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錦商 185月夜遐思

作者 ︰ 靚

)

明笙兒果然包了六只就「金盆洗手」,拉好兒到亭子吃果賞景去了。

傍晚時分,整個院子飄的都是粽子的香氣,溫氏這趟帶人包了近百只粽子,往村長、里正及幾位村老各送一份,給交好的幾戶人家也各送一份,又裝了幾份送去鎮上給錢掌櫃甥舅、蔡家嫂子、韓廣斌。

溫家送出去粽子,又得回來別家粽子,好兒覺得就跟前世拿壓歲錢一個樣,親朋來往時,自家長輩打賞別家孩子,別家長輩又打賞回來,錢換錢,此錢非彼錢,但面額一樣的。

溫氏從蔡家帶回一個好消息。蔡家秀雲過些日子要定親,男方是苗花鎮黃姓人家的長子,比秀雲大兩歲,黃家家境殷實富有,家中人口簡單,三兄弟都幫家中打理生意,定親的這個長子人品也不錯,蔡家嫂子就這麼一個閨女,私下又托表哥打听細了,才點頭同意的。

「那我們很快有喜酒喝了。」好兒笑道。

溫氏道︰「哪有這麼快,蔡家嫂子想留秀雲一年,出嫁是明年的事了。」

「娘,明天咱們去看龍舟賽,這麼多人怎麼安排?」小樹問道。

溫氏道︰「這事我正要跟你們說,咱村里如今家家有牛車,有騾車的也有八九戶,今年坐車不會擠做堆了。秀雲和他弟弟明兒一早就過來,跟咱們坐一輛。長工那些娃兒,娘給他們安排兩輛車,兩個大人趕車,再去幾個大人同車照應。」

如今家中有四輛騾車,兩輛馬車,除去清早送貨的四輛騾車,好兒一家乘坐的馬車,再派兩輛騾馬車足夠了。家中長工及家眷可不少,溫氏早前就聲明,龍舟賽年年有,大家輪流去觀看。那些長工和家眷自然是歡喜無異議。

「兩位老太爺、韶陽都有車,也有自個隨從照應著。辛老先生定是跟老太爺們同車的。笙兒若是願意,就跟咱們一輛,阿旺和小樹就坐你四叔家的,跟四兒一輛。」

阿旺和小樹點點頭無異議。他們年紀漸長,明笙兒也快及笄,何況還有秀雲,再同車就不好。

晚上大家都早早歇下。第二天吃過早飯,好兒家的四輛騾馬車魚貫而出,尤其是兩輛載滿娃兒和幾個婆娘,一片吱喳說笑聲猶如集市般熱鬧。

陸明二老的馬車跟在後頭,辛老先生與明老太爺同乘一輛,陸家爺孫一輛,兩家的隨從也跟在身邊同行。明笙兒要跟好兒一起,阿旺和小樹便去了常四叔家的馬車。

「哇!好壯觀啊!」明笙兒趴在車窗往外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但見從落日村出來的騾車、牛車,少說十四五輛,有的走在溫家前頭,有的走在後面,整個隊伍浩浩蕩蕩。

待出了落日村,又見其他村子的騾馬車牛車,又是一串長長隊伍,蔚為壯觀,人人臉上漾著笑容。騾馬腳程快,很快就超越了所有的牛車,走到前頭去,那些趕牛車的,雖然著急無奈何,卻並不憋氣較勁,他們很樂觀,牛車都有了,騾車還遠嗎?

陸明等四人也從車窗看到了這一浩蕩車隊,既驚奇又對那龍舟賽充滿了期待。

龍舟賽的隆盛,好兒早已見識過。她喜愛龍舟賽,這幾年都有去觀看。從去年起,好兒家就跟兩戶船家簽訂了長期包船看龍舟賽合同,也就每年端午那天包船,費用按照當時的行情給付。這兩條船均為普通的中號客船,每船可載三十人,是包給自家長工及家眷觀看比賽的。

好兒一家另外還包了一條游船,這游船平時純粹是賞玩用的,得提前一個月預定,好兒家去年提前一個月,險些兒還訂不上船,今年三月就去預訂了。因此一行人到了江邊,便有伙計引領大伙兒往船上走,常家爺孫五個,春兒姐弟,二崽子等幾個娃兒,都跟著上了溫家租賃的游船。

忽見一游船往這邊靠攏過來,船上一男子揮動手臂喊道︰「請問可是溫家游船?」

好兒聞聲轉頭一看,是胡漢身邊的唐志,就笑著應了一聲。兩船靠到一定距離,船家在中間搭起船板,唐志走過來,對溫氏和阿旺揖禮,微笑道︰「溫夫人好,兩位少爺和小姐好。我家老爺想請辛老先生過去一敘,不知可否方便?」

溫氏忙回禮,道︰「不知胡老爺也過來觀看比賽,請代為向你家老爺問好。辛老先生坐在那邊,你過去找他吧。」說罷讓平彤領唐志到船的另一側見辛老先生。

溫氏轉頭往對方游船看去,見胡漢笑容可掬地看過來,便含笑點頭示意。又讓阿旺兄妹三個過去問候一聲。阿旺便帶了弟妹走船板過去見胡漢。此時唐志也帶了辛老先生及陸明二老過去。兄妹仨不便逗留,問候過便回來了。不多時,就有下人過來傳話,辛老先生三人就在胡家游船喝茶觀看比賽,結束後再返回來。

好兒和明笙兒嫌坐在船艙內看的不過癮,跑到甲板上跟其他人一起,看十數支隊伍在江面上斬風破浪,朝前競進,大伙兒為各自看好的隊伍拍手吶喊助威,兩岸觀者如潮,吶喊嘶叫此起彼伏,更是增添了熱火緊張氣氛。秀雲雖然也很想出去,一想到自己都定親了,不好到甲板大庭廣眾下,不由得羨慕起年紀小的好兒和明笙兒等人。

最為有趣的還是抓鴨子這一彩頭上,陣陣笑聲取代了此前的吶喊助威聲,明笙兒、陸韶陽看得不時哈哈大笑,彭城也有龍舟賽,跟易安縣的有所不同,沒有捕捉鴨子這個娛樂,最後是以船上歌舞來結束整個龍舟賽事。

觀完龍舟賽事,人潮散去,胡漢誠邀溫氏一家及三老到易安縣附近的胡家莊子吃個便飯再回去。溫家長工的家眷及娃兒們都想去縣城逛逛再回去,常四叔爺孫幾個也去,溫氏便叮囑長工們一定要顧好這二十多人,又請同行的常四叔幫照應下。辛老先生讓阿旺叫上四兒一塊前往胡家的莊子。

胡漢在易安縣郊外不遠的莊子,其實就是一處度假別院,規模不及文秀鎮的莊子大,卻是毗鄰易安江,園內小橋流水人家,江南韻味極濃。

這一頓便飯男女分桌,吃的也是個農家菜特色,不講究賣相,味道卻是極好。胡漢與三老把酒小酌,從生活瑣事聊到生意經上,又從生意經聊到朝堂時局及至民生大計等等。陸韶陽、阿旺小哥倆和四兒幾個年輕人,權當是陪著小飲,不敢多喝,一是不勝酒力,二是想听听這幾個長輩的見解好從中學習。

好兒、明笙兒、蔡秀雲三個小姑娘,和溫氏一起吃了飯,便在園里隨意游走,讓丫鬟小廝自由活動。在湖上亭子里閑坐時,但見湖中碧荷青青,岸邊堤柳婀娜,紅花綠樹,蝴蝶翩翩,四面涼風徐徐拂來,說不出的舒服愜意,竟靠在亭欄打了個瞌睡。

從易安縣回來,已是落霞褪去,稀星浮現。玩累了一天,吃過晚飯,大家洗漱過,便各自回屋歇息。

好兒睡到半夜,起來如廁,看到天空深幽明淨,稀星薄雲,明月高灑,一時竟無了睡意,坐到廊前台階上,沐著微涼夜風,怔怔出神。

好兒靜靜地,想了許多許多。

時光飛逝,她竟來這里七年了。那個成為前世的時代,越來越遙遠,遙遠到好兒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是否曾有過那個前世?她如今已完全融入這個朝代的生活,溫氏就是她的親娘,還有兩個雖無血緣卻勝過骨肉的好哥哥,真心相待的左鄰右舍,一家努力掙下的產業……

思緒遠近飄忽,漸漸凝在初來醒時的情形。好兒始終不相信,溫氏那麼良善寬厚的女人,怎麼會陷害人?若說別人陷害溫氏,她倒是極為信的。當時這個軀體太幼小,殘留的記憶又零碎不全,浮現更多的是溫氏轉過臉去的憂傷痛苦,除此,便是記憶中對那個稱為父親的男子,那種敬畏又渴望親近的復雜情感。

好兒突然驚覺,自己都十一歲了,溫氏也從不足二十熬成二十大幾快奔三了。可是溫氏和那個男人的夫妻關系,到底還存不存在?思來想去,好兒覺得,不管是否還存在,她都決定了,一定要設法為溫氏爭取幸福,溫氏還這麼年輕,沒理由要守一輩子活寡。這對溫氏太不公平。

原本,好兒想等自己長到十四五歲,再往江北發展自家商業,待站穩腳跟,再展開反擊計劃。可如今,好兒覺得,自己可以等,溫氏卻等不起。年齡這東西,真心傷不起呀。

不過,眼下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要實施,那就是辦一所學堂,方便自家長工的孩子念學,也對外招收學生。這個計劃,好兒從自家買人那時就開始萌生了。如今時機成熟,該實現了。

陸韶陽在看完龍舟賽後,便離開溫家,奔走各地視察自家的產業去了。

關于買地建學堂,好兒一家思想一致。陸明二老得知後,也極為贊成,並當場說出資一部分籌建學堂,溫氏略一想,便坦然接受,向二老鞠躬道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農門錦商最新章節 | 農門錦商全文閱讀 | 農門錦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