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 第一五八章 張愛玲的“洛杉磯”的記憶

作者 ︰

賴雅看著因為母親去世而極度衰弱的妻子,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她才好。

賴雅的健康與經濟的壓迫是張愛玲婚後,面臨的兩大困窘,她的生活和精神狀況大致可以用這四個字來形容︰疲于奔命。

時光如流水,秋去冬來,轉眼已經是1958年的春天了。春來萬物欣欣向榮。他們仍舊要考慮的還是生存問題。尤其是居住問題。

有一天晚上,麥克道威爾文藝營主管的太太到張愛玲家來訪,談話當中流露出她對彼得堡鎮的不滿,覺得這里運氣不好。張愛玲也馬上表示了自己的同感,發泄了自己對這個小城鎮的厭煩。這使賴雅的情緒非常的沮喪,他沒有想到張愛玲是如此不能忍受這個小城。

對賴雅來說,游蕩了四十多年,世界的大都市都已經去過了,美國最繁華的城市也住過了,他已近生命的晚年,風燭殘年需要的是寧靜與平和,早年放蕩不羈的傳奇經歷已使他厭倦了都市的繁榮與喧鬧。在彼得堡的小公寓里生活,他覺得已經不錯了。

但是張愛玲則不同,張愛玲煩透了這個地方,煩透了這個偏遠的小鎮,張愛玲總覺得是由于她所在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影響了她的作品的發表與出版。還有她畢竟比賴雅年輕了近30歲,又從小在大都市里生活慣了,每一次去大城市購物都會給張愛玲帶來心情的愉悅。何況,她一來到美國,就是在偏僻的地方居住,紐約的繁華她還沒有來得及享用便被生活所迫而來到彼得堡鎮。張愛玲開始為他們的未來生活設計著新的藍圖。

張愛玲正當盛年,厭倦了小鎮枯燥單調的生活,希望能到較大的城市去生活。

上次賴雅帶著張愛玲為了看望賴雅表兄一家,他們夫婦曾有過一次波士頓之行。從偏遠的彼得堡小鎮來到波士頓大都市,張愛玲愛上了都市的繁華。那次遠行波士頓她就希望有一天能搬到大都市去。

張愛玲決定離開彼得堡鎮,遷居到較大的城市里去住。盡管賴雅很是留戀彼得堡鎮這里的平和與寧靜,但是考慮到張愛玲將來的文學發展,他不得不為張愛玲考慮,不僅僅是為了她的愛好,也是為了她的前途,因為此時的張愛玲前途看好,不能永遠只為了生活應接一些糊口的「小件」文章生意;而他自己則是日薄西山,沒有什麼大的「工程」可做了。

賴雅此時已經非常依賴張愛玲了,自己年輕時代洪水一樣泛濫不羈的性格現在終于流進了河道,賴雅對于親密、和諧的家庭生活的渴望壓倒了一切,因此,盡管賴雅不太情願搬家,但賴雅還是做出了讓步,他對張愛玲表示,願意隨她一起搬到大一點的城市去。

1958年春,賴雅同意了張愛玲的這項申請搬遷計劃。所以,他們一起向洛杉磯的一個叫亨頓•哈特福基金會提出申請,那里也有一個像麥克道威爾類似的文藝營,叫亨頓•哈特福基金會,地處加州太平洋絕壁。除此之外,張愛玲還單獨向一個叫哥根哈姆基金會申請獎金。

到了1958年7月份下旬,申請哥根哈姆基金會獎金的事情沒有獲得成功,可是他們幸運地收到亨頓•哈特福基金會的通知,允許他們可以從1958年11月8日以後搬到那里去居住。其實他們對搬到離洛杉磯中心不遠的亨頓•哈福特創作營那兒僅僅是他們遷居的第一站,隨後他們的計劃將是要長期定居舊金山的。

張愛玲非常的高興,因為今年年底就可以搬到洛杉磯的亨頓•哈特福基金會,半年以後,也就是明年暑假她就可以在舊金山度假了。

1958年8月份,宋淇發來了一份海外電報,要她在8月15日前提供一份劇稿,張愛玲立即回電,應允此事,並積極苦干,8月6日即全部完成了。

然而,此事張愛玲心中另外一層苦惱也在日漸加深,這期間,張愛玲仍舊為了糊口而接寫一些通俗劇本,她一直沒有能靜下心來寫自己喜愛的文學作品,這種生活狀態使她憂心忡忡,憂慮重重。還有那就是她的文學才能始終沒有得到圈內人士的承認。她的才力遠在創作這類商業劇本上,就在自己離開上海四五年以來,她始終沒能出版自己新的有價值的小說。一念及此,她就不免黯然神傷。

有天夜里,張愛玲甚至夢見了一個杰出的中國作家取得了很大成就,盡管這位作家張愛玲不認識,相比之下,而自己卻一無所成,她感到深深的自慚和羞愧。夢醒以後,很少流淚的張愛玲第二天把這個夢講給了賴雅听,再也控住不住心中的憂傷,淚流滿面。賴雅用盡一切寬慰的話替她排憂,但是他自己也知道,這無疑是張愛玲對生活艱苦沒有盡頭的一種無聲的抗議。這使得賴雅的心情也十分沉重。

對于一個自少年時候起即自視極高的才女來說,陷于庸碎的生計,一事無成,那種感覺會有多麼的焦灼和痛苦,賴雅是能夠切身體會得到的。張愛玲二十幾歲就在上海文壇橫空出世,然而,來美國的三年里,兩年遭到退稿的命運,不得不靠寫一些電影劇本謀生,張愛玲的心理落差太大了。賴雅用心安慰她,他知道她是在這種貧困和籍籍無名的狀態中忍耐太久了。但是,他的安慰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生活是沉重的,但是精神生活仍是富足的。隨著時光的推移,他們倆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了,在賴雅的面前,張愛玲更多地顯示了作為東方女性的溫柔嫻雅。賴雅和張愛玲結婚以後,賴雅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張愛玲的照顧。他長期患有背痛的毛病,還有腿腳疼痛的毛病。每到賴雅病痛發作時,張愛玲都是替他按摩以減輕肌肉的緊張程度。有一天,他對張愛玲說︰「娶到你,是我今生最大的福份。」

7月26日,是賴雅的生日,這一年他67歲了。在賴雅過完生日的一天,賴雅感動之余,無以回報,便立下一個遺囑,他在遺囑中聲明︰他的全部個人物品都留給張愛玲,(其實是把他自認為寶貝而實際全是無用之物的東西留給張愛玲)但也就是這些「無用之物」中,還收集著賴雅與華萊士•史蒂文斯和貝托爾月兌•布萊希特的大量通信,這是有關這兩位世界級別的文學大師信件最大宗的一部分重要收藏,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從遺囑遺留這一些「重要文物」中也可以看出賴雅對張愛玲的依戀。

1958年的10月1日,是張愛玲38歲的生日。賴雅總是弄不清張愛玲的生日究竟是哪一天,賴雅首先細心弄清了中國農歷與公歷的關系,為了這個農歷的生日,賴雅費了很多的心思。但他仍是細心地算出陽歷的日子,確定了10月1日這一天正是她的農歷生日。

我們的有些張學研究者的傳記中把張愛玲的生日寫成了9月19日,那是依據張愛玲在香港大學入學時填的表格,然而曾有台灣《聯合報》記者推算她的生日應該是9月30日,張愛玲回信說︰「陽歷生日只供填表用。」顯然不確定。很可能她當時是照農歷來填寫,只大致知道農歷八月應是西歷的九月,卻不能準確到具體日期,于是順手寫了一個9月19日。張愛玲對這些日常小節向來馬虎,填表時隨手填個日子是非常有可能的。

作為一個西方人,竟然能夠把中國的農歷同西歷推算清楚,真是用心良苦。

10月1日這一天早晨,初秋的綿綿陰雨下個不停。上午,有一個聯邦調查局的人員來訪,他是來核查有關賴雅所欠債務問題的。那人坐在沙發上,絮絮叨叨說個不停。賴雅一邊應付一邊在心里巴望著他快些走。快到中午時分,那人終于起身告辭。賴雅這才長長松了一口氣。

「親愛的,祝你生日快樂!祝我們的愛情天天美麗!」中飯以後,賴雅拿出前一天準備好的生日蛋糕和一束紅玫瑰送給張愛玲。

張愛玲愣了一下,她根本不知道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也完全沒有料到賴雅竟會記得,且為她做了這麼精心的準備。等她反應過來後,她微笑著,然而眼圈有點濕了,並不停地說︰「謝謝你,親愛的,我很快樂。」張愛玲從小就缺少家庭的溫暖,生日更是無人問津,連她自己都淡忘了。這幾年來,生活動蕩,顛沛操勞,更是無暇顧及自己的生日。可是,賴雅卻算得那麼準確,記得那麼清楚。這能不讓張愛玲感動嗎?

下午,天空放晴朗了。賴雅與張愛玲一起到郵局去寄了幾封他寫給遠方好友的信。雨後的秋空,天高氣爽,讓人心曠神怡。棕色、紅色、赤褐色的落葉,紛紛從樹上飄下來。他們踏著滿是落葉的小徑。靜靜地諦听著大自然季候變遷的神秘旋律,感受著這一份靜謐與安詳的時光。

他們散步回到家里,小睡片刻後,賴雅端出親手做的肉餅、青豆、和米飯,與張愛玲情意綿綿地共進晚餐。

晚上,張愛玲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挽著賴雅的手,一起到電影院去看傍晚的一場電影,賴雅特意請張愛玲去看電影,片名《刻不容緩》,由艾迪•格里菲絲主演,劇情極為詼諧幽默,張愛玲看得縱情大笑,眼淚都笑出來了。看完電影,賴雅又陪著她一起沿著安靜的街道慢慢散步回家。夜雨秋燈,迎著冷瑟瑟的秋風,夜風吹起了賴雅長長的黑色的風衣。由于受了寒,張愛玲微微顫抖了一下。賴雅忙月兌下外衣,替她輕輕披上。此情此景,僅用「感激」兩個字是無法說清楚的。回到家里,他們感到肚子有點餓,就開懷把飯菜暢快地吃了個精光。雖然這一天一整天都在下雨,但有賴雅的溫情和陪伴,盡管貧窮,張愛玲還是感到身心愉快。

因為一整天賴雅都在慶祝她的生日,在臨睡前,張愛玲告訴賴雅說,這是她38年來最快樂的一次生日,也是最難忘的一個生日。賴雅听後甚是寬慰,這也是他們結婚以後張愛玲難得的一次最快樂的生日。讓她忘卻了生活的沉重。這一年,張愛玲38歲。

他們又要開始流浪了。10月下旬,他們準備收拾行李,與兩年來在彼得堡結識的朋友們告別,準備出發到洛杉磯,這一次是他們倆雙雙去到亨頓•哈特福基金會報到。

這里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張愛玲申請這個南加州的亨頓•哈特福基金會的居住權是由胡適替她擔保的。居住期為期半年。

1958年11月13日,他們到達美國的南加州這個基金會的目的地,哈特福基金會分配給他們一處寬敞漂亮的花園般的居處。張愛玲一到洛杉磯,就覺得目不暇接,興致勃勃。他們的日常生活也和他們在彼得堡時相比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這個亨頓•哈特福基金會比麥克道威爾文藝營要繁華一些,因為這個基金會坐落在鄰近洛杉磯的名貴地區,風景優美,可俯瞰整個浩瀚的太平洋。這里終年生長著熱帶花卉和植物,浩淼無際的太平洋就在眼底,臨窗眺望,那種心怡神醉之感,張愛玲非常的喜歡。

他們的住所離洛杉磯市區不遠,購物很是方便,這對張愛玲來說是一件極有興趣的事情,並非為了買時髦的東西,就是看那些亮麗的櫥窗,時尚的服裝,也使張愛玲感受西方文化的可圈可點之處。而賴雅則相反,他對比弗利山的時髦公司服務員的態度很計較,認為他們勢利眼。其實,更主要的是他的自尊心極強,因為買不起商品而轉為責備商場的服務態度。

好萊塢影視城就坐落在洛杉磯的比弗利山上。好萊塢是一個留下賴雅年輕時風流的地方。昔日,賴雅以才華橫溢的青年劇作家的身份,成為諸多名導演的座上賓。好萊塢也曾留下他千金散盡,疏財仗義的好名聲。可是,好萊塢也是一個紙醉金迷、缺乏感情、容易遺忘,讓人傷懷的地方。如今他故地重游,許多賴雅曾一手提攜過的人,都對他以冷漠相待。這使年老的賴雅感到世態的炎涼。

這一處的文藝營氣氛比較輕松,賴雅還是和以前一樣喜歡社交,熱情好客,常常飯後到公共大廳中間和營友們游賞、晃蕩、談天或玩小賭注的撲克牌游戲,小賭怡情,這也是賴雅堅持了幾十年的生活習慣。

而張愛玲此時已經全然沒有了社交的興趣,除了用餐時間來到大廳以外,一般都是呆在自己的房間里——電視,很少參加藝術家們的派對。有賴雅在外應酬,她多少又恢復了過去那種獨來獨往的習慣,深居簡出。

有一天晚上,賴雅走進張愛玲的書房,故意神秘地對張愛玲說︰「愛玲,外面來了我們的一位老朋友,你出來見一下吧。」賴雅本來想賣一個關子,給她一個驚喜。可是張愛玲堅決推辭,爭執良久,賴雅才不得不對她說明謎底︰「你知道嗎?那位朋友是頭小山羊。」原來,他們的一位朋友帶來一只山羊給張愛玲看。賴雅故意逗張愛玲,說是有一位客人來訪,請她出來會客。後來,當張愛玲明白來訪者是一只山羊,就痛痛快快地出來見「客」了。

張愛玲快樂地跑到客廳里,輕輕撫模著小山羊的犄角開心地笑著,還同它玩了很久,就像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賴雅無奈地搖搖頭,憐愛地說︰「真是個小孩子。」賴雅總覺得她這種對外人有著極大的防御心理有些讓人無法理解,但又拿她有什麼辦法呢??

他們新買了一台電視機,沒事的時候兩個人就呆在房間里看電視。因為附近很少有電影院,他們看電影次數也較以前明顯減少。為解寂寞,他們還養了一只貓逗樂。張愛玲偶爾也心血來潮,來點新花樣。比如,她有一次通過宋淇夫婦從香港買回的衣料做了幾件衣服,然後圍上從前她母親用的極美的長圍巾,興沖沖地趕到攝影家雪爾維亞•史蒂文森那里拍了幾張藝術照。(現今的遺留照片有一部分就是這個時候拍攝的)

不過,這段時間她更多是在趕寫新的作品,通過宋淇夫婦不斷延攬新的稿約。由于宋淇的幫助這一段時間使得張愛玲他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

張愛玲和賴雅他們在基金會的日子里,張愛玲這時候意外的接到了,把以前她翻譯的《荻村傳》分別改寫成中英文兩個版本的電影劇本的任務,張愛玲非常的忙。

同時,這段時間是太忙生活中較為平穩的時期,比起最初那種漂泊窘迫的狀態,大大的稍有改觀。

就在這樣動蕩的生活環境里,在自己虛弱的身體狀況下,張愛玲在基金會完成了用英文改寫了陳紀紜的中文小說《荻村傳》,取名為《荻中笨伯》的中英文劇本全稿。這本書描寫了20世紀40年代北方農村里,一個農民參加共產黨革命的故事,充滿了露骨的諷刺意味。

由于張愛玲對新中國和共產黨充滿偏見,對這類題材的作品有特殊的偏好,但張愛玲把不準美國讀者的脈,因此往往吃力不討好,大量的心血精力白白耗費,創作能力漸漸萎縮。這本書很久一直沒有找到發行商。最後還是在美國新聞處的支持下,在香港才得以出版。張愛玲離自己的「天才夢」是越來越遠了,她為此深感痛苦。

1959年4月,他們倆在洛杉磯亨頓•哈特福基金會的半年期限又滿了,他們又像辛勤的候鳥一樣只得再次搬遷,這次他們想把家安在舊金山。

婚後的每一次搬家,總是張愛玲提出動議,賴雅只是服從。這次也一樣,兩人決定移居舊金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最新章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文閱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