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荒季 陳光標與項有標

作者 ︰

陳光標出生于江蘇泗洪,從一個貧困的農民兄弟,到中國的首善應該說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作為農民的兒子他父母親的驕傲,因為他出生在食不飽月復的70年代,陳光標兩歲的時候,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先後餓死,所以家庭極度貧困,但是在上小學時就顯示了他不凡的商業頭腦,為了賺錢他9歲時就到離家2公里鎮上去賣水,因為雖然街上有賣茶水、賣冰棒的,但是更多的還是和他一樣兜里沒錢人,盼望在外面1分錢就可以解決饑渴的人,水從井里提上來,不需要其它成本只要付出力氣就可以賣錢了,「一分錢隨便喝」每天中午放學的時間可以賺到2-3毛錢,這可以相當村里一個成年人半天的工資,然後販賣糧食花生等,在勤工儉學的歷程中,他完成中醫學業,然後把握住了一次制造醫療器械的商機,賺到第一桶金20萬的「巨額」財富,這時他在報紙上看到安徽有個患重病的兒童,他拿出3萬進行捐助,之後在商界模打滾爬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自己的慈善事業。

可以說,從9歲時小學用自己到鎮上賣水掙的四塊錢,不但自己的書費1塊8毛錢完全自理,還幫助了鄰居家的同學,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用寫字的紅紙撕成一個五角星貼在他的臉上,放學後興高采烈地滿村子告訴別人,加之母親的言傳身教,小時候母親把比自己小八歲的弟弟放在旁邊哭,抱著別人家的孩子來喂女乃,在一個商界杰出人物的童年時代,就奠定了樂善助人,做善事的思維基因和習慣,如今不論是汶川5.12大地震,還是台灣莫拉克台風、印尼海嘯、智利地震、意大利地震、日本的海嘯等六個國家和地區,都能找到他身臨現場捐資捐物的身影。

所以光標的成長歷程離不開他小學那位老師的贊揚和鼓勵,離不開母親的言傳身教,可以說一個孩子的成才家庭影響不可低估,有時大于學校的培養。確實驗證了那句話︰習慣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和命運。教育來源于學校,更是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力息息相關。

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無奈慈善。

誠然對于陳總慷慨激昂的慈善捐助,筆者不敢恭維,更是仰慕、敬昂!但是按照中國人傳統的思維習慣,月滿則缺,水漫則溢的自然規律和處事原則,還有一句俗話「出頭椽樑先爛」,當然用在這里不太合適,顯然陳總是把助人為樂,快樂自己的感受放在先頭,而沒有去顧及受捐人和周圍人的感受,以及低調做人認真做事的中國傳統古訓,當他熱衷于自己的慈善事業的時候,有一次把所要捐助的善款磊成一面牆,擺在自己的面前,似乎有人在開始非議他的炫耀,加之他所做出捐助善款的金額,有人懷疑數字不太真實,以及他是否較別人更容易拿到工程項目的問題,于是對于這位中國首善在社會上產生了看法上的不同。

首先,外面應該肯定陳總的慈善義舉,確實給中國的有錢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陳光標先生也常常與人分享他對財富的認識,即︰財富如水。他認為,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這是他獲得多次獎項和為慈善事業做出不菲業績的思維出發點和動力源泉。

其次,因為慈善事業說到底就是奉獻愛心,這顆心是純潔的單一的,甚至是只為付出,不求回報,快樂別人自己歡樂,陳總沒有承認自己的捐助金額留有水份,所以大家對他的敬昂愛慕也不要留有水份。

再次,我們社會各界贊譽陳光標的慈善事跡,但是不要去拔苗助長,更不能給予他的工程項目提供便利和優惠,因為企業經營完全是一種市場行為,要遵行經濟規律,而慈善則是一種以道德為基礎的社會行為,當然至今很少聞有,如果因為是陳光標的下屬公司就給予方便和優惠政策,無疑是對名聲赫赫一位慈善家的一種抹殺。

還有一件事是2008年汶川震災之後,有一位溫州的叫項有標的人,他期初是一名優秀小學語文教師、高級教師和少先隊輔導員。在1996年調入溫州日報報業集團當記者、編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不惜花費幾萬元的經費多次深入災區,通過戰地「帳篷學校」輔導孩子們學寫作文,直到將孩子們寫的500多篇作文中選出100篇,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免費結集出版,並且被各大媒體關注報道,包括中央文教的「讀書」頻道,當然我們不可否認一個發達地區的教育水平,並且是一名優秀作文教師所帶給災區兒童的作文課啟發,屬于一種教育救災,支援災區,改善災區兒童的心理健康,但是他也通過媒體引起社會的關注,給自己和作文的出版做了一次覆蓋範圍廣的廣告,加之溫州人的聰明,可以說筆者膽大揣測臆斷項有標也是為了自己和作文出版的成功,他來到了汶川,幫助小學生提高作文的寫作水平,然而賑災兒童的所見所想就是第一手資料和資本,也就是成就自己的階梯,基本做到利己不損人,而是利人又利己,所以社會有人懷疑項有標是否在「作秀」也不無道理。

所以我們衷心祝願這位不論是做慈善家有些急噪的陳光標先生,還是項有標,慈善是一種高尚的人類大愛精神,與財富有關也無關,為了支援災區有一個乞丐老大伯現場捐了五塊錢,然後回農行取回一百元捐了出去,因為這是他愛心是全部表達,雖然與光標大哥上億財產的捐助不可比擬,但是精神實質是一樣的,都讓人感到溫暖,都讓人感動,值得學習和推崇,所以有的中國企業家有愛心,但是還沒有徹底領悟做慈善是一向崇高的心靈工程,與財富多少有關也無關,只要你盡心盡力了,就值得大家和社會的認可和學習,但是捐助是不能求回報的,如果留有從捐助中有所企圖的行為,會被大眾輿論理解為騙子行為,也就與捐助的出發點背道而行,所以當中國的企業家從利益的圈子里面走出來,成為一個洞悉把握社會的社會家之後,才能真正成為一位義無返顧的慈善家,希望未來更多的企業家和社會各界,做慈善就不要顧及個人得失,把中國的慈善事業推向更高的據點,讓中國的慈善事業更加成熟光明,並走向國際化,彰顯大國的居民素質和風範。

另外再刻薄地剖析一下,光標大哥為什麼總愛受到表揚和表現自己,當然這是胸有成竹對自己的一種自信和外向性格的一種表現。但是中國曾經有一個革命雄才他叫蔣介石,字中正,在古代儒家思想中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方能長遠持久。光標大哥畢業于南京大學以及清華大學,或許他對國學思想還是沒有得到更多的灌輸,也許是青年時期教育環境的限制,所以沒有形成思維定理,以至于沒有形成此類的習慣的原因吧。

從中國農民弟兄,到中國的慈善大家,到遭人懷疑善款注水,但是最終我們還是應該對光標大哥的慈善業績充滿感激和敬昂,希望我們的社會也更多一點包容和理解,畢竟他做了許多事,把問難送到災區和需要關心人們的心里,至于今後陳總是否真正要「果捐」那是他自己的自由和選擇,萬事都要適可而止,自由選擇,但願陳光標是一名永遠的慈善家,不論中國與世界,但是我們也不希望他帶有壓力充當一位慈善英雄,因為英雄或許只能勝利一次或者幾次,而做一位徹頭徹尾的慈善家則需要付出一生一世的堅持和努力,並且除了慈善別無所圖,做一名慈善戰線上的長勝將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愛的荒季最新章節 | 愛的荒季全文閱讀 | 愛的荒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