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月前家宴過後,後.宮中人再未聚到一塊兒,今日反卻沾了武婉儀的光,諸妃嬪一應來了不說,還來得這般趕點,趕在同一刻湊伙兒到來,當可謂「不來則矣,一來驚人」,現下看來,只差武賢儀一人未至夢在大唐愛第252章以權達變章節。
隱下心頭紛擾,江采隻斂色迎上前,來者是客,雖說自己本身實也是客而已,此處是婉儀宮,並不是梅閣,自是稱不上是主。但,主雅客來勤,時移事易,今日是武婉儀停柩之日,常才人等人若是特來吊唁的,且不細究到底是虛情假意亦或是真情實意,人來了心意也就到了,大可就此作罷,可若是存了心思前來借故滋事生非的,不管唱的是哪一出,江采隻早有鳳印在手,今個縱使不致以殺雞儆猴,也非得有所為不可。
皇甫淑儀不動聲色跟于旁,並未贅言只字片語,只見常才人側首看見其與江采隻一同步過去之時,極顯輕蔑的嗤笑了聲。
江采隻毫未介懷常才人面上流露出的驕矜之色,只當視而未見罷了,大不了將其當做是個跳梁小丑,更不值得為此上心。
環目董芳儀、杜美人、鄭才人、高才人以及閻才人幾人,江采隻緘默著同樣未先開口說示甚麼。論位分,其等理當先行禮拜才合乎禮教;論主尊,李隆基早已把持掌六宮之權交由江采隻,今日江采隻更是一早便守于婉儀宮,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打理與武婉儀後事相干的一切事,此刻董芳儀等人才親至,于情于禮均當先禮于人才是,否則,便是以下犯上,不過這尚是微末小事。倘使讓人認為是對死者大不敬,只怕是愚不可及,上忤聖意可絕不是兒戲。
「江梅妃幾時過來的?淑儀也在……」董芳儀終歸是識大體之人,且待立定身,就地便朝江采隻禮了禮,並和聲看向江采隻身旁的皇甫淑儀。時下所來的一干妃嬪之中。尤以其位分為高,杜美人、鄭才人、閻才人畢竟位分皆低于其。倘使真于人眼前失了體統,只恐要平白無故落人話柄,遭人異議。
江采隻及時挽向董芳儀,旋即凝眉道︰「本宮不過早來一步而已。」說著,輕輕嘆息了聲,頓了頓,才又沉聲道,「既有心來了,快些去武婉儀靈前上柱香為是。」
至靈堂上香致哀。本即情理之中之事。見狀,皇甫淑儀徑自對董芳儀回了禮,二人俱身為正二品的六儀之一,位分上並無尊卑之分。至于杜美人、鄭才人、閻才人及高才人四人。眼見董芳儀中規中矩,倒也識趣的隨之同是行了禮,尤其是高才人與閻才人,兩人都是因去年昌樂公主與信成公主受冊出嫁而晉封正四品的才人,僅就一定程度上而言,雖說同為才人,卻比不及鄭才人、常才人倆人早年即已母憑子貴封了嬪號,是以,凡是凡事行事上多一副謹小慎微樣子,左右都不得罪。常才人夾在中間。縱管心下一百一千個不甘願。此時也只有不無悻悻的依禮先行個叉手禮。
禮畢奉香,翠兒一一遞上長香。董芳儀于前肅拜,鄭才人、高才人、閻才人及常才人各是于後上香。江采隻與皇甫淑儀立于一側,神色凝重,盡收于目幾人拜于武婉儀棺槨前時面色上的細微變化,全未動聲色。
許是趺跪過久的緣故,翠兒在上常才人遞過手的長香時分,腳下一不留神兒磕絆了下,差點崴腳栽倒在地,索性皇甫淑儀離得較近,伸手扶了把翠兒,才未致踉蹌摔腳,人雖無事,手中的香卻折斷掉地夢在大唐愛252章節。
常才人頓時大驚失色,翠兒手忙腳亂之下,眼見手里的長香一根根都斷成兩截,難免也有些驚慌,一時怔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你……好你個賤婢,怎地這般漫不經心?」殿內半晌詭謐,常才人才看似回過神兒般劈頭蓋臉沖向翠兒,氣悶下揚手「啪」地一聲脆響,徑直摑了翠兒一巴掌。
事出倉促,諸人皆打了愣。江采隻娥眉輕蹙,未曾料及竟橫生這種事端,睹著翠兒右頰立時多出幾道掌印,心下更是不由一沉。
翠兒原是剛站穩腳跟,不成想一抬頭臉上竟又挨了一巴掌,這下,不知是常才人出手過重,究是翠兒一整日未米水未進身子早就跪虛了,只見翠兒整個人被常才人摑得接連倒退幾步,重重跌坐向炭盆,一手掀翻了化寶用的炭盆子。
武婉儀棺槨前,紙錢登時撒了一地,一陣涼風從敞開的門扇方向陡地吹刮入殿內來,直吹得炭盆子中的紙灰「呼呼~」飛出,混著紙錢忽高忽低一圈圈打轉兒。
常才人低呼著忙跳開幾步,遠離了武婉儀棺槨,面無人色的拍打了幾下吹拂于衣身上的灰燼。鄭才人面上微微一變,趕緊地步向前攙向一臉驚愕跌于地上的翠兒。
殿內一時有點亂,不止是滿地狼藉,更亂的其實是諸人的心神。子不語,怪力亂神,非不語也,蓋有未易語者耳。今日這事,恐怕又要扯出一番流言蜚語。
「哪、哪兒來的邪風?」常才人顯是躁亂的瞋叱聲,不無心虛的睨了眼四下,目光落定向翠兒。
「奴,奴實非是有意而為之,常才人莫惱……」翠兒忙不迭垂首賠禮,眼睜睜看著武婉儀的靈堂亂成一團糟,不禁無語凝咽。
「你,你哭甚?」常才人眼風一掃,嫌惡至極的狠剜了眼翠兒,「本宮還未把你怎樣,折斷本宮的香不說,還弄的本宮一身晦氣,你反倒有臉在這兒抽泣?來人,拉下去杖責二十大板!」
翠兒伏首于地,連連求饒道︰「常才人寬罪,奴非是成心的,奴……」
「不允哭!」常才人高聲呵斥向翠兒,喝斷翠兒的央懇,「本宮還好生生在這世上,哭哭啼啼作甚?」
江采隻睇目常才人,心中竟覺有分好笑,只是面色卻越發凝重了三分。想是常才人氣昏了頭了,眾目睽睽之下。竟要施以笞杖之刑。
「常才人此言差矣,今個乃武婉儀下殮的日子,翠兒是武婉儀生前身邊唯一的一個近侍,理當哭踴。」皇甫淑儀長眉微蹙,微睇綿藐向常才人。只不知,這席話是否純是在報當年武婉儀為其接生之恩。
常才人斜睨皇甫淑儀。輕哼一聲,細眉高挑道︰「本宮當是誰人在耳邊攛掇。原來是皇甫淑儀……皇甫淑儀晉封六儀,嬪妾未及登門道賀,但請皇甫淑儀莫怪才是。」邊嘲謔,邊挑了眸未發一言的江采隻,「听聞皇甫淑儀自晉封六儀以來,素日多與武賢儀走得近,嬪妾只道今兒個,皇甫淑儀當與武賢儀交好,不成想皇甫淑儀倒與江梅妃心意相投。端的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常才人話里有話,且意味深長,江采隻故作听不明懂之態,凝睇常才人。啟唇道︰「常才人這番話,本宮不甚明了,不過,時為武婉儀殯喪之日,不看僧面看佛面,常才人又何必與一個婢子斤斤計較?」
盡管常才人所言不無在理,始自皇甫淑儀晉封以來,武賢儀便處處拉攏皇甫淑儀,其心明眼人無不心中有數,對此常才人早有怨懟之意。也不是甚麼隱秘之事。說白了。往昔武賢儀一貫與常才人沆瀣一氣,如今一把推開常才人。改與皇甫淑儀交善,常才人豈會不心懷怨恨,武賢儀其不敢得罪,不敢不敬,壓于心頭的憤懣自然要找皇甫淑儀發泄為快。
早在上回家宴時,江采隻便已洞悉見這點,但今時今刻,卻絕不縱容哪個妃嬪鬧場,天大的恩怨盡可私下了結去︰「當年太宗皇帝駕崩時,大臣許敬宗于太宗皇帝的靈柩前垂臂而過,即遭御史閻玄正彈劾。貞觀十年,文德皇後薨,時任中書舍人的許敬宗,一見其貌不揚的率更令歐陽詢,無端端思及長孫無忌曾作過的一首譏哂詩,‘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誰家麟角上,畫此一獼猴。’,而忍不住放聲大笑,即日被貶為洪州司馬。」
正色說到這,江采隻環睇皇甫淑儀與董芳儀,眸稍的余光一帶而過旁側的杜美人、鄭才人、閻才人,交鋒上常才人來不及躲閃的細眸,溫聲續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後.宮本該一團和氣,倘使有人悍妒犯下口業,禍由口出,鬧得宮中不得安平,屆時可別怪本宮未把丑話撂在先。」
後.宮不得干政,江采隻言下之意已然再明白不過,之所以說提及許敬宗一事,不過是在以人說教,充其量是在就事論事而已,全無妄議前朝政事之嫌。然而個中厲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听者自當好自掂量為之。
迎視著江采隻不慍不怒的一雙美目,常才人突兀直覺渾身上下頗不自在,甚至有種被人看穿的感覺,遂下意識挪開視線,語塞的杵在高才人身前別過頭絞了下攥在手的巾帕。先時得悉江采隻一早便待在婉儀宮,未過多久皇甫淑儀竟也來了婉儀宮,常才人即刻巴巴跑去賢儀宮跟武賢儀啐叨,熟料武賢儀竟讓其一並邀上董芳儀、杜美人以及後.宮的幾個才人亦至婉儀宮拜祭下,言說不可讓江采隻和皇甫淑儀二人將寵媚全爭去,既是獻媚,當是人各一份為宜,故才來爭媚。誰曾想,這會兒竟弄了個費力不討好,待回頭還不知如何跟武賢儀交代為妙。
「翠兒,代本宮奉上三炷香,以表哀愧。」旁人既已均默不作聲,江采隻這才朝翠兒使了個眼色,轉即面向武婉儀靈柩端嚴肅拜了下。
翠兒雙眸通紅的立馬取過長香,雙手奉上。董芳儀、皇甫淑儀幾人見了,面面相視一眼,皆不約而同站于江采隻身後,紛紛畢恭畢敬禮拜向武婉儀棺槨,常才人適才的盛氣凌人勁兒也收斂不少,同是立于邊上有禮有節躬下了腰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