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之木蘭 第十七章 名都佳人

作者 ︰

老者已經不記得去鄴城的路了,木蘭跟呂光只好順著唐球逃走的方向前行。好在他們很快就找到了一個村子,向村民打听到了去鄴城的路。這里早已進入了燕國境內,距離鄴城不過一百多里的路程。木蘭精神一振,問明了路途,就催著呂光跟老者快快前行。

她迫不及待地想找到大司馬慕容沖,好好教訓一下這個壞人。

村子里籠罩著悲傷的氣氛,木蘭一問,原來這里的童男童女早就被慕容沖抓光了。這個村子在平原之上,臨近通衢,無險可憑。燕兵直接派了個小分隊過來,就將村子洗劫一空。說起兒女被抓走之時,大部分村民都抱頭痛哭,木蘭也忍不住落淚。她安慰他們︰她一定打敗大司馬,讓他們的孩子平安回來。村民感激地望著她。他們不敢相信她能做到,但,這畢竟給他們帶來了一線希望。

走了幾個時辰,就上了大路。路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路兩邊的人煙也漸漸稠密,不僅僅是村子,也能偶見大的郡縣。這里幾乎已沒有山嶺了,全是一片平原,種滿了莊稼。一眼望去,炊煙裊裊,綠浪金翻,盡是太平氣象。

燕國自慕容皝建國,傳位于慕容,這兩位皇帝都算得上是明主,知道修學撫民,勸勵農耕,所以國力日漸強盛。與四方敵國交戰,也頻傳捷報。連敗高句麗、趙、冉魏。晉數度北伐,也無功而返。燕漸漸成為北方最強大的國家。但慕容死後,慕容暐做了皇帝,奢侈之風漸盛,朝中君臣、朝外百姓,日斗奢華,習以為常。腐/敗漸生,朝政廢弛,再也不是創國之初的欣欣向榮之像了。再加上近年慕容沖四處搜羅童男童女,搞得老百姓人人自危,木蘭一路上也不知遇到多少哭訴之人。

走了兩天,他們終于來到了鄴城。木蘭走近城門,忍不住「哇」了一聲。她自幼在武陵村長大,見到的最宏大的建築不過是祠堂而已。東山君雖偶爾跟她談起外界文物之勝,但木蘭畢竟沒有見過,也就無從想像。今日一見,才明白什麼叫做金城湯池。

那座城門好高!木蘭站在下面,盡力仰起頭,才能看全。城牆足有一丈多厚,全由三尺多長的大石砌就的,威武雄壯,旌旗招展,上面站滿了頂盔貫甲的士兵。

呂光嚇得跟在木蘭身後,大氣都不敢出。他生怕被燕兵認出來,木蘭卻並不害怕,興味盎然地東瞧瞧西看看,對什麼都很感興趣。他們隨著人流進了城,木蘭更驚訝了。鄴城里面竟然有這麼多人!還有這麼寬的大街!大街兩邊都是店鋪,賣什麼的都有。各種新奇好玩華麗精致之物應有盡有,琳瑯滿目。木蘭小孩心性發作,玩了好久,才突然想起正事。

他們要找大司馬慕容沖!他們要教訓這個可惡的魔頭!這是他們來鄴城的目的,還要幫老者解開背上的蜈蚣。

但是,到哪里去找慕容沖呢?這可難倒木蘭了。鄴城這麼大,三天三夜都逛不完。而且從這麼多人中找出一個,無疑大海撈針。該怎麼辦呢?

木蘭托著小臉,陷入了沉思。

突然,小玉叫了起來︰「慕容沖!」

木蘭精神一振︰「哪里?在哪里?」

小玉一只翅膀筆直指向牆上,只見那里貼著一張大紅的告示,一大群人圍著觀看,擠得水泄不通。小玉︰「那上面就寫著慕容沖!」

木蘭跟呂光下馬,向人群中擠去。木蘭身材嬌小,從人縫里就鑽了進去。只見告示上寫著︰「中山王、大司馬慕容沖諭告全國百姓︰大燕國清河公主容德並臻,艷冠天下。太後珍愛,並未許人。天生佳麗,當奉英雄。誰為英雄?固當研習以論之。是以本王特設擂台于大司馬府前,天下英雄,皆可自薦。優勝者當以駙馬授之,其余本王當量才以用。凡我大燕雄才,豈不踴躍來哉?」

木蘭大喜,終于找到慕容沖的下落了!

只听周圍的人亂紛紛地談說︰「清河公主啊,可是傳聞為天下第一美人的清河公主?」

有人回答︰「就是她!當年秦國天王苻堅派特使抬著黃金萬兩前來求婚,太後都未答應!不想今日比武招親!」

「那我們還不看看去!」

「走啊,去看清河公主嘍!」

大家一聲呼喊,一條熱鬧的大街,頃刻間走得干干淨淨的。

木蘭拉起呂光︰「我們也去!慕容沖既然策劃了這場比武招親,想必一定會出現。只要見到了他,我們就能找到機會殺了他!」

呂光點頭表示贊同。兩人跟著人群,向城中涌去。

木蘭突然想到什麼︰「呂光,你說清河公主究竟有多美,竟然被稱為天下第一美人?」

呂光認真想了想,但一個從未出過村子的人,實在很難想像天下第一是什麼樣子。他搖了搖頭。兩個少年都懷著興奮與好奇,隨人群來到了大司馬府前。

到了這里,她們才知道什麼叫做人山人海。

大司馬是三公之一,是國家軍事的最高長官,所有的兵馬都歸他管轄,因此,府前是一片開闊的校場,可容數萬人馬。但現在,整個校場被擠得水泄不通,全是人頭!清河公主比武招親的消息短時間內就傳遍天下,天下第一美人加上公主的身份,一旦勝選,權勢、美人頃刻到手,真可謂是一步登天。就算拔不得頭籌,也可以來看場大熱鬧。是以不但整個燕國為之轟動,就連相鄰的秦國、代國、涼國,甚至東晉,都來了不少奇才異能之士。

擂台就設在大司馬府的正前方,因這些高手的破壞力都很驚人,因此,擂台是用巨石搭建的,寬十丈,高兩丈,足夠讓這些高手們施展開拳腳,而整個校場上都能觀看得到。擂台兩邊,駐扎著一千名士兵,京兆尹慕容令全身盔甲,端坐在一只錦礅上,士兵們全都嚴陣以待,防止有人乘機惹事。

擂台後面搭著一座繡樓,張燈結彩,極盡繁華。繡樓上雖然空無一人,但遙想擂台決出勝負之後,清河公主必然要登上樓來,親點這位未來的夫君。如此一想,怎不令人熱血沸騰?

台下之人,全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

繡樓與擂台之間,鋪著猩紅的地毯,地毯的正中間,放著一張紫檀太師椅,鋪著繡著龍紋的黃緞墊子。太師椅後面,豎著三只高高的旗桿,左邊是紅旗,以狻猊為紋,上書「大司馬」;右邊是黃旗,以龍為紋,上書「中山王」;中間是一桿青旗,上面繡著一只飛舞的彩鳳,彩鳳盤旋,護著兩個字︰「慕容」。三旗嘩啦啦飛舞著,狻猊、金龍、飛鳳似是相互斗嬉,分外好看。

太師椅上,卻空無一人。

木蘭悄悄拉著呂光說︰「這只太師椅,肯定是為慕容沖留的。我們靠近些,等慕容沖一出來,一箭就可以取他的性命!」

兩人拉著老者,向前方擠去。她們身子小,再加上不是老就是小,沒人敢擠他們,一會就來到了擂台前,佔據了個最佳的觀戰位子。擂台前,是一排欄桿,木蘭將右腕擱在欄桿上,看似無意,其實早就瞄準好了,只要慕容沖一落座,九枚翔天箭立即連珠發出,管將他立斃箭下。

至于殺了慕容沖後能不能逃出去,她想都沒有想。只是一腔熱血,要為天下人除此魔頭而已。

佔好了位子,木蘭終于放心地看起了擂台上的比斗。

台上你來我往,已經斗了好幾場了。

其時去古未遠,武之一道尚未如後世般發揚光大,分出內家外家,武當少林等諸多門派,還是以戰國時的游俠擊劍之術為主,但自秦以降,天下數度大亂,習武之風甚為盛行。慕容氏本是胡人,秉性粗豪,更是以武治國,而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這場比武招親的確吸引了不少高手參加。東西晉時雖然沒形成大的武林門派,但各種教派也名目繁多,而且奇才異能之士多隱在民間,此時全都登台亮相,怪招異寶,層出不窮,看得士民們大呼過癮。

木蘭仔細觀察他們的招數,跟自己所學的一一印證,竟然得益良多。東山君所教她的,最重要的就是采集對方的信息,並從中看出對方的缺點來。兩位高手在台上打,木蘭就仔細觀察他們的優缺點,心中暗暗制定策略。一會一個將另一個擊倒了,若是用的策略跟自己相合,木蘭就歡欣鼓舞。如果不相合,木蘭就仔細思索自己的所得所失。雖然只是短短幾個時辰,卻對她幫助極大。

斗到正午時分,天上一輪太陽炎炎蒸著,將校場上照得一片通亮。有些小販叫喊著,賣些糕點餅果之類的給大家充饑。比武實在太過精彩,沒人肯為了吃飯離場。場中兩人正斗到緊急關頭,一人持一柄大刀,另一人用兩桿銅錘。用錘的人力大無比,銅錘舞起來就跟兩團旋風一般,追著對方猛攻。用刀的人卻不跟他硬斗,仗著身子靈活,滿場游走,不時伺機回敬一刀,卻和毒蛇一般,專刺用錘人的要害。刺得用錘人惱火之極,偏生無法將他轟下台去,斗急了就破口大罵。

兩人翻翻滾滾斗了半個多時辰,兀自不分上下。

突然,一個人緩緩從台下走了上來。他年紀約五十多歲,臉上布滿虯髯,相貌威猛之極。身上一襲紅袍,半敞開著,露出里面灑金的綢衫來。他腳步極穩,就像是一頭發怒的獅子。他一言不發,也不看台上相斗的兩個人,筆直朝擂台正中間走去。

台上兩人見突然來了個不速之客,都甚感詫異。但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使銅錘的人首先發動了攻擊,喊道︰「朋友小心,我這銅錘可是不長眼的!」

說著,雙錘使了個攪風訣,急旋著向那怒獅般的人砸了過去。那人竟不避不閃,好像根本沒看見一般。

木蘭忍不住提醒他︰「小心!」

突然,就听一聲慘叫,兩只銅錘倒飛而出,砸在了擂台邊上。怒獅般的人也不知用了什麼招數,使銅錘之人已被他劈胸抓住。那使銅錘之人也很魁梧,但不知怎地,被他提在手中,就像是提著一只小雞一般,隨手一抖,扔到了台下。

使刀之人臉色一變,不敢跟他打,使了一禮,陪笑道︰「這位兄台……」

怒獅之人冷笑一聲︰「憑你也配跟我稱兄道弟?」

一把也將他劈胸抓住,大喝一聲︰「滾下去吧!」使刀之人武功也不算低,跟使錘之人斗了許久,精妙的招數也使了不少,偏偏在他手下竟連一招都使不了,被他一抓抓得全身酥軟,扔出三丈多遠,正好摔在使錘之人旁邊。兩人唉呦唉呦地爬起來,不敢放狠話,悄悄溜走了。

怒獅之人站在台上,環顧一周,看著京兆尹慕容令︰「怎麼咱老人家來了,連個椅子都沒有?」

慕容令也是天潢貴冑,乃慕容氏的嫡/系,父親慕容垂大名鼎鼎,受封吳王。哪里受過別人喝斥?但在這老人面前,卻像是矮了一頭,慌忙站起來陪笑道︰「小將不知道您老人家會來,未準備座椅,還望恕罪。」

說著,急忙將自己的錦礅搬起來,親自送到擂台上。那人竟不客氣,大大咧咧地坐了下來。慕容令躬身告退,竟是恭敬異常。台下觀眾都感詫異,這老兒是誰,怎地這麼大的架子?待到看到他手指上套著的那十個晶亮的指環時,卻不由都恍然大悟︰

「原來是他!」

這老者叫倪洪,乃是三萬羽林軍的總教習。羽林軍是從漢代就設的皇室禁衛軍,專門負責皇宮的治安,地位尊崇無比。倪洪雖然只是個教習,但羽林軍都選的是官/宦子弟,其中一百二十八位羽林郎,更是只有高/官子弟才可入選。倪洪做了三十年的總教習,可以說整個燕國的高官,半數都是他的弟子。再加之他武功的確了得,幾乎成了無冕之王。慕容令就曾做過三年的羽林郎,後來雖升為京兆尹,但仍算是倪洪的弟子,豈能不恭敬?

只是倪洪年紀這麼大了,兒子都有了好幾個,他來這里做什麼?莫非也是貪圖清河公主的艷名權位,老而不修,來趟這淌渾水?台下觀戰之人不由得都竊竊私語,真是說什麼的都有。

倪洪耳朵極尖,當然全都听在耳里。但他並不在意,朗聲道︰「咱老人家既然上台,自然別有用意。諸位若給咱老人家一個面子,就不要再上台了。否則,嘿嘿……」

他說到最後一句,臉色一凜,當真如雄獅猛虎,不怒自威。台下不遠處,突然響起一陣震天的鼓聲。只見一百二十八名羽林郎全都頂盔貫甲,列成方陣,為師父擂鼓吶喊。這些羽林郎全都生得英俊,加之出身官宦,任何人都不敢小覷他們。來此參加比武的人雖也有高手,但多是單槍匹馬,見了這般氣勢,先已氣餒,哪敢再上來挑戰?

倪洪目光凌厲若電,掃遍全場,顯然修為極高。台下搖頭的有,不屑的有,看熱鬧的有,但卻無人敢上台。

突然,就听一個陰惻惻的聲音傳了過來︰「倪老頭不要臉,這麼大年紀了還來比武招親,也不怕人笑話。我小人家,就看不慣。」

幾萬人聚在校場上,那真是要多嘈雜有多嘈雜。但這個並不響亮的聲音,卻蓋過了現場的吵鬧,每個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倪洪臉上微微一變︰「哪位好朋友來了?怎不上台來讓咱老人家見識一下?」

眾人只覺眼前一花,一個人已出現在了台上。他身上穿著一件黑衣,將全身都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雙眼楮。但這雙眼楮寒氣逼人,令人不敢對視。他的身形長得極為奇異,身子極細,常人的身軀大約有腦袋的三倍粗,但身軀卻跟腦袋一般粗細,看上去極為別扭。他站著的時候,身子不停地輕輕晃動著,就像是一條隨時等待出擊的蛇。他站的位置,就在倪洪的身後,但倪洪竟然完全沒有發覺,仍然喊道︰「朋友,上來讓我老人家見識一下!」

那人「嗤」地發出一聲輕笑,倪洪猛然發覺,陡然轉身過來。那人雙腳輕輕一滑,就像是貼著地一般,再度滑到了倪洪的身後。倪洪見身後並沒有人,知道遇到了高手,雙手猛然向兩邊一分,兩道勁氣成形,轟然向四方擊去。倪洪借力,身子凌空飛起,宛如一只生翼的雄獅,一飛兩丈多高,這才看清了敵人。他一聲冷笑,雙手拳勁收在一起,大喝一聲︰「吃我一拳!」

一拳猛然向黑衣人轟了下來。黑衣人一動不動,他的雙眸閃亮之極,緊緊盯著倪洪的拳頭。眼見拳頭砸到了面門前,他的嘴突然張開,一口向倪洪的拳頭咬了過去。他人雖然干干細細的,但口卻張得極大,倪洪的拳頭本就不小,但他的口卻更大,一口張開,幾乎就能將倪洪的拳頭吞下去。

這古怪的招呼嚇了倪洪一跳,急忙收拳,身子倒躍而回。那人也不追趕,冷冷看著他︰「你老人家不是要我小人家吃你一拳嗎?我小人家要吃的時候,你為什麼又不讓我吃了?」

倪洪一口一個「我老人家」,他就一口一個「我小人家」,好笑之極。

倪洪一怔,倒不知道如何回答。黑衣人冷冷一笑︰「幸虧你老人家見機的快,否則,你這只老拳頭,就算了廢了。」

倪洪突然想起一個人,忍不住失聲說︰「你……你是九龍御盜沈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花之木蘭最新章節 | 花之木蘭全文閱讀 | 花之木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