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 第一六八章 張愛玲的“筆碩漣漣”的記憶

作者 ︰

一個崇尚社會主義、自由與友情的男作家,為了張愛玲成為居家型的男人;一個因男人封鎖心門的女作家,為了他勇敢地追求婚姻與愛情,婚後張愛玲一直冠夫名,至死無改。在某些部分他們是非常相配的,譬如兩個人都喜歡電影,而且都是電影劇作家,在這方面賴雅比張愛玲經驗更豐富,所以婚後她將小說的失意轉往電影劇本,寫了好幾部叫座的電影劇本。

如張愛玲婚後第一年,1957年的《情場如戰場》,1962年的《南北一家親》,1963年的《小兒女》、《人財兩得》,1964年的《南北喜相逢》、《一曲難忘》、《魂歸離恨天》。在寫作上,張愛玲認為賴雅在美國比她吃得開,賴雅可預支版稅3000美元,而張愛玲在美國預支至多1000美元。

張愛玲在香港期間的作品也算是筆碩漣漣,短短的期間寫的電影劇本《南北一家親》(原名南北和),很快被審核通過,但融進了自己才情的《紅樓夢》卻遲遲沒有音信。而她來香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創作《紅樓夢》劇本,這是她能回到美國維持一段時間的主要經濟來源。她非常擔心劇本通不過,那將會使她的精神徹底地崩潰。

太平洋彼岸,那一位同樣才華橫溢但時運不濟的大作家賴雅,年老體弱,正等著她去照顧;同樣曾經紅極一時的作家卻正在黑暗中為生活的清苦而默默地痛苦著。焦急、思念、不順、等待……連夜不能入睡,張愛玲的眼楮又開始出血了,她用不斷出著血淚的眼楮遙望著漫天的星斗和月亮,信心和月亮都是紅色的,好像也浸潤了血絲,就像她言下的生活一樣,孤獨而淒楚。

這時她的這部劇本《南北一家親》,于1962年在香港開拍,9月香港的《娛樂畫報》中有這樣的報道︰

「故事大綱由亦孚執筆,編劇由名女作家張愛玲執筆。這是電懋當局早于張愛玲取得默契者,但張愛玲僑居美國多年,對香港現實環境有了生疏,所以遲遲未能下筆。電懋當局附候再三,張愛玲決定來港編撰,抵達香港之後,張愛玲即深入各階層實地觀察,收集資料,準備充分,才開始動筆……」

這些顯然是廣告語,因為從張愛玲家信可知,她忙得像「一只狗」,每天寫作從上午十點到凌晨一點,根本沒有時間去「深入各階層實地觀察」。我們還從張愛玲的家信里可以由此得知,張愛玲與宋淇之間發生了一些分歧。這是張愛玲的一生中第三次引為經濟問題與人鬧翻。

分析起來,宋淇固然有過態度上的生硬、不會轉圈的問題;而張愛玲這一方面,恐怕也太敏感。這都是小時候後母的那箱舊衣服造成的不良心理障礙,張愛玲經常會覺得別人在錢財上虧待了她。

張愛玲雖然與宋淇發生齷齪,其實,宋淇基本上是做到了仁至義盡,不單單是借錢給她應急,在張愛玲的船票尚未退回時,他就曾明確表過態︰如果買機票錢不夠,公司會給張愛玲補上。至于同意接納張愛玲在他家最後住兩周,也是宋淇自己主動提出來的。

最後張愛玲在與電懋公司的交情至少表面上卻仍是維持著的,而且劇本里的香港風情以及俚語典故也都是由宋淇代為添加改寫的。

寫到這里,我認為︰世人如果以一句「他們已不是我的朋友了」的負氣之語就便推斷張愛玲與宋淇交惡,那是對兩個人的心胸與德行都太低估了。

因為人畢竟不是神,夫妻尚且斗嘴吵架,何況朋友?我們不能要求朋友向耶穌那樣博愛,那樣完美,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而張愛玲與宋淇,都是清者,卻非至清者。

其實,為了省錢張愛玲離港之前,因為按時間與旅社退房後又因等候審批劇本延期兩個星期,就在宋家住了兩周,雖然由于自卑與拘謹,這兩個星期的「同住」生活想必不甚愉快,想必是相見無言了。張愛玲離港後,回美國他們的關系和宋淇也還一直保持著聯系。直到1964年夏天,電懋老板、一個新加坡富商在6月20日的空難中喪生,電懋公司隨後解體,張愛玲後來與宋淇的合作才被迫中斷。電懋公司關門後,再也無劇本可寫,張愛玲以寫廣播劇度日,與宋淇夫婦大約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絡。據資料顯示張愛玲與宋淇恢復感情想必是在賴雅死了以後。當她研究《紅樓夢》、《海上花》,宋淇還為她找過資料,那也僅只是書信往來。張愛玲倒是把身後所有托付給他們,在張愛玲的心目中,一輩子的朋友只有炎櫻和宋淇夫婦了。這是後話。

其實,宋淇仍然一直關心著張愛玲,想方設法地幫助她,並為她牽線台灣皇冠出版社出版她的所有作品;1984年香港邵氏公司拍攝《傾城之戀》,也是宋淇塔橋,並且因為宋淇與邵逸夫的老朋友關系,還替張愛玲爭取到了一筆不菲的稿費;後來導演但漢章在1988年拍張愛玲的長篇小說《怨女》,關錦鵬1990年拍張愛玲的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走的也都是宋淇的路子。宋淇一如既往地向他認識的港台出版界、電影界人士熱心推薦張愛玲,終于使張愛玲「咸魚翻身」,這些都是後話了

而張愛玲身後,把所有遺產都交與宋淇——在她的心目中,宋淇夫婦是其終身摯友。他們的友誼,不折不扣地維持了一輩子。

其實,事實上張愛玲的作品被搬到熒屏後,她本人的故事更成為多部電影與電視劇的主題,並且「還魂」在演員身上,而往往比電影本身更像傳奇而值得回味。比如《不了情》、比如《半生緣》、比如《小兒女》、再比如《傾城之戀》等,這些對于張愛玲都意義非淺。

最為讓我不能忘懷的懷舊片絮︰邵氏公司拍《傾城之戀》讓周潤發把《傾城之戀》里的範柳原演繹的風流倜儻,瀟灑得帶點苦衷;導演許鞍華再次拍攝《傾城之戀》與邵氏一比高低還不算,又將《半生緣》搬上銀幕,由曾被作家李碧華評價過「又像妓女又像癆病鬼」的梅艷芳演姐姐曼露,黎明飾沈世均,黃磊演許叔惠,葛優演姐夫祝鴻才,王志文飾演曼露的舊情人張豫瑾;吳倩蓮演曼楨,就光看這演員的陣容,張愛玲也值了,我們張迷們更是值了。

我們再看看關錦鵬拍攝的《紅玫瑰與白玫瑰》,陳沖演紅玫瑰王嬌蕊,葉玉卿演白玫瑰孟煙鸝,趙文瑄飾佟振保,個個演得勁道十足,林憶蓮演唱的主題曲《玫瑰香》尤其蕩氣回腸。張愛玲值啊,我們張迷更是值了。

一曲《滾滾紅塵》我看了無數遍,遍遍引為驕傲,秦漢演得胡蘭成是接近我心目中的儒將文人胡蘭成的形象,而林青霞也不負我心,將張愛玲演繹的絲絲入扣、淒艷動人。名演員演繹我心中的偶像讓我這個張迷是心滿意足了,看一百遍也看不夠。不虧這部片子雙雙得了第十二屆金馬獎的最佳男女主角獎。電影主題曲是三毛自己填的詞,淒婉纏綿,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滾滾紅塵》原型張愛玲、名演員演飾、三毛編劇、動人淒婉的主題曲一起與電影成為經典。

午夜,午夜有個老張迷,開著一盞小燈,打開cd,在幽幽的藍光里看另一個時代的故事、看張愛玲寫的所有的故事︰看桑弧導演的片子《不了情》、《太太萬歲》;看許鞍華導演的片子《傾城之戀》;看岳楓導演的片子《情場如戰場》;看但漢章導演的片子《怨女》;看關錦鵬導演的片子《紅玫瑰與白玫瑰》;看三毛寫張愛玲的片子《滾滾紅塵》,看宋淇幫助張愛玲成名的這些劇本,我這個張迷不禁唏噓感慨……

這里有名導演、名作家、名演員共同打造的經典,這真是一場視覺兼心靈的盛宴……

倘若天國里也有電影院,而他們在那里相逢,應當會有新的宏片巨制奉獻給上帝,也會給我們張迷們一個驚艷吧。

張愛玲在台灣雖然也只是驚鴻一瞥,緣分卻從此結下。台灣青年幾乎人手一本張愛玲,讀得如醉如痴。難怪台灣女作家朱天文不無自豪地說︰「關于張愛玲,大陸是比台灣晚了至少三十年。在台灣可以說,我們是讀張愛玲長大的,弱水三千取一瓢飲,每個人都從張愛玲那里取得了自己需要的一瓢。這樣的文化構成,跟大陸卻是不同。」

我想︰60年代初的張愛玲熱就是從台灣掀起來,這股台風一直刮到大陸,10年一個輪回熱、10年一個輪回熱,它整整熱了近70年,要從40年代算起,張愛玲的名字熱了已經有快80年了。張迷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著……

張愛玲的作品「回到」大陸是80年代以後的事情——而不是全部!因為此時港台文學襲擊內地,張愛玲隨之回流,讀者們驚喜而茫然,人們不是把她當做「出土文物」就是認作「美籍華人」,而主流文學更是帶著一絲本能的拒絕對其諱莫如深。

香港許子東先生曾說︰「有趣的是,一般當代作家如被人評為有‘魯迅精神’、‘老舍語言’或‘沈從文風格’等,大都會感到光榮自豪。何以被認為是張派的作家,卻不是‘劃清界限’就是‘叛逃前身’,甚至有意無意都對張愛玲的影響感到焦慮?是否因為作家們不願被太有魅力的前人身影淹沒?或許人們對張愛玲的文學地位仍有困惑?」

而台灣作家就沒有這些顧慮,早在六七十年代時自稱「張派」作家的已經不乏有人,並奉張愛玲為「祖師女乃女乃」。張愛玲這後來的大紅大紫,究本溯源有兩個大原因︰一是1961年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英文本)的出版,加速了張愛玲的成名,掀起了60年代的台灣乃至香港及世界文學界的張愛玲熱,奠基了張愛玲的地位,這是第一代的「張愛玲熱」;二是台灣皇冠出版社董事長平鑫濤對張愛玲作品重新整理加印重版的系統推薦,70年代使台灣掀起乃至傳入大陸的第二代「張愛玲熱」;80年代改革開放,張愛玲的作品回歸祖國,掀起了第三代張愛玲熱;90年代國內掀起第四代「張愛玲熱」……

人們說10年一輪轉,10年掀一熱,我們已經不知道這已經是屬于第幾代張愛玲熱了。這是後話。

總之,張愛玲認為的這次「東方之行」完全宣告失敗,在香港搜集「中國題材」以利創作的念頭,也因此斷絕。張愛玲覺得筋疲力盡,身心交瘁。她終于下定決心回美國去了。1962年3月16日,張愛玲搭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飛離香港,回到了美國。在此後的三十多年里,張愛玲再也沒有踏上過這塊曾經那麼熟悉的中國的土地。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揮一揮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再見,香港!再見,中國!

張愛玲把這次創傷,看得過分沉重了。這片土地,她此後也再不敢涉足!後來台灣《中國時報》曾經邀請她再去台灣,姑姑張茂淵、弟弟張子靜也曾寫信勸她回上海看看,她都一概謝絕了。

張愛玲是鐵了心了,她是要真正的「自我放逐」了。

張愛玲稱這是一次「惡劣的交易」。算算經濟賬,跑來一趟香港真是得不償失;這里還沒有把身心俱損的代價計算在內。

——從此,這片唯一能夠滋養她寫作靈感的土地,就永遠地只是夢中的家園了!

張愛玲回到美國後,兩人雙雙病倒,好不容易賺來的錢一下子花光光,這次中風賴雅再也沒有站起來,張愛玲結束了她的小說夢和城市夢。她越搬越鄉下,終至搬到美國最便宜的黑人區。

注︰這次遠行歸來,在qq有我的日志《黃山歸來》、《邂逅攝影大炮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q,我的qq號碼︰1027868803.請注明起點書友,或你的作品名。這里再次感謝我的朋友們的支持。008謝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最新章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文閱讀 | 研究我喜歡的張愛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