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會戰1937 第一章 大戰前夜(一)

作者 ︰ 陶純

§§§1、夾縫中求生存,閻錫山說︰我不亡于共,便要亡于蔣

在群山環繞的晉中盆地的北端,矗立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太原。

太原,古稱晉陽,簡稱並,是山西省省會,華北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它東傍太行山,西依呂梁山,東西兩山對峙向北合攏環抱,汾河從北向南縱貫市區中心,形成南北狹長的帶狀城市。由于太原地勢險要,資源豐富,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晉陽城創建于公元前497年,自春秋以來數十個朝代,一直是北方的重鎮,曾作為趙國都城、秦漢重鎮、北朝「霸府」、盛唐「北京」、五代要壘、宋元時的「錦繡太原城」、明清邊城。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它又成了閻錫山的首府。

在山西和河北交界處,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山峰——五台山。《水經注》載︰「五台山其山五台巍然,故曰台。」又名五頂山,又名五峰山,又名清涼山。《華嚴經》上說︰「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五台也。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名清涼。」五台,一為中台,又名翠岩峰;一為東台,又名望海峰;一為西台,又名掛月峰;一為南台,又名錦繡峰;一為北台,又名葉斗峰,為五台山主峰,也是華北最高的山峰,海拔3058米。自東漢以來,五台山就是中國佛教的一大聖地,它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

1883年10月8日,閻錫山出生在離五台山不遠的五台縣河邊村文昌堡。環繞著風景秀麗的五台山,有一條在中國北方頗有名氣的河流——滹沱河,滹沱河緩緩地流過文山腳下,與一條從西南方向湍湍而來的牧馬河匯合了。就在這兩條河交匯的地方,坐落著一個近千戶人家的大村莊,這便是河邊村村名的來歷。河邊村的屋宇建築,按地理形勢和家族宗祠自然形成了18個堡子,而且名稱各異。閻錫山出生在永昌堡,由于這個堡子里建有一座文昌閣,因而當地百姓習慣把它稱為文昌堡。

閻錫山,字百川,號壟地,乳名叫萬喜,人稱「萬喜子」。萬喜子6歲時,他的母親曲月清去世了,父親閻書堂續娶了陳秀卿。但繼母堅決不養萬喜子,被掃地出門的他只好由外婆領去撫養。年幼的萬喜子為此飽受了寄人籬下之苦,使他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小時候,他的性情就非常剛烈。他有時沉默寡言,有時異常狂暴,有時十分馴順,有時放蕩不羈。9歲時,他的外婆和舅舅送他到一家私塾念書,老塾師給他起了一個他沿用一生的名字︰錫山。16歲那年,他隨父親到縣城自家開設的「吉慶昌」錢鋪學商。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明白了什麼是「精打細算」、「唯利是圖」和「投機鑽營」。這段時間雖然不長,但對他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初期,南京出版的一家報紙曾經刊登過一幅這樣的漫畫︰閻錫山身穿團花馬褂,頭戴瓜皮小帽,一手舉著一架算盤,一手拿著一張委任狀。這幅漫畫便是對他的最真實的寫照。

大約在他18歲那年,他的父親破產了,父子二人跑到太原躲債。他在柳巷「裕盛店」里當上了小伙計。一天,在太原繁華的街道上,他目睹了清廷官員的炫赫聲勢,羨慕不已。也許從那一刻起,他便立下了「躋身官場,光耀門庭」的勃勃雄心和志向——這原本是舊時代很多中國青年人的遠大抱負。

1904年,清政府選派大批青年到國外留學,閻錫山應試錄取。他和山西武備學堂的20名學生一起赴日學習。這成為閻錫山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4年之後,比閻錫山小4歲的蔣介石也來到了日本。

蔣、閻在家庭出身、青少年時期的經歷頗有相似之處。二人均出身于理財之家,性情剛烈,圖抱負飄洋東渡,接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積極進行革命活動。後來他們的發跡也頗為相似︰在革命中壯大自己,工于心計,攀附名貴,利用權術,投機取巧。他們都成功了,一個當上國民黨的總裁,中國的頭號人物;一個當上了山西的土皇帝,威震一方。

但閻錫山並不滿足于一個山西。1926年,在直系軍閥吳佩孚、奉系軍閥張作霖聯合討伐馮玉祥的戰爭中,他看準機會,乘機將勢力範圍擴大到綏遠。北伐戰爭結束後,他曾一度控制了晉、察、冀、綏四省和平津兩市。但他仍不滿足于當一個「華北王」,他的最大夢想是當上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皇上」。他對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後稱帝非常崇拜;對汪精衛充當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很羨慕;對蔣介石掌握南京政府的黨、政、軍大權特別眼紅。有一次,逢他過生日,眾人紛紛前來為他祝壽,高興之余,他對親屬說︰「相家說我八字相貌,除袁慰庭外,國內無一勝我者。」

親屬投其所好,說︰「有朝一日,你和袁世凱一樣,會當上皇帝的。」

然而,蔣介石具有同閻錫山一樣的雄心,在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年代,有著這種雄心的人可謂多矣——但蔣介石在和各路軍閥的爭戰中更具備高人一籌的能力。1929年秋天,是蔣介石自鳴得意的時期。在南方,他摧垮了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兩廣皈依蔣記中央;在北方,西北軍被分化,爭相求媚于蔣;張學良此時也已听從他的指揮,掀起中東路事件。蔣介石可謂萬事如意。但在同年8月召開的全國第二次編遣會議上,蔣急于「削藩」的作法激怒了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唐生智等地方實力派。而這些地方實力派中,閻錫山最具實力。于是,蔣介石決定拿閻錫山開刀。

機會終于來了。1930年,湖南軍閥唐生智率先反蔣,屯兵于河南南部。本打算擁唐反蔣的閻錫山權衡利弊後決定擁蔣反唐。蔣介石委派海陸空副總司令閻錫山為討唐總司令,閻錫山愉快地接受了。閻錫山的本意在于借討唐之機佔據河南,染指中原,以便日後和蔣介石抗衡。

不久,7萬晉綏軍浩浩蕩蕩開往鄭州。閻錫山心情很好,從石家莊換車時,他竟然乘上當年慈禧太後的龍車,威風而又神氣。

蔣介石決定在鄭州對閻錫山動手。他找來民國政府總參議何成浚密謀。在蔣介石眼里,何成浚是「最好不過的參謀長」。領會了蔣介石的意圖後,這位「最好不過的參謀長」信心十足地說︰「委座放心好了,這事就交給我吧,拿不住活的,也給你搞具尸體來。」

二人商定,具體由何成浚和河南省主席韓復 執行。

閻錫山到達鄭州後,何成浚和韓復 精心組織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在歡迎閻錫山的宴會上,何成浚代表蔣介石致詞,他「高度」評價了閻錫山的功績。何成浚說︰「閻百川先生是蔣委員長和我留東洋振武學校時的兄長,是推舉蔣委員長二次北伐的功臣,此次又擔當討伐逆賊唐生智的重任,勞苦功高……諸位,讓我們為閻總司令的健康,干杯!」

老謀深算的閻錫山已經嗅出了這種熱鬧場面背後所暗藏的殺機。他找到一個叫張象乾的參事,面授機宜,令他常駐鄭州電報電話局,檢查來往電報,暗中竊听電話,以獲取情報。

幾天之後,守護龍車的閻錫山的警衛發現,車站周圍出現了很多十分可疑的陌生人。這天晚上,張象乾慌慌張張來到閻錫山的住處——也就是停在火車站的龍車上。閻的行營辦公處處長梁航標問︰「有何急事?總司令正在休息。」

張象乾便把他偷听到的何成浚給韓復 打電話,向韓復 布置秘密處置閻錫山,以絕後患的事,告訴了梁航標。梁說︰「我馬上向總司令報告,你也趕快回電信局,有情況及時報告。」

閻錫山獲取這一重要情報後,立即給駐新鄉的第9軍軍長馮鵬翥發電報,令他火速弄一個火車頭掛一節車箱,另帶一個連的部隊來鄭州。然後,他身著便衣,打扮成商人的樣子,脖頸上纏一條遮住半個臉的大圍巾,只帶幾個衛兵,悄悄登上火車,呼嘯而去。

蔣介石滿以為他一手策劃的謀殺計劃萬無一失,到頭來還是讓這個老奸巨滑的閻老西跑掉了。有趣的是,8年之後,這次行動的主要執行者韓復 卻沒能像閻錫山那樣幸運,他被蔣介石幾乎用同樣的辦法搞掉了。

僥幸得以逃月兌的閻錫山再一次領教了蔣介石的陰險和歹毒,他咬牙切齒地說︰「不打倒蔣介石,我閻錫山實難生存。」

不久,就爆發了規模宏大的蔣、馮、閻中原大戰。

想起這場大戰,閻錫山一直心有余悸。中原大戰的慘敗,差一點結束了他的政治生命,若不是國際國內政治局勢的轉變和日本人的幫助,他閻錫山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

積多年之經驗,閻錫山認定蔣介石是一個極其狡詐、極其毒辣、極其自私、毫不手軟的人。這些年來,不知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軍閥被蔣介石鏟除了。閻錫山每次都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他覺得冥冥之中有神靈在保護著他。

1931年秋天,戰敗後流亡在外的閻錫山偷偷回到他的家鄉河邊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這時,他的父親閻書堂問他︰「你偷偷回來,不怕蔣介石、張學良再找麻煩?」

閻錫山故作輕松地笑笑︰「不怕。要怕還不回來呢。他們把咱咋不了。」

他是嘴上說不怕,心里怕得要命。蔣介石太強大了,除了**,誰人不怕他?幾年來,閻錫山一邊臥薪嘗膽,秣馬厲兵;一邊倡言「經濟建設」,制定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設計劃案》,不久就使經濟十分落後的山西形成了一個采礦、冶金、發電、采煤、化工、軍火機器制造、造紙、印刷、皮革、毛織、水泥等相結合的,較為完整的輕重工業體系。並修建了同蒲鐵路。為了完成他的一系列龐大的計劃,他不惜加重人民的負擔,巧立名目收捐派稅,居然連農民進城挑糞也要交稅,還美其名曰「講究衛生」。有個叫劉師亮的人為此寫了副對聯,上聯是︰自古未聞糞有稅,下聯是︰而今只有屁無捐,橫批是︰民國萬稅。

這天早晨,閻錫山起床後,在綏署東花園散步。他站在一座精致的涼亭下,面對初升的太陽,呼吸了一陣「東來紫氣」,總覺得缺乏了往日的悠閑自得,以後恐怕不會再有平靜的日子過了,他不免沮喪地搖搖頭。

這時,他的親信梁化之前來晉見。他問︰「化之,近來中央軍有什麼動靜?」

梁化之說︰「中央軍進入各地後,眼下正著手發展國民黨組織,趁機削弱咱的勢力,其目的就是擠走會長。」

自1935年成立「自強救國同志會」,閻錫山「當選」為會長後,他的部下都稱他為會長。

停了好長時間,閻錫山才悲嘆道︰「化之,你要記住,我不亡于共,亦要亡于蔣。」

其實,這個時候,令閻錫山懸心的,不僅僅是一個蔣介石。日本人的侵華野心已日益暴露,對中國的領土由蠶食而鯨吞,已經直接威脅到閻錫山的統治。

§§§2、**早就看好了山西,彭雪楓被秘密派往太原

1823年12月2日,美國總統門羅在致國會咨文中闡述美國對外政策原則的宣言中宣布︰任何歐洲強國都不得干涉南、北美洲的事務,否則就是對美國不友好的表現,並提出「美洲就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號。閻錫山長期盤踞山西,推行自己的一套治理之策,把山西搞成國中之國。在許多外國人眼里,閻錫山以山西門羅主義而著稱。而山西門羅主義,自然也就是「山西是山西人的山西」、「任何外地勢力都不得干涉山西的事務」。

山西門羅主義,此時已是空想——半年多來,可謂雲飛浪卷,寇深禍亟,閻錫山處在重重矛盾之中︰一是日本人的步步進逼,亡國滅種的危險即在眼前;二是紅軍東征掀起的抗日浪潮,猛烈地震撼著他在山西的統治;三是他與蔣介石的矛盾激化,隨時有被蔣吃掉的危險。這三種危險擺在他的面前,怎麼辦?向何處去?降日還是抗日?擁蔣還是反蔣?聯共還是**?……他一時難以下定決心,只好徘徊在諸種矛盾中間。他很清楚,在目前民族矛盾、階級矛盾錯綜復雜的斗爭中,稍有不慎,他的山西老巢就會被人一腳踹掉,他的「土皇帝」的桂冠就得落地。如何在日本、蔣介石和**這三種勢力中間求得生存,對于他來說,是至為重要的問題。

曾幾何時,閻錫山對日本人充滿了幻想。二十多年來,他和日本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關系。他很希望像早年的張作霖那樣,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成就一番大業,但他又絕不願意像張作霖那樣落個被炸身亡的悲慘下場。

1908年,25歲的閻錫山正式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當時他已經在日本呆了4年。這是他一生之中頗為愉快的一段時光。他從高速發展的日本工業和蓬勃向上的日本國民身上,看到了這個島國強大的未來。于是,他利用在陸軍士官學校學習的一年時間,和隊長岡村寧次、教官板垣征四郎、同學土肥原賢二等人建立了不薄的交情,尤其和土肥原賢二過從甚密。閻指望這些人日後在他需要的時候能給予他某種幫助。

1930年中原大戰失敗後,閻錫山把逃亡的落腳點定在大連,其目的就是在大連便于和日本人來往,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東山再起。他和老同學、老朋友土肥原賢二多次晤面,訂了密約三條︰

一、閻錫山贊助關東軍佔領東北全部;

二、日本關東軍支持閻錫山將來擔任華北首腦;

三、日本關東軍將設法保護閻錫山返回山西,籌備一切。

1935年,閻錫山在河邊村召集部分高級軍官開會,參加的有楊愛源、趙承綬、王靖國、朱綬光等人。朱綬光問︰「日本人對咱們的態度究竟怎麼樣?」

閻錫山說︰「日本人不會打咱們。只要咱們有力量,它還得依靠咱哩。你們大家一定要好好整頓隊伍,只要把隊伍整頓好,有了力量,咱就什麼也不怕了。」

閻錫山派代表去日本考察,板垣征四郎對他的代表說︰只要閻百川不抗日,我們就會給閻以幫助。幾年來,他一直信守這一「諾言」,在山西他的地盤上從來不許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生怕得罪日本人。在全國抗日風潮逐漸高漲的情況下,他仍同意日軍在太原、歸綏、大同等地,公開設立特務機關;並在天津設有秘密電台,與日軍聯系,其目的無非是換回山西的「安全」。

然而,日本人得寸進尺,貪婪異常。1935年以後,先是在華北搞「自治」運動,向華北節節進逼,已對山西形成包圍之勢。到了1936年5月,他們又唆使偽蒙軍在綏東頻頻挑起事端。在這種形勢下,如果與日本妥協,在廣大的國民面前將蒙上「千夫所指」的漢奸罪名,不但他閻錫山自己會身敗名裂,而且他和他的家族的一切弄不好都得完蛋……

想到這里,閻錫山的心緊縮起來。

他自1911年當上山西都督以來,與各種勢力不斷角逐,成為中華民國史上少見的「不倒翁」。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在大風大浪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學」體系,並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它。

他為人處事的信條是「存在就是一切,需要就是合法」。他說「人類需要的只是生存進化。」因此,他辦一切事情都以存在為標準,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從來不走極端,不搞一邊倒,在各種矛盾中求得生存和發展。這也是他時常被人稱為「九尾狐狸」的原因。

面對嚴峻的局勢,他根據自己的理論,決定絕不能倒向日本人的懷抱,而且他還打算適當的時候,打出抗日的旗號,以求落一個「民族英雄」的美名。

但是,要想抗日,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找到同盟者。那段時間,他不斷召集趙戴文、賈景德、梁化之,以及綏署軍法處處長王懷明、山西省民政廳廳長邱仰溶、綏署參議李冠祥等人開會,研究對策。他說︰「對于蔣介石,咱應該明白,他是想借**之手或是自己動手消滅咱。但如果和他翻臉,因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咱必遭失敗。擁蔣又非咱所願,而對付日本人又需要國民政府的支持,所以咱雖然不滿意蔣介石,又不得不依靠他……在眼下,聯共倒是一條出路,但這樣,蔣介石肯定又制約咱,使咱不能公開地和**采取大的聯合行動。怎麼辦?我想出了一個變通的方法︰采用**的某些進步措施和口號,任用一些進步人士為咱服務,有限度地允許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在華北,點上一支小蠟燭……」

他又說︰「我經過反復思考,權衡利害,決定選擇一條準備抗日又不公開與日本決裂,擁蔣又保持自己的獨立,準備聯共又不公開合作的道路。這樣做,就是在日、蔣、共三方之間維持一種力量的平衡,在這三方的夾縫中求生存。說穿了,我是在三個雞蛋上跳舞,踩破哪一個都不行啊……」

很顯然,他打的算盤是,這種政策既可利用一些進步人士把群眾組織起來抵抗日本人的侵犯,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實力,還可以避免讓蔣介石一口吃掉,而且只要他答應抗日,**也不會向他下手,可謂「萬全之策」。他把這叫做「自己為、當為、能為三者合一」之路。他甚至有些興奮地說︰「現在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候,就看誰能制服誰了!」

1936年7月,閻錫山選拔1000多名青年學生,組織「暑期健身團」,進行軍事和政治訓練。他在開幕式上大講︰「萬變之中有個不變的中心……變者其子,不變者其母……存在是永遠不變的,為了存在而采取的方法則是隨時可變的……」為他改變政策做輿論準備。

當**中央意識到閻錫山從降日到抗日,從**到聯共的轉化後,將此視為對山西進行統戰工作的良好機遇。**早就看好了山西,他認為山西日後一定會成為紅軍縱橫馳騁的廣闊天地,也許會像當年的紅都瑞金一樣,成為紅軍發展壯大的又一個搖籃……

征得閻的同意,**立即派彭雪楓去山西,在太原秘密組建紅軍駐太原辦事處,並設立了電台。彭雪楓到太原後,起初只是和閻錫山的親信梁化之來往,並通過梁化之給閻傳遞信息。彭雪楓卓有成效的工作對閻錫山聯共抗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月初,**決定放回紅軍東征時俘虜的閻方團長郭登瀛。經過教育,郭登瀛對**的抗日主張深表贊同。**托郭登瀛向閻錫山轉交了一封親筆信。信中寫道︰

……郭團長及貴軍官兵一律優待,同屬國人,勝之不武,敝方絕無驕矜之心,武器彈藥,患得患失,諒先生及貴軍領袖亦當不致有所芥蒂也。今遣郭團長返晉,面致手書,如有所教,乞令郭君再來,以便溝通兩方,成立諒解,對付共同之公敵。

在這封信中,**還提到了被紅軍俘虜的吉縣縣長琚秀咸。他寫道︰

吉縣縣長暫留此間,稍緩亦當令其返晉,國難日亟,諒三晉賢者決難坐視也。

據說閻錫山看了這封信,沉默不語。許久,他才對內心極為忐忑不安的郭登瀛說,你先歇著吧,讓次隴在省府給你找個差事干,如果需要,我再派你去見毛潤之……

這段時間里,正處在十字路口上的閻錫山還同東北軍領袖張學良來往密切。蔣介石對日堅持「不抵抗政策」,听任華北「特殊化」;而日軍的戰略企圖,顯然是要佔據晉、綏等地,如此下去,很可能會促使他成為第二個張學良。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結局!1930年中原大戰的時候,晉軍佔領了濟南,閻、馮聯軍已經到了成功的邊緣,就在這時,戰役之初保持中立的張學良突然宣布擁護「中央」,親率大軍入關,致使閻、馮大敗,閻錫山和張學良為此結下了宿怨。如今,國際國內政治局勢劇變,出于需要,他們可以說差不多盡釋前嫌了。

張學良身邊主管情報、新聞工作的李金洲奉張學良的命令,以張學良私人代表的身份來到太原,探討閻錫山對一致抗日的看法。李金洲先拜訪了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趙戴文說︰「閻主任認為,剿匪是必要的,但眼下並非上策。因為內戰損失了國力,將來對外難以抵抗日本軍隊。」

李金洲接著拜訪了閻錫山。後來,李金洲有如下記載︰訪閻時「所談亦同」,閻並表示「有機會將與張氏聯合向委座進言」。

不久,李金洲與張學良的參謀長、閻錫山在日本士官學校時的同窗好友戢翼翹再次來到太原。李金洲在《親歷記》中稱︰「與閻先生長談兩次,內容與前完全相同。」

大約在秋初時節,張學良親自駕機飛抵太原。閻錫山和張學良單獨極秘密地會晤了兩次,所談內容,除當事者外,別人無從知曉。估計可能是請閻錫山一同出面,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40多年後,曾在抗戰時期擔任第二戰區炮兵司令的周玳回憶說︰「他們最後一次談話,我在場。內容是張學良請閻錫山在側面支持他。張學良臨走時,還是我送他到飛機場的。」

張學良離開太原後,閻錫山對綏署參謀長朱綬光和周玳說︰「小六子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中原戰敗後,我們元氣大傷,只能見機行事了。」

周玳還回憶說,西北軍將領楊虎城也親自來過太原。但不巧,他患上了感冒,在山西大飯店多住了幾天,周玳常去探望他,所談也大都是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話題。

一個多月後,楊虎城又派西安綏靖公署秘書蒲學政來太原探詢閻錫山的態度。閻錫山說︰「虎城主張聯合抗日,我們贊成,不過具體做法,還須從長計議。」

不難看出,張學良和楊虎城是把閻錫山當作同路人和支持者來看待的。

山西的抗日風潮逐漸形成了。按照閻錫山「三個雞蛋上跳舞」的大政方針,他要想法保持各個方面的平衡。9月,日本提出要在太原設大使館辦事處,在綏遠設領事館,他不但沒有拒絕,而且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然而,日本軍國主義者日益膨脹的侵略野心已無法使閻錫山保持平衡。10月下旬,田中隆吉指揮偽蒙軍相繼佔領大廟子和百靈廟。日本特務遍布山西,他們繪制地圖,拍攝山西的防衛設施。日本關東軍的特種小分隊秘密策劃襲擊大同,在那里炸毀了一個很大的物資供應基地。日軍拿下綏遠後將向山西進攻的流言蜚語到處流傳……

閻錫山憤怒了。他對前來采訪的南京中央社記者說︰「你們看一看‘九?一八’後的東北四省和現在的察北。在這種情勢之下,若不想叫把自己的財產搶了,除了這一塊土地上的人,大家起來抵抗死守,還有什麼好法子。」

1936年12月18日,閻錫山在一次重要會議上,正式提出「守土抗戰」的口號。他說︰「抱著弱國的態度,守土抗戰;踢破經常的範圍,加強自治。」他還進一步解釋說︰「什麼叫守土抗戰?以反侵反畏縮的意義,站在整個國家責任的立場上,純論是非,不顧成敗的抗敵行為,就叫守土抗戰。」他又說,「能守住就能存在,我們應當在守上努力。」他認為貧弱的中國沒有絕對打勝仗的把握,但打「死仗」卻「實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我們應該拼命的守土抗戰……只要這塊土地上有一個人,也該守土抗戰。」

日本不給他面子,他仍然給日本人留了一點面子——他只說「守土」,不說抗日。這里面似乎也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空子︰只要你不來侵佔我的地盤,我就不抗戰。

閻錫山在「守土抗戰」的口號下,提出要把自己軍隊擴充到10萬人,並建立一支3倍于軍隊的民兵組織,以及一支由1.5萬名學生組成的「軍官預備團」。這一決定吸引了大批華北各省及平津一帶的大中學生進入軍官學校參加政治和軍事訓練。一位來自北平的學生說︰「華北的所有學生都把閻錫山看成一片黑暗大海中的燭光。」

§§§3、八路軍115師率先進入山西

1937年7月,古老的中華大地赤日炎炎,來自北方的戰火硝煙彌漫了整個的天空。

太原。閻錫山釋放了**人王若飛。他對駐太原的**中央聯絡代表彭雪楓說︰「自今日始,你可以用紅軍和**中央代表的名義公開進行活動。」

這個時候,閻錫山已經預料到,日軍進入山西已不可避免。7月底,他提出了一個山西省戰時動員方案,並成立了山西省、縣、村總動員實施委員會。省動委會由閻錫山和山西省政府主席趙戴文分任正副主任委員;縣動委會由縣長任主任委員,下設組織、訓練、宣傳、總務四組。省、縣兩動員委員會負動員、指導、督飭、考核和解決下級困難之責,實際工作,則全在村動員委員會——方案規定各村總動員實施委員會下設各隊︰兒童隊︰以7∼12歲的男童和7∼14歲的女童編組,做唱歌和簡單傳話工作;少年隊︰以13∼17歲的男少年編組,做放哨、傳話、送信、偵察敵情工作;自衛隊︰以18∼35歲的青壯年男子編組,加以軍事訓練,負保衛村莊,必要時配合部隊打擊日軍之責;壯丁隊︰以35∼50歲的男子編組,負運送軍用品、挖戰壕、抬傷兵之責;救護隊︰以5l∼65歲的男子編組,負看護傷兵、救護逃難老弱、勸募慰勞及救濟款物之責;縫洗隊︰以15∼60歲的婦女編組,負制做軍鞋、縫洗軍衣之責;老年祈禱隊︰以61歲以上女子和66歲以上男子編組,專做祈禱戰事勝利並負照料各家幼兒之責。

這個方案很快下達到各縣、村。但正像整個抗戰期間一樣,政府發動群眾僅限于口頭上,並未做多少實際工作,而**卻把發動民眾、武裝民眾當作大事來抓,後來的事實證明,它成為**人發展、壯大自己的一條根本捷徑。

8月上旬,蔣介石電邀各地軍政大員去南京參加國防會議,獨霸一方的閻錫山自然在被邀之列。當時他正在生病,且日軍已開始進攻平綏線上的重要關隘南口,山西局勢已出現了動蕩,但他還是「決計飛京」,並即興賦詩一首︰病體未痊赴國難,輕身為國理當該。扶病南行參國計,但求此去不空回。

此行他有自己的實際目的︰找蔣介石解決財政和人事問題。

會議結束的那天,軍委會宣布了編制序列,閻錫山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指揮山西和綏遠兩省的所有部隊。晉綏軍編為兩個集團軍︰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副總司令孫楚;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當時駐在綏遠的中央軍湯恩伯第13軍,名義上亦受第二戰區指揮。如果紅軍開往山西,肯定也要受閻錫山的節制。自從和蔣介石打交道以來,閻錫山還沒有這麼高興過。

回到太原,一下飛機,他就喜形于色地對前來迎接他的眾部下說︰「看來,抗日這個仗是非打不可了!不打老百姓不答應,**不答應。」

不久,他被南京告知,八路軍將開赴山西境內作戰。又過了幾天,南京來電,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將兼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

他早年的參謀長、現被派往南京任常駐軍事代表的台壽民說「**紅軍開到山西來,夠你對付的。」

「咋的啦?他朱德、彭德懷敢不听我閻司令長官的指揮?」他笑著反問。

8月22日,以原紅一方面軍為主編成的八路軍第115師主力,作為抗日的先遣隊,第一批從陝西三原出發,經韓城縣芝川鎮渡黃河,沿同蒲路北上。

9月3日傍晚,冒著仍下個不停的秋雨,周恩來和彭德懷、聶榮臻、徐向前、蕭克、程子華等人乘火車從西安出發,前往潼關。這是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蔣鼎文給安排的專列。

車到潼關正好天亮,他們乘船渡過波濤洶涌的黃河,到達山西的風陵渡。登岸而行,這一行人中,也許數徐向前感慨良深。自從1924年考上黃埔軍校離開家鄉五台縣永安村後,10多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國,如今終于踏上家鄉的土地了。一種十分復雜的心情霎時攫住了他。這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母親趙金鑾已于年前過世,他和前妻朱香蟬所生的女兒松枝也已經快長成大姑娘了。10余年的時間不算長,恰恰就是這10余年的時間,當初那個穿灰布長衫、不愛說話、在閻錫山家鄉河邊村川至中學當教師的徐象謙,搖身一變,成為名震八方的**杰出將領徐向前……

梁化之奉閻錫山之命,帶著兩節專列火車迎候在風陵渡車站上。此前,梁化之從未見過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但這些「**的大頭目」每一個都是如雷貫耳……梁化之不由得多看了他們幾眼,在他們面前顯得十分謙恭和拘謹。

周恩來等人上了車,這種窄軌車的車箱確實小,人坐在上面便覺出狹促。彭德懷數落了一句︰「這個老西兒,真會算計。」

周恩來看了看徐向前,說︰「當心呀,我們這里也有老西兒。」

大家都笑了。

小火車在晉南大地上行駛,透過不大的車窗玻璃,他們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在窗外廣袤的土地上掠過。也許用不了多久,這片美好的土地就會成為中日兩軍刀兵相見的戰場。八路軍已經揮師北進,但對于他們,畢竟是一場全新的戰爭,前面等待著的,將會是什麼呢?……

周恩來的思緒也許更遙遠一些。本來,洛川會議結束後,他打算去南京同國民黨繼續談判的,到西安後,連續接到**兩封急電︰「周宜即赴太原、大同晤閻,商好紅軍入晉後各事。」于是,他便中途折往山西。

此時的山西,在**等**人眼里,更為重要了。日軍佔領北平、天津後,在華北分兩路進犯,一路沿平綏鐵路西上,攻南口、張家口,進逼晉北重鎮大同;另一路沿平漢鐵路南下,進攻保定,準備奪取石家莊。兩路日軍中,其主力使用于前一方面,也就是晉北方面。山西自雁門關以南,井陘、娘子關以西系高原多山地區,對保衛華北、支持華北戰局,有極重要的意義。日軍要完成其軍事上佔領華北,非攻佔山西不可。如山西高原全境保持在中**隊手中,則隨時可以居高臨下,由太行山脈進出平漢北段和平綏東段,威脅日軍在華北之平津軍事重地,使日軍由平漢路南進及向綏遠的進攻感到困難。毫無疑問,山西早已成為敵我必爭的戰略要地。

更重要的是,八路軍主力正集中在山西境內。山西是八路軍從陝北開往抗日前線最便捷的地方。依托著山西寬闊而復雜的地形條件,可以使日軍的重武器——坦克、大炮、飛機難以充分發揮性能,極有利于八路軍發揮它的長處,進行山地游擊戰,消滅日軍,壯大自己……

周恩來收回目光,問坐在他身邊的聶榮臻︰「榮臻同志,115師到了什麼地方?」

聶榮臻想了想,說︰「估計先頭部隊已到達侯馬。」

車到侯馬車站,聶榮臻下車,率第115師先頭部隊繼續北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太原大會戰1937最新章節 | 太原大會戰1937全文閱讀 | 太原大會戰1937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