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第二七回曾紀澤出使俄國左宗棠兵逼伊犁(上)
第二七回曾紀澤出使俄國左宗棠兵逼伊犁(上)
話說新疆南北兩路收復後,只剩下伊犁地區仍被俄國佔據。當初,俄國宣稱是替清政府「代管」伊犁,俟清軍收復烏魯木齊後即予以歸還。然而,當清軍克復烏城後,俄國卻毫無歸還伊犁之意。當西征軍向南疆大舉挺進時,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俄國將駐新疆邊境的大部分軍隊調往土耳其前線,造成伊犁地區防務比較空虛。扼守北疆的金順得知此消息,認為有機可乘,便上書左宗棠,建議乘虛攻取伊犁。左宗棠閱函大驚,立即回復道︰「我軍在北疆兵力單薄,南路又不能分兵;襲取伊犁實無必勝把握。即使僥幸取勝,亦屬向俄國宣戰之挑釁行為;其後果難以預料。自古知兵非好戰,最忌倉促先挑釁。望將軍慎之、戒之。」金順接到回函後,與徐雪功計議,一面嚴申軍紀,加強防務,一面挑選精明強悍的維族兵勇,扮成商人,潛入俄國境內刺探軍情,收集情報。
當南疆全境光復後,左宗棠立即命令金順︰「致函給俄國駐伊犁總督,要求兩件事︰一是歸還伊犁,二是交還殘敵。」同時,左宗棠深知,俄國駐邊境總督無權處理歸還伊犁之事,必須通過正式外交途徑;因此,又上書奏報總理衙門,照會俄國公使,按原定條約討還伊犁。
俄國駐伊犁總督接到金順的信函後,公然置之不理;相反,卻在暗中支持伯克胡里殘匪,在邊境上不斷騷擾。前線將士個個義憤填膺,紛紛要求先發制人,進入俄國境內追殲殘敵。左宗棠聞報立即發出大令,嚴戒部將魯莽行事︰「俄羅斯乃歐洲大國,其唆使殘匪擾邊者,顯然不懷好意。我軍將士應嚴守邊界,不可越境滋事。釁不我開,勿給俄人以借口。」同時,又密令劉錦棠加強戒備,撲捉戰機,對入境來犯之敵,務求全殲。
1879年1月,在俄國人的支持和唆使下,伯克胡里、白彥虎與安集延的艾克木汗互相勾結,拼湊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號稱「十萬大軍」。越過中俄邊境,向喀什噶爾進犯;一路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並揚言要為阿古柏報仇,恢復在新疆的統治。敵人進抵距喀城百余里處,偵知清軍正嚴陣以待;便掉頭向南,佔領了布魯特人居住的博城。博城左右是大山,中間有一片平谷,附近一帶為戈壁,正東百里之外是烏帕爾城。劉錦棠早已在烏帕爾城中布有重兵防守。
探馬頻頻來報,劉錦棠綜合分析,決定在烏帕爾城外設伏殲敵。他先挑選了十多名維族士兵扮成百姓,去博城詐降誘敵。又派董福祥、張俊率五千騎兵繞道敵後,待敵人離開後襲取博城,切斷其退路。然後親率二萬大軍趕往烏帕爾城外,埋伏在胡楊林內。
次日傍晚,扮成百姓的清軍趕著一群牛羊,吆吆喝喝地來到博城外,被敵人馬隊劫持入城。伯克胡里、白彥虎百般拷問,十多名「百姓」異口同聲︰「誠心前來投降;」並告密道︰「官軍大隊皆在喀什噶爾,烏帕爾城中空虛,只有一小隊人馬,不足三百人。」伯克胡里大喜,決定連夜偷襲烏帕爾;只留下艾克木汗和五百人守博城,其余人馬于三更出發,向烏帕爾挺進。敵人得意洋洋,一路縱馬疾馳,黎明時分接近烏帕爾城。城頭上,劉錦棠居高瞭望,見敵人鑽進埋伏圈內,令旗一揮,城上數十門大炮齊聲怒吼,彈雨落入敵軍隊中連連爆炸。敵軍毫無防備,被炸得人仰馬翻,暈頭轉向。霎時間,兩邊胡楊林中伏兵驟起,排槍齊射,彈如飛蝗;敵軍遭此突襲,還沒來得及還擊,便已傷亡過半。躲在後隊的白彥虎見勢不妙,率領數名嘍鑽進山溝,僥幸逃月兌。清軍發起沖鋒,猶如山洪暴發,勢不可擋,喊殺之聲,響徹雲天。伯克胡里嚇得面如死灰,匆忙調轉馬頭,與數百名殘兵拼死逃跑。清軍部將楊金龍、方友升帶領騎兵,隨後緊追。
再說董福祥、張俊率領五千騎兵,人披軟戰,馬摘鑾鈴,于三更後潛至博城外。正值敵軍大隊剛剛離去,城門尚未關閉。董福祥一聲令下,五千騎兵沖進城內。城中留守之敵剛剛月兌衣入睡,不料官軍突至,搶入營內,大刀闊斧,狂砍猛斫。不到一個小時,五百敵人未及還手,便全部被殲。艾克木汗正在朦朧之中,被一隊清軍涌入大帳,亂刀飛舞,砍為數段。天明,董福祥集合人馬,登上城頭,嚴陣以待。待到午後,只見伯克胡里率領數百敗兵,一個個跑得汗流浹背,人疲馬乏,狼狽而至。伯克胡里狂喘不定,在城下大呼︰「開門。」忽見城上伏兵齊起,槍聲爆發,彈如驟雨,撲面而來。伯克胡里當即中彈,栽于馬下,一命嗚呼。其余敵兵紛紛中彈,死傷一片。還剩數十名敵軍急忙勒轉馬頭,企圖逃跑。正好趕上楊金龍、方友升率大隊騎兵呼嘯而來,一陣刀光閃爍,殘敵全部被殲。
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三千入侵之敵,除白彥虎等少數殘匪越過邊境,僥幸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殲;伯克胡里、艾克木汗及其二十余名軍官全部被斬殺。這一仗,也徹底結束了敵人在邊境線上的騷擾。
邊境騷擾問題解決後,左宗棠再次上書朝廷,奏請速與俄國公使交涉,盡快索還伊犁。清政府數次與俄使交涉,俄使先是多方推諉,態度含糊;後又聲稱要清政府派員赴俄國談判。清政府遂派遣禮部侍郎崇厚為全權大使,赴俄國聖彼得堡直接交涉,索還伊犁。
崇厚是一個昏庸顢頇的滿族官僚,既不學無術,又崇洋媚外。他到達聖彼得堡後,與俄國外交大臣格爾斯會見,互相進行了禮節性拜訪。數日後,雙方舉行會談。格爾斯道︰「閣下來我國談判,請問閣下,貴國在伊犁地區共有幾座城池?」崇厚確實不知道,一時語塞,支吾道︰「總是伊犁地區,有幾座就收回幾座。」格爾斯道︰「讓我告訴你吧︰大小九座城池。」崇厚道︰「那就收回九座。」格爾斯又問︰「伊犁地區共有幾條河流?各是什麼流向?」崇厚道︰「這個,這個,本大臣不知。記這些河流有何用?」格爾斯再問︰「伊犁地區的山脈是南北走向,還是東西走向?」崇厚急得面紅耳赤,強顏道︰「本大臣不知。」格爾斯繼續追問道︰「賽里木湖在中國境內,還是在俄國境內?」崇厚急得汗流滿面,結結巴巴地道︰「在……,在……,在哪里?我不知道。」格爾斯不禁月兌口而出︰「你真是傻的可愛。」翻譯不敢說崇厚傻,轉口譯道︰「你非常可愛。」崇厚樂得眉開眼笑,當即亮出底牌︰「其實呢,只要貴國交還伊犁,別的條件都好商量。」格爾斯接口道︰「我國代替貴國守衛伊犁,長達十年之久;貴國必須承擔一定的軍費。」崇厚抹著額上的汗水,滿口應承道︰「那是,那是。你說要多少吧?」格爾斯道︰「五百萬盧布。」崇厚一愣,問翻譯道︰「盧布是啥玩意兒?」翻譯答道︰「就是俄國人用的錢。」崇厚道︰「哦——,就是要點錢。同意。」格爾斯道︰「閣下真爽快!那麼,條約就由我方起草吧?」崇厚如釋重負、連連點頭道︰「可以,可以。」于是,雙方握手言歡。格爾斯舉行宴會,熱情款待中國使團。崇厚入席,與格爾斯舉杯互致敬意。俄羅斯人好喝烈性白酒,格爾斯更是酒量驚人,頻頻舉杯。崇厚酒量不濟,卻強充好漢奉陪,亦酒到杯干;直喝得舌僵目滯,爛醉如泥。
次日,格爾斯安排屬下邀請崇厚游山玩水,欣賞歌舞,吃喝婬樂。一連數月,崇厚朝朝宴飲,夜夜笙歌;醉生夢死,樂不思蜀。忽一日,格爾斯邀崇厚會談。崇厚醉眼惺忪,神色恍惚;在格爾斯一番甜言蜜語的誘惑下,簽訂了由俄方起草的《交收伊犁條約》。該條約規定︰俄國交還伊犁九城,但卻割佔了伊犁北、西、南三面的大片中國領土,佔據通往南疆的險要穆素爾山口;中國賠償俄國「代守」伊利軍費五百萬盧布——約合白銀二百八十萬兩;準許俄國在嘉峪關、哈密等七處設立領事館,給予俄商貿易免稅特權。據此,俄國人不費一槍一彈,得到了即使冒戰爭危險也得不到的利益;中國沒有戰敗,卻簽訂了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崇厚使俄簽條約,昏庸顢頇笑料多。割地賠款添恥辱,焉能代表大清國?
消息傳回,舉國鼎沸;街談巷議,無不切齒痛恨,皆欲以一戰為快。朝中大臣,紛紛上書彈劾崇厚,主張修改條約,挽回損失。消息傳到新疆前線,將士們氣憤填膺,磨刀擦槍,誓與俄軍決一死戰。清廷亦覺割地、賠款、通商口岸太多,下旨征求左宗棠的意見。左宗棠當即上書奏報朝廷,其文略曰︰
俄人貪得無厭,欺我太甚。茲一矢未聞加遺,即捐棄要地,饜其所欲,譬猶投犬以骨,骨盡而噬仍不止。目前之患既然,異日之憂何極!臣以為︰崇厚所議約章,只是草簽,尚未經御筆批準。待其回京復命後,朝廷可明降聖旨,廢其草約。另派大員赴俄談判,據理力爭,以圖挽回。若談判不成,則繼之以武力,決之以戰陣。臣聞︰有文事者必以武備。臣雖年近古稀,體衰多病,仍願督率三軍,逼近伊犁,保持軍事高壓,以促改約談判之必效。
清廷接到奏疏,采納了左宗棠的意見。兩月之後,崇厚回到北京,立即被革職拿問,交刑部治罪,定為「斬監侯」。清廷當即照會俄國政府︰「崇厚所議條約,違訓越權,窒礙難行。即日起,另遣大員赴俄談判,改定條約。」總理衙門當日電令駐英公使曾紀澤兼任駐俄公使,趕往俄國談判,重訂新約。同時,又發出上諭,再次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統籌新疆南北戰守事宜。
左宗棠接詔後,立即調兵遣將,制訂了三路大軍威逼伊犁、保持高壓的策略。東路由伊犁將軍金順率部二萬人,嚴守精河一帶,防止俄軍東竄。中路由嵩武軍、張曜統領一萬人馬,由阿克蘇越冰嶺向東,沿特克斯河逼近伊犁。西路由劉錦棠率一萬兵馬,取道烏什,越冰嶺向西威逼伊犁。三路大軍,同時挺進。左宗棠又命譚拔萃、易開俊率二萬兵力築路架橋,往來機動。周密布置訖,左宗棠決定把指揮大營由肅州移到哈密,以便親臨前線指揮。
數日後,左宗棠率領親軍離開肅州,啟程西進。一路上彩旗招展,儀仗威風。隊伍中間,是一頂綠呢大轎;轎簾高挽,左宗棠端坐轎中,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轎後,十名壯士擎 、抬棺,大步跟隨。二千余名親兵前呼後擁,一個個精神抖擻,盔甲鮮明。真個是壯士矯健,駿馬騰躍;行伍整齊,刀槍映日;如同一股滾滾鐵流,迎著蒼涼的日色,在戈壁荒漠中奮力向前。
左宗棠一行,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跋涉一月有余,到達哈密大營。營中將佐參見已畢,置酒為大帥洗塵。左宗棠當即下令,殺羊宰牛,犒賞全軍。是日,營中大開筵宴,美酒飄香;官兵同享,歡聲若雷。何以見得,有詩為證。特借用古人名篇于此,極恰。詩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