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仙簿 正文 恆山

作者 ︰ 上古七木

西漢初年,恆山就建有寺廟。現在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于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

古人由此贊嘆恆山"危峰過雁來秋色,萬里黃沙散夕陽。"邊關要塞,古城峰煙。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時,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戰國時,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兩漢時,匈奴利用恆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恆山威天下;北魏時,拓拔氏依恆山而分天下;宋仗恆山守天下;金恃恆山而鞭天下;元滅天下,清統天下,也憑借的是以恆山為主體的長城沿線天險。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恆山的五岳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台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跡保存了下來。氣勢壯觀,風景如畫。整個恆山山脈似自西南向東北奔騰而來。一座座海拔達2,000米以上的山如比肩而立,重重疊疊,氣勢異常博大雄渾。因此北宋畫家郭熙說︰「泰山如坐,華山如站,嵩山如臥,常山如行。」其風景特色可概括為四點︰群峰奔突,氣勢磅礡,這是恆山自然景觀的宏觀特征。唐代詩人賈島詩雲「岩巒疊萬重,鬼恆浩難測」,點出了恆山的地貌特征。登上恆山,蒼松翠柏、廟觀樓閣、奇花異草、怪石幽.洞構成了著名的恆山十八景。十八勝景,各有千秋,猶如十八幅美麗畫卷,展現在游客面前磁峽煙雨、雲閣虹橋、雲路春曉、虎口懸松、果老仙跡、斷崖啼鳥、夕陽晚照、龍泉甘苦、幽室飛窟、石洞流雲、茅窟煙火、金雞報曉、玉羊游雲,紫峪雲花、脂圖文錦、仙府醉月、弈台弄琴、岳頂松風。再加上世界一絕的天下奇觀懸空寺,整個恆山景如詩如畫,令游客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流連駐足。歷史上,許多著名學者對恆山都有過動人的描繪,漢代歷史學家班固有「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岳之高游」的描繪。唐代賈島《北岳廟》)詩中有「天地有五岳,恆山居其北,岩巒疊力重,詭怪浩難測」的贊嘆。唐代大詩人李白則在恆山留下墨跡「壯觀」二字。

恆山因何得名

《尚書•帝典》曰︰「有舜「十有一月朔,巡狩至北岳」。北岳即指古北岳的恆山。《尚書•禹貢•導山》記載秦始皇東巡時過「太行、恆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秦始皇走太行、恆山到碣石,時至今日,太行、恆山的名稱依然如此,說明北岳之山恆亙綿長。《禹貢》曰「太行恆山」。恆山景色

《周禮•職方氏》記載︰當時天下「九州各有鎮山,恆山,正北並州鎮山」。《爾雅•積山》也有關于五岳的記載,且稱「恆山為北岳」。《漢書•地理志•常山郡》載︰「恆山北谷,《禹貢》恆水所出,東入滱(今唐河)」。這一記載準確說明了漢代北岳恆山與相關河流的關系。秦漢時期設恆山郡,就是因北岳恆山在其轄區內而得名,而且由于皇帝文化中的「避諱」制度,把「恆山」改作「常山」。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中描寫恆山︰「恆山為北岳,在中山上曲陽縣西北。由東北至西南走向,它西控雁門雄關,東跨冀北原野,南接五台山,北臨大同盆地,連綿數百里。當年古人登臨此山,可以俯視河北、山西兩省,山勢蒼茫,氣象萬千」。又說︰「古者天子巡狩,常以歲十一月至于北岳,侯伯皆有湯沐邑,以自齋潔。周昭王南征不還,巡獰禮廢,邑郭仍從。秦罷井田,因以立縣,城在山曲之陽,是曰曲陽」。據《恆山志•序》記載︰「考帝舜紹堯之後,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蓋每州必封袁山之高大者,以為一州鎮……」。《周禮》這樣的稱謂︰「正北曰並州,其山鎮曰恆山」。《通典》載︰「秦祀官所常奉名山十二,其二曰恆山」,「秦始皇朝封天下十二名山,恆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中華十二山的出處,在《漢書•地理志》解釋是這樣的︰「堯時分天下為十二州,每州各有鎮山」。所以,在這里恆山為第二也就好理解了。《巍巍北岳大茂山》稱︰歷史上所說的恆山,泛指河北西部連綿不絕的太行山。現在,地理學把河北唐縣、淶源、阜平直到山西渾源一帶的山脈稱為恆山山脈。對于北岳恆山的史料記載零零星星,隱藏在書海之中。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大海撈針,對此進行過整理研究,清代顧炎武先生的《北岳辯》尤為突出。《北岳辯》指出︰考之《虞書》︰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周禮》︰並州其山鎮曰恆;《爾雅》︰恆山為北岳,注並指為上曲陽。三代以上雖無其跡,而《史記》雲︰常山王有罪,遷,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為郡。然後五岳皆在天子之邦。《漢書》雲︰常山之祠于上曲陽。應劭《風俗通》雲︰廟在中山上曲陽縣。《後漢書》︰章帝元和三年春三月辰幸中山,遣使者祀北岳于上曲陽。《郡國志》︰中山國上曲陽故屬常山,恆山在西北,則其來久矣。《水經注》乃謂此為恆山下廟。漢末喪亂,山道不通,而祭之于此。則不知班氏已先言之,乃孝宣之詔太常,非漢末也。《魏書》︰明元帝泰常四年秋八月辛未東巡,遣使祭恆岳;太武帝太延元年冬十一月丙子幸鄴,十二月癸卯遣使者以太牢祀北岳;太平真君四年春正月庚午至中山,二月丙子車駕至于恆山之陽,詔有司刊石勒銘;十一月冬十一月南征,經恆山祀以太牢;文成帝和平元年春正月幸中山,過恆岳,禮其神而返;明年南巡,過石門,遣使者用玉璧牲牢禮恆岳。夫魏都平城在恆山之北,而必南祭于曲陽。遵古先之命,祀而不變者猶之。《隋書》大業四年秋八月辛酉帝親祀恆岳。《唐書》定州曲陽縣元和十五年更恆岳曰鎮岳,有岳祠。……自唐以上征于史者如彼,自唐以下得于碑者如此,于是知北岳之祭于上曲陽也,自古然矣。顧炎武先生《北岳辯》的面世,是他以治學的理念公諸于世的一篇論文。顧先生在歸納史實的基礎上證明恆山地名由來已久,地望清晰,自古使然。

何時封為北岳

追溯北岳的來歷,早在遠古堯時,命羲和氏的四個兒子分別掌管四岳,羲仲為東岳長官,羲叔為南岳長官,和仲為西岳長官,和叔為北岳長官,到舜帝時,舜帝用了一年的時間巡狩四岳,二月東到泰山,五月南到衡山,八月西到華山,十一月北到恆山。據《尚書》載,舜帝冬十一月北巡恆山,行至冀州曲陽,大雪封山,不得前行,便望山拜祭,當即從恆頂飛來一巨石落于帝前,舜帝將此石封為「安王石」,後世在曲陽建「飛石殿」,從此,恆山也便留下了「飛石遺蹤」。盡管這只是傳說,但《舜典》、《禹貢》等書皆成書于秦漢之際,當時曾有「奉天下名山十二,其二便是恆山」,可見早在二千年前,恆山就有天下第二山之稱。並且《爾雅》稱︰「恆山為北岳」。也就是說遠在秦漢時,恆山就已經稱之為北岳了。光緒年間的《曲陽縣志》記載到︰「金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曲陽縣北部境地歸置了阜平縣」。金元之後,曲陽縣被分割,北部設置了一個阜平縣後導致了恆山與曲陽縣分離。但祭祀恆山神的北岳廟卻一直在曲陽縣不曾因此而變動。這一點從歷代有關的記載上便可知曉一二︰秦始皇統一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曲陽縣位于恆山郡中部。曲陽縣境北至恆山北谷,鄰今靈丘、淶源縣;東北至寇水(今唐河),鄰今唐縣;西北發源于恆山的恆水(通天河)至今阜平縣境內鷂子河流于,含今阜平縣城以東地帶。《前漢書•郊祀志》雲︰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詔令祭五岳、四海,祀「北岳常山于上曲陽」。常山,即恆山,因避漢文帝劉恆(前179)之諱而改稱。上曲陽,即曲陽舊稱。《後漢書•郡國志》雲︰「上曲陽,故屬常山,恆山在西北」。《漢書•地理志•常山郡》載︰上曲陽縣(今曲陽縣,其範圍包括北面的阜平縣)「恆山北谷,禹貢恆水所出,東入滱(今唐河)」。《晉書•地理志》和清光緒三十年《曲陽縣志》皆雲︰「上曲陽恆山在縣西北有阪號飛狐也」。《魏書•地形志》雲︰「曲陽,有恆山、嘉山、黑山、堯山、黃山」。《隋書•地理志》記載︰「恆陽(舊曰上曲陽),後齊去‘上’字,開皇六年改為石邑,七年改曰恆陽,有恆山,有恆陽溪」。G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錄仙簿最新章節 | 錄仙簿全文閱讀 | 錄仙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