥,便是孔宣。

「恭喜孔宣道友。」

這時,一位中年道人,突然飄至。

「原來是鯤鵬道友。」

當年孔宣未蘇醒之時,便得到鯤鵬幫助。而且,在洪荒時期,兩人輩份差不多。是故,交情卻是深厚,孔宣剛一出關,那鯤鵬卻已到來。

兩人一翻客套,鯤鵬才開口說道,「如今人界正舉辦一場水陸大會,不知孔宣道友可曾得知?」

「那水陸大會我卻是不知,但我剛剛出關,便已感知人間一界氣運大盛,我正想前去一觀,不想,鯤鵬道友卻已前來。」

「既然如此,你我不妨一同前去。」

鯤鵬伸了伸手,說了一個請字。

「哎,如今萬萬年過去,我等妖族卻是日益衰落。那人間界超辦的一場水陸大會,恐怕是聲勢浩大,不說我等,便是諸天仙神,西域外佛,甚至那冥海之類,也都可能參與。此之盛況,想那幾個天地聖人,早就步好了棋子。你我二人境界雖已恢復,但比起那偷天的大盜來說,不可同日而語,不如我們前去青丘山,尋得青丘聖母出面,或許有些勝算。」

當年孔宣之五色神光,何等威風,一刷之下,便是陸壓道人,燃燈道人都不是對手,更厲害者,便是將那準提道人,也是一刷而下。只是準提卻是天地之聖人,量劫不死之輩。縱算孔宣將準提一刷而落,反而被他生擒。所以,那孔宣最為恨透的,便是偷天之聖人。

「孔宣道友有所不知,那青丘聖母至洪荒大劫,封神大劫,都未曾出山,我已多次前往勸說,她都未曾答應,直到後來,卻是听得了一句話,似乎青丘聖母在等一個人的出現。若是那人來得青丘山後,他便會考慮下山。」

鯤鵬一邊述說,一邊回憶當時的情形。

「切不知這人是誰,居然讓青丘聖母一直等候。」

「我亦不得而知。」

鯤鵬嘆了口氣,便說道,「孔宣道友說的不錯,我等妖族至洪荒之後,氣運便越來越弱,此翻下得人間一界,還得多找些好友才是。」

「不如我等前去東海龍宮一趟?」

東海之大,比之陸地大過無數倍。諸多大妖,便與掌管東海之龍王有些關系。前些年便听說,那朱雀已然出山,還收了東海龍王之十二女敖青為徒。

「也好。」

孔宣是為玄鳥之子,乃保成湯江山之神。只是成湯氣數已盡,萬萬年過去,身為妖族,他便與鯤鵬一樣,一心只為保得妖族氣運。

……

金山寺。

金山寺本來是為這一次水陸大會召開之地,但至李玄一撤銷佛門主持大會之後。本來還是門庭若市的金山寺,一夜之間,就只有一些個小沙彌在此。不過今日,金山寺內,卻出現了幾十個西域得道高僧。

只見那,妙莊勝嚴,金山寺婉如成了一個極樂仙境,無數佛家妙音不時涌現。更有金光生成,這金山寺之名,便在這一刻,成就了真正的金山。

「佛祖,教主有符召傳來,說那水陸大會,我等只能在旁一觀,卻不可生事。」

傳話之人,是為如來佛祖的大弟子,號「摩訶迦葉尊者」,听說萬千佛佗當中,號第一智慧之人。而就是因為他太聰明了,卻是生了孽障,一直都是羅漢之身,遠遠沒有達到佛之境界。此中的教主,所說的,便是西方兩大聖人。

「退下吧,我已知曉。」

坐于正中之人,便是小乘佛教之掌門,號如來。洪荒年間,名為名寶道人,是為通天教主之大弟子。一身神通非凡,封神大劫之時,被老子引去西方,設立了小乘佛教。

「觀音尊者,那三藏法師,怎麼還未到來?」

這時,多寶如來見左右諸多菩薩之中,那個唐玄奘卻是未到。

「回佛祖,三藏法師據說與一個姓李的道人打了個賭,結果卻是玄奘輸了。想必玄奘法師卻是遵守那約定,只要見著那個道人,便退避三千里。如今那個道人正在長安城,想來玄奘法師,卻不會再來……」

「孽障生來禍便起,天地大劫如何渡?」

多寶如來念了聲佛號,便閉上了雙眼,靜候水陸大會的開始。

……

不知不覺,七月十五這一日,便是來臨。這一天,也是人間界俗稱的鬼節。據說一年當中,也就只有七月十五這一天,鬼門關才會大開,讓那些個孤魂野鬼來到人間,識得人間香火。

秋水觀。

此觀一直以來,都沒什麼名氣。只是,就在李玄一撤銷西域外佛,改由中土道教主持水陸大會之後,此觀便已聞名天下。

這一日,長安城所有善眾,便都去了秋水觀。一時這間,秋水觀被圍了里三層,外三層。好在有諸多士兵把守,這才沒讓場面失控。

「天師,時辰來臨,登壇作法吧。」

主持這次水陸大會之人,是為當朝天師袁天罡。隨著時辰的來臨,袁天罡手持三尺桃木劍,一步一步的登上了高壇之上。

「大楚國袁天罡奉我皇之命,特上此壇,超渡人間孤魂……」

袁天罡邊念符咒,邊踏步起罡。不時唱曰,有歌功大楚國之恩德者,又有言大楚國之物茂。正是天下昌平,人人安康。又感知天下孤魂眾多,周身怨氣太重,是已不入輪回。特此開壇作法,集天下之願力,令爾等洗月兌怨氣,重入輪回……

漫天的經卷之聲傳來,整個長安城,婉如神之國度。周邊百姓見袁天罡一片威嚴,又有大法力,隨著袁天罡的法咒之聲響起,皆是雙手執叩拜之禮,一片赤誠,心中為那飄落于地府之中的孤魂而祝福。

無數的願力,瞬間直沖雲宵。

天邊祥雲飄過,瑞氣千條。那人心之中的願力,剎那間,便沖洗了無數的怨恨之氣。

「塵歸塵,土歸土……」

那一干才剛出鬼門關的孤魂,在吸得萬千香火之意時,胸中之氣卻是煙消雲散。冥冥中,便已感覺六道輪回的呼喊。心中激動,化為雲朵,朝著秋水道觀,便拜了下去。

隨著無數冤魂得到解月兌,九天之上,突然涌現了一道道金光,瞬間穿過了萬里雲宵,朝著秋水道觀而來。

「功德之力。」

無數功德之力,全部涌入了白雲道觀。凡是參與這場水陸大會的,便都沾了一份功德之氣。當然,功德最多的,便是一直處于幕後籌劃的李長安。

「想不到,居然有如此功德。」

李長安大喜,本來只為他的徒兒李治撲開一條人間道路,沒想到,卻平白得了無數功德。要知道,這些個功德,便是天地間的氣運。誰得到的功德越多,誰氣運便越長。就如聖人女媧,便是由于造人有功,成就了功德聖人,天地量劫不滅。

……

「大師兄,你看。」

這時,長安城南處,赫然出現了幾位大神通之人。這些個仙人,皆是腳踏祥雲,頭上三花齊齊聚頂,全為金色。三花聚頂,皆是金色者,是為金仙也。

這些個金仙不是別人,正在從昆侖玉虛宮下得人間界的幾位金仙。

此時這些個金仙見著滿天功德之力,心中便生出無限渴望。若不是師尊有令,他們恐怕一見著這份功德,便要跳將過去搶奪。

「唉……」

廣成子嘆了口氣,也不知道師尊卻是如何想的。眼看著無數功德之力,便被秋水道觀的一干道士拿去,心中郁悶。但縱然如此,他們也不敢上前。要知道,如今便是天地大劫來臨。元始天尊早早有吩咐,若不听此,恐怕還未踏進那秋水觀,便要入那量劫。

……

「鯤鵬道友,這功德……」

長安城北邊,這時,閃現出了幾人。這些個道人雖然沒有那幾個金仙生著飄逸,但也是吐氣成風,招手即雨的大神通之人。

「好久不見這天地功德之力。」

听得孔宣之言,鯤鵬卻是感慨了一句。

「可惜呀,可惜。」

眾人皆稱可惜。

現在長安城中,已是龍蛇混雜,不說三教各派弟子,便是秋水道觀幕後那人,他們也是甚為忌憚。鯤鵬及孔宣雖然尋得了朱雀,也拉了一些個有道妖族,但算來算去,實力仍最為弱小。便是功德再多,他們也不敢跑去搶來。

……

「阿彌陀佛。」

隨著無數功德之力的涌入,終于,有一方開始坐不住了,一聲佛號,秋水道觀之半空,卻是迎來了無數佛佗。只見個他們,個個寶光寶色,腳踏金蓮,手持念珠。又有銅鐘之聲,更有八步天龍守護,如萬佛來朝。

那些個凡夫俗子,何時見過如此光景,便都齊齊來拜。

「來者何人。」

本來萬千香眾還在加持念力,那一干個佛佗到來,念力瞬間消逝的沒有多少。見此,袁天罡只好停了下來,厲聲喝道。

「我乃西天如來。」

西天便是唐玄奘取經之地,這個如來,便是赫赫有名的西天佛祖。

「哼,我東土超辦的水陸大會,何時輪到你西天前來。」

「天師所言差異,這水陸大會,本是我佛超辦之事,我等為何卻不能前來?」

「哈哈,久聞西域外佛,一直說不打妄語,今朝一見,卻是妄語連篇。」

坐于天壇之下的李長安,終于站了起來。面對著諸天佛佗,接過袁天罡之言,卻是開口說道。

「不知小施主,我等何時說過妄語?」

「爾等難道不知我大楚國早在多天之前,便是撤銷了佛門主持一事麼?」

「小施主所說之事,我等卻是知曉。只是這水陸大會,十年之前,便已定下。前些天,便一道玉召,撤了我教派之主持一事。我等皆想,莫不是大楚國皇帝中了陰小之輩的計謀。我等特從西天而來,為的便是查清此事。若是如我所言,恐不是萬千百姓之福呀。」

那多寶如來除了神通高強之外,口才也是了得。當年身為通天教主大弟子的多寶道人,萬萬年來,也一直代師傳授過弟子。面對著李長安說的奉皇帝符詔一事,他便可解釋出來。如此,一說,他人還真會認為這大楚國皇帝是受了小人鼓惑。

「笑話,我大楚國皇帝請我中土天師超渡天下亡魂,卻是再正當不過。而十年之前,怎的大楚國皇帝便信了西域外佛?而且,還將如此重要的水陸大會,交給了西域外佛主持,其中之因,我便不說,想必三界皆與知曉。」

若論口才,李長安又怕過誰。

「你便是那李長安?」

多寶道人暗自皺眉,這李長安好生了得,我一直拿法眼看他,皆不識得他是何人。

「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爾等這些西域外佛,還是快快離開這秋水道觀。」

這多寶道人在洪荒時期,便是聖人之下第一人,而且又是小乘佛教之教主,一身功法深不可測。以李長安現在的境界,還真有點頭疼。

「我等便要是不走呢?」

「若是不走,一律當邪魔歪道處至。」

如今李長安身處人間一界,卻是人教氣運最為強盛之地。便是他境界不如那多寶如來,卻也有辦法得以應付。

「哈哈,萬萬年來,卻只有你李長安,稱我等為邪魔歪教。」

多寶如來大笑,一時金光大盛,直沖千里之外。他這翻表現,卻是怒到了極點。

「拿下此人。」

一聲令下,就有一個菩薩走了出來。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這位菩薩,便是那地藏王菩薩。

有詩贊其的功德,說道︰

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台畔禮慈尊。

「你是何人。」

這菩薩面容和善,不似爭斗之人,卻不知為何,第一個走將出來,卻是要拿下李長安。

「貧僧,金喬覺。」

「原來是地藏王菩薩。」

金喬覺是為地藏的俗家名號,李長安卻是記得。

「敢問地藏王菩薩,你不去地府超渡孤魂,跑來這卻是為何?」

「只要心中有佛,在哪里,都可以超渡。施主不妨退去,我等便為大楚國,超渡萬萬千孤魂。」

「哈哈,我大楚國超渡亡魂,還是不勞煩爾等西域外佛。」

「那就得罪了。」

地藏王口念一聲佛號,也沒看李長安,閉著雙眼,便是發下了一個大願。

「願我剎中,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此願一生,各路圍觀的仙神,皆是大驚。

「四十八大願。」

傳說這個「四十八大願」,是為「阿彌陀佛」曾經發下的宏願,有無窮的願力。沒想到,這地藏王,卻能修得。就連多寶如來,卻也是大驚。

「願我剎土中人欲食時,七寶缽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大願一出,滿天都是大願之力。

這願力之聲,直傳人的心底。李長安的眼中,直覺得這地藏王,便是來解救自己的天神。

「願我剎土中,自地以上至于虛空,皆有宅宇宮殿樓閣,池流華樹,悉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殊勝超絕,其香普燻十方世界,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一個又一個大願,願力越大,威力便越大。

「好厲害的大願之力。」

難怪西域外佛能創出無數神通,便是如這大願,雖然平平無奇,但其中之願力,皆是無上之法術。而且此願力一發,沒有任何神通可破,只能靠個人的意志,從而超月兌出來。

「願我頂中光明妙勝,如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此願一出,地藏王頭頂之光明,一時大放其亮,耀人眼目,其中之光,便如大願一般,如千億萬倍之日月光明。

「好,好,好,好一個大願。」

這個地藏王,果然不愧是號稱大願地藏王菩薩。

李長安心中叫苦,一直苦苦支撐。

「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燒香散花,然燈懸繒,飲食沙門,起立塔寺,齋戒清淨,益作諸善,一心系念于我,雖止一晝夜,亦必得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又是一願,此願威力更大。那些個善男香眾,只是听得此願,便化為佛之弟子。

聞他名號,燒香散花。飲食沙門,起立塔寺。

一股股念力,傾刻間,由這些香眾之頭頂,全部飄散于地藏王之身上。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終于,地藏王念出了最後一句。

只要李長安回得一回頭,那便永世身為西域佛佗,再不入道家大門。

「好厲害。」

闡教眾金仙倒吸了一口冷氣,此之大願一出,他等幾能望風而逃。

就連孔宣見此,也是眉頭皺起,但他卻不懼。只要他有這五色神光,天地聖人這下,他卻是沒怕過任何一人。不過,若是孔宣沒有個準備,恐也難逃此大願之劫。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花聚頂最新章節 | 三花聚頂全文閱讀 | 三花聚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