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仙簿 正文 塑像

作者 ︰ 上古七木

「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

麥積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因形如農家麥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80米,山勢險峻,周圍綠樹成林,環境清幽。西漢末年,麥積山已成為天水名將隗囂的避暑宮。這里松檜陰森,橫雲飛渡,煙霧團繞,碧水長流,「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鐫石成佛,石龕千室」,薈萃著後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畫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個洞窟里,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一樣,有著珍貴的藝術寶藏。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于絢麗的壁畫,雲崗、龍門著名于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于世。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贊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麥積山歷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寫的《玉堂閑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丈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杜甫有詩贊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麥積山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後秦時期開始營造的。據《梁高僧傳》載,南宋永初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300余人。西魏時,魏文帝原配皇後乙弗氏在這里死後,「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曾請庚信為他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並序》。隋文帝仁壽四年,秦州使在麥積山頂修建高9.4米的七級寶塔一座,相傳為阿育王84000寶塔之一。至今寶塔仍巍然屹立在山頂,不過只存五級,並系近年重修。據史書記載,著名禪僧玄高、曇弘在此講學,「聚集僧人三百」。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造像萬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遭多次地震、火災的破壞,仍保存窟龕194個,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畫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閣8座。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布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四面全是郁郁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當人們進入麥積山風景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憑崖而鑿的一組雕刻造像。中間一座佛,高達15米,左右兩尊菩薩侍立,喜笑顏開,迎送來往游客。行至山前,抬頭仰望,只見龕窟密如峰房,依窟建檐,層麥積山層相疊。棧道雲梯修建于懸崖,淺龕深窟開鑿于峭壁,其建築高超雄偉,工程奇險浩大,令人贊絕。歷代游客詩人,雖驚慕不已,敢于攀至頂端者卻少如鳳毛麟角。唯心史觀有五代詩人王仁裕斗膽攀登,才寫下了︰「躡盡懸崖萬仞梯,等閑身與白雲齊;檐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鶴頻棲;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的切身感觀。不過,現在的麥積山經過大規模的加固修整和棧道修復,搖搖欲墜的崖體已經穩定,山上棧道也寬闊整齊,安全可靠,昔日王仁裕筆下的險惡情景早已成為歷史。人們可以放心大膽地登游各個崖閣,隨心所欲地進入各個洞窟,感情奔放地遠眺山下美景。麥積山高達142米,石窟多凌空鑿于20至7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有崖閣、摩窟、摩崖龕、山樓、走廊。窟形有人字坡頂、方塌四面坡頂、拱楣、穹頂、方楣平頂、方楣覆斗藻井、方形平頂、圓形小淺龕、盂頂。這些不同類型的窟龕、崖閣,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建築結構演變、發展的實物資料。據記載,當年開鑿石窟時,從下堆積木材,達到高處,然後施工,營造一層,木材拆除一層,直到山腳。相傳,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時,就動用人工40萬個。直到現在,當地還流傳有︰「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民謠。就連美國首批游客在1947年《和平日報》中也稱贊麥積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麥積山石窟,原是一個完整的山體,唐開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帶發生強烈地震,使崖面中間部分塌毀,整個窟群便分為東崖和西崖兩部分。東崖現存洞窟54個,西崖140個。由于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細鏤,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繪畫。麥積山塑像,主要題材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盡管各代塑像同處一堂,但並不因襲模仿,而是保持著各自的時代特色,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塑藝術的發展、演變過程。無論是高達15米的巨像,還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給人以美感。蘇聯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參觀麥積山塑像後,激動地說︰「北魏和宋的雕塑在我看來是最引人入勝的。它們具有驚人的內心世界,極富表現力的構圖和雄偉的形體。」

麥積山塑像有數千身,這里只能指出幾件較有代表性的杰作,起「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東崖造像,最壯麗的是4號窟上七佛閣。7間佛龕里有42尊菩薩塑像,神態莊嚴可親,華美而不俗,充滿著人間善良、慈祥和世俗的感情。各龕間都裝飾著天龍八部的浮塑,面容獰怪而不丑惡,表現了男性的健美、威嚴、正直、勇猛、堅毅的性格。與上七佛閣緊接的5號窟,名曰「牛兒堂」。中間龕門前有一摩醯首羅天,站在一只臥著的犢牛身上。這個牛兒,塑造得相當動人︰圓圓的眼,頑皮地注視前言,腳雖蟠曲著,卻似乎要躍起的樣子,松弛的頸上垂著的皮,也象在動著。不僅身形姿態具備了牛的特征,最出色的是把一只犢牛所具有的稚氣和活潑表現出來了,當地農人非常喜愛,稱為「金蹄銀角的牛娃」。在牛兒堂西端有一可容一人通過,長約10米的隧道,門頂刻有︰「小有洞天」四個字。相傳在明朝古歷四月初八的一天,秦州有個州官,游麥積山廟會,一時興起,想從七佛閣的擺渡鐵鏈上,用鷂子翻身的縱躍姿勢,游蕩到牛兒堂去,居然成功了。可是當他站穩在牛兒堂,定楮向下觀看,只見懸崖陡立,山谷人群如同螞蟻,頓時頭暈目眩,腿軟抖戰,再也不敢邁步了。眾衙役只得火速請來一群石匠鑿開了一個小洞,州官才從洞里爬了過來,至今當地還有「鷂子翻身,牛兒堂」的說法。在西崖的石窟中,以133號和127號石窟為最大。133號碑洞,是麥積山最特殊的一個洞窟。洞中不僅有許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塊石碑,有幾塊碑面密列賢動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稱「萬佛堂」。其中10號、11號、16號為眾碑之精華。127號窟更為精彩,四壁及藻井壁畫大部皆存,筆致縱放,為後魏作風。中繪佛說法圖,千乘萬騎來听。西畫舍身飼虎圖,虎有12,形態各異,堪稱精品。尤其正壁龕中一石雕佛,最為妙絕,石佛背光中,上部伎樂天人12,各奏樂器。下部有飛天8個。左右各一侍者,雖小而各具神態。卷渦蓮花中,亦有蓮花生小佛頭。中間坐佛,舉掌端坐,顯出說法時的慈祥和悅。這座雕像,不要說在麥積山中,就是在世界佛教藝術中,都是稀有的珍品。麥積山周圍還有幾個引人入勝的風景點。如麥積山後崖三扇崖下的雕巢峪,是西漢末年,雄居天水自稱西州上將軍隗囂的避署宮。當年的避暑宮,亭台樓閣錯落,曲道回廊相連,琉璃碧瓦瀉翠,紅牆金龍輝映,三檐四簇雕鳳,花影翠竹婆娑,銀練珠璣飛濺。隨著時間的流逝,金碧煥彩的避暑宮早已絕跡,只有三扇崖下高40米左右的飛瀑、古柏蒼松、嶙嶙怪石、奇花芳草、珍禽異獸尚存,組成處處有景,景景迷人的自然景觀。1982年,麥積山以甘肅麥積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g!~!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錄仙簿最新章節 | 錄仙簿全文閱讀 | 錄仙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