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 第一五四章 張愛玲的第二次婚姻

作者 ︰

張愛玲在麥克道威爾文藝營為期6個月的居住期結束了。

等到張愛玲一搬到紐約市的w第99街的營友羅絲的空房子里後,她就驚訝地發現自己懷孕了。這讓她又驚又怕,她馬上寫信告訴了賴雅。

1956年7月5日,賴雅接到張愛玲的來信真是又驚又喜,賴雅正在思考著這個突如其來的驚喜……

張愛玲還沒有等得及賴雅的回信,她就立即又坐上了火車趕到賴雅所在的小鎮薩拉托卡泉的羅素旅館。

這個時候的賴雅在耶多文藝營的期限只有六個星期的期限,也早已經到期結束。期滿後,賴雅他就搬到了這個薩拉托卡泉小鎮,賴雅就住在這個小鎮上的一個叫羅素的旅館中。

這個小鎮雖小,但環境清雅,是紐約上流社會的避暑勝地。自從賴雅收到張愛玲的信說︰張愛玲她已經懷上了他們的孩子。這個消息無疑刺激了賴雅,讓他大吃一驚。雖然賴雅在心里深愛著張愛玲,也渴望著和她住在一起,但談到婚姻,賴雅總還是覺得顧慮重重。

以前在麥克道威爾文藝創作營時,有幾次,他也想對張愛玲說出這個要求,但最終都是理智戰勝了情感。

他自己年輕時就討厭過安穩的家庭生活。現在,他離婚30多年了,獨來獨往慣了,他怕傷害張愛玲。再說,他已今非昔比,身體不好,創作力又減弱,沒有固定居所,又沒有固定收入,朝不保夕。這能讓所愛的女人幸福嗎?思考再三,賴雅覺得自己應該負起責任來。他覺得自己應該努力去開創今後的共同生活。在這之前的30多年里,賴雅是重來不再考慮婚姻的。

但是張愛玲懷上了他的孩子,他不能不向張愛玲負責,因為,僅以他與張愛玲情人的身份,張愛玲都已經向他盡了自己的責任。何況張愛玲又是那樣一個集才華、風貌與品格于一身的有魅力的東方女性。他改變了30多年來那個不再結婚的主意。

賴雅在收到張愛玲懷孕的信後,懷中揣著張愛玲的來信,在微雨中散了一會兒步回來,經過慎重思考,賴雅做了一個重大決定︰立即向張愛玲求婚。賴雅回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求婚信,信中還寫了一些笑話,他甚至能夠體諒張愛玲此時的苦惱,希望自己的信能夠給孤單留在紐約的張愛玲一些安慰。寫完信,盡管外面下著傾盆大雨,賴雅還是冒著風雨步行到郵局去寄出了這封信。

可是,這時候的張愛玲來不及等到收到賴雅的信,她已經快到了這個叫薩拉托卡泉的小鎮了。

第二天賴雅就接到張愛玲的電話。(賴雅才發出的信張愛玲就到小鎮了)說她已經來賴雅這里。張愛玲由于過于焦急和憂慮,希望能親自得到異國男友的安慰,她希望知道自己懷孕這件事,賴雅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因為她已經把賴雅當成了自己在美國的親人了。從這一點我們又可以看出張愛玲並不比她筆下的主人公們更灑月兌。

當賴雅知道張愛玲已經出發來到薩拉托卡泉小鎮與他見面的時候,他快樂地將此事告訴羅素旅館的老板娘羅素太太,說他馬上就要和他漂亮的中國新娘結婚了。這使羅素太太和她的兒媳都很興奮。當張愛玲到達後住在羅素旅館時,受到了兩位羅素太太的熱情歡迎。

當他們兩人一起到餐館用餐時,賴雅當面向張愛玲求婚,並認真地與張愛玲談了一次話,並且同時要求她在有必要的時候去做人工流產,並表示到時他會陪在她的身邊,會和她在一起的,這多少幫助張愛玲消除了恐懼。賴雅的確也表現出了一種恰如其分的責任感。不過多,因為不要小孩;也不過少,他能理解張愛玲此時的心理需要。賴雅做得非常明智。

張愛玲最終是听從了賴雅的要求︰堅決不要孩子。賴雅稱孩子為「東西(thething)」,要求張愛玲去紐約的西奈醫院拿掉那個「東西」。張愛玲在年輕的時候並不特別喜歡孩子與動物。但這次畢竟是親骨肉,懷孕也給她帶來些許不同尋常的緊張與興奮,然而賴雅既然不想要孩子,她也不願意使他為難。

賴雅在和張愛玲的談話中,還為她描繪了一副美好的前景。他安慰她,鼓勵她,給她講解紐約的掌故與軼聞,還對她說︰「等你身體好起來,我們就結婚。將來,我會幫你多介紹一些美國的出版人,我相信,你一定會比你說的那個林語堂更有名氣的。等著我們有了一點積蓄,就一起去旅游,增廣見識。我知道你還想念東方,我也想去看看這個古老的中國。」

張愛玲被描繪的這個美好的前景給迷住了,張愛玲並決意同他一起大展拳腳,共同登上創作的高峰。而她來到美國,不正是為了開始自己生命的第二個春天嗎?這個時候的確不適合養兒育女,更不能把自己拖累成一個家庭婦女。何況,生一個混血兒的孩子,她有什麼能力給孩子的幸福帶來保障呢?來到美國幾個月了,她仍然感到有一種「隔」的感覺,好像月光照在白手套上,隔得叫人難受。混血兒,更是「隔」的吧。

還有,賴雅還能奉獻給他的女神的唯一的禮物,就是一個美國的身份,以及一張證書——用婚姻為她換取在美國長期居留的美國綠卡。

張愛玲自己心里想著︰這些,只要能實現一半,也是好的。

我們的張學研究者們,和我們今天的張迷們無法推斷「不要孩子」究竟是不是出于張愛玲的本心?還是由于現實的無可奈何?當時張愛玲已經36歲,再要有孩子的機會已經不多了。但當時,他們的生活顛簸動蕩、居無定所,也沒有固定收入,賴雅的身體又不好。張愛玲在做出決定前,肯定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那個小生命,來得太不是時候了,注定與紅塵無緣。其實孩子是我們的延續,是一條血脈綿延不絕的延續。許多年之後,自己不在人世了,可這個世界上仍然有自己的一部分在生生不息地活著,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他們的後代,(這是不是就是我們俗人與張愛玲之間的境界區別)。可是現在,她要親手斬斷自己與未來的聯系,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這次流產手術使得張愛玲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失,她躺在病榻上,清切地感到那小小的生命離開了自己的身體,甚至連一個手勢一聲嘆息都來不及做。

這之後,張愛玲有過一段時間病得很重。這可能與人工流產有關。後來,她在她已經完本的英文小說《赤地之戀》中增加了女主角被共產黨干部當情婦遺棄後,做人工流產的情節,對臨床體驗冷靜的描寫非常細致,以及字里行間透露出的痛苦之情,更可作為有其親身體驗的證明,因為沒有親身體驗是寫不出流產當時的痛苦和失掉孩子的痛苦。

然而,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與人無尤。自始至終,她對賴雅沒有半分抱怨。這段期間,賴雅陪同張愛玲游覽了薩拉托卡全小鎮。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小鎮,街鐘和路燈古色古香,張愛玲很喜歡這個地方,流連忘返。

張愛玲得到了她期待的安慰,到了晚上,兩個人又愉快地談起了他們下一步的文學計劃。張愛玲打算創作構思兩篇古典的中國故事︰《僵尸車夫》和《孝橋》。賴雅則計劃商量著今後與她合作翻譯中國詩集。

他們經常到附近的餐館美美地吃一頓青魚,吃過以後都是張愛玲付的帳,張愛玲離開這個小鎮的時候又留給賴雅一張300美元的支票,作為她來小鎮的開支,也作為這段時間的生活費——她仍舊習慣于同別人在經濟上分得清清楚楚,只有她幫人,沒有她欠人的。

張愛玲仍舊像當年幫助胡蘭成一樣援助賴雅,可見她對所愛的人的慷慨之情,也可見她對賴雅的感情之真。其實這筆錢完全是她對賴雅的經濟上的支援,這讓我們回想起張愛玲與姑姑、與炎櫻都是錙銖必較,歷來有對經濟的明算賬的習性,但對賴雅如此關照,也可見她已經將賴雅作為自己的親人了。

事實上,300美元對于拮據的張愛玲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但因為她的內心有著很傳統的中國式賢淑美德,她即對他傾身相許,就自然覺得應該與對方同甘共苦。至于「甘」、「苦」各皆如何,她一時還來不及理會,但共同對付生活,在她確實非常明確的。

10年前胡蘭成在被追捕與困難中,她也是一次又一次將自己的稿費寄過去,然而胡蘭成卻總是毫不顧惜地背叛她。

而今的賴雅不是胡蘭成,說起來,這個年邁的美國男人,倒確實是張愛玲一生中唯一愛過她、關心過她的人。

她的殘暴的父親,她所仰慕的胡蘭成,都沒有始終如一地愛過她。而能享受一種永久的、始終不渝的愛,是一個人的真正的財富。張愛玲經過十多年的坎坷遭際,真正懂得了這一點。

一個月以後,也就是1956年8月14日,張愛玲與賴雅在紐約市政府公證結婚,正式結為夫妻。

按照美利堅合眾國法律,結婚至少需要兩位證婚人。賴雅請了自己的一位好友瑪莉•勒德爾;而張愛玲則請了炎櫻來為自己證婚。這時候的炎櫻心里在想當年張愛玲與胡蘭成結婚時的場面;現在她與賴雅結婚,自己仍然第二次為好友證婚。

這第二次的婚姻同第一次一樣,仍是那麼的簡單,而又鄭重。生命到處都在重復,然而炎櫻多麼希望,張愛玲的這一次選擇是對的,再也不要重復從前的路,再也不要受到傷害。她心里默默地祈禱張愛玲,祝福張愛玲。

不過此婚姻不再同于彼婚姻,胡蘭成追求張愛玲基本上是為了滿足他的佔有各式女人的癖好和一時的熱情,胡蘭成是從來就沒有為張愛玲考慮過的。現在賴雅對張愛玲的愛心與關懷,確實讓張愛玲真真切切、著著實實地感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唯一感到遺憾的是︰賴雅畢竟已經是65歲的人,不但沒有機會重振他的文學事業,而且在隨後的幾年里身體也漸漸地不及以前。

所以說,這一次的婚姻雖然說多少是合乎了張愛玲以前的「現世安穩」的平實願望,卻同時也把她自己帶入了更為艱難辛苦的謀生之路,使得她自此以後的生活總不免有一種風雨飄零的感覺。

少年時期她逃離父親的家時所體會到的「惘惘的威脅」那種感覺,這種感覺也因此而無時不在地光臨著她在美國的生活歲月。

婚禮之後,張愛玲和賴雅在紐約一直呆到10月份,賴雅陪同張愛玲遍覽了紐約風光,這讓張愛玲十分的高興。在這個「蜜月旅行」里,張愛玲終于有了一種「歸家」的感覺。盡管這個家是暫時租來的。但是,對于從小缺少家庭溫暖,又在外面漂泊多年的張愛玲來說,她實在太需要一個寧靜的避風港灣。

漂泊太久的心靈,需要一個可以憩息的岸。這一天她盼望得太久了。因此,張愛玲十分珍視這份可遇不可求的姻緣。還有就是張愛玲太喜歡大城市了,在大城市里的她才感覺像真正在自己家里一樣。

10月過後,由于他們都再次獲準到麥克道威爾創作營的居住,他們又一起返回了麥克道威爾文藝營。

如果說,張愛玲的第一次婚姻是出自她對愛的追求,是對男性的非理性的崇敬;那麼在這個第二次的婚姻里,張愛玲是清清楚楚看著與賴雅拉起了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張愛玲第二次婚姻的唯一的期盼,是她心甘情願的歸宿。

張愛玲她從不注重形式,只關心這內容是不是遂她心願。以賴雅的才華,賴雅的為人,在美國這異國他鄉之中,他們完全可以營造一個自己的精神家園。

嫁給賴雅,就等于給自己找到一個精神家園。張愛玲想得就這麼簡單。她答應嫁給賴雅,與其說愛,不如說是倦——她太飄零了,她太孤單了,她太疲倦了,她仿佛一直漂在海上,卷在浪里,她好想好想抓住一根浮木,讓自己稍作停息。

這一年,賴雅65歲,張愛玲36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最新章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文閱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