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91緣由

作者 ︰ 靚

收費章節(12點)

每天六十斤的餅干,總是不到一個時辰就賣光,來晚的人只好等待明天。賣菜的過程中,萬永林和徐大才充當了店伙計,貨架上的菜蔬一旦少了空了,就及時地添補上去。巳時中,所有的菜蔬也賣空了,三人將鋪子收拾干淨,鎖了店門正要離開時,雲客來的陳管事過來了。

雲客來後天要兩百八十斤菜蔬,陳管事把具體單子遞給溫氏,「不用你們拉到鋪子,我們的馬車直接去你家拉菜。」

自從溫家開了蔬菜超市,雲客來大都是直接來鋪子拉菜,因距離近,每次要的量也不多,而這次卻一下子要兩百八十斤。

溫氏訝道︰「陳管事,都在這鎮上,小會的功夫就能把菜拉去酒樓,咋地一下子要這麼多?」

陳管事笑道︰「東家老夫人壽誕,這是給府里拉的菜。酒樓這邊每天所需的量不變。」

溫氏也笑道︰「原來是韓老夫人壽誕,那可是大喜。」

「溫老板,您忙,我還得去菜市預訂肉菜。」

陳管事笑著走了,好兒就問道︰「娘,咱要不要去給韓老板道賀一聲,備份薄禮表示心意?」

照理說,她們只認識韓廣斌,並不認識韓老夫人,人家沒有發出邀請,她們備禮道賀顯得突兀,也不妥當。但既然知道了,而且跟韓廣斌之間也熟,只需把賀禮送到韓廣斌手上,盡一點心意和人情,就可以了。

回到家,將車套拆下來,擦洗干淨車廂,溫氏忙著準備豬食、雞料。

好兒在堂屋里,抄寫西游記前十五章,她打算,先把這十五章給明南靖看,如果對方覺得好,她就繼續抄寫後面的內容。屆時再一出版發行售賣,又是一筆銀子嘩啦啦地進賬。想到越來越多的錢,好兒的心情飛揚起來。

錢掌櫃回江東縣了,羅廣明給好兒送來一大盒新鮮糕點,全是他母親親手做的,還特意囑咐他不能偷吃。溫氏一再謝過,給羅廣明裝了一大籃子新鮮蔬菜,讓他帶回去給家里吃。

夕陽西斜,晚霞似織錦,絢爛了西邊的天空,清風拂過落日河,泛起細碎金光粼粼,河水蜿蜒的遠方,霞光倒映染成一片耀眼的暗金紅。

阿旺、小樹,及村里的幾個小伙伴正在河里撈抓小魚,好兒坐在河岸上,眺望著西邊的雲錦,看著看著,那彩雲上就現出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來,你挑著擔,我騎著馬……

對岸的莊稼地邊小路上,緩緩走來一大兩小,伸手抹把臉上的黑五,一個轉頭瞅見,招手大喊道︰「四兒,六兒!」

其他小伙伴聞聲看過去,紛紛揮手叫著快來抓魚玩兒。好兒也被黑五這一聲叫喚拉回飄遠的思緒,循聲看過去,六兒跑在最前面,四兒走在中間,他身後跟著個青年男子,長身藍袍,形容瘦削。

是常樂!好兒睜大了眼,驀地站起身,大聲叫道︰「樂叔叔!」

六兒一邊跑一邊解扣子,嘴里不忘喚一聲「好兒,我小叔回來了。」

他跑到河邊,月兌下短卦,再把褲子一月兌,露出到大腿中部的白色里褲,身子白白胖胖地,笑嘻嘻地看著河里道︰「我來啦!」

一個縱身跳進了河里,翻起一朵大大的水花,撲了伙伴們一臉的水珠。

「四兒,你下不下來?」黑五再次抹臉,仰頭大聲問道。

四兒搖頭,「你們玩吧,我就在岸上看著。」

「好兒。」常樂看向河對岸,如春天女敕芽的聲音不變,那小小的人兒,長高了,胖了,卻也顯得像個瓷女圭女圭般愈加可愛。

「樂叔叔。」水里的阿旺、小樹揮著手叫道。

「阿旺,小樹,又長高了啊。」常樂看向這小哥倆,很是驚詫,變化可真大啊。

他快步走過木橋,抱起好兒一陣端詳,笑道︰「好兒越來越漂亮可愛了,一年多不見,想不想樂叔叔啊?」

「想。昨天還想著,今天就見到樂叔叔了。」好兒也在打量常樂,這個年輕的朝氣蓬勃的小伙子,變得瘦黑,神色間帶著憔悴,下巴上長出點點胡須,曾經如沐春風的笑多了憂郁,有些笑不從心。

「樂叔叔,你瘦了。」好兒有些心疼這個小伙子,到底事情如何,才會使常樂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是嗎?好兒眼楮真厲害。你母親呢?」常樂抱著好兒,往溫家小院看了眼,問道。

「我娘在菜園子里。」好兒指指那邊圍牆,說道,「樂叔叔,你要不要去逛逛我家的菜園?」

常樂欣然點頭,「好啊,這就去逛你家菜園。」

好兒朝河里的阿旺和小樹道︰「哥哥,小樹,魚簍放在這里,我帶樂叔叔逛咱們家菜園去。」

四兒也跟在身後,進了溫家小院,往菜園走去。

菜園里的空氣飄著一股子清香,一畦畦翠綠的青菜,細細點點的菜花,令常樂郁結沉重的心情,得到一些緩解。

溫氏正在二園里察看大棚蔬菜,看見常樂,雖在意料之中,仍是有些吃驚,因為常樂現在的模樣,跟去年看到的相差很大。

「常樂,什麼時候回來的?咋變得又瘦又黑了?」

「我今早到家的。」常樂的回答,證實了好兒早上看見那輛馬車的猜想無誤。只是那馬車,並非常樂原來的那輛,難道……

「我勞碌命唄。」常樂笑了笑,看著那些呈彎月形的大棚,好奇道,「大妹子,那是什麼?干啥要把菜地遮起來?」

「這個是大棚蔬菜種植,利用它可以將一些其他季節的瓜菜給種出來。」溫氏介紹道。

平時,好兒有意無意地給一家人灌輸一些新名詞,講一些她從書本上看來的農耕知識,听得多了,家人慢慢地也就接受理解並習慣。

常樂頓感驚異,種菜也能有這大名堂,這可真是聞所未聞了。難怪,爹娘都說,溫慧娘是當之無愧的種菜好手,放眼這十里八鄉,家家都種有菜,就是沒人能想到這麼個種法。恐怕在整個彭北省管轄範圍內,也找不出第二個溫慧娘來。

「大妹子,你這新點子好,連村長都贊你能干,會賺錢。」常樂由衷地說道。

溫氏笑了笑,她不否認自己能干,但要說到會賺錢,除了刺繡,其余的全都是她小閨女的功勞。

「走,咱到前院坐著說話。」溫氏說著,動手摘了幾根水女敕的青瓜。

到前院搬出小矮桌和小椅子請常樂叔佷坐,溫氏把青瓜洗了洗,遞給常樂和四兒一人一根,掰了小半截給好兒,自己也吃起來。

青瓜清甜脆,水分足,富含維生素C,切薄片還能敷臉滋潤美白肌膚,淡化眼浮黑圈。無論生吃還是煮熟,味道都很好,鄉下人平時幾乎沒零嘴,夏天里就經常會摘了青瓜生吃。

「常樂,我听你母親說了,是咋回事,能給我和好兒說說嗎?」。溫氏關切地問道。

常樂苦笑道︰「大妹子,這事說起來……是我看人不準,也是我太貪心不足,才會落得如此地步。」

晚霞映在天邊,也映照進溫家小院,黃昏的微風,少了些許午後的燥熱,常樂緩緩說起了自己的遭遇。

俗話說,做什麼行當,就會結識什麼圈子的人。常樂因做干貨生意,結識的幾乎全是做生意的朋友。這些朋友中,有一個叫姜秉榮的,在彭城做雜貨鋪有三四年,平時跟常樂也頗聊得來。有天姜秉榮找到常樂,說有一樁海魚生意,很有賺頭,但他本錢不足,就想找人合伙做這樁生意。

彭城臨江,賣的是河魚,海魚在彭城價高,也好賣,常樂是知道的。要做海魚生意,必須去臨海的堅城進貨,親自去那邊跟漁民交易,進價低,再高價賣出,這其中的利潤,是干貨的五六倍。

堅城離彭城約莫三百里遠,要保證海魚運回到彭城不變質,甚至還能鮮活著,這成本就高了,必須在路上不停地換水,尤其在熱天,必須準備大量的冰塊,冬天,又必須保持活魚的水溫不能太過低下,以免凍死了海魚。

常樂心動了,而姜秉榮經營雜貨鋪子,認識這麼久,也沒听說對方有什麼不良行為。常樂略一考慮,就同意跟對方合伙做海魚生意。

雙方各出一半資金,從去年春末開始做,由于兩人都勤快用心,不辭辛苦,長長的一年時間,他們就賺了將近兩萬銀子,這還是除去本錢所得的純利潤,分攤下來,常樂進賬九千余銀子。

常樂夫妻激動不已,如果光靠賣那點干貨,賣上個三五年,也賺不來這麼多錢。有了這些錢,不要說在村里買地起大宅院,就是在縣城購置房產,再在彭城購置一座中等庭院,也不成問題。

而姜秉榮顯然不太滿足這個數,在他的游說煽動下,常樂決定投進七千兩銀子,只留兩千多以備急需之用。

常樂決定今年不回家過年了,他要好好地大干一場,掙更多的錢,然後在江東縣、在彭城購置多處房產,把父母兄嫂一大家子都接出來,過城里人的生活。

「以前我們倆都是輪流著,一個進貨,一個接貨,再一起售賣。五月節後,本是輪到我去進貨,姜秉榮說他後面有事,叫我下次再去進貨,這次就讓他先去,我同意了。結果,他這一去,就沒影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