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 第三十章 張愛玲的風華正茂的青春年華

作者 ︰

張愛玲中學畢業的那年,張愛玲的母親從法國留學回國來了。這次母親的回國是專門為了張愛玲出國留學的事。在回國以前,母親黃逸梵曾托人與父親張廷重談女兒出國的事情,張廷重不予理睬。這次母親回來就是專門與父親談判這件事,張廷重仍舊避而不見。

母親回國來了,而且是為自己的事情回來的。張愛玲的心都要飛了。在年輕的張愛玲心中,中學畢業是一件開心的事。不愉快的備受壓抑的中學時代終于就要結束了。她感覺到自己的羽毛漸漸豐滿了。是的,她就要飛了,她要飛離這個彌漫著陳腐氣息的家,她就要飛出籠中,她要飛赴她那陽光燦爛的前程。張愛玲覺得她的整個少年時代就像處于一種「蛹」的狀態,馬上,她就會翩然成蝶,可以掙月兌一切羈絆,自由地飛了。那時候她的想法是︰「中學畢業後到英國去讀大學…….我要比林語堂還要出風頭,我要穿最別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過一種干脆利落的生活。」這種幻想已經在張愛玲的腦海中也不知道夢見過多少次,一種強烈的渴望——一種飛一樣的幻覺……

母親回來了。中年的母親風韻猶存,美人遲暮,又經歷了多年歐風美雨的燻陶,更顯出一種動人的風致。這一次,母親回來還帶了美國男友同行。他是生意人,40多歲,長得英俊瀟灑,他的名字叫維斯葛托夫。她常去看望母親,把自己的作文、業余作品拿給母親看,給母親講學校的事情,或听母親講國外的事情。但是多半都是母親說的多,听母親講英國霧都的雨季,講法國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講埃及的炫目太陽,講英國曼徹斯特的留學生相聚,張愛玲被那些世界迷住了,常常听到母親講完以後還手撐著腮在陽台上遐想半天,一直等到母親催她回父親的家時才肯離去。

母女本就情深,何況母親在張愛玲的心中,敬大于愛,她是與一種文明生活相聯系的。在高中住校的那一段時間里,從報紙上、從師生的談話中、從上海灘頭的五彩繽紛的影劇趣聞里,張愛玲被現代文明強烈吸引著,但她沒有能力參與其間,僅像世外人一樣做一個看客。雖然她也很喜歡在父親的家里偶然間遇到的舒適的慵懶。但是這一次張愛玲盼望的母親歸來,也能像上次回來一樣,給她換來一個天地,換一種新鮮空氣,讓她像現代人一樣過一種文明生活。張愛玲被鴉片煙霧窒息得太久了,被繼母陰沉而又挑剔的眼光監視的太久了,繼母的殘暴凶狠已經使她無法忍受,她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被這種環境所同化,就像他的弟弟那樣麻木和不爭氣憂郁的心情擺布了張愛玲的整個青少年時代。

中學畢業了,張愛玲應該進入洋溢的青春年華,除了做一些出國的夢想之外,張愛玲還是一個有準備的、並且在創作上、在文學領域上,刻苦、勤奮、認真、努力的做一名作家。天才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在文學領域,更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在稱譽她的天才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她是多麼的努力,多麼的認真,多麼的勤奮,多麼的自信。正如人們所說的,天才如果沒有勤奮來點燃,也必定一事無成。

張愛玲的教育背景中,既有中國傳統的古典文化、文學的部分,也有西洋的、現代的部分。雖然,她的家庭是個沒落的封建士大夫官僚家庭,但是由于生活在一個有歐美影響的家庭,新文化的傳播也給了張愛玲許多的變化與影響。張愛玲就在這樣一個有較好的文化氛圍的環境中,加上她又有天賦,由少年而至青年時代,形成了較高的審美修養和品味。不但對文學,對音樂、對美術、對電影、對動畫、對舞蹈都經過較好的訓練,這樣的作家在中國現代作家中也是非常少見的。也正在張愛玲青春飛揚的時期,作家夢是顯而易見的。

今天,寫到這里,想想被先生取笑過我︰張愛玲為什麼這麼熱???為什麼從四十年代起至今有那麼多的「張迷」???為什麼十年一炒仍舊新鮮出爐???為什麼一代又一代樂此不疲???由于我不是文學博士、文學碩士,講不出一種理論依據的東西。只是我看到了這傳世的作品,無論歲月塵煙掩蔽多久,終究還是不脛而走。隨便你們評論家怎樣的信口胡捧,管你在歷史上作數的、不作數的,就像張愛玲一樣,不理你幾十年,照樣傾國傾城。騙一片讀者即或可能,你能騙到一世的讀者嗎?問誰有這種本事???天下作者多了去了,唯有張愛玲令多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痴迷、顛倒。有人說,給個「諾貝爾文學獎」不為過。

文學精品的傳播有許多解不開的蹊蹺,我們除去生存的壓力,思想的背景里,我們並沒有多少「惘惘的威脅」,為什麼需要張愛玲?張愛玲是個凡人,凡人都是不徹底的。張愛玲不可能拯救靈魂。她的處世之道和生存形態,不必學也不可學。但是她的作品是「妖精」,是「絕活」,是「慧黠之極」,是一種「擋不住的誘惑」!!!

今天這里走題了,為的就是今天先生問了那麼多的「為什麼」。這里,用了很小的篇幅來說明張愛玲的作品已經作為一個「學說」在文學界探討,這就叫做「張學」,有大批的文學博士、文學碩士在對她的作品進行研究、探討、定性。就像我們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家對「紅樓夢」、也就是「紅學」進行研究、探討一樣。和國外也有「莎學」的研究一樣,等等。對張愛玲的談論、評說和研究也自然形成,也自然成了「張學」,方興未艾,一代又一代的「張迷」「張學」樂此不疲。網上和吧里,和新新的、新人類們「擁張而談」,幾乎成了社會的一種時尚。

我作為一名業余「張學」的「研究者」(自夸了,實是愛好者)。認為「張學」的研究還橫亙著許多課題。毋庸諱言,張愛玲是一個有爭議的作家,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個漢奸,後來她又寫過對新社會有政治偏見的作品,這些問題在一個開放、寬容的社會中,即使對一個普通人也會揪住不放的,更何況它表明了多做研究的必要,惟其如此,方能免除「糊涂僧亂判糊涂案」。畢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在中國現代相當重要的作家。現代文學界舉足輕重的夏志清說過,他稱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最重要的作家」,由于張愛玲有以上的種種「問題」,夏志清改口稱她為「名列前四五名的現代中國小說家」。

我們現代文學史的排列是︰

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躋身于這個行列,也是何等了得!!!!!!!!

注︰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本來想寫的章節被先生的質疑給攪混了,所以,就放棄章節的正題扯到我想解釋、我想呼吁、我想辯解、我想伸張的「張學」與現代文學的關聯與意義。本章走題了在此抱歉。

這里祝朋友們「六一」兒童節帶著孩子們玩得愉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最新章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文閱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