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三挪用
榮府諸女眷方回,那邊賈珍等人也張羅著要回去,一起起將客人送走,一面吩咐著家丁套車準備。正忙亂間,卻聞報說寶珠立意要為秦氏守靈盡哀,誓不回府。賈珍連日勞累,早疲憊不堪。勸之再三無用,也就罷了。只留下幾個家人,命好生看守著寶珠,這邊自行回去了。
被留下這幾個人不明就里,只覺令出無因,遂紛紛猜測賈珍這是何意。有說怕寶珠再似瑞珠那般自尋短見的,有說賈珍不放心新認義女的。說來說去,究竟找不出甚麼頭緒,爽性不去管他。
在院外守了一會兒,見寶珠依舊跪在靈柩前,哀聲不絕,看得久了只覺無趣。恰有主持色空遣人來請他幾人去用飯,皆哄然說好,一擁而去。
過得數日,鳳姐打發人去同寶玉說,外書房已備下了。寶玉听了大喜,特特走去看了一遭。想起以前听家學中人講起,讀夜書的種種樂趣,只覺抓心巴肝,恨不得立時便開讀起來。
因喜孜孜想著,待到夏夜炎熱,自己卻不必像家境平平的同窗那般,用大滿了涼水,將腳泡在里面來納涼,倒可令焙茗等備下冰塊,盛在彩漆碎瓷壺內,置于房中。
正遙想彼時銀燭高燒,在冰.稜上折出無數倒影,令書房平添光彩的景象時,忽地小廝來報,說老爺找他。寶玉聞言,立時打了個激靈,將那歡喜之情盡皆轟去,垂頭喪氣,慢慢挨到賈政的書房夢坡齋內,屏息垂訓。
不想賈政見他進來,只隨口問了.幾句近來功課等話。又說道︰「那日王爺對你頗有推祟,更邀你去他府中論講學問。這位王爺非但自家深通文理,才識過人,府中更聚有許多文人雅士。既然王爺已開玉口,你不妨時常前去走動,于學問之道,定然大有裨益。」
寶玉極少得父親這般和顏悅.色的吩咐,卻非但沒有受寵若驚,反更加別扭不自在,較平常挨了罵更加難受似,連應答聲也是軟綿綿的。
旁邊賈政說畢,見寶玉應得不干不脆,不由心火又.起,喝道︰「你這孽帳!眼見年歲日長,卻還是一點長進也無!成日家與狐朋狗友私混一處,命你結交名士雅客,反是畏頭畏腦。難道王爺的人品還辱沒了你不成?不叩感上蒼賜你這大好機會已是不該,做出一副畏畏縮縮的模樣,是給誰看來?」
一番話唬得寶玉連忙說道︰「兒子決無不敬之心,只.是一時歡喜得過了,不知如何作答而已。老爺的吩咐,兒子已記下了,日後定會多向王爺討教學問,不令老爺生氣。」
賈政听他回答,便知他尚未悟到自己苦心。有心.要分說明白,見寶玉滿面惶恐,倒似自己在逼迫他一般,不覺便灰了心,搖手道︰「記下便好,你且去罷。」
得了這聲吩咐,.寶玉便如去了緊箍咒的猴兒一般,渾身上下都透出舒暢勁兒來。更兼今日雖又挨了幾聲訓斥,但能得與北靜王交接,也不算甚麼了。
其實賈政特特將他叫過來如此如此吩咐一通,話中意思不外乎是示意寶玉年歲漸大,是該結交名門權貴之時了。往日寶玉的朋友,如馮紫英、陳也俊等人,雖則也是世家貴冑公子,然則年紀尚輕,縱有領職,不過掛個虛餃而已,實不堪為寶玉良朋。能得與北靜王一流的人物來往,于賈政而言,確是求之不得。
但寶玉總未領會到父親這番苦心,只覺暗中仰慕北靜王許久,今後與這風采過人的賢王來往,必是大為快意。
不想喜事不至三,寶玉方待打發人去接秦鐘來,好一道念夜書時,卻听得說,秦鐘病了。據那傳話之人報說,瞧那病來勢洶洶,決計輕忽不得。寶玉空歡喜一場,然也無可奈何,只得延日而待了。
時移日過,展眼又是賈政生辰。這日兩府齊集慶賀,正值熱鬧之際,忽有門吏報至席前,稟道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來降旨。賈政等唬了一跳,不敢怠慢,連忙撤席止戲,焚香設案,闔家跪至中門迎旨。不想卻只是口諭而已。夏守忠匆匆說完,便打馬而去,丟下榮寧二府合家子心神不定,不知是何兆頭。然也不敢延誤,只得趕緊服侍著賈赦賈政更衣入朝。
賈母等惶惶等了半日,方想到可差人飛馬來往報信,當即速速打發人去了。彼時不獨家主們惶惑無語,連帶上下僕眾也心中惴惴。
薛姨媽等亦在席間,因畢竟隔了一層,寶釵心中倒不如何恐惶。只是見眾人都靜默以待,自己也少不得半垂了頭,闔眸靜坐。如此一久,未免有些不耐煩。正悄眼打量眾人時,因見惟探春一人雖也低眉斂目,一副靜肅模樣兒,眉宇間卻並不見惶惑之色。由是心中不由一訝,暗道這三姑娘倒是沉穩得很。
探春本在宴上與女眷們看戲說笑,忽剌剌一份特旨,唬得滿席的人都斂聲屏息,肅穆起來。她雖曉得此去非但不是壞事,于諸人而言,反而是天大的喜事,卻不能宣之于口,只好也從眾行事。並未注意到,寶釵正悄悄打量自己。
直侯了近兩個時辰的功夫,才有家人回來報信道喜。不多時,元春加封賢德妃之事,便傳遍兩府。眾人皆是喜笑顏開,一掃方才沮喪之色,欣欣然有自得之意。
在這闔府喜氣盈腮,言笑鼎沸不絕的當口,鐵檻寺處傳來寶珠日間往山林中散步,卻不慎為山狼所噬,只余些骨肉與破衣爛裳之事,便無人留心了。賈珍得知,卻是正中己懷,且命主持連官也不必報,將些殘骸草草埋了了帳便是。
再說賈母這邊,見果然應了自己先前的猜測,不免更加歡喜。又過得數日,自賈赦賈政處再听得朝信時,這份喜氣卻不免化成了愁意。直至得了賈璉差人飛報,說諸事已畢,正日夜兼程趕來,明日便可到家之信後,方略有松月兌。
隔日賈璉與黛玉抵至府中,彼此相見,不免悲喜交加。哭一回如海病逝,喜一回元春晉封。敘畢別後溫寒,黛玉自有寶玉等陪伴著下去說話兒了,賈璉至府中各處拜會了一回,方待去鳳姐處,卻在半途被賈政的小廝請到了書房。
賈璉只當是要細問林如海葬入揚州祖墳之事,不想到得書房,赫然見著正座上的賈母,先是大吃一驚,繼而想起回來後听見的某些話兒,心里便模糊有了成算。然也不敢多問,只一面心中思忖,一面納拜磕頭。
行畢禮,賈母便問他往揚州去時可曾見著甚麼。賈璉笑稟道︰「回老太太的話,孫子此行,一切都是極順的。」
賈母又問︰「可曾有甚麼事故沒有?」
賈璉道︰「老太太放心,我與林妹妹到時,姑父尚能說話兒,還有些精神。兩日後方過的身。原是我們未至之前,姑父便將事情皆安排妥當了。及至我們去了,又叫來管事的人,當面再吩咐了一回,一應人事家務俱都料理妥帖。幾位姨娘有願守的,便隨靈回揚州老宅;有那不願的,便領一筆銀子,仍舊回娘家去。一道扶靈回去的老管家,便留在揚州看守祖宅。
「又更有一點︰原先致仕還鄉,安居蘇州的徐閣老,同姑父交情極好。不但舉靈時親自來了,去揚州時,還與我一封手書。他老人家雖已退下,多年人望仍在。有了那封信,不但行路順遂,便是安葬時,姑父一族的人俱都敬服,沒有二話。」
有些話,總是不好挑得太明,但對曉得前因後果的人來講,稍作提示,也就夠了。賈母听完,並不多問,只管凝神細思。一旁不獨賈璉屏息待示,賈政也無有二聲,不敢驚擾了老人家。
細想半日,賈母方說道︰「如此說來,揚州那邊,事情都是了結了的?」
賈璉道︰「不錯,且林家闔族皆知,姑父的意思,是林妹妹今後就在咱們這邊。日後若是思念故鄉,屆時再作打算。」
賈母頷首說道︰「我曉得了。這事既已了畢,我便同你們說說另一樁事。你們瞧貴妃省親之事,可是確鑿定下了?」
元春晉封了貴妃,且更得今上恩詔,承許回家省親。前一件已是坐實了的,後一件雖未明證,榮寧二府上下卻早已傳得沸沸揚揚。連剛回家不到半日的賈璉,也有所風聞。當下便留心听賈政如何說。
只听賈政說道︰「母親說得不錯,陛下的旨意確是如此。不但每月二六日準椒房眷屬入宮請安看視,且但凡有重宇別院之家,亦可啟請內廷鸞輿入其私第。這正是今上的不世隆恩。」
賈母笑道︰「你別同我咬文嚼字的,我只問你,若是咱們蓋起了這省親的院子,就可請旨、令貴妃娘娘回來探視了?」
賈政忙笑道︰「正是如此。」
听罷,賈母瞅瞅旁邊滿面喜氣洋洋的賈璉,緩緩說道︰「此事固然天恩難得,又有極大的體面尊榮,但這建院子的錢,卻該從哪一項出?」
賈政說道︰「母親不必掛懷,這些瑣事,自有兒子帶著孫兒們料理,決不會誤了事。」
賈母搖了搖頭,嘆道︰「罷罷,你是個只知讀書的,家里一應生齒事務,莫說清爽明白,只怕連有幾樁出項入項,都稀里糊涂。」
賈政確是一心作官,閑時或同門生清客手談品茗,或誦讀經卷,以為風雅之事。將一應事務視作世俗瑣事,從不理會。這是人人皆知的,現兒他也不明白賈母為特特點明,然亦反駁不得,只有陪笑听著。
只听賈母又道︰「你既不知家中境況,也難怪方才說出那沒成算的話來。現如今家中雖頗可度日,但一時要拿出大筆銀錢來,卻有些手緊。江南甄家那邊倒還替我們收著些,卻還是不夠。」
賈政因詫異道︰「果然不夠麼?」低頭想了半日,遲疑道,「莫若將現有的幾處院子翻新一道,也就罷了。橫豎元……娘娘性惡奢華,應當不會介懷。」
賈母听罷,點著拐杖說道︰「說哪里話來!別家的娘娘不也要回來省親的?我听說前兒個吳天祐家,已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到時人家皆是嶄新的院宇,獨咱們家是舊的,是何道理?」
經她一點,賈政也覺得自己所說不妥,但一時之間,又想不出其他法子。正為難之際,卻听賈母吩咐道︰「璉兒,你媳婦管著家事,你自然也曉得些。你且說說,家里現兒可還有大宗進項可供騰挪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