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沒有你 第五章 生根發芽之遷祖墳

作者 ︰

1949年這個秋天陳氏母子除了自己房前屋後的土地,村里還給多分了幾畝田地,由于他們人口少、土地也少分牲口的事情就沒輪上,不過這樣他們已經非常知足了.

那個秋天結婚的人特別的多,所以米福來要經常點燈熬油的加班加點為新人趕制家具.

他為人厚道,雖然新社會了,但是知道過日子的艱辛,所以盡可能的利用好手里的每寸材料,每次完工後還利用一些剩余的邊角料做一些小板凳送給他的客戶.

主人家肯定歡喜的不得了,因為老陝都有蹲凳子的習慣.

關中八大怪之一就是︰凳子不坐蹲起來

關中人尤其是關中的村里人,無論是吃飯、還是閑聊、還是一袋旱煙閉目養神都喜歡蹲在板凳上,可以說是一蹲獨步天下,關中人喜歡蹲也是有歷史淵源的.

《史記》中記載的《荊軻刺秦王》里面,秦始皇就是因為席地而坐,而劍又太長所以情急之下才不能拔劍護身的,如果那時候始皇帝習慣蹲在凳子上,一個飛毛腿不就萬事大吉了嗎?也無需慌忙的繞著柱子逃命了.

其實古人都是喜歡席地而坐的,不知道是不是有了荊軻刺秦王的陰影還是大家覺得蹲著更能強身健體,從晉代以後關中人就喜歡蹲著,這一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尤其喜歡蹲在凳子上.

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一來二去的米福來手藝好,人老實忠厚、樂于助人的美名就慢慢的傳揚開來,不過米福來也的確能擔得起這樣的夸獎.

陳氏自然高興,覺得娶媳婦的事情更進一步了,兒子有本事、名聲好、人緣好自然能娶房好媳婦.

話說冬小麥已經種下了,玉米也曬好了,紅辣椒也一串串的晾好了,家里沒有什麼雜活了,陳氏挎了一小籃子雞蛋去拜訪了村子里最有名的張媒婆.

以前陳氏雖然和張媒婆說過幾次,可是都沒什麼動靜,既然有求于人送點禮總是必要的.

見面三分親,伸手不打送禮人,何況那個年代雞蛋是以物換物的好東西,比錢還實用,張媒婆自然眉開眼笑,滿嘴吐著吉祥話夸獎著米福來是如何如何的好,保證給說成一門好親事,陳氏等著享福就可以了.

天一天天的涼了下來,棉衣剛上身的時候就進臘月了,這就意味著快過年了,這個年對他們娘倆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因為來到這里十幾年了,終于可以在自己的院子里迎接新年了,不由得又想起了早已歸西的賈四兒,自從他們被掃地出門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由于陳氏母子住在村子邊上,對村里的事情也不太清楚,何況是傷心的事情,但是按照東北老家的舊俗,小年之前是要給故去的人上墳送錢的.

待米福來回來後,陳氏說了要給賈四兒上墳的事情,米福來一口答應說︰「他對咱們有恩,以後不管她們如何,每年祭掃的事情我都會做,以後也會告訴我的後代按照先祖祭掃.」

米福來提到了先祖,陳氏不由得暗自傷神起來,也不知道她們遠在東北老家的祖墳怎麼樣了,十幾年了也沒有回去祭掃過,剛開始是不敢回去,後來是日子的艱辛,再者說米福來也沒有長大,和賈四兒同在一個屋檐下,也不好張口.

現如今米福來成人了,而且這里總歸是熟悉了,老家也什麼都沒有了,本來想著等米福來成家了以後,他們回老家去看一看,如果祖墳還在就遷過來,因為當年走的時候米福來太小了,根本記不得祖墳在哪里,如果不趁著陳氏自己身體還行的時候把這件事辦好,以後就不可能了.

陳氏就和兒子說了自己最大的心事.

米福來說︰「成家是小,認祖歸宗才是大事,還是趁著母親身體好我們過完年後回老家去看一看吧,如果祖墳還在我們就遷過來,即使現在遷不過來我也好認認地方給父親和祖宗上上墳,再看看我們的老宅子還在嗎」

經過一番的討論,後來母子倆達成共識,過完年後趁著還沒忙的時候回老家一趟.

雖然不是衣錦還鄉,但總是要認祖歸宗的.

定了計劃以後,母子就分頭為遠行做準備了.

東北西北相隔數千里,現在雖然可以用交通工具了,但是具體怎麼走他們心里也沒譜,總之不會像上次那樣一路乞討了,但是自帶的干糧總是要準備的.

在關中生活了十幾年的陳氏心里非常清楚,最適合做干糧的莫過于當地的鍋盔.

鍋盔這種長得和鍋蓋一樣大小的面食,在陝西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關于這種飲食的興起有兩種流傳版本.

版本一︰話說當年有場戰爭,但具體何年何月和誰打就記載不詳了,只是知道其中的某一方是新疆人的軍隊,等雙方火拼到陝西的時候,這支隊伍斷糧了,只剩下些少許面粉,戰事又非常緊迫,空肚子是不能打勝仗的,但是也不能生吃面粉,情急之下就把面粉分放到士兵的頭盔里面用少許水弄成餅狀,然後在火上烤熟,沒想到做好後竟然皮黃里香,經久耐放,後來士兵回去後就讓自己的媳婦做,家里自然用鍋而不用頭盔了,所以就叫了鍋盔,從那以後就慢慢流傳開來了.

版本二︰相傳在唐代修乾陵的時候,工程浩大,工期非常的緊所以耗費的人力多,但是人多了吃飯就費勁,往往因為吃飯耽誤時間而受到懲罰,後來有一士兵焦急之中,把一團面放到頭盔里面考,就這樣演變成了今天的鍋盔.

陳氏在這十幾年來雖然盡得賈四兒的真傳,學會了陝西的biangbiang面,臊子面,等各種簡單面食的做法,不過從來沒有做過鍋盔.

陳氏為了做好路上的干糧,就去離她家不遠的白嫂子家學習請教.

白嫂子為人爽直,而且會做各種地道的陝西美食.

經過幾天耐心的學習,陳氏終于在小年之前做好了干糧.

而此時的米福來,在干活的同時也盡可能多的收一收干活的工錢,他是很好說話的人,那時候大家還是很重情義的,每次干完後如果主人家有不便之處,他都不著急結算工錢的,這次如果不是想回老家,他是怎麼也無法開口的.

鄉里鄉親的大家也都理解,能給的就給了,一時湊不上的,就非常不好意思的給送上幾顆雞蛋或者自家做的鍋盔給他當干糧.

人都熱情到這份上了,也不好再為難.

趕在小年之前陳氏母子一塊去給賈四兒上了墳,看樣子他的子女是沒有人拜祭過.

又陸陸續續的準備了幾天年貨,和遠行的衣食用具,轉眼就過年了.

這個新年是建國後的第一個新年.

對他們來說也是在這獨立扎根的第一年,高興自然不用說的.

那一年過年終于吃上了有點肉星的臊子面,大年夜里也吃上了白面餃子,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他們招手.

大年初一,在鄉親們都相互走親訪友的時候,他們娘倆上路了,他們先從村子里走到了縣里,然後在縣里打車去了省城,到了省城再想辦法向下一站轉戰.

總之這一路的艱辛自然是不用說的,幾經周轉他們終于回到了東北那個小村落.

十幾年來周圍的情況除了更荒舊些,沒有太大的變化.

只是他們曾經的老宅,已經變成了書聲瑯瑯的學校了.

陳氏母子站在老宅前,久久不能平靜.

那個寒冷的夜、那群凶神惡煞的人…老淚橫流那是肯定的.

米福來面對著陽光下的老宅,無限感嘆,還好房子還在,還好已經成了學校,至少沒有被惡人搶去據為己有.

不過里面的祖先牌位肯定沒有了,只能讓陳氏憑著記憶去尋找祖墳了.

他們在老宅面前轉悠了半日,終究離去了.

米福來和母親徒步走向村外,邊走邊找,不知道走了多久他們才在一片枯草滿墳頭的地方找到了祖墳共三座分別是,米福來太爺太女乃的合墓、爺爺女乃女乃的合墓、還一個就是他父親的墓穴,風吹雨淋的十幾年都沒有人打理了,不仔細看都以為是平地了.

雖然墓碑已經被砸爛了,但是依稀還能辨認,否則陳氏也只能找個大概,不敢確定哪些是.

母子雙雙跪下,痛哭流涕的訴說著十幾年來顛沛流離的生活.

淚水已干、嗓子已啞,黃昏時分他們才攙扶著回到村里,找了個老鄉家借宿.

按理來說,遷墳這種事情是要看黃歷,選日子,然後按照儀式走的.

可是那個時候都是很反對封建迷信、舊社會的習俗的.

夜里米福來和母親商量,這件事不能拖,也不能求別人幫忙,因為大的環境不允許,他們只能自己來做,並且在夜里進行,要不然還不知道要惹出什麼麻煩呢.

他們打定了注意以後,就進入夢鄉了.

第二天他們母子向借宿的老鄉家,借了鐵杴只是說千里迢迢來尋找父親,沒想到客死他鄉,只是想給破爛不堪的墳填填土,以寄哀思.

老鄉也很是同情,並且叮囑這事不能張揚,要晚上去做才好,他也不想惹事上身,現在這環境不提倡這.

陳氏母子鞠躬致謝,沒想到老鄉還借給他們一個手電筒,真是不勝感激.雖然倉促行動但是陳氏還是簡單準備了祭祀的用品

趁著夜色的掩護他們母子悄悄的出了村子.

由于昨天來過一次,這次很容易的找到了.

陳氏母子雙雙跪倒墳前簡單祭祀,告知祖先不得不遷墳的原因,希望祖宗在天有靈能原諒他們驚擾之罪.

然後他們開始動手了.

由于長久沒人打理,加上自然的風化,他們沒費什麼力氣就挖出了米福來父親的遺骨.

陳氏用事先準備好的東西包好,開始下一個目標是米福來爺爺女乃女乃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幸福沒有你最新章節 | 幸福沒有你全文閱讀 | 幸福沒有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